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殿卿
常年被冰雪覆蓋的南極洲,與邈邈星空、無邊海洋一樣,是當今世界各國科技競爭的熱點。中國在此建有四個考察站并常年有人駐守、屢有重要研究成果奉獻于世,自然是南極科考國際大家庭的重要成員。但在20世紀80年代前的若干年里,南極洲卻見不到中華兒女的蹤跡。直至1984年,中國航船才第一次破冰,開辟通往南極的航線,把五星紅旗插上了南極大陸。中國海軍全程參與這一壯舉,并在其中發(fā)揮了關(guān)鍵作用。
1983年的最后一天,時任海軍司令員的劉華清在海軍機關(guān)辦公室迎來一位循例拜訪的老戰(zhàn)友——國家海洋局局長羅鈺如。
國家海洋局建制上隸屬國務(wù)院,但從20世紀60年代成立開始就由海軍代管,羅鈺如原本也是海軍機關(guān)的干部。1980年10月,國家海洋局改為國家科委代管,但許多工作仍與海軍密不可分。所以每年元旦前后,國家海洋局領(lǐng)導總會到海軍機關(guān)看望、拜訪。這一次,羅鈺如是帶著任務(wù)來的,他在來之前已向海軍司令部辦公室通報,要向首長報告赴南極考察問題。
劉華清熱情接待了羅鈺如。羅鈺如首先簡要介紹了南極洲的情況:南極洲位于地球最南端,瀕臨太平洋、印度洋和大西洋,面積為1400多萬平方公里,約占地球陸地總面積的1/10。由于有大海阻隔且常年被冰雪覆蓋,南極洲是地球上唯一無常住居民、無主權(quán)國家的大陸。進入20世紀后,由于探險家發(fā)現(xiàn)這里有豐富的礦藏和漁業(yè)資源,有的國家便開始派人前往考察。近幾十年里,各國先后派往南極的科學考察隊已有100多個,蘇、美、英、法、日等18個國家均在南極建立了科學考察站,部分還是常年站。從1980年開始,我國每年派出部分科學家參加友好國家的考察隊。1981年5月,國家南極考察委員會成立。然而,由于我國沒有獨立組織過南極考察,所以只能作為列席的“協(xié)約國”而非“協(xié)商國”,參加討論南極事務(wù)的國際會議,在會上沒有發(fā)言權(quán)和表決權(quán)。講到最后,年近七旬的羅鈺如動容地說:“這種狀況與我國的國際地位很不相稱。作為職能部門,我們壓力很大。今年5月,五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27次會議通過了中國加入《南極條約》的決定。半年多來,我們作了多次論證,打算1984年內(nèi)啟動首次南極科學考察。這需要得到海軍的支持……”
就在這個即將過去的1983年,劉華清集中精力進行了海軍戰(zhàn)略理論研究。他關(guān)注海洋、海防、海權(quán),當然了解南極問題,清楚南極考察的深遠意義。履職海軍司令員不久,他就主持擬訂《國家海洋局、海軍關(guān)于加強相互聯(lián)系和合作的若干規(guī)定》(國務(wù)院、中央軍委1983年12月2日批轉(zhuǎn)),明確了海軍在海道測量、海洋調(diào)查、科研考察等方面的責任和義務(wù)。羅鈺如滿懷激情的匯報使劉華清深受感染,他當場表示:“我們這樣一個十億人口的大國,又是海洋大國,應(yīng)該對南極有發(fā)言權(quán)。首次南極考察,海軍義不容辭!”
送走羅鈺如,劉華清向海軍參謀長馬辛春鄭重交代:參加首次南極考察是1984年的一項大任務(wù),要列入計劃、及早研究。1984年春節(jié)前夕,1月23日,劉華清率海軍機關(guān)有關(guān)部門領(lǐng)導到國家海洋局走訪,專門詢問赴南極考察的計劃安排問題。當?shù)弥_鈺如已帶領(lǐng)專家前往阿根廷,具體了解赴南極考察、建站所需的人力、物力等問題時,劉華清非常高興,稱贊他們雷厲風行,并進一步提出,希望盡快拿出具體實施計劃,報請國務(wù)院、中央軍委批準。
春節(jié)過后,劉華清在海軍機關(guān)各大部大交班會議上正式部署參加首次南極考察的任務(wù)。他強調(diào):首次南極考察要開通新航線,這是海軍的責任。機關(guān)各部門要及早安排、各司其職,把準備工作做好。遵照這一指示,相關(guān)工作很快開展起來。海軍司令部通過國家海洋局邀請專家到機關(guān)介紹南極自然環(huán)境、氣候條件,以及一些國家在南極建站、考察的情況;政治部對擬承擔赴南極考察任務(wù)官兵的基本情況進行摸排考查;后勤、裝備部門也著手考慮相關(guān)保障需求問題。
劉華清(右一)和楊國宇
在此基礎(chǔ)上,海軍機關(guān)與國家海洋局于4月中旬展開具體磋商。6月12日,海軍和國家海洋局、國家南極考察委員會、國家科委等單位聯(lián)合起草的《關(guān)于我國首次組織編隊進行南大洋和南極洲考察的請示》正式報呈國務(wù)院、中央軍委。國務(wù)院領(lǐng)導認真聽取幾個單位的匯報,表示非常支持首次南極考察,并一再強調(diào):這一行動意義重大、影響深遠,務(wù)必做到“萬無一失,初戰(zhàn)必勝”。6月25日,國務(wù)院、中央軍委正式作出批復:由海軍和國家南極考察委員會、國家海洋局聯(lián)合組成南極考察編隊,于年底前赴南極考察,并建立中國第一個南極科學考察站。接到批復后,海軍等單位非常興奮。為紀念“6月25日”這個日子,劉華清、羅鈺如等決定將首次南極考察編隊定名為“625編隊”。
