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賀 張潔 葛鳳娟 余昕航 邊會敏 張福亮 方健
肺癌是臨床中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其死亡率在全球范圍內(nèi)惡性腫瘤中高居首位。根據(jù)病理特征可將其分為小細胞癌(small cell lung cancer, SCLC)和非小細胞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其中SCLC具有倍增時間快,易發(fā)生迅速耐藥性的特點,患者更加難以治療[1-3]。研究資料[4-8]顯示,處于廣泛期SCLC患者疾病復發(fā)率超過90%,且復發(fā)后患者病情常常迅速惡化。目前除拓撲替康外,仍缺乏有效二線治療方案。為探討伊立替康(irinotecan, CPT-11)的臨床治療效果,本研究選取我院真實世界中收治的107例難治性復發(fā)SCLC,采取CPT-11進行二線化療,觀察CPT-11單藥化療的療效。
1.1 病例選擇 收集吉林國文醫(yī)院腫瘤內(nèi)科自2012年4月-2020年3月期間確診的一線治療6個月內(nèi)復發(fā)(轉(zhuǎn)移)SCLC患者。納入標準:①組織學或細胞學確診為小細胞肺癌,且一線治療后6個月復發(fā)(轉(zhuǎn)移)患者;②患者的Karnofsky功能狀態(tài)評分高于60分;③至少完成2個周期化療,預計生存>3個月;④對CPT-11無過敏且無明顯化療禁忌證;⑤治療依從性高,能夠配合接受定期隨訪;⑥應(yīng)用CPT-11單藥進行二線治療,具有至少一個可評價病灶;⑦患者二線化療一段時間后出現(xiàn)明顯的二線進展。排除標準:①各種原因引起的肝功能異常,存在肝腎功能嚴重障礙患者;②各種原因?qū)е轮委熐凹闯霈F(xiàn)外周血血細胞減少,造血功能不足,患有骨髓功能低下的患者;③合并患有嚴重心腦血管疾??;④患有精神類疾病,無法配合研究;⑤合并其他惡性腫瘤或免疫系統(tǒng)、血液系統(tǒng)疾??;⑥處于妊娠或哺乳期婦女。共計納入一線治療6個月內(nèi)復發(fā)的SCLC患者107例,進行回顧性分析。
1.2 治療方法 所有患者采用依托泊苷+順鉑一線化療方案,二線化療均采用CPT-11(海南錦瑞制造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143126,藥品規(guī)格100 mg)單藥,60 mg/m2靜脈滴注,按照d1、d8、d15,每28天為1個治療周期,中位治療周期時間為3(2-6)個療程,化療直至疾病進展或患者出現(xiàn)不可耐受的不良反應(yīng)。
1.3 觀察指標和藥效評定 末次隨訪至2020年11月30日,統(tǒng)計患者經(jīng)單藥CPT-11治療后的無進展生存期(progression free survival, PFS)和總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 OS)。采用美國東部腫瘤協(xié)作組(Eastern Cooperative Oncology Group, ECOG)體能狀態(tài)評分標準評估患者的體力評分情況:活動自如完全正常視為0級;從事較重的體力活動受限但可以自由走動和從事包括一般家務(wù)或辦公的輕體力活動視為1級;能自由走動及生活自理,但已喪失工作能力視為2級。按照實體腫瘤的療效評價標準(Response Evaluation Criteria in Solid Tumors, RECIST)1.1版,對藥物治療效果進行評價,包括完全緩解(complete response, CR)、部分緩解(partial response, PR)、疾病進展(progressive disease, PD)和疾病穩(wěn)定(stable disease, SD)。計算CPT-11治療后藥物客觀緩解率(objective response rate, ORR) 以及疾病控制率(disease control rate, DCR)。統(tǒng)計患者治療期間3級以上不良反應(yīng)的發(fā)生情況,包括遲發(fā)性腹瀉、肝功能異常、嘔吐、中性粒細胞減少等。
1.4 統(tǒng)計檢驗 將所有患者數(shù)據(jù)輸入SPSS 22.0軟件進行處理,計量資料用均數(shù)±標準差(Mean±SD)表示,計數(shù)資料用百分率(%)表示,進行單樣本Binomial檢驗、單樣本Kolmogorov-Smirnov檢驗以及多元Cox生存分析。采用GraphPad v6進行Log-rank檢驗,同時繪制患者的Kaplan-Meier生存曲線。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患者基線資料 對所有入組患者一般資料的進行統(tǒng)計,總計確認107例SCLC患者為研究對象,其中男67例,女40例,患者主要為男性(P=0.012),患者年齡23歲-76歲,平均年齡為(56.51 ± 9.72)歲,其中年齡>65歲患者占比22.4%,≤65歲占比77.6%,年輕患者居多(P<0.001)。處于局限期患者57例(53.2%),廣泛期患者50例(46.7%),分期情況并無明顯差異。此外,這些患者好發(fā)各個部位的腫瘤轉(zhuǎn)移(P<0.001),大多數(shù)患者ECOG評分為1分(P<0.001)。詳見表1。
表1 入組患者的一般臨床信息Tab 1 General clinical information of patients
2.2 伊立替康的治療效果 CPT-11二線單藥化療后,患者中位PFS為3.8(3.4-4.4)個月,中位OS為8.1(6.5-10.9)個月,見圖1。治療效果:PR 18例(16.82%),SD 41例(38.32%),PD 48例(44.86%),ORR為16.82%(18/107),DCR為55.14%(59/107)。
圖1 入組患者的生存情況。A:患者無進展生存時間;B:患者總生存時間。Fig 1 Survival status of the enrolled patients. A: patient's PFS; B: patient's overall survival time. PFS: progression free survival.
