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丹
夜釣時,如何把握釣大魚的時機?首先,我們要對施釣水庫有一定的了解,每個水庫都有各自獨有的特點。夜釣,上魚是有時間上的規(guī)律的,這個規(guī)律在甲水庫適用,在乙水庫則未必適用,個中原因很復(fù)雜,有人為因素,比如有人長期在固定的時間于某處投喂飼料,那么這里的大魚就會形成習(xí)慣,到時間就會大范圍開口;還有水質(zhì)的影響,比如水質(zhì)過肥的地方就不適合夜釣,后半夜可能因水體缺氧,連鬧鉤的小蝦都會安靜下來。
在一個水質(zhì)正常,魚的密度也算普通的地方夜釣大魚,剛天黑的時候,我們可以適當(dāng)?shù)胤潘梢稽c,天黑兩個小時之后,大魚就會陸續(xù)開口了,注意力就要集中了。原因是,現(xiàn)在水庫中密度最大的魚都是我們釣魚人討厭的小雜魚,它們在白天最為活躍。在競爭食物的過程中,數(shù)量極為龐大的小雜魚無處不在、無孔不入,會直接導(dǎo)致體形較大,數(shù)量偏少的大魚敗下陣來,它們會選擇躲在遠處。直到天黑后,小魚們安靜下來,大魚才有了進食的機會,它們會緩慢地向岸邊移動。在大多數(shù)的水庫,大魚從藏身地向岸邊走走停停逐漸靠近的過程大概需要兩個小時左右,所以天黑后兩個小時遭遇大魚的機會就增加了。
天亮前的一兩個小時和大魚遭遇的可能性也比較大,并且這是一夜之中遭遇大魚的最后機會。在大多數(shù)情況下,天黑后和天亮前這兩個高峰時段之間的魚情都不太好,可能是因為大魚在第一個高峰時間段已經(jīng)吃飽了,經(jīng)過幾個小時的消化,天亮前才又有了饑餓感。因此,釣者要把握好這兩個時間段,不要走神。
有些夜行性魚類天黑后就開始變得活躍,比如鲇魚。不過,鲇魚在剛剛天黑的那段時間卻很少咬鉤。其實,這種現(xiàn)象跟釣位有關(guān)。釣鲇魚時,如果把釣位選在障礙物較多的地方,魚就會咬得早、釣得多。但是,這類地形特別愛掛鉤,釣起來很不舒服,所以很多人有意避開這種地形,改為釣平緩的沙灘,那么上魚的時間通常都會滯后一些,在這種位置釣到的鲇魚都是些“過路魚”。釣大翹嘴也是,如果我們在某個坐著舒服的地方死守,上魚就慢,如果去釣小魚聚集的區(qū)域,效果就不一樣了。畢竟翹嘴是以小魚為食物的,小魚聚集的地方,大翹嘴必定尾隨而來,釣起來就事半功倍了,可能天還沒黑透就會有口。
上述內(nèi)容只是概括性地陳述了上大魚的時間規(guī)律,掌握這些還遠遠不夠,因為有魚咬鉤未必等于魚能上岸,大魚咬鉤后如果把握不好,得而復(fù)失,所有的理論都是紙上談兵。
對新手來說,釣大魚最難的一關(guān)不是魚情造成的,而是心理。遇大魚上鉤,大喊大叫暴力拉拽是大忌,一定要冷靜,所有大魚都是有脾氣的,暴力拉拽只會激怒它,進而讓它爆發(fā)出異于常時的力量,斷鉤斷線乃至斷竿就不稀奇了。
大魚上鉤后,我們要爭取在第一時間把竿子立起來。這個過程當(dāng)然越快越好,但是絕不能毛躁,要勻速揚竿,當(dāng)竿子整體崩成了一張弓之后,再緩慢地后退,把魚向岸邊牽引,注意絕不能直接拉到淺水,也盡量不要把魚拉到水面,否則會使魚受驚。把魚大約拉到浮標(biāo)到岸邊的中間點的位置就差不多了,這樣即使大魚發(fā)力也會有一個緩沖的空間,剩下的就交給時間吧!慢慢地消磨魚的體力,意圖一蹴而就反倒是成功率最低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