1984年7月13日,劉華清在海軍黨委會議室主持召開海軍首長集體辦公會議,專題研究海軍參加南極考察問題。政委李耀文,副司令員楊國宇、傅繼澤,副政委方正平、吳罡等在京海軍首長悉數(shù)出席,海軍機關(guān)各大部主官及相關(guān)業(yè)務(wù)部門領(lǐng)導列席會議。
劉華清開門見山地說:海軍與海洋局聯(lián)合呈報的去南極考察的報告,國務(wù)院、軍委已批復同意。在這次行動中,海軍的主要任務(wù)是運送物資器材、參加建站、負責海上救援。同時,要利用這個機會作些航海調(diào)查,順訪南美洲兩個國家的軍港。今天的議題主要是研究確定執(zhí)行任務(wù)的部隊,部署機關(guān)要做的工作。接下來,司令部業(yè)務(wù)部門匯報了與國家海洋局磋商的情況,并提出關(guān)于海軍參加南極考察部隊的建議。各位首長深知這項工作非常重要和艱巨,所以在選擇帶隊領(lǐng)導和部隊時顯得非常慎重。大家各抒己見,多方比較、權(quán)衡,最終一致同意派北海艦隊防救船大隊“J121”船擔負南極考察任務(wù)。“J121”船滿載排水量1.2萬噸,續(xù)航力1.8萬海里,有抗12級臺風的能力,且船尾甲板設(shè)有艦載機平臺,在各大單位防救部隊艦只中,性能是比較好的。同時,這艘船有在險惡條件下執(zhí)行重大任務(wù)的經(jīng)驗。另外,根據(jù)國家海洋局的同志介紹,南極氣候惡劣,船只時常行動不便,因此會議決定加派北海艦隊航空兵直升機部隊“179號”直升機機組隨船出航。帶隊領(lǐng)導方面,劉華清提議由某基地參謀長趙國臣擔任,首長們一致贊同。趙國臣長期在艦艇部隊帶兵,有比較豐富的遠航工作經(jīng)驗。
會議的最后,劉華清作總結(jié)講話。他說:首次南極考察是一項具有探險性的任務(wù)、名副其實的“破冰之旅”。南極洲環(huán)境險惡,建站工作困難且不說,單是航程,一趟就一萬多海里??疾炀庩犚缭?8個緯度、185個經(jīng)度,橫渡太平洋,進入大西洋,航線全新、海情復雜,這是我們部隊從來沒有經(jīng)歷過的。海軍成立30多年來,訓練和打仗基本上都是在近海。近幾年部隊進行了遠航訓練,執(zhí)行了幾次重大任務(wù),艦艇編隊卻還是基本沒出第一島鏈,其復雜程度無法與去南極相比。但南極考察是國家科研大事,是政治任務(wù);首次考察、開辟新航線,是海軍的職責,我們必須承擔!中央首長要求做到“萬無一失,初戰(zhàn)必勝”,這首先是對我們的要求。到年底,還有五個多月,要抓緊把任務(wù)部署下去。各大部要各司其職,排出時間表,抓好落實。劉華清還對隨隊見習、實習人員的確定提出具體要求。他指出:除大連艦艇學院等幾個院校的部分應(yīng)屆畢業(yè)學員外,還要選拔部分艦艇長和機關(guān)業(yè)務(wù)干部參加,因為“這是一個難得的機會”。
1984年11月20日,由國家海洋局“向陽紅10號”科學考察船和海軍“J121”打撈救生船組成南極考察編隊赴南極考察。圖為海軍“J121”打撈救生船停泊在南極海域
會后,海軍會同國家海洋局擬定了關(guān)于南極考察編隊組成的請示報告。7月下旬,國務(wù)院、中央軍委正式批準由海軍北海艦隊“J121”救生船和國家海洋局“向陽紅10號”考察船組成中國赴南極考察編隊。整個編隊共519人,包括南極洲和南大洋兩個考察隊的專家、工程技術(shù)人員近百人,海軍官兵308人(含航海實習干部70人),以及全國各大媒體隨船采訪記者數(shù)十人。編隊總指揮為國家海洋局副局長陳德鴻,海軍某基地參謀長趙國臣為副總指揮兼“J121”船指揮。
8月初,海軍方面的準備工作全面展開。劉華清在給北海艦隊下達任務(wù)的批閱件上進一步提出:“8月15日前,‘J121船應(yīng)完成直升機著艦訓練和船上加裝航空系統(tǒng)的出航前檢驗工作;8月15日進廠進行設(shè)備加、改裝;10月底出廠;11月份進行航前最后準備。機關(guān)、部隊、工廠等各單位,務(wù)必加強領(lǐng)導,積極主動按分工做好各項準備,保證完成任務(wù)?!?/p>
“J121”船是下水不久的一艘國產(chǎn)遠洋打撈救生船,船上通信、導航、救生等儀器設(shè)備性能比較先進。盡管如此,北海艦隊還是遵照首長指示,將船送廠檢修,并改裝、加裝了20多臺(件)新型儀器設(shè)備。所屬部隊領(lǐng)導親自上船組織各種條件下的試航,并對每臺機器、每個部件進行認真檢測。船上各部門官兵則根據(jù)自己的經(jīng)驗和相關(guān)資料,研究分析可能發(fā)生的機械故障,擬定應(yīng)對預案。
按照分工,“179號”直升機機組的主要任務(wù)是吊掛裝卸船上物資。此前,機組從未在船上進行過訓練或執(zhí)行過任務(wù),從理論上講,直升機著船飛行最大風速不能超過12米/秒,云高不能低于200米,能見度不能小于5公里,這些條件在南極是不可能保證的。機組全體官兵下定決心,要通過突擊訓練攻克難題。由于“J121”船正在檢修,他們便在陸地按比例劃出船上的投放標志,反復練習起落、吊掛,摸索各種氣候條件下的操作要領(lǐng),一直練到環(huán)境再復雜也能確保投放無誤。
