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洪武
上菜場買菜,我總愛到處轉(zhuǎn)悠轉(zhuǎn)悠,看看有沒有我喜愛的小雜魚,像什么野刀子、羅漢狗子、柳條子、胖皮兒、虎頭鯊等等,看見有滿意的,都要稱上兩三斤。
歷來偏愛小雜魚恐怕有環(huán)境因素,也有遺傳因子。我出生的里下河水鄉(xiāng),溝渠縱橫河網(wǎng)密布,最適合魚兒生長。記得兒時常常睡夢中被走街串巷賣小雜魚的吆喝聲叫醒。那時因為貧困,父親能給我們最好的“葷腥”便是去河里自取或買上一些小雜魚。由此我們的舌尖上便也多了一份鐘愛它的味蕾。
如今,盡管市場上魚的種類繁多,但那些從魚塘里喂養(yǎng)起來的鯽鰱鳊鯉,做成菜似乎都遠(yuǎn)沒有野生透活的小雜魚鮮美可口。莫看它們小而雜,只要放些蔥、姜、豆醬、醬油、芫荽等佐料,大火一炒,那股濃香就直往鼻子里鉆。加一碗水,稍燜一會兒,盛起來即秀色可餐。細(xì)刀子脊梁全是肉,虎頭鯊更是肉嘟嘟的,小羅漢狗子可連骨頭一起嚼。若再放些咸菜、黃豆或花生米,則又多了幾分“吃頭”。冬天把魚湯(或置于冰箱)冰成如膏似脂的魚凍,那魚汁兒一點兒也費不掉。吃飯、喝粥、喝老酒,都是絕美搭配。
小魚難買,自退休后,我有時也會跟著老友到郊外釣魚。家養(yǎng)魚塘一概不去,專找小河小溝,釣到的也大都是些小魚小蝦,圖能吃上個“出水鮮”。
一次逛菜場,臨近中午,見一漁人還有十多斤小鲹子沒有賣出去,愿低價出手。我欣喜地全部買下,既解了人家難處,自己又討了便宜?;丶椅野阳~腌制起來,曬成魚干。來人到客,用缽子盛上作料放在飯鍋里蒸,飯好了,魚干也好了,撲鼻子的香,筋道又饞人,別有一番風(fēng)味。
小雜魚自然也包括那些小河蝦。小河蝦殼子軟軟的,一只只活蹦亂跳的,用清水煮或者加些青椒、雪萊等熱炒,都鮮美無比。還有一種小麻蝦子也很好吃,用它做成的麻蝦醬,燉蛋做蛋糕,可算絕美搭配。
生活再富有,也不應(yīng)忘掉精打細(xì)算。時下有人說了,牛肉是“牛魔王”,羊肉是“羊貴妃”,意思嫌貴。要我說,它貴我就少吃些,多吃些小雜魚,一樣解饞有營養(yǎng)。
至于小雜魚卡子多,會戳嘴。水鄉(xiāng)人吃小魚就不怕這一點。那是歷經(jīng)磨礪才練就出來的好“功夫”?。〔唤?jīng)一點兒苦,哪能嘗到甜!
我一日三餐,幾乎桌上都不離一盤小雜魚,可算百吃不厭,樂此不疲。
要是有人問我幸福是什么?我可以告訴他:幸福就是有盤小雜魚,它物美、價廉、純真、健康、浪漫,易得而又易保存。桌上能有盤小雜魚,我的心里就感到很舒暢很愜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