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亦赤,李 娜,李大志,龍桂友,鄧子牛
(湖南農業(yè)大學園藝學院/國家柑桔改良中心長沙分中心,長沙,410128)
柑桔是世界第一大水果,是我國第一大水果,是我國南方農業(yè)的骨干支柱產業(yè)之一。價格是經(jīng)濟活動參與者之間聯(lián)系和傳遞經(jīng)濟信息的機制,價格機制能使經(jīng)濟資源得到有效配置[1]。柑桔從田間地頭到消費者手中需要經(jīng)過收購、加工、批發(fā)、零售等多個環(huán)節(jié),從而形成了生產者價格、批發(fā)價格、超市價格、集貿市場價格、消費者價格等多種柑桔價格[2]。柑桔生產者價格是柑桔生產者(種植者)直接出售柑桔鮮果時實際獲得的單位產品價格,是其他柑桔價格的基礎和起源,能通過價格傳導影響其他柑桔價格。
圍繞柑桔價格,前人已經(jīng)進行了一系列研究,從不同的視角分析了影響價格的因素。陳晶晶等[3]分析認為,影響柑桔價格的因素及其相關性大小依次為柑桔生產成本因素>受災面積因素>產量>凈出口。何勁等[4-6]對柑桔價格進行了系列研究,研究結果表明柑桔產銷價格形成與利潤分配的不合理性直接擠壓了生產者與消費者的利益空間,柑桔產量結構性過剩、營銷渠道不暢和外貿政策變動導致了柑桔滯銷價低;提出柑桔價格變動不僅與品種、質量、銷售淡旺季和商品化處理有關,還與柑桔市場建設和價格體制有關;認為由于柑桔價格形成機制不完善、柑桔價格形成的市場主體地位不平等、柑桔價格形成的市場宏觀管理薄弱等原因,導致了柑桔價格變動較大、柑桔生產成本對柑桔價格的影響越來越小等問題。陳新建等[7]運用比較分析、相關分析等方法,研究了廣東省寬皮柑桔生產和價格變動情況,結果表明柑產量與本期和下期的柑價格關系程度較高,與上期的柑價格關系程度稍弱;桔的產量與上期、本期和下期的桔價格都密切相關,但與上期價格關聯(lián)度最大,與本期價格關聯(lián)度次之。胡友等[8]運用 Moran 指數(shù)測度地區(qū)間柑桔價格的空間相關性,構建了空間面板計量模型,實證研究了地區(qū)間柑桔價格的形成及空間傳導,結果表明鄰近省域間柑桔價格存在顯著的正向關聯(lián)性,各省柑桔價格形成主要受各地產量、替代水果價格、經(jīng)濟發(fā)展水平、城鎮(zhèn)化水平、水果銷售成本等因素的影響。魯曉旭等[9]運用傳統(tǒng)蛛網(wǎng)模型研究了我國柑桔產量與柑桔市場價格的自發(fā)波動趨勢,得出了由市場來調節(jié)柑橙類產量必然導致價格與產量都遠離均衡點的結論。王洪清等[10]運用新空間經(jīng)濟學理論研究了湖北省柑桔市場發(fā)展狀況,結果表明交易成本上升壓制了柑桔源頭價格上升空間。呂建興等[11]研究了2002—2010年橙收購價格的波動性,認為其波動性明顯,有3個波動周期,平均波動周期為12個季度。Alicia Mateos-Ronco等[12]采用高解釋力回歸模型和層次分析法構建了柑桔類水果季節(jié)平均價格的計算模型。Anil Bhat等[13]通過研究印度查謨地區(qū)納瓦爾市場的柑桔價格,提出價格的變動與市場量呈反比,柑桔價格在柑桔集中上市期大幅下降。通過回顧文獻發(fā)現(xiàn),前人主要從整體上研究柑桔價格,研究不同種類柑桔價格的很少,幾乎沒有人對柑桔生產者價格變動影響因素進行過研究。