與此同時,“J121”船和“179號”直升機機組所在部隊的思想發(fā)動工作也在深入進行。官兵們都清楚,南極考察是一項極端艱苦、危險的任務(wù),但深知這一任務(wù)的意義。他們紛紛找領(lǐng)導談話,向黨委、支部寫決心書請戰(zhàn)。有的干部甚至悄悄給親人寫了遺書:“萬一我犧牲了,請不要傷心,我是為祖國的南極考察事業(yè)而死的,你們應(yīng)該感到光榮和自豪……”
10月初,中國南極考察編隊指揮組及各業(yè)務(wù)組領(lǐng)導在北京集中,研究航行計劃,檢查準備工作。15日,編隊指揮組接到中央軍委主席鄧小平的題詞:“為人類和平利用南極做出貢獻”。鄧小平專門為一次科研活動題詞,意義非同尋常。海軍官兵、各方人員無不為此而感到激情滿懷、備受鼓舞。
11月9日,“J121”船從青島駛抵上海,與“向陽紅10號”會合。編隊黨委正式成立并召開第一次會議,系統(tǒng)傳達學習黨中央、國務(wù)院及海軍、國家海洋局等各級領(lǐng)導指示,進一步檢查、研究航路計劃,對起航前的各項工作作出周密部署?!癑121”船官兵抓緊時間把建站用的機械、車輛、物資等裝上船,并組織召開了全船誓師大會。
11月19日下午,歡送中國首次赴南極考察編隊出發(fā)大會在上海國家海洋局東海分局禮堂隆重舉行。國家南極考察委員會主任武衡首先講話,充分闡釋了首次南極考察的里程碑意義。他特別指出:海軍派出“J121”船和300多名官兵同赴南極,是對海洋科研事業(yè)的有力支持。接著,海軍政委李耀文講話。他代表海軍黨委、機關(guān)和率團出訪的劉華清司令員對考察編隊表示熱烈歡送。他說:這是一個光榮任務(wù),也是一個艱巨任務(wù),希望赴南極的海軍官兵發(fā)揚鄧小平主席倡導的“五種革命精神”,堅持嚴格的科學態(tài)度,把赴南極考察、建站的各項任務(wù)圓滿完成好,為祖國爭光。中顧委委員方強、上海市和南京軍區(qū)領(lǐng)導也先后講話,祝愿考察編隊攻難克險,贏得首次南極考察的勝利……
1984年11月20日清晨,上海港外高橋碼頭彩旗招展、鼓樂齊鳴,整裝待發(fā)的海軍官兵和考察隊員們有序地站在“J121”船和“向陽紅10號”甲板上,精神抖擻地眺望著碼頭歡送的人群,深情地向親友告別。代表海軍、國家海洋局和國家南極考察委員會前來送行的李耀文、羅鈺如、武衡分別把一面鮮艷的五星紅旗、一個鐫刻著鄧小平“為人類和平利用南極做出貢獻”題詞的銅匾、一塊“中國南極長城站”銀質(zhì)站標牌,授予考察編隊代表。10時整,隨著一聲汽笛長鳴,兩船徐徐離開碼頭,開始了中華民族征服南極的航程。
多年后,編隊副總指揮趙國臣憶及此行時說:“劉華清司令員出國訪問前召見了我。他說,這是海軍成立以來第一次真正意義上的遠航,不單航程遠,還要開辟新航線。你的任務(wù)就是‘順利地開出去,安全地返回來。乍一聽,這要求不高,是起碼的,實則要做到并不容易,航程太復雜了,可謂一路險象環(huán)生?!?/p>
11月22日凌晨,考察編隊在長江口外錨地進行最后一次油水補給后剛剛起航,指揮組就接到“J121”船氣象室報告:因受西伯利亞冷空氣南下影響,當年第19號臺風正向編隊預定通過的方向移動,陣風將達12級。同時,第20號臺風正在菲律賓以東洋面生成。于是,編隊指揮組果斷決定改變由宮古海峽出島鏈的計劃,掉頭向北穿越日本寶島、橫當島水道,而后再由關(guān)島以南進入原計劃航線。雖然躲過了臺風中心,但風力仍有八九級之大。在天崩地裂似的風浪中,“J121”船和“向陽紅10號”兩艘萬噸巨輪就像小舢板一樣隨著波峰浪谷旋轉(zhuǎn)顛簸??疾礻爢T不必說,“J121”船的海軍官兵也像喝醉酒一樣頭暈目眩、連續(xù)嘔吐、吃不下飯、睡不成覺。但是,大家一步都沒有離開自己的戰(zhàn)斗崗位,有人甚至堅持爬著檢查機器……經(jīng)過兩晝夜艱難行進,編隊終于擺脫了臺風的威脅。
海軍官兵還沒來得及松口氣,一個更嚴峻的考驗又擺在面前。11月25日凌晨,全速行進中的“J121”船主機艙里突然傳出一聲巨響,右主機第一缸活塞冷卻管支架斷了,冷卻水霎時成傘狀猛烈噴射。主機班長高興洲迅速沖上去拉起制動閥,并冒著70攝氏度的高溫鉆進曲軸箱,從滑油里撈出水拉管和支架。聞訊趕來的“J121”船領(lǐng)導和指揮組成員都被眼前的情景驚呆了——支架已斷成幾截!幾個月來,考察編隊召開了無數(shù)次裝備故障分析會,制訂了幾十個預案,但怎么也沒料到會發(fā)生這種問題,而船上根本沒有可以更換的備件。
支架修復不了,右主機就無法啟動,船怎么走?海軍指揮組立即召開緊急會議,“J121”船領(lǐng)導、機電部門、隨行專家集思廣益。有人建議將右主機關(guān)閉,只用一臺主機航行,但當即被大家否定了。一萬多海里的航程剛剛走了1/6,如果“單腿跑”,啥時能到南極?萬一12月底以前到不了,就有可能無法完成建站任務(wù)。有人提出返回上海修復,大家也感到不妥。考察編隊此時距離上海已有2000多海里,往返需要五六天,時間來不及。還有人提議就近到外國港口搶修,但大家分析了一下,也覺得行不通。距離最近的關(guān)島尚有400多海里,單車航行至少需要兩天,還要電告北京海軍機關(guān),通過國家外事部門疏通、交涉……可是無論怎樣,如果只是因為“J121”船主機故障就使已經(jīng)公之于世的中國首次南極考察歸于失敗,影響實在太大了!議論到最后,“J121”船機電長徐兆富提出了一個大膽的建議:干脆封缸航行!
