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立德樹人的路徑分析

2021-04-06 20:18崔楠宮珊珊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21年1期
關鍵詞:思想政治理論課立德樹人育人

崔楠 宮珊珊

摘 要:教育是國之大計、黨之大計,承擔著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思想政治理論課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發(fā)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新時代要深刻把握立德樹人基本內涵,緊緊圍繞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充分認識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立德樹人的現(xiàn)實困境,通過建立健全思政課立德樹人的協(xié)同機制、加強思政課教師隊伍建設、有效銜接立德樹人與思政課教學內容等多種途徑,全面提高高校思政課立德樹人實效性,培養(yǎng)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培育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關鍵詞:思想政治理論課;立德樹人;育人

DOI:10.15938/j.cnki.iper.2021.01.014

中圖分類號: 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9749(2021)01-0079-05

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先后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黨的十九大、全國教育大會、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上對立德樹人這一根本任務作了重要論述,系統(tǒng)論述了教育要培養(yǎng)什么人、為誰培養(yǎng)人、怎樣培養(yǎng)人等重大問題,明確強調思想政治理論課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強調思政課教師肩負著重大使命。因此,厘清高校思政課與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內在聯(lián)系、厘清高校思政課建設不適應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突出問題,并有針對性制定高校思政課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現(xiàn)實路徑至關重要。

一、立德樹人的時代內涵

1.立德樹人

“立德”可追溯到《春秋·左傳·襄公二十四年》:“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雖久不廢,此之謂不朽?!盵1]人生追求的最高目標首先是樹立道德,其次是建功立業(yè),再次是著書立說,此為人生三不朽,“立德”居于人生三不朽之首?!皹淙恕笨勺匪莸健豆茏印嘈蕖罚骸耙荒曛嫞鐦涔?十年之計,莫如樹木;終身之計,莫如樹人。”[2]簡言之,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抖Y記·大學》談到“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于至善”,“立德”一直都是中國優(yōu)秀傳統(tǒng)教育文化精神之一??梢?,“立德”是人生追求的核心目標,“樹人”則更具有長久性、艱難性以及深遠性。“立德”是“樹人”的重中之重,“樹人”是“立德”的價值旨歸。

2.立德樹人時代內涵

黨的十八大報告首次正式提出立德樹人作為教育的根本任務,十九大又進一步指出要深化落實立德樹人這項根本任務。在新時代背景下,正確認識立德樹人就顯得尤為重要和關鍵。站在實現(xiàn)“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歷史交匯點上,為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要培養(yǎng)為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服務的時代人才,要不斷提高當今大學生思想水平、政治素養(yǎng)、道德品質、文化涵養(yǎng),做到明大德、守公德、嚴私德。思政課中的“立德”主要指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弘揚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倡導公民道德教育和愛國主義精神教育等。具體指堅定政治方向、提升道德修養(yǎng)、培育法治精神、培養(yǎng)愛國情感、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肩負公民的責任與擔當?shù)?。思政課中的“樹人”指樹一個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社會主義接班人和擔負起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具體指培育有堅定理想信念、有愛國精神、有擔當意識和過硬本領的社會主義有用之才。

二、立德樹人與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關系

新時代,立德樹人是教育思想中國化的最新體現(xiàn),是高校辦學教學的根本價值追求?!傲⒌隆迸c“樹人”是一個整體,要正確把握“立德”與“樹人”之間的關系。思政課教學核心是立德樹人,抓住了思政課教育本質,明確了思政課教育使命。高校思政課與立德樹人是相輔相成、互為依存的關系。立德樹人是思政課的根本任務,思政課是實現(xiàn)立德樹人任務的主渠道,要充分發(fā)揮思政課主渠道主陣地作用,真正有效實現(xiàn)立德樹人。