本文從近期柑桔產業(yè)的狀況和生產者價格的變動現(xiàn)象著手,全面梳理影響柑桔生產者價格變動的因素,并明確其各自所占權重,以利于更加深入認識柑桔產業(yè)的發(fā)展規(guī)律,便于對柑桔產業(yè)結構調整做出客觀準確的判斷,對制定精準的產業(yè)扶持政策引導柑桔產業(yè)健康發(fā)展提出建議。
全國柑桔產量數(shù)據(jù)來源于國家統(tǒng)計局農村社會經(jīng)濟調查司所編的《中國農村統(tǒng)計年鑒(2019年)》,損耗量數(shù)據(jù)來源于國家柑桔產業(yè)技術體系柑桔產業(yè)經(jīng)濟研究室。2008—2018年度柑桔生產者價格數(shù)據(jù)來源于2009—2019年國家發(fā)展和改革委員會價格司所編的《全國農產品成本收益資料匯編》,該系列匯編中沒有對“價格”指標進行解釋,但對“主產品產值”的解釋為“生產者通過各種渠道出售主產品所得收入和留存的主產品可能得到的收入之和”,由于我國絕大多數(shù)柑桔生產者都是直接出售鮮果,故匯編中的柑桔“價格”可以視同為柑桔生產者價格。2019—2020年度臍橙(CitrussinensisOsb.)和溫州蜜柑(蜜桔)(C.unshiuMarc.)的生產者價格數(shù)據(jù)來源于中國果品流通協(xié)會微信公眾號,沙糖桔(C.reticulata)和沃柑(C.sinensis×C.reticulata)的生產者價格數(shù)據(jù)主要來源于農財網(wǎng)柑桔通微信公眾號,部分柑桔生產者價格和銷售情況由課題組調查所得。柑桔進出口數(shù)據(jù)來源于聯(lián)合國商品貿易數(shù)據(jù)庫(UN Comtrade)。柑桔生產者價格影響因素判斷矩陣由湖南農業(yè)大學國家柑桔改良中心長沙分中心柑桔團隊專家賦值。
相關計算公式:柑桔生產者價格增長率=[(當年價格-上年價格)/上年價格]×100%,柑桔損耗率=(損耗量/產量)×100%,柑桔人均占有量=(當年總產量/當年總人口數(shù))×100%。2009—2018年度柑桔生產者價格增長率、2019—2020年度主要柑桔品種生產者價格走勢圖通過Microsoft Excel繪制。根據(jù)農財網(wǎng)柑桔通微信公眾號提供的多地單日沙糖桔和沃柑的生產者價格,由專家綜合判定沙糖桔和沃柑單日平均生產者價格。關于計算影響柑桔生產者價格權重的公式和步驟均由層次分析法給定。
縱觀寬皮柑桔近10年來生產者價格增長率,增長率最高點在2010年,達到了120.01%,增長率最低點在2011年,為-29.89%,隨后變動變緩,最近幾年寬皮柑桔生產者價格變動更小(表1)。
2.2.1 產量 西方經(jīng)濟學認為,某種商品的市場需求量和市場供給量相等時的價格為均衡價格,在均衡價格水平上相等的供求數(shù)量為均衡數(shù)量。單從供給量的角度分析其對價格的影響,圖1很直觀地展現(xiàn)了出來??v軸P為價格,橫軸Q為數(shù)量,既定的需求曲線D和最初的供給曲線S1相交于E1點,均衡價格為P1,均衡數(shù)量為Q1。供給量增加會使曲線S1向右平移至S2,與需求曲線D相交于E2點,此時均衡價格下降為P2。同理,供給量減少,會使均衡價格上升為P3[1]。即,從理論上看,柑桔產量會導致價格反向變動,產量高則價格趨低,產量低則價格趨高。
表1 2009—2018年寬皮柑桔生產者價格增長率 %