封缸航行,即封閉活塞冷卻管支架斷裂的右主機第一缸(停止對氣缸供油),用其余八缸繼續(xù)航行。這種做法理論上有依據(jù),實踐中卻無記載,在中國海軍史上是沒有先例的。前方尚有長達一萬海里的路程,即使順利也要航行20天,考慮到滿船建站物資和308名官兵的安危,一旦封缸失敗,后果不堪設(shè)想。但是,要想確保按時到達南極、完成建站考察任務(wù),也只有這一條路了。權(quán)衡各種利害后,趙國臣毅然拍板:傾力一搏,封缸過大洋!決心下定,立即給北京海軍機關(guān)發(fā)報:一、封缸航行,邊走邊看;二、請派人把備件送到阿根廷烏斯懷亞港,以保證駛抵南極前將主機修好。
11月25日是一個星期天,剛剛率團訪英歸來的劉華清在家中接到考察編隊的電報,當即趕到海軍作戰(zhàn)指揮所。他仔細聽取機關(guān)業(yè)務(wù)部門意見,與大家探討了封缸航行可能遇到的問題。然后,他明確表示:這樣做有風險,但建站時間一耽擱就是一年,影響太大。既然指揮組決定這樣做,就要相信他們的能力,回電同意指揮組意見!
接到回電后,“J121”船立即投入封缸戰(zhàn)斗。趙國臣親自指揮,機電部門官兵通力協(xié)作,輪番鉆進60多攝氏度的曲軸箱里搶修。經(jīng)過四個多小時奮戰(zhàn),封缸成功,右主機恢復正常運轉(zhuǎn)。當天下午,“J121”船重新開動,與“向陽紅10號”一起按照既定航線破浪前進。
12月1日,考察編隊駛抵赤道海域。天剛亮,海軍官兵就聚集在甲板上。8時5分,“J121”船衛(wèi)星導航儀屏幕上緯度指示顯示為“0”,船長于德慶當即拉響汽笛。接著,一發(fā)綠色信號彈騰空而起,大家熱烈歡呼、鼓掌,甲板上沸騰了!海軍指揮組把準備好的“過赤道紀念狀”發(fā)到官兵們手里。是時,“向陽紅10號”上也熱鬧非凡。有的考察隊員把準備好的漂流瓶投向大海,不少人激動地在甲板上歡呼、舞蹈、高歌。
但是,進入南半球不久,“向陽紅10號”的主機也發(fā)生了意外故障。在編隊指揮組的組織領(lǐng)導和海軍官兵的積極配合下,“向陽紅10號”就地停泊搶修了兩晝夜,終于將故障排除??疾炀庩牥五^,繼續(xù)向南挺進。
12月12日中午,考察編隊進抵南緯40度,開始進入西風帶。所謂西風帶是指南緯40度至55度之間的海域,這里終年刮著偏西大風,翻滾著滔天巨浪,曾使若干探險家檣傾楫摧、葬身大海,被稱為“咆哮西風帶”。行前動員時,“西風帶”是一個被反復提到的名詞,對這里的狂風惡浪,大家早有思想準備。但是事到臨頭,險惡程度還是超出了人們的想象。新華社隨船記者邱為民在記述編隊通過西風帶的文稿中寫道:
記者在船上看到,那城樓般高大的涌浪,鋪天蓋地向船隊撲來,一會兒好像要把萬噸巨輪吞沒,一會兒把船體高高拋起。“向陽紅10號”考察船和“J121”打撈救生船在驚濤駭浪中顛簸搖晃,船體欲傾,舷壁欲裂。人在船上行走,時而如爬山,時而似下坡;有的下班睡覺的水手從床上被拋落床下;伙房煮飯,蒸盆里的水因搖晃外溢,使蒸出來的飯都是夾生的;開飯時,餐廳里一桌桌飯菜,東滑西倒,互相碰撞,就連裝滿菜湯的大鐵桶,也被搖晃得從這邊飛滑到那邊,撞到艙壁上,發(fā)出轟隆的震響,濺出的菜湯直噴艙頂……飯吃不成,覺更睡不成。夜里,人躺在床上,隨著船體的劇烈搖擺,不停地左右滾動,一不小心,就會從床上栽下來。官兵們只好緊緊抓住床邊的木板,眼睜睜熬到天亮……
經(jīng)過六天艱難行進,編隊終于穿過了西風帶。12月19日上午,在茫茫大洋上搏擊跋涉了一個月的“J121”船和“向陽紅10號”順利抵達南美洲,駛進阿根廷烏斯懷亞港。當阿根廷引水員登船為編隊領(lǐng)航時,“J121”船官兵長長松了一口氣,封缸航行成功了!中國航海史上的一個新紀錄由此誕生——連續(xù)封缸航行26天,航程長達一萬海里。
烏斯懷亞市是地球最南端的城市,由此到南極洲只有800公里了??疾炀庩犜谶@里受到阿根廷海軍熱烈歡迎,當?shù)睾\婎I(lǐng)導陪同中國海軍官兵和考察隊員參觀烏斯懷亞市容和近郊的國家自然公園,兩國海軍官兵還進行了親切的交流。阿根廷海軍基地司令員對中國考察編隊開辟航線、橫跨大洋深表欽佩。特別是當聽說“J121”船封缸航行一萬海里時,阿根廷海軍官兵連連贊嘆“了不起”?!癑121”船機電部門的官兵沒能與大家一起參加游覽和交流活動,他們利用這段時間將國內(nèi)空運來的新主機冷卻管支架安裝好,并進行了相應(yīng)的試驗?!跋蜿柤t10號”也進行了油水補給。
