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書民 劉潤妮 朱 磊 王海存 范仲恩
(1.商洛市農業(yè)科學研究所 陜西商洛726000;2.商洛市茶葉研究所 陜西商南726300)
陜西商洛產茶的歷史可追溯到清代康熙年間,鎮(zhèn)安縣達仁鎮(zhèn)象元村的劉氏從安徽和州引種茶樹并培育成功制成象園茶,至今已有300 多年的歷史,但因茶葉產量少,外界知曉率很低。20 世紀60 年代初,茶葉專家張淑珍在商南縣歷經10 余年的不懈努力,終于在1970 年引種成功,將茶葉栽培由南向北推移了300 多千米,成為中國西部最北端的新興茶區(qū)。 商洛茶區(qū)地處秦嶺腹地, 茶樹主要分布在北緯33°左右的商南、山陽、鎮(zhèn)安、丹鳳四縣,年平均溫度13.0℃,年平均日照時數(shù)1 910~2 150 h,無霜期 210 d,年均降雨量701~930 mm。 商洛茶具有高山生態(tài)茶顯著特點,氣候溫潤,降雨較多,水質和空氣無污染,土質疏松、肥沃,有機質含量高,尤其是鋅、硒含量較高,品質優(yōu)良,芽葉肥壯,水浸出物豐富,特別是影響香氣和滋味的芳香物質、氨基酸等含量較高,茶多酚、咖啡堿含量適中。 商洛山區(qū)優(yōu)良的生態(tài)環(huán)境造就了商洛茶“色綠、香高、味醇、形美、耐沖泡,且富含鋅、硒等多種微量元素”的獨特品質。 商洛茶產業(yè)近5 年來在政府推動下迎來快速發(fā)展期,不論在面積、產量、品質、效益等都有了大幅度提高。 據(jù)統(tǒng)計,至2019 年10 月, 全市茶葉面積達到53.68 萬畝, 可釆摘茶園28.9 萬畝,無性系茶園7.3 萬畝,茶葉總產量5 832 t,總產值11.05 億元。商洛茶區(qū)所轄四縣均為國家級深度貧困縣,茶產業(yè)是商洛市四大特色產業(yè)之一,也是山區(qū)群眾脫貧致富的優(yōu)勢產業(yè)。
茶樹良種無性系繁殖的茶苗, 能很好地保持茶樹優(yōu)良品種的特征特性,繁殖系數(shù)高,成園早,且無性系良種后代個體間特征一致,芽葉大小、色澤、茸毛等整齊一致,持嫩性強,品質好,產量高。 尤其便于茶葉機械采摘,有利于茶產業(yè)的機械化、規(guī)?;?、標準化發(fā)展。 商洛科研人經過10 余年努力,先后引進20 多個茶樹優(yōu)良品種,進行試驗種植,經過認真觀察比較,選擇出適合商洛種植的龍井43、陜茶1 號、中茶108、安吉白茶等為代表的優(yōu)良茶樹品種,使商洛茶園面積翻兩番,產量由過去的不足10 kg/畝增長到現(xiàn)在超過20 kg/畝。 目前,商洛大面積種植的茶樹品種屬紫陽群體系櫧葉種,在山陽、鎮(zhèn)安、丹鳳三縣目前基本靠人工點播有性茶樹種子,成園遲、產量低、質量不穩(wěn)定。 商洛茶樹無性系后代利用是個短板,無性系茶園僅有7.3 萬畝,占茶園總規(guī)模13.6%,遠低于全國57%的無性系良種茶園比例。 商洛茶區(qū)無性系茶苗應用比例偏少,對產量提高、品質提升影響較明顯。 由于商洛日照充分、夏季高溫、氣候干燥等因素造成商洛茶樹優(yōu)良品種無性系繁殖特別困難,相關技術人員、企業(yè)、科研單位作了大量研究工作,目前也只有少數(shù)企業(yè)掌握了相關技術,獲得成功。 為了徹底改變目前現(xiàn)狀, 商洛市農業(yè)科學研究所特色產業(yè)研究室茶葉課題組從2013 年開始,聯(lián)合商洛市茶葉研究所、商南縣沁園春茶業(yè)有限責任公司,就茶樹優(yōu)良品種無性系繁殖開展了系統(tǒng)性研究, 包括茶樹優(yōu)良品種選擇、茶園高產高效集成技術研究、無性系繁殖技術應用研究等工作。 現(xiàn)將插穗繁殖愈傷組織形成過程、發(fā)芽過程、生根過程、生根數(shù)量、發(fā)芽率、成活率、成品率、定植成活率、茶葉產量等對比試驗研究總結如下。
試驗用材料: 8~10 絲厚 120 cm 寬塑料薄膜, 長2 m 直徑 1~1.5 cm 小竹棍, 65%~75%的遮陽網(wǎng),70%多菌靈、吡蟲啉,尿素、硫酸銨、二銨,配套噴水設施。
