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傳統知識與碳中和之路

2021-04-23 22:57:58尹侖
中印對話 2021年5期
關鍵詞:復原氣候變化氣候

尹侖

傳統民族社會常被認為是全球應對氣候變化的“先鋒隊”。他們對氣候變化造成的環(huán)境影響有著切身的感受和最直接的經驗,他們的傳統知識則幫助人們更好地了解氣候變化帶來的影響,以采取更有效的應對方法。

對傳統民族社會而言,不斷積累的傳統知識是應對當地氣候變化的知識庫,可以在應對氣候變化時發(fā)揮重要作用。傳統知識應對氣候變化主要有兩種方式:一是通過解決氣候變化的原因來減緩氣候變化的影響;二是以最佳方式適應氣候變化。例如,肯尼亞北部部落民族擁有豐富的與森林生態(tài)系統相關的傳統知識,這些傳統知識維護了森林生態(tài)系統和生物多樣性,促進了森林的發(fā)展,為減緩氣候變化作出了貢獻。同時,這些傳統知識成為預測極端天氣的指標,可以有效減少極端天氣現象及極端天氣引發(fā)的次生災害給當地村落造成的損失。又例如,云南布朗族的農業(yè)生物多樣性相關傳統知識——傳統作物品種使用、土壤肥力改良、交錯播種和混種等,幫助農業(yè)有效地適應了氣候變化帶來的影響??陀^上,布朗族的這些傳統知識封存了土壤中的碳,并減少了農業(yè)生產過程中的溫室氣體排放。

減排增匯

減緩氣候變化的最佳辦法是嚴格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傳統知識,特別是與農業(yè)生態(tài)系統多樣性有關的知識,對此頗有助益。農業(yè)生態(tài)系統多樣性相關傳統知識是傳統民族社會在長期農業(yè)生產和生活實踐中創(chuàng)造的實用技術,包括傳統生態(tài)農業(yè)技術和生物資源技術。這些技術可以有效地保護生物多樣性,實現生物資源的可持續(xù)利用,對提高糧食質量、保障糧食安全也具有一定價值。

在化肥問世之前,傳統民族社會主要依靠有機農業(yè)。與能源密集型的工業(yè)式農業(yè)不同,這些傳統技術和耕作方式既不依賴無機肥料、農藥和機械化耕作中化石燃料的投入來維持生產力,也不會因大規(guī)模農業(yè)擴張而導致毀林和二氧化碳排放。同時,這些技術和方法的應用可以使傳統農業(yè)趨向于更高效地利用能源。例如,對傳統的農林復合經營和輪作農業(yè)來說,雖然其綜合生產力較低,但傳統的耕作技術和方法可以更有效地利用太陽能,使其產生的能量大于消耗的能量。與傳統農業(yè)相比,工業(yè)式農業(yè)由于高度依賴不可再生的化石燃料,因而能源效率低下,并且產生更多的溫室氣體排放。

森林被廣泛認為是一個重要的碳匯,可以在大氣中捕獲和儲存大量的二氧化碳,在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和減少氣候變化風險方面發(fā)揮著重要作用??茖W研究顯示,全球一半以上的碳匯來自140年以下的“年輕”森林,尤其是在中高緯度地區(qū),因此增加碳匯通常涉及保護森林和鼓勵植樹造林的林業(yè)方案?;谏衷趹獙夂蜃兓械闹匾饔茫毒┒甲h定書》允許各國將森林中封存的碳納入本國的排放要求。傳統民族社會已經認識到森林的重要性,他們在居住區(qū)域自發(fā)建立了很多“風水林”和公共森林保護區(qū)。這些管理良好的森林不僅為當地社會提供食物和木材資源,還可以充當碳匯。

傳統民族社會擁有與森林生態(tài)系統多樣性相關的傳統知識,包括技術、信仰和文化。這些技術、信仰和文化保護了原始森林,并且成為維護森林生態(tài)系統和植樹造林的基礎。此外,農業(yè)生態(tài)系統多樣性相關傳統知識,包括輪作農業(yè)等休耕制度和方式,也促進了“年輕”森林的生長,特別是休耕期間生長的新森林,在碳吸收和儲存方面可以發(fā)揮更大的作用?;燹r林業(yè)是另一種在碳吸收方面非常有效的做法,其傳統技術能增加土壤中的有機質含量,從而提高農業(yè)生產力,減少對森林的壓力。

直面“脆弱”

由于全球氣候系統的慣性,即使采取最嚴厲的措施來減少二氧化碳排放,全球氣候變化也不太可能很快停止。為了減少氣候變化預期負面影響帶來的脆弱性,適應是一項可行的選擇。適應全球氣候變化的能力通常從脆弱性和復原力兩個方面進行討論。