1.課程育人是高校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途徑

2017年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見》提出,要堅持全員全過程全方位育人。[3]“三全育人”有利于構建一體化育人體系,有利于為培養(yǎng)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貢獻力量。教育部隨后又出臺相關政策強調將課程育人列為“十大育人體系”之首,大力推動以課程思政為目標的課堂教學改革,全面推進所有課程進行課程思政改革,使思想政治教育與專業(yè)知識教育相統(tǒng)一,形成合力,充分發(fā)揮課程育人功能,發(fā)揮思政課的主渠道作用,積極打造課程思政與思政課程相結合,形成全員、全過程、全方位育人長效機制,將思想政治教育融入教育教學全過程,有利于促進高校“三全育人”體系更好實現(xiàn),同時也為立德樹人添磚加瓦,更上一層樓。

2.思想政治理論課是高校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

2019年3月18日,習近平在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上指出:“思想政治理論課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盵4]這一重要論述高度肯定思政課在落實立德樹人這一根本任務中至關重要的地位,明確了思政課的定位,抓住了思政課的本質,明晰了思政課的使命。首先,思政課不僅是傳播基礎知識的專業(yè)課程,更是進行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課程。思政課是堅定大學生的理想信念、提升大學生道德品質、厚植大學生愛國主義情懷、增強大學生綜合素質的基礎性課程,是培養(yǎng)社會主義合格接班人的重要渠道,是鞏固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tài)主導地位的主要陣地,是思想政治教育與價值引領的關鍵課程。其次,立德樹人是思政課改革的出發(fā)點、落腳點。改革開放以來,為培養(yǎng)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接班人,高校思政課不斷在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師資力量等多方面進行改革,并取得一些成效,但也存在不足之處?,F(xiàn)階段,立德樹人是思政課教學的中心環(huán)節(jié)。立德樹人思想為思政課教學明確目標,為思政課人才培養(yǎng)指明了方向,為思政課教學改革有效性的提高提供了理論指南。要圍繞立德樹人進行教學安排、考核評價、社會實踐各環(huán)節(jié),全面提升思政課鑄魂育人、涵德化人的有效性。

三、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立德樹人的現(xiàn)實困境

立德樹人作為教育的根本任務已經被旗幟鮮明地提出,思政課作為這一任務落實的重要依托,在實際中發(fā)揮作用不夠。普遍存在思政課立德樹人的統(tǒng)籌謀劃不完善、思政課教師立德樹人意識薄弱等突出問題。

1.高校對思想政治理論課建設統(tǒng)籌謀劃不夠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教育的根本問題是培養(yǎng)什么人、如何培養(yǎng)人以及為誰培養(yǎng)人,突出強調思想政治教育在立德樹人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強調要堅持把立德樹人作為高校工作的根本任務,關鍵是加強改革思想政治理論課。教育部等部門也陸續(xù)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文件,加強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建設。總的來說,各高校都能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和指示批示精神,把思政課作為立德樹人的關鍵課程加以建設。但必須承認,部分高校思政課建設缺少統(tǒng)籌規(guī)劃和設計安排,一定程度上存在著“說起來重要、做起來次要、忙起來不要”的現(xiàn)象,未能突出立德樹人主題,僅限于完成上級任務,將其視同一般的課程加以建設。體現(xiàn)在實際工作中,一方面,對思政課建設所需的物質保障、人員保障、網絡教學硬件保障等方面存在短板,未形成協(xié)同配合機制;另一方面,在思政課培養(yǎng)方案、集體備課、教學效果考核和教師職稱評聘等方面缺少鮮明的立德樹人導向。

