謝先軍
陽春三月,春暖花開之際,武漢大學兌現(xiàn)承諾,張開雙臂,迎接全國各地抗疫英雄來校賞櫻,并隆重舉辦致敬抗疫英雄的文藝晚會。這是一堂精彩的人生之課,更是一堂意義深遠的思政教育課。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來襲,全國各地4萬多名醫(yī)護人員馳援武漢。當年櫻花盛開之際,由于疫情,武漢大學實行封閉管理,醫(yī)護人員無法賞櫻。武漢大學校長承諾,疫情過后,邀請抗疫醫(yī)護人員及其家人來校觀賞櫻花,以此感恩抗疫英雄。
仍在全球持續(xù)蔓延的新冠肺炎疫情,在中國得到了有效控制,很多地方都恢復了往日的生機與活力。每個人都能從容地走在大街小巷里,越是這個時候,心中越不能忘記“感恩”二字。
我不由地想到,如今的學生是否還常懷感恩之心?畢業(yè)后是否還記得老師的關心和教導,是否還記得老師的音容笑貌?有些孩子在知識的海洋里徜徉,卻在道德的海洋里失去方向,因為感恩之心、感恩之行,時常被忽視和遺忘。
在我們的教育中,或許缺了一堂重要的感恩之課。如果父母沒有從小在孩子的心里種下感恩的種子,孩子長大后又怎么懂得報答父母的養(yǎng)育之恩呢?試想,一個對父母都沒有感恩之心的人,對老師,對同事,對他人,對集體會有感恩之心嗎?子曰:“今之孝者,是謂能養(yǎng)。至于犬馬,皆能有養(yǎng)。不敬,何以別乎?”我想,答案早在千年前就已經(jīng)存在了。
感恩之課,既很難上,又不難上。很難上,是因為它需要用一生的時間去品味、去領悟;不難上,是因為這個課堂時時刻刻就在我們身邊,只需要父母、師長言傳身教。只有父母懂得感恩長輩并付諸行動,才會有教育的意義;只有老師懂得感恩師長,才會培養(yǎng)出有感恩之心的學生;學生只有具備同理心,才會進入到他人的情感世界,憂他人之憂,樂他人之樂。
當前,我認為感恩教育應該關注以下三個方面。
首先,感恩之心是對天地的敬畏。世間萬物都有一定的運行規(guī)律。一個不懂得敬畏天地和大自然、不遵循科學規(guī)律的人,感恩之心從何說起。沙塵暴肆虐,洪水泛濫,人為破壞環(huán)境導致的自然災害,都是在提醒我們每一個人,對天地要有敬畏和感恩之心。
其次,感恩之心是對國家的忠誠。站在“兩個一百年”的歷史交匯點,在“十四五”規(guī)劃的開局之年,教育工作者的責任重大。新冠肺炎疫情得到有效控制,離不開國家,更離不開黨的堅強領導。一個對國家沒有熱愛之情的人,又怎么可能為國家擔負責任和使命?白衣天使逆行出征,是在用生命詮釋對祖國的忠誠;戍守邊疆的戰(zhàn)士血灑沙場,也是在用青春和生命書寫忠誠。
最后,感恩之心是對他人的仁愛。素不相識的人們,從祖國四面八方奔赴武漢,向武漢伸出援助之手,讓所有國人動容,全民抗疫的背后是一份份仁愛之心和悲憫之情。中國自古以來就有“滴水之恩,當涌泉相報”的美德,感恩之心就是對他人的仁愛。所以當醫(yī)護人員離開武漢時,武漢人自發(fā)走上街頭,夾道歡送,感恩之情表露無遺,一堂生動而深刻的感恩之課在人們的歡笑和淚水中開講了。人世間,感情的珍貴之處就在于彼此關心和感恩對方的付出。
櫻花,開了又謝,謝了又開,但感恩之心應永駐心間。
責任編輯/曹小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