注:Q1、Q2、Q3為均衡數(shù)量;P1、P2、P3為均衡價格;S1、S2、S3為供給曲線;D為需求曲線;E1、E2、E3為需求曲線與供給曲線的交點。
近10年來,隨著柑桔產量逐年上升,人均占有量除2016年略有下降外,其他年度均呈逐年升高態(tài)勢,與此同時,其損耗量也逐年上升(表2)。大多年度柑桔損耗率穩(wěn)定在10%略高一點,2018年最高,達到13.70%,個別年度接近10%。之所以會造成如此高的損耗率,一方面是由于我國柑桔以鮮食為主,在運輸、貯藏過程中難免有所損耗;更主要的是由于柑桔產量偏多,價低滯銷,導致爛在了地里,或者爛在了物流環(huán)節(jié)。即,從實踐上來看,我國柑桔有供過于求的跡象,推動價格下降。
表2 2009—2018年柑桔產量與損耗量
最近幾年快速發(fā)展起來的沙糖桔和沃柑的價格變動情況,是比較典型的產量影響價格的案例。2013年,沙糖桔種植面積還不大,產量比較少,批發(fā)價可高至12元/kg左右;2014年,沃柑掛果面積只有53.3 hm2,首年面市,統(tǒng)果生產者價格高達50~60元/kg。由于價格高、效益好,廣西等地發(fā)揮氣候優(yōu)勢大力發(fā)展沙糖桔和沃柑,截至2018年,廣西沙糖桔種植面積近20萬hm2,產量約為230~250萬t;沃柑種植面積約13.3萬hm2,產量約為100萬t[14]。目前,生產者價格的大體行情是沙糖桔3~4元/kg、沃柑7~8元/kg。2019—2020年度個別沙糖桔產區(qū)還存在銷售困難現(xiàn)象。
相應地,產量下降,則會推動價格上升。2019年湖南省柑桔減產約30萬t,使得溫州蜜柑(蜜桔)全省平均生產者價格相比2018年同期增長約50 %,資興東江湖溫州蜜柑可以達到5~6元/kg,回籠圩、洞口、石門等地早熟溫州蜜柑生產者價格都達到近年最高水平。
2.2.2 生產成本 柑桔生產成本主要包括肥料費、農藥費、燃料動力費、工具材料費、維修維護費、固定資產折舊費、銷售費、人工成本和土地成本。柑桔生產者種植柑桔的目的是為了獲得利潤,利潤為銷售收益與生產成本之差,本質上是由單位質量柑桔的生產者價格與生產成本之差來保證的。2009—2018年,除2013年柑的生產成本相比于2012年有所下降,而生產者價格略有上升外,其他年度柑和桔的生產者價格升降都與生產成本增減同步(圖2)。這說明,從整體上來看,柑桔生產成本對柑桔生產者價格產生了重要影響,是柑桔生產者價格的重要組成部分。
圖2 2009—2018年柑和桔的生產成本與生產者價格
2.2.3 品種 不同的柑桔品種具有不同的外觀和內質,擁有不同的消費群體,很多品種之間存在生產者價格差異。對目前種植面積較大的柑桔主栽品種溫州蜜柑(蜜桔)、臍橙、沙糖桔、沃柑的生產者價格進行分析,2019/2020年度的生產者價格差別很大(圖3)。臍橙和沃柑的生產者價格整體上要比溫州蜜柑和沙糖桔的生產者價格高;溫州蜜柑生產者價格比較平穩(wěn),后期略有上升;臍橙和沙糖桔上市初期生產者價格較高,后期下滑明顯;沃柑生產者價格從上市至2020年2月底比較平穩(wěn),2020年3月初出現(xiàn)明顯下降(后期的走勢如何,還有待市場檢驗)。在品種因素中,消費者獵奇獵新的心理對價格影響較大。沙糖桔前幾年是受寵于消費者的品種,價格一直很高,但是當新寵兒沃柑大量上市,特別是沃柑與沙糖桔在市場同期相遇時,沙糖桔的價格就明顯下跌。這幾年,紅美人又被稱為新的網(wǎng)紅品種,生產者價格普遍在10元/kg左右,甚至15元/kg。
圖3 2019/2020年度主要柑桔品種生產者價格走勢