2.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立德樹人意識薄弱

思政課教師是對大學生進行思想政治理論教育的“第一人”,然而部分教師更重視理論知識教學,立德樹人意識薄弱,德育能力不足。第一,一些高校師德建設力度不夠,對于思政課教師的立德樹人考核力度和配套獎懲制度不完善,未能真正把立德樹人作為考核教師的首要標準。第二,思政課教師存在重科研輕教學現(xiàn)象,一些教師重視思政課的理論性多于育人功能,忽略學生主體地位,對學生缺少思想政治教育,未能做到教書與育人相結合。第三,隨著市場經濟的發(fā)展和西方資產階級思想影響,部分思政課教師政治信仰不堅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意識淡泊,功利主義濃厚,很難培養(yǎng)出具有家國情懷、理想信念堅定的社會主義人才。第四,有些思政課教師未能為人師表、以身作則,出現(xiàn)一些道德失范、行為失范的現(xiàn)象。第五,教師教育教學能力有待提高,現(xiàn)在教師在授課過程中大部分是照本宣科,按照教材將理論內容灌輸給學生,沒有將理論與立德樹人相結合,很難將立德樹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識教育各環(huán)節(jié)中。

3.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聚焦立德樹人主題不夠突顯

思政課與專業(yè)課不同之處在于,作為主渠道,思政課著力引導學生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養(yǎng)愛國主義精神和無私奉獻精神,增強學生法治觀念與道德情操,使學生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奮斗終身的有用之才。然而目前思政課教學內容與立德樹人結合度低,學生們德育獲得感低。第一,對教材的使用上,存在具體化不夠問題。高校思政課使用國家統(tǒng)一教材,教材的理論性、政治性、思想性、穩(wěn)定性、通適性較強,這就需要教師結合本地本校及本專業(yè)學生實際,創(chuàng)造性地運用教材,增強教材的感染力、親和力。第二,在思政課的教學設計和集中備課中,主要還是以講授理論為主,沒有將立德樹人元素融會貫通到所有思政課教學的知識點中。第三,高校思政課教學模式往往是大班集中授課,師生之間互動較難,教師不能根據(jù)每一個學生具體實際情況來及時關注學生價值觀和心理活動變化,對學生的教育缺乏有的放矢。第四,思政課考核內容多重視理論知識的考核,缺少與大學生理想信念、立德樹人相結合的考核內容。

4.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立德樹人實踐性不強

“立德”的目的是為了“樹人”,最終樹的什么人關系到高等教育的效果和質量。思政課是立德樹人的主渠道,因此如何有效上好思政課意義重大,直接關系到人才培養(yǎng)問題。一堂成功的思政課絕不僅僅限于產生短期效果,不僅僅得到“滿堂彩”,而是引發(fā)學生的深入思考,甚至影響學生的一生選擇。而現(xiàn)實中,在一些思政課上,學生也許獲得一些知識,但立德樹人觀念沒有徹底入腦入心,沒有使學生終身受用。思政“小課堂”與社會“大課堂”結合不夠,理論與實踐存在脫節(jié)。這些現(xiàn)象都體現(xiàn)出思政課立德樹人理念多停留在書面上、口頭上,沒有達到理想效果。

四、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立德樹人路徑分析

1.加強統(tǒng)籌謀劃,建立健全思政課立德樹人的協(xié)同機制

習近平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指出,要堅持把立德樹人作為中心環(huán)節(jié),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實現(xiàn)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開創(chuàng)我國高等教育事業(yè)發(fā)展新局面。[5]這為新時代思政課的建設和發(fā)展指明了方向,繪制了藍圖。高校應著眼于這一根本原則,勾勒出目標,全面落實相關政策,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鑒于思政課在立德樹人和鑄魂育人中的關鍵作用,高校黨委應該提高政治站位,加強黨委對思政課的全面領導,協(xié)調學校各職能部門通力合作,構建思政課立德樹人的協(xié)同機制。

首先,將黨的教育理論全面貫徹到思政課的教學中,堅持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以立德樹人為核心,培養(yǎng)大學生努力成為擁有政治靈魂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高校黨委書記、校長積極推動思政課立德樹人建設,帶頭走進思政課課堂講課。其次,學校各部門在出臺人才培養(yǎng)文件、政策制定和執(zhí)行過程中充分重視思政課的立德樹人這一指標,各部門通力合作,實現(xiàn)全校合力。最后,統(tǒng)籌思政課程和課程思政有機結合,思政課是立德樹人核心課程,專業(yè)課也同樣是立德樹人的重要渠道,立德樹人理念使思政課和專業(yè)課深度融合,思政課要有專業(yè)特色,專業(yè)課也要打造課程思政。歸根結底都是實現(xiàn)高等教育的基本價值取向和育人要求。

