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朔
內(nèi)容摘要:本文對比了菲茨杰拉德《了不起的蓋茨比》中蓋茨比的形象和華裔作家任璧蓮《典型的美國人》中拉爾夫的形象。從他們的共同點出發(fā),辨析二者的差異及其成因。通過分析兩個人物在追夢過程中的同中之異,兩位作者均對美國夢進行了反思并對當時的社會現(xiàn)實進行批判,引發(fā)人們思考。
關(guān)鍵詞:美國夢 蓋茨比 拉爾夫
幾個世紀以來,關(guān)于“美國夢”的小說層出不窮,《了不起的蓋茨比》以其新穎的故事結(jié)構(gòu)、發(fā)人深省的主題、文風自然卻立意深刻成為其中最璀璨的明星,無人能出其右。作為新生代美國華裔作家的任璧蓮,同樣寫了一個追尋美國夢的故事,她將20世紀后半葉備受矚目的少數(shù)族裔文化身份與百年來人們對美國夢不懈追求巧妙結(jié)合,呈現(xiàn)了主人公從中國人到典型的美國人的蛻變,及其在尋夢之旅中的成長與反思。本文將從三個角度分析蓋茨比和拉爾夫異同。
一.伊始:追求事業(yè)
蓋茨比和拉爾夫都有事業(yè)的追求,都想在“沒有限制的”美國干出一番事業(yè),功成名就。年少時的蓋茨比對富蘭克林鼓吹的美國夢深信不疑,像他一樣每天制定一份像模像樣的時間表,從起床開始,到學習、運動等等,還有一系列個人決心,就是為了“要出人頭地”。拉爾夫也在到美國之初同樣懷揣雄心壯志,不僅要考班上的第一名,還要立志拿到博士學位證書,否則就不回國。他也給自己制定了一系列目標,“1.我要修德。2.我要為全家爭光”(任璧蓮,2016:6)。
但二人的初衷卻不同。蓋茨比是在為個人的成功而努力,拉爾夫卻是背負著全家人的希望漂洋過海,為了能夠光宗耀祖,衣錦還鄉(xiāng)。這是由于中美兩國不同文化價值觀:集體主義和個人主義?!懊绹容^強調(diào)個人主義,個人的權(quán)利,個人的自由,他們一個重要的觀念就是一切靠個人的奮斗……我們是以家庭、集體、國家為重的”(韓瑞霞等,2011:50)。
美國強調(diào)個人主義,注重自我價值的實現(xiàn),強調(diào)個人的意愿和目標。美國個人主義精神提倡自力更生和自我抉擇。蓋茨比也深受美國個人主義價值觀的影響,堅信只要腳踏實地、努力工作就能實現(xiàn)夢想。所以蓋茨比效仿富蘭克林,為自己制定了嚴苛而詳細的計劃還有類似“不再吸煙”、“每周讀有益的書”、“對父母更加體貼”(菲茨杰拉德,1983:179)之類的個人決心來告誡和激勵自己。十七歲之前的蓋茨比純粹、堅定,不矢為一個懷揣夢想的有志青年。同樣是個人主義精神的影響,“個體主義同時反對利用傳統(tǒng)、宗教或其他形式的外在的道德標準來限制個體行為選擇”(李灝、翟石磊,2010:120)。因此,蓋茨比的家庭責任感和團體意識相對淡漠,為了個人的成功,他可以抹掉過去:包裝出身、偽造學歷。為了脫離家庭的束縛,他可以輕易地、沒有負擔地逃走,不受血緣的羈絆。因為看不起自己的父母,嫌棄他們貧窮,他把自己的名字改成“杰伊·蓋茨比”,徹底告別過去。
以儒家文化為代表的中國傳統(tǒng)文化則有著濃厚的集體主義色彩。“中國儒家思想的核心主要是‘仁和‘禮,‘仁是指個人必須克制自己的欲望,恢復(fù)禮儀,安分守己,強調(diào)的是個人要把自己納入集體,和集體熔為一體”(莊麗莉,2010)。因此中國人講究倫理道德,重視血緣、家族,對宗族、國家有著很強的歸屬感,形成集體主義價值觀。深受儒家文化和集體主義價值觀影響的張意峰(拉爾夫)在到美國之初想拿到博士學位,他也給自己定下一系列嚴苛的目標。其中兩個首要目標是“我要修德”和“我要為全家爭光”,可見他追求美國夢的初衷只是為了不辜負父親的期待,為了衣錦還鄉(xiāng)、光宗耀祖。他所謂的每天要做什么、不能做什么,也體現(xiàn)出他抑制個性和自我,克制自己的欲望,循規(guī)蹈矩,不做有損身份和背離道德之事。還沒有受到美國文化浸染的拉爾夫仍是最純粹的中國人,他最初的追求、目標和行為無一不體現(xiàn)著中國文化中的集體主義精神——以家庭、宗族為重,重視集體的利益而不是貪圖個人的享樂。
