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留成
(河南省駐馬店市第六人民醫(yī)院骨科 駐馬店463715)
橈骨骨折為臨床常見骨折類型,據統計,橈骨骨折約占平時骨折的10%,多見于老年婦女、兒童、青年,且好發(fā)于橈骨遠端2~3 cm,并伴橈腕、下尺橈關節(jié)的損壞,若未及時復位治療,亦可繼發(fā)骨折畸形、肘關節(jié)挫傷等,因此臨床治療難度較大[1]。骨折診療指南指出:橈骨骨折治療需以“良好復位、穩(wěn)定、固定”為原則。目前多選擇手法復位、切開復位治療橈骨骨折,但臨床證實手法復位患者早期活動受到限制,無法開展有效功能鍛煉,極易影響其預后效果;切開復位雖可有效復位,并及早進行功能鍛煉,但屬于有創(chuàng)操作,術后愈合時間較長,為此需嚴格掌握各方案適應證、禁忌證,以確保治療效果[2]。本研究選擇70 例橈骨骨折患者為研究對象,旨在進一步對比不同復位方案的應用價值?,F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8 年2 月~2020 年2 月收治的70 例橈骨骨折患者為研究對象,采用隨機信封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35 例。觀察組男15例,女 20 例;平均年齡(64.25±7.25)歲;左側骨折18 例,右側骨折 17 例;骨折類型:B2 型 9 例,B3 型8 例,C2 型 8 例,C3 型 10 例。對照組男 14 例,女 21例;平均年齡(64.82±7.42)歲;左側骨折 19 例,右側骨折 16 例;骨折類型:B2 型 10 例,B3 型 9 例,C2型8 例,C3 型8 例。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入組標準 納入標準:影像學檢查確診者;AO分型為B、C 型者;受傷至就診時間<7 d 者;臨床資料齊全者;家屬知情,并自愿簽署知情同意書者;依從性較高者。排除標準:多發(fā)骨折者;病理性骨折者;橈骨遠端周圍神經損傷者;配合程度較差者;長期激素治療者;伴免疫系統疾病者;伴嚴重臟器功能損傷者;自愿退出本研究者[3]。
1.3 復位方法 對照組采用手法復位,指導患者取端坐位,屈肘90°,石膏長度與肘上方到掌指關節(jié)長度一致,棉墊長度、寬度與石膏一致,經手法復位成功后將手腕向下彎曲60°,石膏、繃帶固定。包扎完成后經X 線觀察復位情況,待骨折愈合拆除石膏后進行康復訓練[4]。觀察組選用切開復位,指導患者取仰臥位,行臂叢神經阻滯麻醉,采取氣囊止血,自遠端掌橫紋到近端,充分暴露骨折位置后牽引復位,維持固定位置在X 線透視下觀察復位結果,并使用克氏針暫時固定,而后實施鋼板固定,固定結束沖洗、縫合[5]。
1.4 觀察指標 (1) 根據腕關節(jié)功能(參考Mcbridge 量表)評價臨床療效,將腕關節(jié)評分>90分判定為顯效,將腕關節(jié)評分60~90 分判定為有效,將腕關節(jié)評分<60 分判定為無效[6]。(2)根據骨折愈合時間、掌傾角、尺偏角、腕關節(jié)評分評價恢復情況。(3)骨折愈合時、愈合后6 個月前臂旋前角度、前臂旋后角度。(4)并發(fā)癥:畸形愈合、神經損傷、皮膚潰瘍、愈合不良等。
1.5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2.0 統計學軟件分析數據,計量資料以()表示,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率表示,用χ2檢驗,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例(%)]
2.2 兩組恢復情況比較 觀察組掌傾角、尺偏角、腕關節(jié)評分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但觀察組骨折愈合時間長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恢復情況比較()
表2 兩組恢復情況比較()
腕關節(jié)評分(分)觀察組對照組組別 n 骨折愈合時間(周)掌傾角(°)尺偏角(°)35 35 t P 12.34±0.82 10.02±0.54 13.979 2 0.000 0 12.06±1.14 9.24±1.54 8.707 2 0.000 0 21.38±0.74 20.82±0.64 3.386 3 0.001 2 85.94±12.42 74.02±10.51 4.334 3 0.000 0
2.3 兩組前臂旋前、 旋后角度比較 骨折愈合時,觀察組前臂旋前、旋后角度均大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骨折愈合后6 個月,兩組前臂旋前、旋后角度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前臂旋前、旋后角度比較(°,)
表3 兩組前臂旋前、旋后角度比較(°,)
愈合后6 個月前臂旋前角度 前臂旋后角度觀察組對照組組別 n 骨折愈合時前臂旋前角度 前臂旋后角度35 35 t P 50.32±8.22 23.25±6.14 15.609 0 0.000 0 58.86±5.14 21.05±4.28 33.442 8 0.000 0 78.39±6.72 77.21±6.35 0.755 1 0.452 8 71.59±5.22 70.95±5.21 0.513 9 0.609 3
2.4 兩組并發(fā)癥發(fā)生情況比較 觀察組并發(fā)癥發(fā)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4 兩組并發(fā)癥發(fā)生情況比較[例(%)]
橈骨骨折為常見上肢骨折類型,多因間接外力沖擊導致患肢腫脹、疼痛、運動障礙,嚴重者可出現畸形,且骨折累及關節(jié)面,因此治療難度大。臨床研究表明,手法復位易加重橈骨骨折遠端粉碎程度,影響復位效果及穩(wěn)定性,且患者無法及早進行康復鍛煉,為此需尋求更有效的復位方案,以促進患者康復[7]。
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掌傾角、尺偏角、腕關節(jié)評分均高于對照組,并發(fā)癥發(fā)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但觀察組骨折愈合時間長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證實切開復位治療橈骨骨折的效果理想,但其骨折愈合時間較手法復位長,為此需根據患者的身體狀態(tài)、經濟條件、自身需求選擇更有效的治療方案。傳統手法復位以石膏固定為主,操作簡單、費用低,對醫(yī)師專業(yè)技術要求較低,但復位后無法恢復至原解剖結構,且有報告指出手術復位易發(fā)生移位、愈合不良等情況,為此在復位過程中需根據X線檢查結果及時調整,以確保復位效果。本研究亦發(fā)現手法復位患者骨折愈合時間較短,更適宜高齡、超高齡患者治療。而手術切開復位可在X 線引導下準確定位并固定骨折位置,且使用鋼板固定不易發(fā)生移位,可有效規(guī)避骨折畸形等并發(fā)癥。但手術切開復位具有微創(chuàng)性,在術中借助新型醫(yī)療設備雖可最大限度保證復位效果、結構準確,但易影響骨折周圍組織血液循環(huán),繼而延長愈合時間[8]。本研究發(fā)現骨折愈合時,觀察組前臂旋前、旋后角度均大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愈合后6 個月,兩組前臂旋前、旋后角度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這證實治療6 個月后兩組康復效果接近,為此可根據患者實際情況合理選擇治療方案。綜上所述,切開復位在橈骨骨折治療中的效果優(yōu)于手法復位,且安全性較高,值得借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