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慧萍
摘 要:隨著計算機、多媒體的普及,學生的教室環(huán)境具有更多科技元素,為智能化、信息化教學提供了物質條件。在實際的課堂操作中,如何借助信息化新技術,在遵循心理輔導課的操作原則下,把心理健康教育的“育心”特點體現(xiàn)出來,這對心理教師來說,是一項挑戰(zhàn),也是對未來心理健康教育途徑探索的必然趨勢。筆者以“贊美暖人心”這一堂心理輔導活動課為案例,簡述如何借助信息化技術,進行心理輔導課操作。
關鍵詞:多媒體;信息化技術;心理輔導課
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就是根據(jù)小學生的心理發(fā)展水平以及特點,通過相關專業(yè)的教育方式和途徑,使學生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質,形成與個人生理發(fā)展水平相協(xié)調的心理健康狀態(tài),是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以及素質全面提升的重要基礎性教育工作。
隨著計算機、多媒體的普及,學生的教室環(huán)境具有更多科技元素,為智能化、信息化教學提供了物質條件。課堂使用的信息化技術有iPad、投影儀、計算機建構出的“智慧教室”,為體現(xiàn)心理輔導活動課的操作原則助力服務,從而大大提高了心育課堂的教學質量和效率。
一、信息化新技術運用到心理教育的優(yōu)勢
隨著大數(shù)據(jù)時代的到來,為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加快教育現(xiàn)代化和教育強國建設,推進新時代教育信息化發(fā)展,引領推動教育信息化轉段升級,提出“教育信息化2.0行動計劃”。
小學心理教育亦是如此,它運用多媒體技術讓學生更高效和科學合理地學習,保證學生的心理健康。多媒體技術不僅將簡單的圖片、文字以及聲音相互融入,形成更為直觀、形象的內容,而且能夠擴展心理教育內容,將其他學科有效地與心理教育內容相銜接并與之結合,可以對學生所處的心理狀態(tài)和心理發(fā)展趨勢形成整體把控,幫助學生構建健康的精神世界。為了進一步提高專業(yè)素養(yǎng)和信息技術課堂的教學能力,筆者參加了番禺區(qū)“第三屆基于新技術個性化學習”的課堂教學大賽的復賽,上了一節(jié)以“贊美暖人心”為主題的心理輔導活動課。下面筆者將以此節(jié)課作為課例進行說明。
二、信息化教學體現(xiàn)小學心育課操作原則分析
(一)借助多媒體,演繹課堂動態(tài)——動感第一原則
心理輔導活動課上,課堂教學內容的重要載體應該體現(xiàn)在“活動”上,也就是說,心育課堂應該是讓學生“動”起來的課堂,學生通過在活動中體驗,在體驗中感悟,在感悟中成長。只有活動才能有效地調動學生的主體參與性,改善他們的自我意識和情緒狀態(tài),使他們集中精力專注于輔導活動的展開,降低心理防御水平,以更好地敞開自我的內心世界,從而打破以教師講學生聽的傳統(tǒng)教學課堂。
比如,在“贊美暖人心”心理活動課上,筆者設計了“能量圈”的熱身環(huán)節(jié),通過PPT的投影,把活動的規(guī)則和組成“能量圈”的示范圖片以及關于如何操作的動態(tài)視頻展示出來,能讓學生快速展望活動的要求及動作的要領,有利于提高活動的效率。帶領學生開展熱身活動,引導學生按照活動的規(guī)則在小組內搭建能量圈,評價學生的感受和體驗。通過活動導入,活躍氣氛,初步感受贊美,激發(fā)學生對贊美話題的興趣,從而引出本節(jié)課的主題。
(二)制作情景劇,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情境體驗原則
按照認知心理學家皮亞杰的觀點,任何學習都應該從情境開始。要想演繹一堂出色的心理活動課,教師可以充分利用信息技術,創(chuàng)設良好的、生動有趣的教學情境,從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引發(fā)學生的情感共鳴,促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課堂中來,最終獲得心靈的成長。
在“贊美暖人心”心理活動課上,在“善于贊美——贊美的藝術”這個環(huán)節(jié)中,筆者通過提前對學生進行情景心理劇的排練,設計與學生實際生活相近的情景拍成小視頻,并利用“愛剪輯”這個視頻剪輯軟件進行剪輯,增加了“戲劇”的趣味,大大豐富了教學素材的內容和形式。學生從視頻中反映的關于贊美的藝術在平時的生活中遇到的問題具有共鳴,并且視頻中的“演員”就來源于身邊的同學,這讓他們更有親切感,同時激發(fā)學生參與課堂的熱情,從而比較容易將課堂中學到的方法和技巧遷移到實際生活中。