2.2.4 品牌和產地 不同的柑桔品種對生態(tài)條件的要求不同,生態(tài)條件的差異也會導致同一品種在品質上有所差異。正是由于柑桔高度依賴和體現(xiàn)生態(tài)條件的特點,柑桔的品牌往往是與產地聯(lián)系在一起,很多柑桔產區(qū)都進行了農產品地理標志登記。目前全國有200個左右柑桔地理標志保護產品和若干有一定知名度的柑桔品牌。如:湖南的石門柑桔、永興冰糖橙、宜章臍橙,廣西的武鳴沃柑、荔浦沙糖桔、西林沙糖桔,廣東的德慶貢柑、梅州金柚,江西的贛南臍橙、南豐蜜桔等耳熟能詳?shù)漠a品都進行了地理標志登記,當?shù)卣捕加枰源罅π麄?,在市場上形成了較高的知名度和影響力。不同的產地,打造不同的品牌,形成不同的品牌價值,其柑桔生產者價格也表現(xiàn)出不同。同時期比較,贛南臍橙、東江湖溫州蜜柑、永興冰糖橙、武鳴沃柑、桂林沙糖桔整體上要比其他產區(qū)同類品種的生產者價格高,也更加暢銷。2019年,湖南宜章臍橙生產者價格區(qū)間約為5~7元/kg,贛南臍橙生產者價格區(qū)間約為5.6~8元/kg;東江湖溫州蜜柑(蜜桔)生產者價格區(qū)間約為6~10元/kg,回龍圩溫州蜜柑生產者價格區(qū)間約為5~6元/kg,石門溫州蜜柑生產者價格區(qū)間約為3~4元/kg;永興冰糖橙生產者價格區(qū)間約為4~5元/kg,洪江冰糖橙生產者價格區(qū)間約為2.6~5元/kg,麻陽冰糖橙生產者價格區(qū)間約為2~3元/kg。
2.2.5 品質 消費者追求的是商品的品質,很多柑桔生產企業(yè)和經(jīng)銷商已經(jīng)充分認識到柑桔品質的重要性。品質好的柑桔不愁銷,生產者價格也會比較高。以桂林荔浦沙糖桔和南寧武鳴沃柑為例,好果(優(yōu)質果)明顯比統(tǒng)果有生產者價格優(yōu)勢,一般要高出20%左右(表2)。再如:無核沃柑,由于其無籽、化渣率高、食用方便等特點,盡管和其他柑桔品種一樣受到了新冠疫情影響,但在2020年3月上旬,生產者價格依然達到了10~14元/kg,約為普通沃柑生產者價格的1.5倍,而且十分暢銷。2020年1月,中美第一階段經(jīng)貿協(xié)議規(guī)定,美國將允許中國柑桔出口美國,這是高品質柑桔生產企業(yè)的一個良好機會。
表2 2020年1—2月各時期桂林荔浦沙糖桔和南寧武鳴沃柑的生產者價格 元/kg
2.2.6 成熟上市期 我國柑桔的成熟上市期主要集中在11月至次年1月。這期間,柑桔成熟量較大,市場競爭激烈,柑桔生產者價格會相對低一些;其他時間段上市的柑桔較少,市場競爭緩和,柑桔生產者價格會相對高一些。就同一品類而言,早熟、晚熟的要比中熟的生產者價格好一些。成熟期提前也會有立竿見影的效果,如2019年陜南的日南1號、宮川、興津溫州蜜柑成熟期較往年提早15天,生產者價格在5元/kg左右,開園10天不到,就銷售過半,生產者價格和銷售形勢均創(chuàng)歷史最好。
2.2.7 進出口量 2009—2018年,中國進口柑桔的數(shù)量逐年穩(wěn)步增加,出口柑桔的數(shù)量在90萬t左右波動起伏,出口量大于進口量(圖4)。如2018年,中國從16個國家和地區(qū)進口柑桔,進口總量為53.32萬t,金額為6.34億美元,單價為1.19美元/kg,按1美元兌換6.7元人民幣換算,單價為7.97元/kg;向60余個國家和地區(qū)出口柑桔,出口總量為98.36萬t,金額為12.61億美元,單價為1.28美元/kg,折合人民幣單價為8.58元/kg[15]。中國柑桔進出口量的貿易順差,降低了國內市場供給,有利于柑桔生產者價格上升。同時,柑桔進口價格較高,導致消費者價格較高,這會增強消費者對國內柑桔價格的心理承受能力,也有利于柑桔生產者價格的上升。