參試品種由商南縣沁園春茶業(yè)有限責任公司2010 年引進(見表1),在商南縣富水鎮(zhèn)王家莊村5 組建立50 畝茶葉優(yōu)良品種采穗圃采集基地。
表1 參試品種及來源
試驗觀察地點設在商南縣沁園春茶業(yè)有限責任公司茶葉育苗基地,2015 年在商南縣紅廟村6 組觀察,2016 年在紅廟村 3 組觀察,2017 年在紅廟村6 組和郭埡村 6 組觀察,2018-2019 年在馬泉山定植基地。 試驗地地勢平坦,地下水位較低,以沙土+沙壤土為主,配套排灌設施。平均海拔500 m,最熱7 月份平均氣溫27℃,最冷1 月份平均氣溫1.3℃,年平均氣溫14.0℃,年平均日照時數(shù)1 973.5 h,年平均降水量803.2 mm,無霜期216 d 左右。
1.3.1 試驗觀察測試時間 2015-2019 年度。
1.3.2 試驗地整理與設計 2015-2017 年分別于6 月 28 日、6 月 23 日、6 月 18 日機翻 30 cm 曬垡,每小區(qū)分別于 9 月 15 日、9 月 1 日、8 月 17 日施腐熟餅肥5 kg, 深耕20 cm 拌勻。 劃設小區(qū), 小區(qū)間設40 cm 觀察道。 小區(qū)長寬為 10 m×1 m,面積 10 m2,試驗設12 個處理,3 次重復,一次排列。 小區(qū)插穗扦插密度行株距10 cm×3 cm,每個小區(qū)扦插3 300 株。
1.3.3 觀察及試驗測試方法 觀察測量地上地下發(fā)育全過程。 扦插 35 d 后,每隔 10 d 挖 10 株,觀察測量地下愈傷組織形成及根部生長發(fā)育狀況。 2016-2018 年分別于 10 月 18 日、10 月 13 日、10 月 15 日起苗當天, 每小區(qū)隨機抽取2 m 長20 行扦插苗,進行測量、統(tǒng)計扦插成活率、成品率、株高等。 2019 年3 月 26 日至 4 月 26 日, 對 2015 年繁殖來年 10 月18 日標準化建園定植的4 個品種茶苗進行測定,每周定點釆摘一芽一心,測定百芽鮮干重、折干率、計算畝產量。
1.3.4 插穗標準及剪取方法 插穗枝條長度25 cm以上,莖粗3 mm 以上,莖半木質化呈紫紅色,腋芽正處在膨脹期到魚葉期。 插穗下端斜剪45°光滑口,上端距葉腋上3 mm 處剪平口, 插穗長度3 cm 帶1 片全葉。
1.3.5 插穗垂直下插法 沿床面按照10 cm 距離橫向劃行,插穗按3 cm 株距葉片朝向一致垂直插入土中,每插完一行將插穗兩旁的土壤壓緊壓實,使插穗與土壤密實接觸,利于愈傷組織形成和生根。 商洛地區(qū)冬春干旱多風,垂直下插法入土較深,利于扦插苗越冬,提高成活率。
1.3.6 苗床濕度與消毒 插穗扦插前2~3 h,在苗床上灑滿水,待水分完全下滲后,在“濕而不粘”的松軟狀態(tài)下進行扦插, 插穗下端不破皮并與泥土結合密實。 每小區(qū)插穗扦插完成后結合澆水,對苗床用70%多菌靈1 000 倍液均勻噴灑消毒。
1.4.1 苗床濕度 插穗在發(fā)根前, 主要靠莖的輸導組織從土壤中吸收水分維持體內的水分平衡。 商洛地區(qū)8~9 月光照充分,氣溫較高,插穗和苗床土壤中的水分蒸發(fā)速度快。 插后5~10 d, 晴天每日噴灑水2 次,土壤含水量保持在85%左右。9~10 月隨著插穗愈傷組織形成發(fā)根,每日噴灑水1 次,保持土壤含水量在70%左右。 當茶苗普遍長到5~10 cm 以上時,已具備一定的適應能力, 此時土壤含水量保持在60%左右。 在氣溫較低的秋冬季,噴灑水次數(shù)和噴灑量靈活掌握。
1.4.2 苗床遮蔭 強光不利于插穗愈傷組織形成和茶苗生長,漫射光、散射光利于插穗愈傷組織形成和茶苗生長。 商洛地區(qū)夏季多高溫、曝曬,對茶苗葉綠素和酶的活性有嚴重破壞,使蛋白質變性,造成插穗難以成活,是商洛地區(qū)茶樹育苗失敗的主要原因。 試驗采用2 m 長、1.5 cm 粗小竹棍搭成小拱棚, 上覆75%遮陽網(wǎng),四周用土壓實,翌年8 月底再揭開遮陽網(wǎng)煉苗。
1.4.3 苗床補肥 茶苗地下生根約1 cm 長時,2015-2017 年分別于 12 月 2 日、11 月 22 日、10 月23 日,噴施濃度為0.1%的尿素液。 翌年春3 月25 日苗高 10 cm 時噴施 0.5%硫酸銨液。 2016-2018 年分別于 7 月 3 日、6 月 12 日、6 月 4 日每小區(qū)干施二銨0.15 kg。