(三)巧用大數(shù)據(jù),創(chuàng)新互動模式——多元互動原則
心理輔導活動課是一種互動的“團體過程”,這個過程會產生影響團體成員及整個團體的力量,此即所謂“團體動力”。在這種團體的輔導過程中,每個成員認知的矯正或重建、情感的體驗或遷移、行為方式的改變或強化,都依賴于成員間的交流和互動。傳統(tǒng)的心理輔導活動課堂的師生、生生互動模式可能只局限于提問、小組討論這樣比較單一的方式;如今信息化教學模式給我們提供了無限的可能性,各種多媒體軟件對于豐富教學素材內容、增加課堂靈活性方面發(fā)揮較大的作用。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智慧課堂”使用iPad直觀地展示,讓學生充分感受到自己和他人在團體中思想觀點、思維方式等方面的碰撞與交匯,使得課堂的行進打破預設。在討論、書寫的環(huán)節(jié),可以利用實物攝像,或者把學生思考的結果通過拍攝功能展示出來,把現(xiàn)場生成的內容直觀地展示給每一位學生。
比如,在“贊美暖人心”心理活動課上,在“勇于贊美——贊美小調查”這個環(huán)節(jié)中,筆者課前使用問卷星,組織全部學生完成關于贊美方式的小調查,運用統(tǒng)計圖表分析調查數(shù)據(jù)的結果。目的是通過大數(shù)據(jù)的統(tǒng)計與分析,了解學生課前的學情,以便針對學生的實際情況設計有針對性的教學內容。
采用問卷星的形式對學生的學習準備情況進行調查,一方面有利于了解學生關于贊美的看法以及不愿贊美的真正原因,以便于確定本節(jié)課的重點和難點。再者針對反映學生真實情況的數(shù)據(jù)進行提問互動,能有效關注到學生感受和思考,激活學生的思維,調動討論、反思的積極性,提高學生的參與度,激活課堂的心理團體動力。另一方面可以讓學生在家運用電腦或微信等方式完成調查作用,打破傳統(tǒng)教學中要在課堂完成的空間限制。
(四)啟動拍攝功能,捕捉現(xiàn)場生成——現(xiàn)場生成原則
實踐表明,在心理輔導活動課的過程中,真正能夠震撼學生心靈、引導學生深入思考、激發(fā)學生強烈的情感體驗、進一步開發(fā)輔導主題的輔導素材,往往不是教師事先預設的,而是在輔導活動的現(xiàn)場即時生成的。使用智慧課堂iPad的拍攝、視頻功能能幫助教師更好地與學生實時互動,抓取每一個學生生成的內容,并供所有學生在課堂上分享、討論,起到了加強課堂互動的作用。
比如,在“贊美傳遞——點亮那顆星”的環(huán)節(jié),運用智慧課堂技術,學生通過手中的平板電腦,可以為任意一位同學進行點贊行動,并通過屏幕的投影讓全部分享。在學生進行贊美行動時,教師利用iPad拍攝功能的便利,充分利用學生現(xiàn)場生成的內容,針對學生的行為進行點評和引導,在對班上某些平時表現(xiàn)不怎么好的學生進行贊美時,有些學生提出:“我們找不到有些同學身上值得我們贊美的地方。”這時候,教師需要及時作出引導:“我們的同學真的沒有值得我們贊美的地方嗎?還是我們缺乏一雙發(fā)現(xiàn)美的眼睛呢?其實每個人都會有優(yōu)點和缺點,如果某個同學的優(yōu)點不是很明顯的話,我們可以發(fā)動全班同學的力量,讓我們發(fā)起‘優(yōu)點轟炸,一起來找找這位同學的優(yōu)點?!边€有一些學生在對別的同學進行贊美時,有的贊美詞語過于夸大。針對這一現(xiàn)象,筆者同樣會引導:“從剛才的贊美調查過程中,我們總結了5種最受歡迎的贊美方式,請問你覺得你的贊美方式怎么樣?對方會接受嗎?”通過引導學生進行深入思考,并且采訪被贊美后該同學的感受;讓贊美的和被贊美的同學都能對贊美的作用和影響有更深刻的體驗和認識。
心理活動課的現(xiàn)場生成性是一堂好課的關鍵,而且也考驗著心理教師的應對能力。利用對現(xiàn)場生成內容的實際拍攝,結合豐富的素材為學生提供解決問題的方法,既來自學生自身的生成,又有一定信服力;且高于學生的生成,讓學生有所收獲。
(五)利用微課,體現(xiàn)以生為本——主體抉擇原則
新課程改革理念中,“以生為本”體現(xiàn)的是課堂上,要把主體性地位還給學生。輔導教師不要總以一個說教者的姿態(tài)出現(xiàn)在學生面前,不要急于給出現(xiàn)成的結論,而要盡可能地將解決問題的自主權還給學生,相信學生具有解決自身問題的潛能。那么,通過利用微課的形式,收集能集中反映學生實際問題以及解決問題的方法這樣的素材,讓學生能重新審視自己的問題,從而學會以主人公的角色主動尋找解決問題的最佳途徑。
比如,在“感受贊美——心理小實驗”的環(huán)節(jié)中,通過課前對學生進行關于“積極和消極評價”的心理小實驗,編輯素材,制作成微課。在課堂上進行微課展示,然后引導學生看完后分享觀后感。當看到視頻中接受消極評價的學生受到惡語相向時,向學生提問:當你看到這些充滿惡意的評語,你心里是什么感受呢?學生紛紛說出自己的感受:難受、覺得那些被罵的同學很可憐、憤怒等等。這時候,教師不要過多干預,關鍵是營造溫馨、民主的課堂氛圍,讓平時沒有機會“申訴”的學生暢所欲言,要把學生主動參與活動討論的積極性調動好,從而讓學生學會換位思考:當你寫下這些不堪的字眼時,你有想過這位同學的感受嗎?也許我們有的同學正在遭受這樣的語言暴力,你又考慮過他們的感受嗎?心理輔導活動課的目的是要引導學生自我改變認知模式和行為方式,但不要由教師代替學生做出改變的決定,因為我們助人的目的是讓學生學會自助。
