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旭紅
[摘要] 家校溝通是班主任工作中的重要一環(huán)。如何創(chuàng)新家校共育活動,以活動搭建家校溝通的橋梁,并持續(xù)更新活動內容,以達到活動價值的持續(xù)性更新,并在共育活動中提升班級建設的質量呢?筆者結合自身帶班經(jīng)驗,借助“跑步活動”這一載體來展開論述。
[關鍵詞] 家校共育;活動創(chuàng)新;班級建設
華東師范大學李家成教授曾提出觀點,班級活動創(chuàng)新的基點之一在于發(fā)掘活動的持續(xù)性價值。作為一名班主任,家校溝通是班主任工作中的重要一環(huán)。如何創(chuàng)新家校共育活動,以活動搭建家校溝通的橋梁,并發(fā)掘活動的持續(xù)性價值更新,以達到家校攜手共育,并在共育活動中提升班級建設的質量呢?筆者結合自身帶班經(jīng)驗,借助“跑步活動”這一載體來展開論述。
一、班級跑步團,搭建家校共育組織起點
2018年的秋季運動會上,愛跑愛動的小太陽中隊基本上包攬了所有項目的前三名,班級總分位列全校第一。一些平時看上去毫不起眼的孩子,在運動方面卻表現(xiàn)出驚人的特長,令人刮目相看。作為新接班的班主任,我不禁開始思考,如何讓這些孩子在班級日常生活中實現(xiàn)發(fā)展?如何讓家長參與孩子們的班級日常生活?看著空蕩蕩的球場以及孩子們渴望奔跑的眼神,我想干脆“以動制動”——去跑步吧。
于是,在征得大部分孩子的支持后,我們便開始策劃組織班級跑步團活動,以座位為一組,成立四個大跑團,即星辰跑步團、流星跑步團、閃電跑步團、快跑鴨跑步團。學校13點40分開門后,組員們便直接到操場上,可自由選擇個人跑、男女生比賽跑或組際比賽跑等多種跑步形式,跑完后便回到教室,靜心5分鐘后,準備14時的午讀。而我則準時在操場上等待孩子們的到來,為奔跑中的孩子們拍照、錄視頻,每天堅持發(fā)到班級群里,讓家長不僅能了解孩子們在學校的日?;顒忧闆r,并將跑步活動整理成系列美篇,通過家長朋友們的點贊來助力班級跑步活動的持續(xù)開展。
此外,我們還增設了跑步團組長、紀律委員、記錄員等崗位,明晰崗位職責。如跑步組長的一周活動總結,紀律組長的每天活動情況評價,并且制定相應的欄目制度以及明晰崗位職責,日常評價與集中評價相結合,讓每一個孩子基本上都能在班級日常生活中有崗在線、有事可做,最大限度地實現(xiàn)了班級組織建設的育人價值。我們還將跑步日志、運動有關的名言等形成習作及書法內容,和打印出來的跑步照片一起布置到班級文化墻上,讓班級文化墻內容時刻保持更新狀態(tài)。
愛跑愛動的小太陽中隊,在經(jīng)過幾個月的午間跑步后,由組員的互相提醒,到午間主動跑步;從跑步中的紀律散漫,到如今自覺回到班級,并靜心準備午間學習任務;從只關注自己的跑步獎勵,到發(fā)現(xiàn)同伴們在跑步中的變化……不斷地用欣賞的眼光發(fā)現(xiàn)同學的進步,并互相影響,一起進步。
二、親子跑步團,創(chuàng)新家校共育活動途徑
與家長們熟絡以后,我便時常接到家長的反饋:一到五年級,孩子越來越不聽話了。青春前期的親子關系開始越來越緊張。于是我便在班里進行了一次問卷調查,在調查結果中,孩子們普遍反饋:孩子的世界,父母都不懂,覺得跟家長沒什么好說的,沒有什么共同的興趣愛好,除了天天催著寫作業(yè),逼著提高成績,爸爸媽媽也極少關心自己的內心想法。家長陪伴孩子時間越少的家庭,孩子的叛逆問題往往越明顯。我也試圖通過家訪、單獨約談家長等方法進行溝通,但是效果持續(xù)時間都不長。那能否借助運動這一橋梁,把跑步團活動延續(xù)到家庭,將班級跑步團升級為親子運動團,在親子互陪過程中,實現(xiàn)孩子體能提升、親子關系緩和的雙贏局面呢?