2.加強師德建設,打造一批素質業(yè)務雙高的思政課教師隊伍

習近平總書記在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上強調:思想政治理論課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辦好思想政治理論課關鍵在教師。思政課教師,要給學生心靈埋下真善美的種子,引導學生扣好人生第一??圩印6]因此,為更好落實思政課的立德樹人,教師應積極發(fā)揮教書育人作用,嚴格做到以德立身、以德立學、以德施教,以德立德。

首先,思政課教師要充分理解立德樹人真正內涵,發(fā)揮榜樣示范作用。打鐵還需自身硬,只有真正將立德樹人理念內化于心,才能更好實施德育工作。思政課教師不僅要傳播教授理論知識,還要做到以德服人,以人格魅力影響學生。要加強自身師德師風建設,真正感召學生,贏得學生信任。思政課教師只有真正做到立德,才能更好做學生的引路人,才能為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培養(yǎng)可靠的接班人。其次,要將德育貫徹到教學過程始終。著名教育家葉圣陶先生指出:教師不僅要授予學生以各科知識,尤其重要的在于啟發(fā)學生,熏陶學生,讓他們自己衷心樂意向求真崇善愛美的道路昂首前進。[7]思政課教師要在傳播理論知識的同時,更多關注學生身心健康成長的規(guī)律,錘煉學生良好的品格,引導學生堅定理想信念,使學生健康快樂的成長成才。

3.加強理論研究,思政課教學內容中有效貫徹“3+2+1”模式

高校思政課是為學生傳授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渠道,是培養(yǎng)學生立德樹人的關鍵課程,如何充實思政課中立德樹人內容,是每一位思政課教師應該深思的問題。思政課教學應貫徹“3+2+1”模式,“3”指的是“三德”即大德、公德和私德,“2”指的是每一門思政課和每一堂思政課,“1”指的是貫穿始終的核心思想立德樹人。思政課要根本落實立德樹人任務,就要將“三德”有效地融入到每一門思政課中,全面貫徹到每一堂思政課中,充分實現(xiàn)立德樹人根本價值目標。有效實施“3+2+1”模式,對于培養(yǎng)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發(fā)揮其立德樹人功能,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如何將“三德”有效融入思政課教學中,主要從以下三個方面體現(xiàn)。

第一,大德方面,要引導學生熱愛祖國和人民,將“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作為個人價值追求。培養(yǎng)學生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使學生積極投身到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的偉大實踐中。使學生了解國史、國情,以優(yōu)秀的中國共產黨黨員為榮,樹立正確的歷史觀,激發(fā)學生愛國主義精神,使其堅定理想信念,心懷“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的匹夫之責。

第二,公德方面,要引導學生心懷“天下為公”,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作為個人價值準則。具體培養(yǎng)學生擁有公共情懷、公共精神,使其遵紀守法、保護環(huán)境、助人為樂等。在新型冠狀病毒阻擊戰(zhàn)中,有很多勇于奔往一線的醫(yī)療工作人員、警察、軍人等,也有許多學生和志愿者加入社區(qū)防控服務中。思政課教師可以采用案例分析,將疫情防控中正反面案例分享給學生,引導學生認識公德、遵守公德、踐行公德,擔負起文明之國的社會責任。

第三,私德方面,要引導學生擁有良好的個人品德與修養(yǎng),將“愛國、敬業(yè)、誠信、友善”作為個人價值內涵。個人品德包括方方面面,嚴私德就要嚴格約束個體行為,以誠待人、以信取人、以和處人,老老實實做人,踏踏實實做事,真正成為一個品德高尚的人。在思政課堂中可以讓學生讀原著、品原著,如馬克思認為勞動是人類的本質,通過學生們之間的讀書互動分享,從而培養(yǎng)學生樹立正確的勞動觀,崇尚勞動,熱愛勞動,使學生成為一個愛崗敬業(yè),能為中國人民美好生活奮斗終生的有用之才。