圖4 2009—2018年柑桔進出口量
此外,柑桔生產者價格的變動還會受到間接因素和偶發(fā)事件的影響。如天氣是影響柑桔生產者價格的間接因素,它會通過影響柑桔的品質、產量、采收、流通等來影響柑桔生產者價格;2008年的湖南冰災和2019年早春在湘西和湘西北的極端低溫,就造成了相應產區(qū)柑桔產量下降,供應減少,生產者價格上升。如2020年春節(jié)前夕我國發(fā)生的新冠肺炎疫情就是影響柑桔生產者價格的偶發(fā)因素,為防控疫情,全國各地先后啟動重大突發(fā)公共衛(wèi)生事件一級響應,采取了交通管制、人員管控等一系列措施,導致成熟的柑桔無人采果、無車運輸、無商收購等情況,嚴重影響銷售渠道和物流,以沙糖桔為主的柑桔嚴重滯銷。
柑桔生產者會對柑桔生產者價格存在預期,市場會對柑桔生產者價格做出反應,兩者博弈最終形成成交的柑桔生產者價格。由于柑桔生產成本在柑桔走向市場之前已經(jīng)形成,所以柑桔生產者對柑桔生產者價格的預期實際上是對利潤的預期。市場對柑桔生產者價格的反應源于供求關系。柑桔產量、進出口量決定了柑桔年供給總量,品種和成熟上市期決定了季節(jié)供給總量。需求既是一種能力,也是一種意愿。品牌、品質體現(xiàn)了柑桔的商品性,使收購商產生收購意愿;而消費者對柑桔新、奇、特、早、晚的心理偏好,也使得品種和進出口量成為了影響需求的因素。此外,供求關系會影響柑桔生產者對利潤的預期,進而影響利潤獲得(圖5)。
圖5 柑桔生產者價格影響機制
影響柑桔生產者價格變動的主要因素為產量、生產成本、品種、品牌和產地、品質、成熟上市期、進出口量等7個方面,可用層次分析法計算各因素對柑桔生產者價格的影響權重。層次分析法是美國著名數(shù)學家Satty于20世紀70年代提出的一種系統(tǒng)化、層次化、定性與定量相結合的思路和手段。這種方法將有關元素分解為目標、準則、方案等層次,由專家對每一層次的要素進行兩兩比較量化,再利用線性代數(shù)的方法計算每一個要素的權重[16-17]。
按照層次分析法的思想分析柑桔生產者價格,目標層為生產者價格,準則層為產量、生產成本、品種、品牌和產地、品質、成熟上市期、進出口量,措施層為采取的各種具體措施(見圖6)。
圖6 柑桔生產者價格影響因素層次結構
邀請10名對柑桔生產者價格了解精深的專家,按照Satty提出的1~9標度對影響柑桔生產者價格的7個因素進行兩兩比較賦值,建立判斷矩陣(表6)。
表6 柑桔生產者價格影響因素判斷矩陣
通過計算,矩陣的最大特征根λmax=7.493 1,其對應的特征向量(歸一化后)為W=(0.422 8,0.255 5,0.139 4,0.071 9,0.055 6,0.031 7,0.023 1)T;一致性指標CI=(λmax-n)/(n-1) =0.082 2 (n為矩陣的階數(shù),即7);隨機一致性指標CR=CI/RI= 0.062 3<0.1(RI為1.32,是由Satty給出的7階矩陣隨機一致性指標數(shù)值),表明矩陣的不一致程度在容許范圍之內,通過一致性檢驗,矩陣最大特征根對應的特征向量(歸一化后)可以作為各因素影響柑桔生產者價格的權重。即,運用層次分析法得出各因素影響柑桔生產者價格的權重分別為:產量42.28%,生產成本25.55%,品種13.94%,品牌和產地7.19%,品質5.56%,成熟上市期3.17%,進出口量2.31%。