2.3 不良反應(yīng)發(fā)生率 3級-4級的不良反應(yīng)發(fā)生率較低,其中中性粒細胞減少為13.08%、遲發(fā)性腹瀉為7.48%、惡心嘔吐為17.76%、肝功能受損為6.54%,詳見表2。
表2 患者不良反應(yīng)發(fā)生情況Tab 2 The occurr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in patients
2.4 患者隨訪生存情況 以患者生存情況包括生存時間和生存狀態(tài)為因變量,將患者的所有臨床指標視為分析的自變量,而指標本身男/女,CEA及NSE數(shù)值的大小視為變量的變化值,進行Cox多因素回歸分析,探究單藥CPT-11化療患者PFS及OS的影響因素,結(jié)果顯示,患者PFS的影響因素有性別(P=0.001)、NSE水平(P=0.029)以及積液情況(P=0.040),患者OS的因素影響僅有神經(jīng)元特異性烯醇化酶(neuron-specifific enolase, NSE)水平(P=0.033),詳見表3。
表3 Cox生存分析107例SCLC患者生存情況Tab 3 Cox analysis of 107 SCLC survival status
SCLC惡性程度高,患者一線治療后易快速耐藥,NCCN臨床指南定義6個月以內(nèi)復發(fā)的SCLC為難治性小細胞肺癌[9-15]。二線單藥化療唯一有證據(jù)的為拓撲替康,邢鐠元[16]研究結(jié)果顯示,拓撲替康ORR可達7.7%,DCR可達46.2%,患者中位PFS為3個月,3級-4級毒副作用發(fā)生也較低。目前其他藥物二線單藥化療的證據(jù)匱乏,急需加以研究。
韓忠誠[17]研究顯示,CPT-11和拓撲替康的單藥二線化療的近期及遠期療效相似,提示CPT-11可以潛在作為拓撲替康替代用藥。張良[18]研究表明,拓撲替康單藥化療中位PFS為3.2個月,中位OS為13.1個月。本研究具體分析CPT-11二線單藥化療難治性復發(fā)SCLC患者的療效及安全性,結(jié)果顯示,與拓撲替康單藥化療相比,CPT-11具有更好的綜合療效。Shi[19]研究顯示采用CPT-11治療不增加患者不良反應(yīng),與本研究CPT-11藥物耐受較好結(jié)果一致。韓森[20]研究顯示CPT-11是否聯(lián)合順鉑進行二線化療的總體療效相似,ORR為13.0%,DCR為53.7%,中位PFS為2.5個月,與本研究藥效結(jié)果相似,但比本研究中ORR為16.82%,DCR為55.14%效能偏低,分析原因,本研究納入的病例數(shù)目(107例)2倍多于韓森的研究(54例),隊列大小可能是出現(xiàn)結(jié)果差異的主要原因,與此同時,一方面可能由于韓森研究中的部分患者聯(lián)合順鉑進行化療,雖然CPT-11單藥治療或聯(lián)合順鉑未在其研究中顯現(xiàn)統(tǒng)計學差異,但可能對總體存在細微的影響,另一方面本研究納入的患者偏向于年輕化(≤65歲占比77.6%),可能因此導致患者耐受較好,治療效果得以提升。與此同時,本研究進一步分析影響CPT-11單藥二線化療患者的PFS及OS危險因素,結(jié)果表明,PFS的影響因素有性別、NSE以及積液有無(P<0.05),OS的影響因素僅有NSE水平(P<0.05)。這些指標在臨床工作中,具有潛在風險指示作用。
此外,李旭[21]研究結(jié)果顯示,白蛋白結(jié)合型紫杉醇單藥化療對鱗癌的化療效果較好,但對于SCLC,則顯得治療效果不足。遠不及CPT-11單藥化療效果。對于NSCLC的患者,單藥吉西他濱與單藥紫杉醇均具有較好的臨床效果,但缺少單藥吉西他濱、單藥多西他賽等二線治療復發(fā)型SCLC的應(yīng)用[22]。目前SCLC的相關(guān)臨床及病理研究均相對較少,需引起足夠的重視。
綜上所述, CPT-11單藥化療針對于一線治療6個月內(nèi)復發(fā)的難治性復發(fā)SCLC,有一定療效,患者生存情況較好且毒性較低耐受較好。CPT-11與拓撲替康療效相似,可作為潛在的拓撲替康替代化療藥物。本研究進一步豐富了CPT-11單藥在真實世界的臨床研究數(shù)據(jù),CPT-11單藥作為二線治療方案值得進一步推廣應(yīng)用。
Author contributions
Fang J, Xing H and Ge FJ conceived and designed the study. Zhang J, Xing H and Ge FJ performed the experiments and collect patient information. Zhang J and Xing H analyzed the data. Yu XH, Bian HM and Zhang FL provided critical inputs on design, analysis, and interpretation of the study. Xing H wrote the manuscript. All the authors had access to the data. All authors read and approved the final manuscript as submit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