1.問卷調查明態(tài)度
我開始設計問卷,調查家長們對于親子運動的態(tài)度。本次問卷,41.7%的家長表示“愿意并且能堅持”每天陪孩子一起運動,而41.7%的家長表示“愿意試一試”,只有16.4%的家長選擇了要每天陪伴孩子運動“比較困難”。家長的愿意是我們開展親子活動的前提。
2.組織延續(xù)促活動
接著,我們發(fā)起“親子跑步團”的活動,讓家長自由選擇時間陪伴孩子運動,運動的形式不拘一格,并沿襲了班級四個大跑團的人員,建立親子跑步團微信群,班級崗位組織延續(xù)到線上家庭生活中。家長每天發(fā)送親子運動記錄到微信上,跑步團組長總結記錄親子活動情況。作為班主任的我,則利用每周的班會課、晨會課,將各個親子跑步團的打卡情景用希沃平臺投影到電腦上,讓同學們互相觀看?;厥丈蟻淼挠^看感受呈現(xiàn)兩個極端:有家長陪伴的孩子,筆下洋溢著快樂與幸福;缺乏家長陪伴的孩子,文字里卻滿是失落和羨慕。
3.班會活動助形成
我開始籌備召開“親子跑步團”班會課,將家長引入課堂一起上班會課。通過現(xiàn)場分享親子陪伴的快樂與成長,并且播放孩子們期待陪伴的心聲錄音,班里的每一位家長都深受觸動,有的家長和孩子甚至在分享感受時流下了眼淚。當孩子和家長們的情感共鳴達到高度一致時,我馬上將“親子跑步團”成果擴大,現(xiàn)場成立“陽·光親子陪伴團”,并發(fā)起親子陪伴團活動公約現(xiàn)場簽訂儀式,在現(xiàn)場投票選舉了家長跑步團團長、組織部長、后勤部長等崗位。
三、親子陪伴團,完善家校共育制度保障
“陽·光”即光明小學小太陽中隊,“陽·光親子陪伴團”雖然有了家委組織機構,但活動的持續(xù)開展,依然需要學校的大力推動。因此,學生發(fā)展部與班主任和跑步團家委們一起召開討論會,初步形成了如下跑步團家委組織架構和職責,并且明晰相互職責:
學校將為跑步團周末活動無條件開放運動場所,并且提供一定的物質獎勵和獎狀;年級則利用每天大課間跑操時間,發(fā)動年級老師加入跑步團活動,與孩子們一起運動,鍛煉身體;作為班主任的我,依舊利用中午的時間帶著孩子去操場上恣意揮灑汗水;而家長們則利用放學后的時間,陪伴孩子一起運動、學習,構建更加科學的晚間家庭生活。
一項跑步活動,從班級跑步團,升級到親子跑步團,再到親子陪伴團,我們試圖借助活動,將“學校—班級—家庭”打造成循環(huán)發(fā)展圈,在活動中滲透現(xiàn)代家庭教育觀念,即李家成老師在《家校合作指導手冊》中指出的,“家長的家庭教育素養(yǎng)是作為社會公民的重要素養(yǎng)之一,也是對兒童發(fā)展負責所必需的素養(yǎng)”。而這類素養(yǎng)不能簡單地通過讀書和接受培訓來提升,更需要在實踐中反思、形成和更新。因此,家庭教育活動的開展,就是家長教育素養(yǎng)形成與發(fā)展的基礎。而家庭中這種親子互陪、互學、共學的家風,也會通過學生作用于班級建設,帶動班級的良性發(fā)展。
[本文系深圳市教育科學規(guī)劃2018年度規(guī)劃課題“基于‘新基礎教育理念下的班級活動創(chuàng)新實踐研究”(項目編號:zdfz18058)的研究成果]
[參考文獻]
[1]李家成,王培穎.家校合作指導手冊[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6.
[2]李家成.班級日常生活重建中的學生發(fā)展[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5.
[3]李家成.“新基礎教育”的班級建設研究[J].中國教育學刊,2017(3):1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