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恬怡
【摘? ? 要】小學道德與法治是培養(yǎng)學生道德素質的學科,現(xiàn)階段部分教師的教學方式依舊存在一定問題,導致課堂教學質量不高。對此,本文探究了小學道德與法治生活化教學策略,以培養(yǎng)學生學習興趣、思維能力、動手能力,為學生的健康成長奠定堅實的基礎。
【關鍵詞】小學道德與法治;生活化;思維能力
中圖分類號:G621? ? ? ?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1006-7485(2021)06-0038-02
【Abstract】Primary school ethics and rule of law are disciplines that cultivate students' moral quality. At this stage, some teachers still have certain problems in their teaching methods, resulting in low classroom teaching quality. In this regard, this article explores the life-oriented teaching strategies of elementary school ethics and rule of law, in order to cultivate students' learning interest, thinking ability, and practical ability, and lay a solid foundation for the healthy growth of students.
【Keywords】Primary school morality and rule of law;Life-oriented; Thinking ability
道德與法治作為小學階段學生的思想政治課程,對學生樹立正確的三觀具有重要意義。道德與法治讓學生掌握師生相處原則及生生相處原則,能使學生在課程活動中團結互助,樹立誠信、文明的優(yōu)良品質。對此,本文對小學道德與法治生活化教學策略進行探究,為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工作的順利開展提供幫助。
一、納入生活化素材,增強學生課程意識
小學生處于思維成長的初級階段,對事物的認識及內(nèi)容的辨析能力不強。道德與法治課程作為抽象性及嚴謹程度高的課程,將課程內(nèi)容結合實際生活,有利于讓課程內(nèi)容變得更具體,便于學生理解、記憶。對此,在道德與法治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注重教學內(nèi)容與實際生活場景的融合,保證教學內(nèi)容的多元化、生活化,提升道德與法治教學質量。
比如,學習《爸爸媽媽在我心中》課程內(nèi)容時,為讓學生對父母的愛有深刻的理解,幫助學生形成感恩的心,在日常生活中利用自己的能力為父母做力所能及的事,教學活動在開展中,教師為學生播放一些關于父母與孩子相處的視頻,比如“小男孩吵著鬧著想吃零食,但媽媽并沒有給他買;小朋友想在動物園近距離地接觸動物,爸爸也沒有讓他過去”。針對以上兩個故事情節(jié),教師讓學生思考為什么父母沒有完成孩子的心愿,以小組為單位,讓學生討論內(nèi)容。學生在討論過后會得出結論,不讓孩子吃零食的原因是零食中含有很多不健康的物質,孩子吃多了容易生病;不讓孩子近距離地接觸動物的原因是,擔心動物誤傷孩子。對此,學生也能認識到父母對孩子的關愛并非一味地縱容,父母對孩子的愛體現(xiàn)在多方面,所以在父母阻止孩子做一些事情的時候,都是為了孩子好。這些生活化的案例,能讓孩子理解父母的苦心。教師通過生活化的教學方式,能幫助學生更深刻地理解道德與法治知識,也能讓學生在生活中解決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幫助父母減輕生活負擔。
二、設置情景模式,提升學生思維能力
道德與法治課程開展中,教師可以通過實例教學方法,選擇與生活緊密相關的內(nèi)容,讓學生進入課程情景,發(fā)揮學生主觀能動性,讓學生在情景中解決問題,掌握道德與法治課程內(nèi)容知識的同時,調動學生思維能力。
比如,學習《我和大自然》課程內(nèi)容時,教師準備的第一項活動為“談我喜歡的動物”,設置的故事情景為“小明與狗,小明在家中養(yǎng)了一只可愛的小狗,名字叫作“小不點”,小明希望大家都能認識“小不點”,你們說小明會怎么介紹“小不點”?在情景引出后,教師讓學生分享自己喜愛的動物。教師提問:“你喜歡的動物是什么?”學生回答:“我喜歡的動物是小貓,我家有一只小白貓,長得非??蓯?,有一雙藍色的眼睛,經(jīng)常依偎在我的懷中,但有時候會不可愛,將我家的地板抓壞?!苯處熖釂枺骸八鼘⒌匕遄?,你會生氣嗎?”學生回答:“我不會生氣?!苯處焼枺骸斑@是為什么呢?”學生回答:“小貓也不是故意的,它只是爪子太鋒利,而且它非??蓯?,我沒辦法對它生氣?!苯處煾嬖V學生這是由于你對它的喜愛,讓你無法對它生氣。小明向你們介紹的“小不點”也是如此,雖然“小不點”有時也會做出一些錯事,但小明也不會生氣。