4.加強實踐探索,全面提升思政課立德樹人實效性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高度重視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改革創(chuàng)新,進一步提出思政課改革創(chuàng)新要堅持八個辯證關系。因此,在把握教學規(guī)律的基礎上結合新時代大學生的心理需求,以立德樹人觀念為核心,在思政課課堂主陣地的基礎上不斷創(chuàng)新豐富思政課教學模式,提升思政課有效性。

(1)上好開學第一堂思政課 高校思政課由于理論知識較多、較枯燥,學生容易厭學,從而導致不重視思政課,更不能完成立德樹人之根本任務。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因此第一堂課在思政課中非常重要,也對思政課立德樹人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思政課教師應充分重視第一堂課,成功上好開學第一堂課,使學生建立對思政課良好的第一印象,激發(fā)學生學習思政課的熱情,更能使立德樹人思想入腦入心。第一,思政課教師應該樹立一個良好教師形象,充分展現(xiàn)出個人魅力,給學生留下一個美好第一印象。第二,思政課教師在把握教學規(guī)律基礎上,利用網絡等技術資源,對教學內容進行編排,使學生對思政課能夠一見鐘情。第三,堅持以立德樹人作為教育的中心環(huán)節(jié),在第一堂課中理論知識涉及不用過多,但要把立德樹人思想貫穿到課堂始終。如思政課教師應當以“分享感動,共戰(zhàn)疫情”為主題,結合本門思政課內容精心設計第一堂課教學安排。把防疫抗疫中涌現(xiàn)的“勇敢逆行者”、典型事跡作為教學案例引入思政課教學中,使高校大學生堅定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樹立正確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感恩祖國,堅定家國情懷,培養(yǎng)中國精神,凝聚中國力量。

(2)利用網絡思政課優(yōu)勢,豐富立德樹人內容 隨著科學技術不斷發(fā)展,思政課也要順應時代變化,積極利用網絡技術,強化思政課網絡教育,利用互聯(lián)網不受時空限制、網絡資源豐富等特點,不斷豐富思政課中立德樹人內容。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使學生們無法回到校園,網絡思政課發(fā)揮了重要作用。首先,防止由于短暫的教育缺失導致學生人生觀與價值觀塑造產生缺憾。其次,通過調整授課內容也可以對學生在戰(zhàn)“疫”中的心理狀態(tài)進行疏導,實現(xiàn)教學思政與生活思政的完美結合。例如,在新型冠狀病毒疫情期間,高校通過網絡平臺,利用慕課等資源,向學生傳播時事要聞、宣傳榜樣故事,使學生能夠活學活用,真正做到停課不停學。

(3)探索實踐教學模式,實現(xiàn)立德樹人實效性 馬克思說過,認識來源于實踐,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要堅持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方法。思政課理論本身較為枯燥,提高思政課中立德樹人實效性,高校思政課也要積極探索實踐式教學模式。把思政小課堂同社會大課堂結合起來,思政課可以采用“請進來、走出去”模式,堅持理論性和實踐性相統(tǒng)一。比如,在思政課中開展講座,弘揚紅色文化,邀請老紅軍走進校園為學生演講;也可以利用所在省份的革命景點、紀念館,組織學生實地參觀游覽,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培養(yǎng)學生愛國主義情懷,提升思政課的立德樹人實效性。高校間也要加強合作與交流,不斷吸收彼此間思政課的成功經驗與方法,真正構建思政課共同體,實現(xiàn)1+1>2的作用。