二.方式:身份的轉(zhuǎn)變
蓋茨比和拉爾夫都期望通過身份的轉(zhuǎn)變獲得社會認同。蓋茨比通過改名、編造學歷、偽造身份,把自己包裝成一個根基深厚的有錢人家受過高等教育的少爺,希望借此獲得美國東部上流社會的認可。拉爾夫從初入美國時堅守他的中國文化身份,到逐漸歸化全盤接受美國文化和觀念,希冀以此獲得美國白人的認可,同樣發(fā)生了身份上的轉(zhuǎn)變。
但蓋茨比是階級身份發(fā)生了變化,是顯性的;拉爾夫是文化身份發(fā)生變化,是隱性的。這是由他們的自我認同和社會認同的差異決定的。自我認同是個體依據(jù)個人的經(jīng)歷所反思性地理解到的自我。而社會認同的基本觀點認為,社會團體及團體內(nèi)部成員都會賦予個體或積極或消極的價值內(nèi)涵,這勢必會影響到個體的社會認同。當社會認同得不到滿足時,個體可能會通過努力使現(xiàn)有團體獲得更多的積極區(qū)分(閆丁,2016:549)。蓋茨比堅信他是“上帝之子”,因此他不甘心囿于社會底層。當他發(fā)現(xiàn)腳踏實地的努力讓他的成功之路愈加漫長,他選擇了販賣私酒、投機倒把以斂取財富,改名、隱瞞出身、偽造學歷以編造新身份,成了一名資產(chǎn)階級新貴。他希望這一新身份,在經(jīng)濟資本和文化資本的雙重支持下,能夠助他打破階級的界限,獲得上流社會的認可。
盡管拉爾夫同樣想進入美國中產(chǎn)階級,但他與生俱來的、無法改變的膚色,讓他只能從文化身份上向美國白人靠攏。拉爾夫起初固守著中國文化身份,堅持自己只是在美國留學的中國人,因此他“拒絕加入美國籍,聲稱他的家就是中國”(任璧蓮,2016:23),簽證出問題時他選擇中國餐館打黑工——同中國有關(guān)的地方是他的心理安全區(qū)。后來在美國安頓下來后他選擇海倫結(jié)婚也是因為她是賢妻良母型的女人……他的自我認同讓他堅守在中國人的小圈子里,對美國人嗤之以鼻。但后來因為無法回國,加之他們的小圈子闖入了一個完全美國化的格羅弗,失去了家園的拉爾夫在格羅弗的誘惑下逐漸表現(xiàn)出對中國文化的偏離,開始向美國文化靠攏。格羅弗向拉爾夫炫耀他的車子、財富,告訴他在美國即自由。在這里,決定一個人地位的是金錢、生計、車子和房子,而不是他的才學、專業(yè)。美國白人的種族歧視也成為壓倒駱駝的最后一根稻草,拉爾夫丟掉他的夢想、放棄博士學位,轉(zhuǎn)而為了掙錢去開炸雞店,終于他的生活方式和價值觀完全美國化——住進白人社區(qū)、擁有了自己的車子,終于成了“典型的美國人”。
三.結(jié)局:破滅的美國夢
兩個執(zhí)著的追夢者最終都遭受了同樣的打擊:他們追尋的美國夢均破滅。但蓋茨比在看清黛西的虛偽和拜金后仍不愿放棄,仍保留著對黛西和上流社會的希望,不愿承認他苦苦追尋的美國夢已然破滅;拉爾夫在破產(chǎn)之后終于醒悟,開始反思身在美國的他究竟應(yīng)當如何自處,認識到他的美國夢不可能實現(xiàn)并開始反思。
這與作者的態(tài)度有關(guān)。菲茨杰拉德對蓋茨比批判中不乏同情,任璧蓮關(guān)注的不只是華裔的美國經(jīng)歷,而是試圖向我們講述一個人的族裔屬性是如何決定他在多元社會中的命運的,而擁有雙重族裔屬性的人們又該如何在多元社會中自處。