12月23日中午,中國南極考察編隊兩船在阿根廷海軍軍樂隊雄壯的歡送樂曲聲中起航,向德雷克海峽挺進。德雷克海峽位于南美洲合恩角與南極半島之間,是進入南極的最后一關(guān)。受南極風暴影響,這里終年狂風不斷、水深浪高。數(shù)十年來,曾有多個國家赴南極探險的船只在此處被風浪吞沒,以至于人們將其稱為“陰陽關(guān)”“航海家墳墓”。經(jīng)過精準測算,海軍隨船氣象專家彭邦安等人調(diào)整航行時間,使考察編隊巧妙避開風暴襲擊,順利通過德雷克海峽。
駛出德雷克海峽,便進入了南極海域。這里氣溫驟降,海面上形狀各異的巨大冰山隨浪濤沉浮、搖擺、旋轉(zhuǎn)。由于“J121”船和“向陽紅10號”都沒有破冰能力,為避免與冰山相撞,編隊降低航速,船首和駕駛室兩側(cè)加派瞭望更,導航雷達和聲吶開始全時工作?!癑121”船領(lǐng)導和操作員明白,任何疏忽都可能招致船毀人亡。不過,眼前的險境和奇景似乎都與海軍航海實習隊的官兵無關(guān)。為爭取時間、加快建站物資卸運速度,他們成立了兩個突擊隊,并開始對官兵的技術(shù)能力展開調(diào)查摸底。
12月26日凌晨,中國南極考察編隊經(jīng)過一個多月的遠洋航行,終于勝利抵達目的地——南極洲喬治王島海面。海軍“J121”船和“向陽紅10號”分別拋錨駐泊在喬治王島民防灣內(nèi)相距不遠的唐薩穆埃爾灣和阿德雷灣。
在南極洲,一年只分為夏、冬(又稱暖、寒)兩季。每年1月和2月是南極的夏季,雖然依舊冰雪覆蓋,氣溫在零攝氏度以下,但對考察人員來說已經(jīng)是難得的“黃金季節(jié)”了。等到進入3月后,風雪加劇、航線結(jié)冰,不僅施工、考察無法進行,連撤離都很困難。因此,考察編隊行前即決定,選址建站、開展課題研究等各項考察任務(wù)都要在2月底前完成。于是,船一拋錨,大家就分頭忙起來:建房班的專家冒著狂吼不止的大風奔波選址,海軍官兵則抓緊整理船上的機械、裝備和其他物資,隨時準備卸運上島,投入建站戰(zhàn)斗。
經(jīng)過兩天多的勘察,建房班選定了中國南極長城站的地址——喬治王島菲爾德斯半島南部的一片開闊地。此地屬于卵石灘型,硬度適中,而且地域開闊、海岸線長、灘涂平坦,便于小艇搶灘登陸,附近還有三個淡水湖,水質(zhì)良好,適于飲用?;蛟S是基于類似考慮,巴西、阿根廷、蘇聯(lián)等國的考察站也都建在這附近。編隊指揮組將這一意見上報國家南極考察委員會。翌日即12月30日下午3時接到電報批復后,考察隊一刻不敢耽擱,50多名專業(yè)人員迅即乘坐兩艘小艇登上喬治王島,在站址處插上了一面鮮艷的五星紅旗。大家有的進行測量,有的搭建帳篷,有的搬運、安裝儀器設(shè)備,在冰天雪地上開始建站準備工作。
1984年12月31日(北京時間1985年1月1日)上午10時,當祖國的親人們正在歡度元旦時,中國考察編隊在喬治王島舉行中國南極長城站奠基典禮。編隊總指揮陳德鴻站在獵獵飄揚的五星紅旗下莊嚴宣告:“我們今天的奠基,是為中國第一個南極考察站奠基,是代表十億中國人民在南極奠基……”編隊領(lǐng)導和考察隊員一起揮鍬培土,拉開中國第一個南極考察站建設(shè)的大幕。
開局首戰(zhàn)是在臨近站址的海灘修建一個裝卸碼頭。舉行奠基儀式的當天下午,海軍官兵突擊隊13名隊員駕駛隨船小艇,將建碼頭的物資、器械運送到位,并用三個多小時的時間裝好了建碼頭用的280個大沙袋。但是,接著刮起了持續(xù)好幾天、令人寸步難行的暴風雪,施工無法進行。透過舷窗望著一陣緊似一陣的風雪,官兵們心急如焚。1985年1月4日夜間風勢減弱,趙國臣一早便親自帶領(lǐng)24名突擊隊員登艇抵達喬治王島海灘,開始搶修碼頭,下決心要把耽擱的時間奪回來。大家各司其職,打樁基,固定鋼架,搬運沙袋,按設(shè)計要求墊實、壘好……考察隊長郭琨拿來白酒、巧克力讓大家暖身驅(qū)寒,并幾次勸官兵們進帳篷避風休息,但大家誰都不肯去。他們知道,碼頭一天建不好,船上的建材、機械運不到工地,建站施工就無法進行。這一天,趙國臣帶著官兵們一口氣干了八個多小時。就這樣,海軍幾個突擊隊輪番出擊、連續(xù)奮戰(zhàn),原計劃修建時間為八天,但他們僅用五天就建成了一個根基牢固,可以滿足隨船小艇???、裝卸物資要求的碼頭。