在道德與法治教學過程中,教師通過切近生活的情景人,讓學生介紹自身與動物的關系,回顧自己生活中喜愛的動物,抓住動物的特點及飲食習慣等進行描繪,使學生能更好地認識動物,加深學生對動物之間的情感。教師利用源于生活的內(nèi)容,激發(fā)學生“同處藍天下”的共存感,讓學生意識到動物的存在能讓自己的世界豐富多彩。因此,在生活中我們應當善待動物,引導學生講解自己與動物的故事后,也能說明人與動物和諧相處的意義,讓學生形成保護動物、保護自然環(huán)境的意識。
三、發(fā)掘生活素材,活化課堂氛圍
教師可以以我們的校園為案例,直觀地開啟生活化的教學模式,讓學生成為校園生活的發(fā)現(xiàn)者,走進實地去直觀感受校園環(huán)境,讓學生在好奇心的驅動下獲得豐富的生活材料,將書本內(nèi)容與校園實際進行對比,實現(xiàn)知識與生活的高效融合。
在課堂導入環(huán)節(jié),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技術播放學生在校園操場坐著的情景,并提問:“同學們看看這是什么地方?”學生回答:“這是我們的校園操場?!苯處熖釂枺骸坝械耐瑢W在操場上奔跑過、停歇過,但對操場是否真的熟悉嗎?現(xiàn)在同學們便隨我進入操場仔細觀察。在參觀操作的時候,需要每個同學遵守紀律,不要在操場亂扔垃圾,做有禮貌的小朋友,好不好?”教師在課前要做好參觀路線,讓學生先對學校過廊環(huán)境進行觀察,并帶領學生觀看學校的功能室,最后帶領學生進入操場。
在帶領學生參觀過程中,教師要發(fā)揮模范帶頭作用,從語言及行為上對學生進行引導。生活即課堂,在學生對操場及學校功能室參觀后,圍繞學生的記憶啟發(fā)學生思維,從而使學生將學習的知識內(nèi)化。教師提問:“同學們對功能室及操場參觀后,對其中的哪個地方記得最清晰?”學生回答:“醫(yī)務室,那是我們最不愿意去的地方,操場印象也很深刻,那是我們最想去的地方?!?/p>
學生對校園認識并不全面,部分學生存在走馬觀花的情況,對此,教師可通過生活劇場的方式調動學生興趣。教師先為學生講解一個故事:“有一天,班級中來了一名新的客人,她對這個學校非常陌生,需要有人帶領她進入學校參觀,小明毛遂自薦,帶客人參觀,但他只能找到操場和教室,其他的路忘記如何行走,你們能幫助他帶領客人參觀嗎?你會怎樣規(guī)劃路線帶領客人參觀呢?你能說出功能室的作用嗎?”教師在講解故事及提出問題后,要求學生扮演不同的角色,讓學生扮演向導、客人、小明,在課堂上完成模擬演練。生活作為道德與法治課程內(nèi)容的動力源泉,生活化的課堂能使學生對知識的認識度進一步提升,將學習的知識回歸于生活,同時也能使學生認識到學校是學習的地方,學生應當盡早熟悉校園環(huán)境,成為學校的主人。
四、引入生活案例,調動學生思維
教師規(guī)劃的情景為“安全地玩”。教師進入課堂后引出情景:“我在課件時看到有的同學在玩指尖陀螺,你們對這個玩具認識嗎?這種玩具存在一些安全隱患,你們知道嗎?”教師讓一位學生進行展示,其他學生則進行觀察。學生會觀察到指尖陀螺這種玩具較為尖銳,容易導致學生的手指被劃破。教師肯定學生的回答,并告訴學生:“這位同學拿的是塑料材質指尖陀螺,傷害程度相對較弱,若拿出的是金屬材料指尖陀螺,便容易傷害到其他人。我們玩游戲的目的是獲得快樂,若游戲中存在安全隱患,便會得不償失。在生活中,你還知道哪些行為存在安全隱患?!睂W生回答教師問題:“我和同學在過馬路時喜愛相互打鬧,有時會撞在他人身上,也會不小心摔跤,這種行為也存在安全隱患?!苯處熖釂枺骸澳銈冊谏钪幸姷竭^安全警示牌嗎?”學生回答:“過馬路時,抬頭會見到紅綠燈,這也是一種安全警示,若前方有施工工地,也會擺放安全警示牌?!蓖ㄟ^生活實例,學生能領悟生活中的道德與法治知識。教師在案例中帶領學生思考問題,能觸動學生心靈,調動學生思維,讓學生將道德與法治的內(nèi)容融入自己的精神層面,做到知行合一。
五、結語
道德與法治作為幫助學生樹立正確三觀的學科,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還須整合生活化內(nèi)容,創(chuàng)設符合學生認知的生活化教育情景,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讓學生對生活化的知識產(chǎn)生深刻思考。學生對生活化內(nèi)容認識較為深刻,教師以此為出發(fā)點,科學設計教學環(huán)節(jié),有利于構建高效課堂環(huán)境,為學生未來健康成長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張惠君. 生活德育 智慧成長——小學道德與法治課堂生活化的探索[J]. 小學教學參考,2020(15).
[2]莊培芳. 核心素養(yǎng)導向下小學道德與法治課程的生活化教學[J]. 西部素質教育,2020(07).
(責編? 侯? 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