蓋茨比是堅定地理想主義者,他對自己的定位是“上帝之子”,為了符合這一定位他不惜抹掉自己的出身,不斷按照上流社會的標準自我改造。得到黛西和被上流社會接納成為他的執(zhí)念。所以當他看清黛西的真面目后仍不愿承認:他向上流社會攀爬的夢想以及對黛西的渴望是一個徹底的錯誤。他抱守著自己的夢想不愿清醒,活在對美化了的上流社會的幻想之中。另外,當他富貴加身,身處上流社會之中時,又無法像周圍的人那樣沉迷于享樂,而是試圖在這物欲橫流的社會中追尋自己的理想、完善自己的人格,這份純真難能可貴,這種理想主義精神也值得稱道,卻也讓他付出了生命的代價。作者希望呈現(xiàn)的是一代又一代變遷之后美國夢的虛無和不切實際,曾經(jīng)讓美國夢扎根、萌芽、生長的沃土早已被虛榮、放縱的“爵士時代”所取代。美國夢的精神內(nèi)涵——堅毅、勤奮、刻苦、自律——已經(jīng)被完全拋棄。人們追求的美國夢其實是金錢夢,財富即自由,金錢即美國。但蓋茨比其實是被美化了的追夢者,他是一個很純粹的人,有純粹的理想和目標。即使以死亡為結(jié)局,仍是抱有最后一絲絲希望——黛西的電話。作者沒有打破他最后的希望,讓他知道這通電話永遠也不會打來。這是作者最后的仁慈,沒有將虛幻的泡沫在他面前完全打碎。
拉爾夫則沒有那么“堅定”,在經(jīng)歷了一系列打擊、破產(chǎn)之后,他開始自我反思,對自己的身份定位感到困惑,開始思考“我是誰”。他意識到作為一個擁有雙重種族的人,他既不是美國人,也不可能在多元的美國作為“純粹的中國人”而存在。這一認同危機讓他意識到一味迎合美國文化和價值觀是行不通的,他需要重新尋找自己的定位,因而他作為中國人的傳統(tǒng)價值觀開始覺醒。在任璧蓮看來,“認為一個人可能有單一的一種文化身份的想法是幼稚的”。美國作為一個擁有多個種族、多種文化的國家,就像一個大熔爐一樣把世界各種文化包羅在內(nèi),要想在這個大熔爐中生存下去,“獨善其身”是行不通的,她意在提倡東西文化的融匯。這也正是任璧蓮所說的,“缺乏人類團結(jié)的價值觀的美國夢是毫無意義的”。
四.結(jié)語
通過描繪蓋茨比和拉爾夫?qū)γ绹鴫舻淖穼ぃ瑥钠鹨?、?jīng)過到最終結(jié)果,菲茨杰拉德和任璧蓮不約而同地反思了美國夢并批判了社會現(xiàn)實。無論是《了不起的蓋茨比》中那個物質(zhì)主義、金錢至上的“爵士時代”,還是《典型的美國佬》中拉爾夫所在的本土主義和種族歧視盛行的美國,都不是最初成功孕育美國夢的那片“平等、自由、民主”的土壤,美國夢只有扎根在更健康、更自由、更包容的土地上,才能開花、結(jié)果。而作為逐夢人,他們在暢想美國和美國夢帶來的金錢和自由的同時,也應(yīng)當警惕這背后的限度和痛苦。
參考文獻
[1](美)菲茨杰拉德.《了不起的蓋茨比》[M].巫寧坤譯.上海:譯文出版社,1983.
[2]韓瑞霞等.差異中的同一:中美文化價值觀比較[J].上海交通大學學報,2011(6):49-54.
[3]李灝,翟石磊.基于集體主義與個體主義價值觀的中美思維模式的反思[J].中國礦業(yè)大學學報,2010(4):219-224.
[4](美)任璧蓮.《典型的美國佬》[M].王光林譯.南京:譯林出版社,2016.
[5]閆丁.社會認同理論及研究現(xiàn)狀[J].心理技術(shù)與應(yīng)用,2006(9):549-560.
[6]莊麗莉.集體主義和個人主義的表現(xiàn)與根源——中美文化比較淺析[J].福建省外國語文學會2010年年會論文集,2010.
(作者單位:中國海洋大學外國語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