1984年12月26日登上南極洲的第一批中國海軍官兵
接下來,海軍官兵又與考察隊一起卸運施工機械和建站物資,粗算下來共有500多噸。卸運的主要工具是“J121”船上的四艘裝載量僅有幾噸的小艇。雖然從民防灣兩船錨地到喬治王島新建碼頭僅三海里,但由于風雪交加,小艇往返一趟常常要一兩個小時。為盡快完成任務(wù),海軍官兵每天都要在波峰浪谷中顛簸十幾個小時。一天中午,風浪驟然增大,“J121”船和“向陽紅10號”幾乎同時脫錨,隨時都有觸礁的危險。從船艙吊到甲板等待卸運的建站物資,更是隨時可能被巨浪卷入大海。危急時刻,指揮組果斷決策,一邊指揮船只迅速起航,頂風駛離民防灣錨地;一邊組織官兵冒著生命危險到艙面用鋼纜、繩索把甲板上的物資一一固定。全船官兵密切協(xié)同,整整和暴風雪搏斗了18個小時。翌日上午,他們又返回錨地,繼續(xù)投入卸運機械、物資的戰(zhàn)斗。
“J121”船向南極喬治王島運送物資和器材
有時涌浪太大,下不了船,“179號”直升機便成為唯一的運載工具。在南極建站的國家大都有飛機,但使用時卻極其慎重,因為由于氣候惡劣,平均每半年就有兩架飛機墜毀。面對危險,“179號”機組官兵毫不畏懼。副團長吳火根、機長于志剛等人憑著超人的膽魄和技能,一次又一次突破各種飛行“禁區(qū)”,把兩臺兩噸多重的發(fā)電機和大批建站物資安全運到工地。一天下午,暴風突起,小艇無法把正在施工的100多名官兵接回船上,吳火根、于志剛等當即提出用飛機去接。指揮組深知飛機上島接人同樣風險很大,但已別無他法,于是考慮再三后批準了他們的請求。于志剛和中隊長劉力偉迎風起飛,在強大的氣流中不斷變換高度,越冰山,繞云團,連飛三個架次,終于把島上同志全部安全接回。就這樣,海軍官兵不避艱險、不辭辛勞,用十幾天時間將施工機械和建站物資完好無損地運到了施工地點。
1月20日,中國南極長城站建站工程全面展開。此前一天,“向陽紅10號”已駛離民防灣,各學科專家按計劃隨船深入南大洋考察。建站任務(wù)主要由海軍官兵會同建房班的同志承擔。海軍指揮組決定:部分航海調(diào)查科目暫緩,不管是指揮組領(lǐng)導、實習隊學員、航海干部,還是“J121”船官兵,全力以赴參加建站施工,務(wù)必在祖國慰問團到來(2月18日)以前,保質(zhì)保量完成建站任務(wù)。
極地常年酷寒烈風,房舍建設(shè)難度大、要求高。一座房子從澆灌水泥地基、安裝鋼制框架、組裝墻板到內(nèi)部裝修,有十幾道工序,每道工序都有極嚴格的施工標準。例如,澆灌地基須連續(xù)作業(yè),一座房屋一旦開工就不得停頓。又如,僅兩間主體房就需要組裝500多塊墻板,安裝1.5萬個螺栓,并且組裝墻板時要做到誤差不超過5毫米。為確保質(zhì)量和施工進度,海軍指揮組選出100多名身體健壯的官兵,組成四個突擊隊和一支技術(shù)小分隊,由考察隊建房班直接指揮調(diào)度。突擊隊官兵的工作熱情使建房班同志深受感動??焖倌痰奶胤N水泥需用熱水攪拌,為使水不致變涼,官兵們一手提一只桶來回飛跑。水泥攪拌機不夠用,就改為人力攪拌。部分參加過軍地兩用人才集訓的老戰(zhàn)士有木工、鉗工、電工等方面技術(shù),在施工中大顯身手。同志們常常連續(xù)奮戰(zhàn)十七八個小時,有時甚至不分晝夜,多日衣不解帶。在軍民攜手努力下,原定的建站施工計劃提前完成:挖27個地基坑,原計劃需要三天,結(jié)果一天完成;安裝主體房鋼梁,原計劃需要三天,結(jié)果一天完成;組裝數(shù)百塊墻板,原計劃需要八天,結(jié)果六天完成……通過嚴格檢查,各項工程百分百合格,質(zhì)量一流。
1985年2月20日,中國第一個南極考察站——長城站舉行落成典禮
經(jīng)過26天艱苦奮戰(zhàn),至2月14日,兩棟360平方米的考察用房、四棟輔助用房、四座通信鐵塔、一個終年運轉(zhuǎn)的氣象站等全部勝利竣工。考察編隊指揮組領(lǐng)導在建房班專家陪同下逐項檢查后,致電北京,向國務(wù)院、中央軍委報告:中國第一座南極科學考察基地——長城站,已經(jīng)勝利建成!