1.4.4 病蟲防控 每隔20 d 對小區(qū)小拱棚噴施1 次多菌靈 800~1 000 倍液控制發(fā)病。翌年 4 月 10~15 日對小區(qū)小拱棚噴施500 倍吡蟲啉液2 次防控蚜蟲。
1.4.5 安全越冬 商洛地區(qū)冬季寒冷, 極端最低溫度可達-10℃以下,不利于繁殖茶苗越冬,必須覆膜保暖, 促進茶苗長根越冬。 2015-2017 年分別于 10 月8 日在小區(qū)遮陽拱棚上加蓋8~10 絲厚塑料膜保苗越冬,翌年4 月15 日揭去塑料膜。
表2 生育期記載表明, 愈傷組織萌動期在扦插后40~60 d,與葉原基形成期同步;愈傷組織形成期在插后60 d 左右,與發(fā)芽期、根原基形成期同步;根原基形成到伸長1 cm 需15 d 左右;側根伸長集中在翌年4 月份,氣溫回升后快速生長伸長。 發(fā)育最快為中茶108,比龍井43、陜茶1 號、安吉白茶分別早7~10 d、5~7 d、13~18 d。 生根數(shù)量龍井 43、中茶 108 比安吉白茶、陜茶1 號分別高74.1%、37%。 主莖高度中茶 108 比龍井 43、 陜茶 1 號、 安吉白茶分別高47.8%、42.6%、30.9%。
表3 統(tǒng)計分析顯示, 扦插成活率龍井43 比陜茶1 號、 中茶 108、 安吉白茶分別高 19.1%、18.2%、15.3%。定植成活率龍井43 比陜茶1 號、中茶108、安吉白茶分別高16.3%、15.0%、15.4%。 育苗成品率龍井 43 比陜茶 1 號、 中茶 108、 安吉白茶分別高23.9%、19.9%、15.2%。
表2 生育期記載
表3 無性系繁育結果統(tǒng)計
表4 定植后結果統(tǒng)計
表4 統(tǒng)計分析顯示, 發(fā)芽期集中在2 月下旬至3 月初,一芽一葉期集中在3 月下旬至4 月初。 最早成芽中茶 108 比龍井 43、 陜茶 1 號、 安吉白茶早14 d、7 d、3 d;采摘周期龍井 43、陜茶 1 號、中茶 108分別比安吉白茶長 13 d、11 d、6 d; 百芽重龍井 43、陜茶 1 號、 中茶 108 分別比安吉白茶高 14.3%、15.7%、5.7%; 干重相差不大; 折干率龍井 43、 陜茶1 號、 中茶 108 分別與安吉白茶相差-8.3%、-2.8%、6.3%。 2019 年干茶重量龍井43、陜茶1 號、中茶108分別比安吉白茶高29.2%、18.1%、-4.2%。
在陜西省商洛地區(qū)進行茶樹無性系繁殖,應早準備、早培育。 在采穗圃枝條完成半木質化后繁殖工作愈早,茶苗各個生育器官形成愈早,使生育周期縮短。愈傷組織萌動期、形成期、葉原基形成期、根原基形成期、根原基伸長約需 40~60 d 時間。 11~12 月氣溫雖然較低,但地下根未停止生長,繼續(xù)發(fā)育伸長,側根伸長集中在翌年4 月份氣溫回升后快速生長伸長。
龍井43 茶樹無性系繁育在商洛表現(xiàn)良好:繁殖、發(fā)芽能力特強,芽密度大、肥厚、短壯、長勢強,葉色綠,扦插成活率、成品率、移栽成活率等無性系繁殖能力高于其他參試品種,茶葉產量高,采摘周期長,品質好,適宜商洛地區(qū)繁育、栽培,應作為商洛地區(qū)茶樹無性系繁育、栽培主推品種。
陜茶1 號茶樹無性系繁育在商洛表現(xiàn)較好:發(fā)芽能力強,芽肥而長,持嫩性強,長勢好,葉色深綠,可作為商洛地區(qū)茶樹無性系繁育、栽培主搭品種。
中茶108 茶樹無性系繁育在商洛表現(xiàn)較早:發(fā)芽早,品質優(yōu),持嫩性強,芽較密,長勢強,節(jié)間較長,葉色黃綠,產量較其他參試品種低,但發(fā)芽早、采摘早、早上市,效益好,可作為商洛地區(qū)茶樹無性系繁育、栽培搭配品種。
安吉白茶茶樹無性系繁育在商洛表現(xiàn)品質好:發(fā)芽遲,發(fā)芽力強,采摘周期短,芽翠綠間黃,光亮油潤,在參試品種無性系繁殖能力表現(xiàn)比較遲緩,產量較低,采摘周期短,品質好,效益高,可作為商洛地區(qū)茶樹無性系繁育、栽培搭配品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