傳統民族社會是全球氣候變化的最先受害者,在面對氣候變化影響時更加脆弱,但他們有能力積極應對。這種能力正是基于他們的傳統知識,特別是傳統氣候和物候知識。傳統知識在天氣和氣候預報領域發(fā)揮著重要作用,基于傳統知識的適應措施,例如建立預警系統對干旱、洪水、滑坡和暴風雪等極端天氣和氣候災害進行預測等,能夠最大限度減少面對氣候變化和極端情況時的脆弱性。同時,根據傳統的氣候和物候知識,他們還可以較為準確地預測和解釋天氣和氣候的變化,確定和調整放牧和種植的時間、作物品種、牲畜品種以及相關技術。

隨著氣候變化對生態(tài)系統和人類社會的影響越來越大,復原力逐漸成為適應氣候變化的新概念。傳統民族社會對所處自然環(huán)境的深入了解、對本土生態(tài)系統的熟悉,以及對天氣和氣候變化的預測成為這種復原力的基礎。

遺傳多樣性和物種多樣性相關傳統知識可以增強生計系統的氣候復原力。例如,植物遺傳資源的多樣性及其相關傳統知識可以使傳統民族社會能夠選擇不同作物的種質資源,以適應氣候變化帶來的環(huán)境變化。同樣,牲畜品種的多樣性及其相關傳統知識可以幫助傳統民族社會適應氣候變化對畜牧業(yè)的影響。又例如,為了應對干旱,牧民們會選擇飼養(yǎng)更多的耐旱家畜。牧草資源的多樣性及其相關傳統知識可以幫助牧民及時調整飼用牧草的品種,減少氣候變化對牲畜生計的影響。同時,多樣化的藥用植物及其相關傳統知識也可以維持傳統民族社會的健康和醫(yī)療保健,減少氣候變化帶來的健康風險。

與生態(tài)系統多樣性相關的傳統知識可以增強傳統民族社會生態(tài)和社會系統的氣候復原力。例如,為了應對氣候變化對農田環(huán)境的影響,農民可以根據農田生態(tài)系統相關傳統知識,決定和調整農業(yè)種植技術和方法,確定灌溉時間,以增強農業(yè)生計系統的復原力。同樣,為了應對氣候變化對牧場環(huán)境的影響,牧民可以根據牧場生態(tài)系統相關傳統知識,調整過渡時間和輪牧制度,增強畜牧業(yè)生計系統的復原力。為了應對氣候變化對流域環(huán)境的影響,農民可以根據與流域生態(tài)系統有關的傳統知識判斷是否會發(fā)生洪澇、滑坡、泥石流等災害,從而提前采取防范措施,增強社會在應對極端天氣和氣候災害時的復原力。傳統知識同樣可以提高森林生態(tài)系統的復原力,為當地社會提供重要的森林生態(tài)系統服務。

面對氣候變化和極端氣候災害的挑戰(zhàn),傳統民族社會所能采取的最直接、有效和成本最低的適應方法和舉措往往基于他們的傳統知識。氣候科學家和決策者傾向于認可傳統知識作為數據來源的價值——傳統知識提供了基線數據和地方信息,而這些數據和信息往往是科學技術難以獲得的。在傳統知識的基礎上,土著人民和當地社區(qū)形成了與氣候有關的文化,氣候文化是他們對氣候與人類社會之間關系的深刻理解。

今天,在全球氣候變化的背景下,氣候文化不僅對土著人民和地方社區(qū),而且對所有人類社會都具有重大意義。氣候文化可以促進人類從哲學層面思考氣候變化,反思人與自然的關系,引導人類實現可持續(xù)發(fā)展,最終形成低碳、綠色的氣候友好型社會。9BB660CD-5CDA-409B-8D3A-D876A7BDFA62

猜你喜歡
復原氣候變化氣候
溫陳華:唐宋甲胄復原第一人
《應對氣候變化報告(2022)》發(fā)布
淺談曜變建盞的復原工藝
陶瓷學報(2020年6期)2021-01-26 00:38:22
毓慶宮惇本殿明間原狀陳列的復原
紫禁城(2020年8期)2020-09-09 09:38:04
氣候變化與環(huán)保法官
氣候變化:法官的作用
瞧,氣候大不同
氣候變暖會怎樣?
應對氣候變化需要打通“網關”
太陽能(2015年7期)2015-04-12 06:49:50
立冬
东阿县| 泉州市| 贺州市| 麟游县| 从江县| 晋州市| 桓台县| 莱阳市| 沧源| 北海市| 准格尔旗| 乐业县| 桃园县| 龙口市| 福泉市| 丹寨县| 榆林市| 尼勒克县| 乐亭县| 嘉义县| 赤城县| 安溪县| 望奎县| 建水县| 无为县| 聂拉木县| 仙桃市| 凉山| 将乐县| 比如县| 神池县| 宾阳县| 卓资县| 宁乡县| 渭源县| 常州市| 当阳市| 新密市| 上林县| 临澧县| 方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