2月20日,中國南極考察編隊全體成員與專門從北京乘飛機趕來的國家赴南極慰問團在喬治王島集會,舉行考察站落成典禮。慶典會場設(shè)在主體建筑即兩幢考察用房前的廣場,橘紅色主體房舍上懸掛著“中國南極長城站落成典禮”的橫幅。會場主席臺中央擺放著刻有鄧小平題詞“為人類和平利用南極做出貢獻”的銅匾,正前方的白色旗桿上,鮮艷的五星紅旗高高飄揚。旗桿右側(cè)有一塊碩大的巖石,上面刻著“長城站”三個朱紅大字。旗桿左側(cè)立著一個三米高的大鐵錨,錨桿正中自上而下有一行白色大字“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三〇八名官兵首次赴南極紀念”。
上午10時,典禮開始。慰問團團長、國家南極考察委員會主任武衡首先宣讀國務(wù)院賀電。賀電說:“中國南極長城站的建成,填補了我國科學事業(yè)上的一項空白,標志著我國的極地考察事業(yè)發(fā)展到一個新的階段;為我國進一步加強國際科學技術(shù)交流與合作、和平利用南極,造福于人類奠定了基礎(chǔ)。”賀電尚未讀完,考察隊員、海軍官兵早已淚流滿面。接著,長城站站長郭琨、慰問團副團長楊國宇等先后講話。郭琨熱情贊揚考察編隊,特別是海軍官兵不畏艱險、英勇拼搏的精神,向在建站和科學考察中給予支持的各國朋友表示感謝。他宣布,長城站是一個越冬常年站、永久性考察基地,歡迎國內(nèi)外科學家,特別是臺灣科學家到站開展活動。會后,考察編隊領(lǐng)導陪同應(yīng)邀參加典禮的阿根廷、智利、巴西、蘇聯(lián)等國南極考察站負責人,一起參觀了長城站。各國來賓無不交口稱贊:你們的建站速度不可思議,真是神了!
海軍官兵在長城站前豎起刻有“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三〇八名官兵首次赴南極紀念”鐵錨
同日下午3時35分,劉華清在北京海軍機關(guān)通信值班室,利用短波設(shè)備與趙國臣通話。聽取趙國臣簡單匯報后,劉華清滿意地說:你們前段任務(wù)完成得很好,大家辛苦了!海軍首長、海軍機關(guān)向大家表示慰問。希望你們發(fā)揚連續(xù)作戰(zhàn)的作風,再接再厲,戰(zhàn)勝一切艱險,把后續(xù)任務(wù)完成好,為祖國爭光,為海軍爭光!通話結(jié)束,劉華清感到通信效果不錯,遂告訴機關(guān)工作人員:春節(jié)期間,可組織部分在京家屬與南極官兵直接通話。于是,海軍機關(guān)在1985年除夕前夜安排了通話活動。雖然參與人數(shù)有限、通話時間不長,但這項活動還是給遙遠的極地官兵送去了家人的問候、組織的關(guān)愛,使雨雪交加中的“J121”船平添了一些節(jié)日氣氛。
南極長城站落成典禮結(jié)束后,海軍官兵與考察隊進行了短暫的總結(jié)休整。在緊張的施工中,海軍官兵誰也顧不上計算時間,直到此時大家才發(fā)現(xiàn),在南極已有兩個多月!
回顧這難忘的62個日夜,官兵們深感欣慰。他們不僅和考察隊的同志一起如期建成長城站,還圓滿完成了海上實習、航海調(diào)查等任務(wù)。海軍司令部航海保證部和中國航海圖書出版社的同志跑遍喬治王島幾十個山頭,布標、測點1800多個,繪制出第一張以中文標示的喬治王島地區(qū)圖,并給這里一個又一個無名山水標上了“西湖”“長城灣”“蛇山”等中國名字。“J121”船潛水長劉寶珠進行了57米深海作業(yè),通過在硬泥海底行走,查清了錨地底質(zhì)。航海實習隊的同志還利用無法上島施工的惡劣天氣,完成了課堂教學,成績?nèi)吭诹己靡陨?,?yōu)秀者占比將近80%。
南極考察隊由來自23個部委60多個單位的100多名科技工作者組成,具體又分為南極洲和南大洋兩個分隊。建站伊始,南極洲分隊就結(jié)合選址和施工工作,對喬治王島開展地質(zhì)地貌、生物、氣象、地球物理、海洋環(huán)境和高空大氣物理等方面的考察,收集了大量數(shù)據(jù)和資料。南大洋考察是建站施工全面開始后進行的,各學科專家以“向陽紅10號”為依托,在南極半島西部海域南北跨距7個緯度、東西跨距14個經(jīng)度、總面積約10萬平方公里的海域內(nèi),對海洋生物、氣象、化學、地質(zhì)、地球物理等6個學科的23個項目進行系統(tǒng)考察,獲得數(shù)以萬計的準確數(shù)據(jù)、樣品和資料,填補了中國南極考察的諸多空白。
北京時間1985年2月27日(南極時間2月26日),考察編隊結(jié)束休整。指揮組決定,由“向陽紅10號”撤收建站機械物資,做善后工作,“J121”船先行撤離喬治王島。清晨,海軍指揮組通過高頻電話分別向島上智利、阿根廷、蘇聯(lián)等國考察站告別。上午7時整,“J121”船拔錨起航,駛離民防灣。
翌日,“J121”船順利通過德雷克海峽,迎著突起的狂風向南美洲東海岸挺進。3月2日凌晨,駛進麥哲倫海峽東口引水錨地,并在此駐泊數(shù)日,等候“向陽紅10號”到來,同時為訪問智利海軍蓬塔阿雷納斯港作準備。
