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叢林, 周 亮, 牛蘭濤
(湖北省交通規(guī)劃設計院股份有限公司, 湖北 武漢 430051)
紅黏土是碳酸鹽巖經紅土化作用形成的特殊性巖土,多分布于氣候濕熱地區(qū)。其主要礦物成分有高嶺石、伊利石和綠泥石,粒度組成具有高分散性,其中小于0.002 mm的膠粒含量約占40%~70%,具有含水率高、孔隙比大、液塑限高(液限一般大于45%)、水穩(wěn)性差等特點[1],由于其特殊的物理力學性質,往往會對工程建設造成不利影響。紅黏土在我國分布十分廣泛,尤以云貴高原、兩湖及兩廣等地最具代表性。近年來,隨著我國高速公路路網不斷延伸,工程項目也更加頻繁地遭遇到這種特殊性巖土,尤其在山區(qū)高速公路建設中,土地資源稀缺、交通不便,土方調用時通常需要盡可能達到填挖平衡。而在紅黏土發(fā)育區(qū),直接利用其填筑路基時,擊實土料的CBR值一般小于3,且水穩(wěn)性差,很難達到規(guī)范對路基填料強度和壓實度的要求,考慮到道路施工質量及運營期間的使用安全,在以往工程項目中常棄之不用,造成土地資源浪費。如何合理利用高速公路沿線紅黏土,為工程項目縮短建設工期、節(jié)省造價,同時保護好項目沿線的生態(tài)環(huán)境成為了一個亟待研究的課題。
《公路路基施工技術規(guī)范》(JTG F10—2006)中規(guī)定:路堤采用特殊填料填筑或處于特殊氣候地區(qū)時,壓實度標準根據試驗在保證路基強度要求的前提下可適當降低。但考慮到各地區(qū)紅黏土由于氣候、水文、地貌、地層巖性等差異導致的工程性質的差異性,規(guī)范中并未明確壓實度降低的幅度。
針對該問題許多專家進行了廣泛而深入的研究:彭國喜等[2]以廣西柳武高速公路為背景,提出含礫高液限土以及細粒土質礫可直接用作填料,對于低液限土,在CBR大于3的前提下,也可直接用作填料,但是對于高液限土,在滿足CBR大于3的同時還要經過物理及化學處理才能用做路基填料;王林峰等[3]提出紅黏土CBR強度峰值所對應的含水率約比最優(yōu)含水率高5%,在適宜含水率和適當的擊實功作用下,紅黏土的CBR和壓實度都可以滿足規(guī)范的要求,可直接用于路基填筑;陳文軒等[4]對江西地區(qū)紅黏土進行研究,得到填料的控制含水率可選擇最優(yōu)含水率,此時路基壓縮性很小,強度較高,可直接用于填筑二級及以下公路路堤、三級及以下公路下路床;宋常軍等[5]通過試驗研究了湘西地區(qū)紅黏土直接填筑路堤的可行性,認為紅黏土直接用作高速公路路基填料時,填筑含水率可控制在1.02~1.05倍的最佳含水率范圍內,以壓實度為控制指標時,建議下路堤壓實度控制在90%以上,上路堤壓實度控制在92%以上。
湖北省西南部(以下簡稱鄂西南)廣泛分布著以灰?guī)r為主的碳酸鹽巖,在地質歷史上形成了由多級巖溶臺面組成的巖溶地貌,該地區(qū)夏季晴熱酷暑,降雨量充沛,為碳酸鹽巖紅土化作用提供了溫床。本文以鄂西南地區(qū)某高速公路沿線紅黏土為研究對象,結合該地區(qū)高速公路建設,本著節(jié)約建設經費、保證施工質量與工期的目的,通過擊實及CBR等試驗,探索紅黏土直接用于路基填筑的控制指標。
本次試驗所用紅黏土取自鄂西南某高速公路K0+000~K15+800和K22+500~K25+000段,多呈棕黃色及紅褐色,如圖1。其基本物理性質指標見表1,天然含水率與液塑限分布見圖2、圖3。