層次分析法是使用最為廣泛的數(shù)學模型之一,它使決策的思維過程數(shù)學化,計算出的權重具有較高的科學性、合理性和嚴謹性。運用層次分析法得出各因素影響柑桔生產者價格的權重有其內在的邏輯,與實際情況基本吻合。首先,任何商品的價格都是由需求和供給兩種市場力量共同決定的[1],故產量毫無疑問是影響柑桔生產者價格最為關鍵的因素。其次,柑桔生產者種植柑桔盈利的目的性決定了其必須將生產成本轉嫁到生產者價格當中去,并且是生產者價格的大比例構成成分,生產成本的變動會直接導致生產者價格的變動,故柑桔生產成本對生產者價格的影響僅次于產量。第三,我國柑桔品種的分布在很大程度上體現(xiàn)了“適宜生長”的原則,既確定了品種,也就確定了產地;同時由于種性特征,選定了品種,也就基本確定了品質和成熟上市期,故品種對柑桔生產者價格的影響要比產地、品質、成熟上市期對柑桔生產者價格的影響大。第四,宣傳力度不同,品牌效應會不一樣,良好的品牌商譽肯定會有優(yōu)越的品質作為基礎和保障,故品牌對柑桔生產者價格的影響要比品質對柑桔生產者價格的影響大。第五,因栽培水平差異或受小氣候影響,品質會不一樣,在品種、品牌相同的情況下,品質更好的當然會更受歡迎。第六,成熟上市期早或晚,能避開供應旺季,價格話語權增大,但成熟上市期的早晚主要是由種性決定的,因人為差異或其他特殊原因導致成熟上市期提早或延后還比較少,故成熟上市期對柑桔生產者價格的影響比較小。最后,中國柑桔進口量和出口量占全國柑桔總產量的比重微小,故柑桔進出口量對柑桔生產者價格影響最小。
研究影響柑桔生產者價格變動的因素及其權重不是目的,目的是通過研究影響柑桔生產者價格的規(guī)律,進而有針對性地采取具體措施,促進形成合理平穩(wěn)的柑桔生產者價格。后續(xù)還要圍繞柑桔生產者價格從產量、生產成本、品種、品牌和產地、品質、成熟上市期、進出口量等7個方面深入展開研究。
價格是柑桔產業(yè)中最為敏感的元素,它一方面受產量、品種等因素的影響,另一方面又直接或間接地影響著成本效益率、投資者熱情、生產者信心、消費者需求。柑桔作為以鮮食為主的水果,其第一產業(yè)段是柑桔產業(yè)的基礎,而柑桔生產者價格又是保障柑桔第一產業(yè)段健康良性發(fā)展的核心。理清影響柑桔生產者價格的因素及其權重,為政府部門精準加強宏觀指導、柑桔生產者準確預判生產者價格走勢、柑桔經(jīng)銷商合理索求利潤提供了思考框架,有利于增強柑桔生產者價格博弈各方的心理共識,有利于形成合理平穩(wěn)的柑桔生產者價格。圍繞影響柑桔生產者價格的主要因素及其權重,結合產區(qū)產業(yè)實際情況和自身人力、物力、財力,堅持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有的放矢地開展工作,方可促進形成合理平穩(wěn)的柑桔生產者價格,確保柑桔產業(yè)的健康可持續(xù)發(fā)展,具體可從以下幾個方面發(fā)力。