除此之外,在實際應用中,教師可利用微課滿足學生的不同學習需求,其既能在課堂上采用統(tǒng)一的教學內容,又可以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使學生的學習方式更加多元化,是多元智能理論的體現(xiàn)。
(六)整合多種技術,營造心理相容的氛圍——和諧有序原則
心理輔導活動課是師生真情的流露、心靈的交融,因此,心理教師要轉換“教育者”的角色,努力營造一種平等、和諧的氣氛。要實現(xiàn)高效學習,學習環(huán)境十分重要。積極活躍的教學氛圍能夠最大限度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反之則對教學活動起到阻礙作用。運用多媒體技術擺脫傳統(tǒng)的枯燥說教式教學手段,通過多元化、色彩化以及圖像化的方式,讓學生在寓教于樂中掌握心理課程知識,不斷培養(yǎng)他們的心理素質以及自我調節(jié)能力。此外,通過整合多媒體技術,營造溫馨、信任的心理課堂氛圍,師生都能在這樣的氛圍下敞開心扉,交流彼此的觀點和想法,從而達到心理相容的教學目的。
比如,通過制作關于贊美心理小實驗的微課,讓學生親手體驗不同評價帶給自己的不同感受,從而深切感受到贊美在人際交往中的重要作用,意識到惡語給人帶來的傷害。又如,通過拍攝與學生實際生活相近的情景小視頻,讓學生真正以主人公的身份去想問題,每個人交流真實的感受和想法,在分享交流中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再如,運用智慧課堂技術,學生通過手中的平板電腦,可以為全部任意一位同學進行點贊,讓每個學生都體會到去贊美和得到贊美的愉悅感,也能進一步拉近同學間的距離,從而達到心理相容的效果。
三、結語
信息化教學手段是未來發(fā)展的必然趨勢,也將是未來教育發(fā)展的重要內容。將多媒體技術運用到小學生心理教育中,正是由于多媒體的文字、圖像以及聲音等媒體多元融合的特點,解決了許多此階段遇到的教學問題。它不僅提升了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而且成為小學心理教育的真正輔助工具,幫助教師以更多元化的方式真正提升了學生的自我心理調節(jié)能力,培養(yǎng)學生良好健康的心理狀態(tài),為學生素質的全面發(fā)展奠定堅實的精神基礎。但是,我們也要正確認識信息化教學的內涵,將信息化的教學手段應用到課程教學中,是為了達成該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而服務的,不能“為了信息化而信息化”,否則就本末倒置了。
總而言之,信息化技術助力心育課堂是大勢所趨,每個心理教師都應該具備學習新技術接受信息化資訊的成長型思維,通過熟練運用多種信息化技術,豐富心理課堂教學內容,同時也可以通過多種網(wǎng)絡途徑比如微信、微博、QQ等方式拓寬對心理知識的學習平臺,突破傳統(tǒng)教學手段的時空局限,從而達到心理健康教育的效益最大化。
參考文獻
[1]徐莉莉.多媒體技術在小學生心理教育中的應用[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8(07).
[2]鐘志農.心理輔導活動課操作實務[M].寧波:寧波出版社,2013.
[3]王麗英.信息化教學手段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課中的探索與應用[J].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理論研究與實踐,2018(09).
[4]鄧公明.巧用信息技術,演繹精彩心理課堂[J].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2016(06).
[5]鄭偉威.巧用Ipad媒體,創(chuàng)新心理活動課的互動環(huán)境[J].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2016(06).
[6]田春苗.微課在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中的應用[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8(13).
(廣東省廣州市番禺區(qū)石碁鎮(zhèn)中心小學,廣州51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