圖1 路線區(qū)紅黏土典型照片
表1 紅黏土的基本物理性質天然密度/(g·cm-3)天然孔隙比天然含水率/%液限/%塑限/%壓縮系數/MPa-1自由膨脹率/%1.661.22141.470.828.60.39953.1 注: 表內數值為平均值。
圖2 紅黏土天然含水率分布圖
圖3 紅黏土液、塑限分布圖
從以上圖表可知,試驗土樣具有高含水率、大孔隙比、高液塑限值和弱膨脹性等典型特征。
首先按照《公路土工試驗規(guī)程》(JTGE40—2007)[6]進行濕法重型標準擊實試驗,得到試驗土料的最大干密度和最優(yōu)含水率;然后選取最大干密度及最優(yōu)含水率周圍的5個含水率點分別按3種不同的工況(98、60、30擊)進行擊實,獲得不同擊實功條件下土樣的最大干密度與最優(yōu)含水率曲線。根據以往研究成果[7-9],最優(yōu)含水率對應的CBR值往往不是最大值,CBR最大值所對應的含水率通常為最優(yōu)含水率約1.02~1.05倍。因此本次試驗在濕法重型標準擊實試驗(98擊)條件下分別選取1.02、1.03、1.04、1.05、1.06倍最優(yōu)含水率式樣進行承載比CBR試驗。
《公路路基設計規(guī)范》(JTG D30—2015)[10]規(guī)定:紅黏土作為路基填料時,宜采用濕法重型擊實試驗確定其填筑的最佳含水率和最大干密度。主要原因是紅黏土中黏土礦物含量較高,礦物顆粒周圍通過結合水及膠結物連接在一起,而烘箱烘干過程將蒸發(fā)結合水,造成黏土顆粒之間的粘結力消失,進而導致其結構發(fā)生破壞,由于這種結構破壞具有不可逆性,因此干法擊實試驗不適用于紅黏土[11]。濕法擊實試驗則較好地保留了這部分結合水,其所取得的天然干密度及最優(yōu)含水率更有利于指導施工。
本次試驗通過對比不同擊實功下土料的最優(yōu)含水率與最佳干密度分析擊實功對紅黏土的影響。試驗得到的土料擊實曲線如圖4所示,其中標準擊實試驗(98擊)得到的土料最大干密度為1.55 g /cm3、最優(yōu)含水率為25.8%。從圖中可以看出,隨著擊實功不斷增大,對應的最優(yōu)含水率不斷降低、最大干密度不斷提高;含水率小于35%時,擊實功對最大干密度的影響顯著,含水率增加至35%以后,擊實功對最大干密度的影響已較小。由此可知,對于超出一定含水率界線的土樣(此處為35%),無法有效地通過增加擊實功來提高土樣的壓實度。反映在路基填筑過程中,如果填料的含水率超過一定界線,則無法通過增加振動碾壓強度來提高路基的壓實度,碾壓強度增大到一定程度時,填料無法繼續(xù)壓實,反而會出現反彈現象,形成所謂的“橡皮土”。
圖4 不同擊實功下的擊實曲線
本次試驗按照濕法備樣,采用標準重型擊實試驗進行擊實,得到CBR值、壓實度及含水率之間的關系曲線。圖5為含水率與CBR值的關系曲線,圖6為含水率與壓實度的關系曲線,其中壓實度選取2.1節(jié)中所確定的最大干密度計算,圖7為CBR值與壓實度的關系曲線圖。
圖5 含水率與CBR值的關系曲線
圖6 含水率與壓實度的關系曲線
圖7 壓實度與CBR值的關系曲線