這時,新中國海軍成立已近36年,其間數(shù)十次接待外國海軍到訪,也收到若干國家海軍的邀請,但由于裝備等方面原因,一次也沒有應(yīng)邀訪問或回訪,這是海軍歷任首長的遺憾。考察編隊啟程前,劉華清向趙國臣強調(diào)指出:智利海軍十幾年前就訪問過我國上海港,這次務(wù)必做好順訪阿根廷、智利海軍軍港的工作。由于兩個多月前抵達阿根廷時,南極考察任務(wù)尚未開始,所以對烏斯懷亞港的訪問稍顯倉促。此次訪問智利軍港,海軍指揮組專門召開會議作出具體部署,并請隨船機關(guān)干部介紹了智利海軍及到訪軍港的情況。
海軍“J121”船到訪的智利蓬塔阿雷納斯是一座擁有近10萬人口的城市,這里駐有海軍部隊,也是智利南方重要的通商口岸。3月6日下午,“J121”船、“向陽紅10號”兩船剛剛停靠碼頭,就受到智利海軍第三海區(qū)參謀長及其所率官兵的熱烈歡迎。接下來幾天里,智利陸??杖娛组L會見中國考察編隊指揮組成員;海軍官兵和考察隊應(yīng)邀參加當?shù)卣e行的專場文藝演出;中國駐智利大使唐海光在“向陽紅10號”上舉行宴會,招待當?shù)剀娬賳T;智利第三海區(qū)司令員、參謀長和多名海軍軍官參觀“J121”船,中國官兵也參觀了智利海軍的“綠寶石”號練習艦?!熬G寶石”號是一艘專供海校學員實習的仿古帆船,多次進行環(huán)球航行,1972年曾訪問過上海港。參觀期間,智利水兵進行了爬桅桿和用帆表演,兩國海軍官兵進行了親切交流。
1985年5月,劉華清等接見參加考察編隊的海軍官兵
3月11日凌晨,考察編隊滿載著中智兩國人民的友誼駛離蓬塔阿雷納斯港,開始返回祖國的航程。在麥哲倫海峽中段,海上突然刮起八九級大風,暴雨如注,兩船放緩速度,至下午3時才駛出海峽,進入太平洋,同時也再次進入“咆哮西風帶”。狂風巨浪中,船只不時發(fā)出驚心動魄的“咔咔”聲,炊事班無法做飯,也無人能夠吃飯,好在大家對航線已不陌生,早有心理準備。3月26日中午,兩船相繼從菲尼克斯群島附近海域通過赤道。
4月5日中午,考察編隊勝利抵達長江口附近的鴨窩沙錨地。海軍和國家海洋局領(lǐng)導分別到船上看望考察隊員和海軍官兵,他們高興地宣告:長城站落成后,我們向相關(guān)國際組織作了通報。3月21日,編隊還在南半球大洋上航行時,世界氣象組織即已通知我們,接納長城站進入全球天氣監(jiān)測網(wǎng),并授予其國際臺站代號——“89058”。10月召開的南極條約協(xié)商國第13屆會議也將正式接納我國為《南極條約》協(xié)商國。聽到這一消息,大家情不自禁地鼓起掌來。
“向陽紅10號”和“J121”船相繼抵靠上海外高橋碼頭。雖然霏霏細雨下個不停,碼頭上依然彩旗飄舞、人群如潮。港口周邊高大建筑物上“熱烈歡迎首次南極考察編隊勝利凱旋”的巨幅標語分外引人注目。在碼頭上,國家南極考察委員會舉行了盛大的歡迎大會,上海市幾十名少先隊員把一條條紅領(lǐng)巾、一束束鮮花獻給考察編隊代表……當晚,海軍政治部文工團為歡迎考察編隊凱旋,在國家海洋局東海分局禮堂奉獻了一場精彩的文藝演出。
1985年5月6日,國務(wù)院副總理萬里(左一)、習仲勛(左二)等接見赴南極考察編隊的海軍官兵并合影留念
中國首次南極考察歷時142天,往返2.3萬海里。在報刊、電臺等各大媒體的宣傳報道下,1985年5月,南極考察幾乎成為舉國上下的輿論焦點。為此行“萬無一失,初戰(zhàn)必勝”提供有力保證的海軍“J121”救生船和“179號”直升機機組自然也備受關(guān)注,成為海軍的驕傲。
5月6日,中國首次南極考察慶功授獎大會在中南海懷仁堂隆重舉行。黨和國家領(lǐng)導人萬里、習仲勛、方毅、楊得志、余秋里、李鵬等出席大會。會上宣讀了《關(guān)于給我國首次南極考察編隊的單位和個人記功的決定》,熱情贊揚海軍官兵的突出貢獻和無私奉獻精神,宣布對2個單位、234名個人給予獎勵。其中,“J121”船、“179號”機組分別記集體一等功;“J121”船潛水長劉寶珠、機電長徐兆富,“179號”機長于志剛?cè)擞泜€人一等功;“J121”船船長于德慶、政委袁昌文、主機兵顧永新、槍帆兵滿玉喜、炊事班長徐洪泉,海軍航空兵飛行中隊長劉力偉,北海艦隊實習艇長秦友祥、司令部通訊科長張華廷、氣象臺副臺長彭邦安等九人記個人二等功;另有部分官兵記三等功或給予嘉獎。萬里、習仲勛等黨和國家領(lǐng)導同志向立功單位和個人頒發(fā)獎旗和獎狀,并與考察編隊海軍官兵合影留念。
5月9日,海軍在機關(guān)禮堂舉行參加我國首次南極考察報告會,趙國臣向與會海軍首長、機關(guān)官兵報告了率部參加南極考察的情況。劉華清在會上講話。他說:海軍參加我國首次南極考察,具有重大的歷史意義。同時,通過南極考察,提高了海軍執(zhí)行遠洋任務(wù)的能力,發(fā)揚了我軍的光榮傳統(tǒng),增強了部隊的軍政素質(zhì),豐富了裝備使用管理的經(jīng)驗,對部隊建設(shè)也有重大現(xiàn)實意義。他要求海軍全體指戰(zhàn)員以赴南極考察官兵為榜樣,發(fā)揚鄧小平同志提出的“五種革命精神”,胸懷理想、立足本職,把各項任務(wù)完成好,為開創(chuàng)海軍現(xiàn)代化建設(shè)新局面作出貢獻。(責任編輯 趙鵬)
作者:海政編研室原主任,海軍大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