產量和生產成本是影響柑桔生產者價格變動的第一和第二大因素,應重點關注。2018年,我國柑桔種植面積已達248.67 萬hm2(3 730萬畝),產量已達4 138萬t,消費量為3 356萬t(其余部分為出口、加工和損耗量),按14億人口計算,人均年消費量為24 kg。結合損耗量、實際銷售情況等因素綜合判斷,我國柑桔產量總體偏多,且季節(jié)性、結構性、低品質性偏多明顯。所以,未來柑桔產業(yè)不宜大規(guī)模擴大種植面積。在降低產業(yè)成本方面,柑桔主產區(qū)政府要推進建設現(xiàn)代柑桔產業(yè)示范園,集成示范以綠色、高效、省力為目標的現(xiàn)代栽培技術,降低柑桔生產者試驗成本;加強柑桔產區(qū)交通、電力、通信、信息等方面的基礎設施建設,改善柑桔生產與流通環(huán)境,提高柑桔抗災能力,降低柑桔產業(yè)流通成本和生產風險成本;引導扶持企業(yè)在柑桔主產區(qū)建設一批容量大、集散功能強、輻射面廣、設施設備先進的現(xiàn)代化大中型柑桔批發(fā)市場[6],降低柑桔銷售成本;依托國家柑桔產業(yè)技術體系、省現(xiàn)代農業(yè)產業(yè)技術體系,融合科研院所和行業(yè)協(xié)會力量,加強柑桔生產、銷售形勢的研判,精準預測、及時預警,經(jīng)常性開展技術交流與培訓,引導農戶理性種桔、科學種桔,降低柑桔生產者學習成本。
品種、品牌和產地分別是影響柑桔生產者價格變動的第三和第四大因素,不容忽視。未來我國柑桔要以發(fā)展早熟和晚熟品種為主,盡量避開與現(xiàn)有大量中熟品種的銷售沖突。對于需要重建的老果園,也要以發(fā)展早熟和晚熟品種為主。如:臍橙可優(yōu)先考慮早熟臍橙“贛南早”和晚熟臍橙“倫晚”等新品種,溫州蜜柑可優(yōu)先考慮特早熟的“桔湘早”“由良”和中早熟的“南柑20號”等品種。精準選擇品牌定位,充分考慮品牌特色、發(fā)展前景以及品牌建設管理能力等因素,積極申請登記地理標志,著力建設區(qū)域公用品牌。精心維護品牌商譽,建立健全并嚴格執(zhí)行行業(yè)標準,嚴格監(jiān)控果品質量,堅決杜絕以次充好。大力挖掘品牌文化,將柑桔品牌與當?shù)厝宋?、歷史、傳說、風俗以及生態(tài)條件結合起來,充實品牌感染力[18-19]。持續(xù)做好品牌營銷,通過舉辦柑桔文化節(jié)、柑桔采摘節(jié)、主題農博會、柑桔產品推介會等活動,宣傳柑桔品牌;通過各種媒體,大力宣傳柑桔產品,擴大品牌知名度。
品質是影響柑桔生產者價格第五大因素,受柑桔生產者影響程度高,應大力抓好。在柑桔銷售市場上,呈現(xiàn)出劣質果少人問津、價格低廉,優(yōu)質果供不應求、價格堅挺的景象。為確保柑桔果實品質,要按照《柑桔生產技術規(guī)范》(GB/Z 26580—2011)、《柑桔栽培技術規(guī)程》(NY/T 975—2006)等技術標準中的要求和實踐效果顯著的新技術、新方法管理果園,努力提高優(yōu)果率。如:通過生草栽培、機械除草等方式控制除草劑的使用;通過營養(yǎng)診斷進行配方施肥,重視有機肥使用,實行水肥一體化管理;采用以黃龍病和柑桔木虱為主的病蟲害綠色防控體系,杜絕使用違禁農藥。
成熟上市期、進出口量雖是影響柑桔生產者價格變動的第六、第七因素,但也不可小覷。對于新建果園,要結合本地氣候合理選擇果實成熟上市期目標時間;對于已建成果園,要利用栽培或冷藏保鮮等技術適當錯開柑桔上市高峰期。以中美貿易協(xié)定約定美國進口我國柑桔為契機,鼓勵龍頭企業(yè)和農民合作社建設柑桔出口生產基地,鼓勵企業(yè)到美國及其他有開拓潛力的國家設立營銷機構,積極拓展國際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