(4)學習經典案例,實現(xiàn)立德樹人榜樣力量 習近平指出:“心有榜樣,就是要學習英雄人物、先進人物、美好事物,在學校中養(yǎng)成好的思想品德追求?!盵8]立德樹人不能停在口頭,我們要用鮮活的案例來教育青少年,用榜樣的力量來感染當代大學生。這就需要思政課教師在課堂上引經據(jù)典,將歷史上的經典案例和時代楷模人物事跡結合教學知識點,對學生們進行生動地講解,讓學生們在榜樣事跡的洗禮中變得精神更飽滿、人格更完善,實現(xiàn)立德樹人榜樣力量。

(5)創(chuàng)新立德樹人為導向的思政課考核評價方式 思政課的考核評價在教育過程中不僅承擔著反饋、激勵作用,同時也作為一種導向引導學生掌握學習的重點和精髓。因此隨著思政課的改革發(fā)展,為了更好地體現(xiàn)思政課立德樹人的職能,思政課考核評價內容方式也應該更多元化,使思想政治教育立德樹人的實效性大幅提高。第一,考核內容增加大學生理想信念、道德測評、法律素養(yǎng)等篇幅,考察學生對“德”的判斷標準,更有利于學生形成“大德”情懷。第二,課程學習評定要將日常道德品行表現(xiàn)、實踐教學與期末考試分數(shù)相結合,日常品行和實踐教學注重誠信意識、奉獻精神、集體觀念、價值觀等考核。對于在實踐中有突出表現(xiàn)或者違紀行為的學生,可以在思政課成績中作相應獎懲體現(xiàn)。

參考文獻

[1] 馮剛,史宏月.新時代立德樹人的理論內涵及其價值意蘊[J].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研究,2019(5):41-49.

[2] 張波.立德樹人何以實現(xiàn)[N].光明日報,2019-07-31(11).

[3] 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fā)《關于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見》[N].人民日報,2017-02-28(1).

[4] 蓋逸馨,邢林艷.校友資源協(xié)同高?!叭恕卑l(fā)展研究探析[J].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20(2):121-125.

[5] 黃蓉生.新中國 70 年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發(fā)展的理論與實踐邏輯[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20(1):110-116.

[6] 習近平主持召開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強調: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鑄魂育人 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N].人民日報,2019-03-19(1).

[7] 任蘇民.新時代有效教學研究的理論構建——兼論葉圣陶教育思想在新時代的借鑒與發(fā)展[J].中國教育科學(中英文),2020(1):55-65.

[8] 習近平.從小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N].人民日報,2014-05-31(2).

[責任編輯:張學玲]

收稿日期:2020-04-10

基金項目:遼寧省社會科學規(guī)劃基金一般項目“立德樹人視域下研究生導師師德建設研究”(L19BKS014);國家社會科學基金一般項目“中國共產黨干部選拔任用標準的歷史演變及經驗研究”(18BDJ054)

作者簡介:崔 楠(1979—),女,遼寧撫順人,沈陽航空航天大學研究生院副院長,教授;

宮珊珊(1993—),女,遼寧大連人,沈陽航空航天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碩士研究生。

猜你喜歡
思想政治理論課立德樹人育人
育人鑄魂守初心 賡續(xù)前行譜新篇
家校社協(xié)同育人 共贏美好未來
普通高中文化育人的思考與實踐
悅人亦育人 冬季里的音樂綻放
談當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務
學校體育器材管理自助化
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路徑與策略
高職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課堂教學藝術探究
基于綜合能力測評的思想政治理論課開卷考試改革
新常態(tài)視閾下高校輔導員做好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大庆市| 蒙城县| 灌阳县| 广德县| 盐池县| 扶绥县| 西林县| 灌南县| 通渭县| 南宁市| 九龙城区| 腾冲县| 张家界市| 淮阳县| 连南| 泸州市| 英吉沙县| 宜都市| 黔西县| 清河县| 东兴市| 延安市| 都安| 商洛市| 且末县| 馆陶县| 昌江| 普定县| 徐闻县| 辽宁省| 云阳县| 老河口市| 灌云县| 西吉县| 祁门县| 定边县| 晋中市| 仙居县| 扬中市| 台州市| 呼玛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