由圖5可知: ① 最優(yōu)含水率所對應的CBR值并非最大值,當含水率為1.05倍最優(yōu)含水率時CBR值達到峰值;② 結合圖6可知,在最優(yōu)含水率時,土樣壓實度達到最大,隨著含水率不斷增大,壓實度及CBR值均逐漸減小,當含水率超過33%后,壓實度及CBR值均急劇衰減,可見當紅黏土的含水率超出一定范圍時,呈現出水敏性,其強度受含水率影響明顯;③ 當土料含水率達到1.05倍最優(yōu)含水率(即達到27.1%)時,相應的壓實度為96.1%,但相比天然含水率仍超出14.3%。這表示天然狀態(tài)下的紅黏土需要經過長時間翻曬才可以達到最理想的含水率狀態(tài),但根據以往工程經驗需要翻曬4~6 d,對于實際施工來說可操作性不強,可見1.05倍最優(yōu)含水率無法用作填筑控制指標;④ 由圖7可知:壓實度超過87.2%時,土料的CBR值均大于3%,而壓實度大于94.5%時,CBR值達到11.5%。說明只要控制壓實度大于87.2%,則土料可滿足大多數公路工程的路基填筑。
規(guī)范[10]規(guī)定,對于高速公路和一級公路下路堤,填料壓實度不小于93%,且CBR不小于3;上路堤壓填料實度不小于94%,且CBR不小于4。從本次試驗結果來看,以CBR值作為填筑標準時,對于下路堤可將填料壓實度下調5.8%,降低至87.2%,此時對應的CBR值為3.2;對于上路堤可將填料壓實度下調3.3%,降低至90.7%,此時對應的CBR值為4.1。
規(guī)范[10]同樣規(guī)定,對于高速公路和一級公路,下路床土體壓實度不小于96%,且CBR不小于5;上路床壓實度不小于96%,且CBR不小于8。從本次試驗結果來看,下路床可以將填料壓實度降低至93.4%,對應此時的CBR值為5.5;上路床可將填料壓實度降低至94.5%,對應此時的CBR值為11.5。
按照以上控制指標,在高速公路下路堤填筑時,可選擇38%的含水率作為填料控制含水率,此時只需將天然含水率下調3.1%;在上路堤填筑時,可選擇35%的含水率作為填料控制含水率,此時只需將天然含水率下調6.1%,實際操作中,將土料翻曬1~3 d即可滿足使用要求,工程實際可操作性大大增加;在下路床填筑時,填料控制含水率為33%,需將天然含水率下調9.1%;在上路床填筑時,填料控制含水率為30%,需將天然含水率下調12.1%,現場操作仍存在困難,此時選擇摻灰等改性處理措施更符合實際。
本文以鄂西南地區(qū)某高速公路沿線紅黏土為研究對象,為研究其工程特性,分別進行了土的常規(guī)6項試驗、擊實試驗和CBR試驗,得到以下結論:
1)路線區(qū)紅黏土具有高含水率、大孔隙比、高液塑限、弱膨脹性,并且具有較強的水敏性等典型特征。
2)擊實試驗成果表明,隨著擊實功的增大,填料的最優(yōu)含水率逐漸降低,對應的最大干密度逐漸增大。但含水率增加至35%以后,擊實功對干密度影響已較小。因此當填料含水率超過一定界限時,通過增加擊實功來提高土樣的壓實度已顯得不太有效。
3)該地區(qū)紅黏土最優(yōu)含水率對應的CBR值并非最大值,當含水率為1.05倍最優(yōu)含水率時,所對應的CBR值最大,但相較其天然含水率仍然相差14.3%,如果以1.05倍最優(yōu)含水率作為路基填筑控制指標,實際施工時難以有效實施。
4)以壓實度作為路基填筑控制指標時,在高速公路上、下路堤填筑中,紅黏土均可直接用作路基填料。在上路堤填筑時,填料控制含水率可選擇35%;下路堤填筑時,填料的控制含水率可選擇38%。而用作上、下路床填筑時,選擇摻灰等改性處理措施更為實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