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一人一城
今年1月,央視《撒開聊》請來了一位特別的嘉賓:韋慧曉。44歲的她目前已經(jīng)正式完成艦長全訓考試,作為副艦長準備接收某重型驅(qū)逐艦。
韋慧曉18歲報考國防科技大學愿望破滅,進入南京大學大氣科學系。本科畢業(yè)進入華為,一路晉升為高級副總裁秘書。3年后辭職,以第一名的成績跨考進中山大學地球科學系碩博連讀,讀研期間去了西藏支教、實習。曾當選北京奧運會水立方志愿者,參加選美比賽入圍中國特區(qū)賽區(qū)十佳……
這樣一位人生開掛的美女“學霸”,卻在34歲博士畢業(yè)后自薦入伍,剪掉長發(fā),裙裝換戎裝,用8年時間成長為中國海軍歷史上第一位女實習艦長。
01
兩年前,作為鄭州艦實習艦長,韋慧曉登上央視節(jié)目《開講啦》。節(jié)目錄制當天,為了不影響鄭州艦的正常作業(yè),《開講啦》節(jié)目組特意把錄制現(xiàn)場搬到了戰(zhàn)艦??康拇a頭。
主持人撒貝寧一開場就向韋艦長拋出了一個尖銳問題:聽說當年工作的時候,年薪一百萬,是真的嗎?韋慧曉道出原委:“其實事情是這樣的,那一年我考了研究生,有一個好朋友開了一家管理咨詢公司,做得非常好,他聽說我要去讀研究生,就說到我公司來,我給你年薪一百萬。我當時對這完全就沒有 興趣?!?/p>
她接下來說;“有兩種價值觀:一種價值觀,是戴著非常昂貴的手表,好顯示出來自己身價百倍;另一種是我這種價值觀,一塊不貴的手表,因為我戴過了,所以身價百倍?!边@段話被人民日報抖音號截取出來,不到一天的時間就收獲了500萬多個“贊”,網(wǎng)友們感嘆“這是我聽過最霸氣的話”。
早在2016年,中國青年報就在頭版刊發(fā)了文章《韋慧曉:從“學霸”到中國海軍首位女副艦長》,一個只有4年兵齡的“新兵”成中國海軍首位女博士軍官,這在當時引起了不小的轟動。
當時社會上有很多質(zhì)疑的聲音,但是在韋慧曉呆過的大連艦艇學院、遼寧艦、長春艦,沒有一位官兵不服氣于這項任命。如今看到她這幾年的成績,所有的質(zhì)疑都不攻自破。
02
穿上軍裝,本是韋慧曉18歲時的夢想,但卻一直到34歲才終被實現(xiàn)。
從小就是“學霸”的她曾在高考報志愿時鄭重地在提前批一欄寫下國防科技大學,但是好成績還是輸給了地域,“人家在桂林和柳州就招滿了”。無奈之下,這個廣西百色山區(qū)的少年只能把夢想擱置,改到南京大學讀了大氣科學系。
在南大,韋慧曉很快就成了學校的“風云人物”,擔任南大禮儀隊隊長,見過她的老師同學無一不用“漂亮干練的女孩”來形容她。
除了儀態(tài)端莊,各方面她都稱得上優(yōu)秀。1998年10月,南京大學授予美國前總統(tǒng)老布什“名譽博士”學位,韋慧曉是學校的獻花代表。老布什應(yīng)該不會想到,和自己握手的那位“很美的姑娘”,17年后會成為中國首艘航空母艦上的女軍官。
不僅老布什沒想到,獻花的韋慧曉也沒想到自己的未來會是這樣。年輕氣盛的她當年還處在“四處折騰”期,對未來毫無 規(guī)劃。
大學畢業(yè)時,學天文的她遠赴深圳進了華為公司。雖然很快就被評為“金牌白領(lǐng)”,升任了高級副總裁秘書,但所做的行政工作完全和大學專業(yè)不沾邊。
在華為的腳跟才剛剛站穩(wěn),她卻辭職去考了研,以第一名的成績考進了中山大學地球科學系,而且還是碩博連讀。從大氣科學跨入地球科學,從天上轉(zhuǎn)到地下,“上天入地”這事兒對于她來說容易得叫人嫉妒。
以大同班學生3屆的“高齡”開始研究生生活的韋慧曉也沒“消?!薄Q卸r她申請參加中國青年志愿者扶貧接力計劃研究生支教團,以首位在讀研究生志愿者身份奔赴西藏林芝縣支教。
一年支教結(jié)束后,她繼續(xù)留在西藏地勘局區(qū)域地質(zhì)調(diào)查大隊當志愿者,成了該大隊首個到阿里、那曲地區(qū)考察的女隊員??疾炻飞系奈kU層出不窮,在無人區(qū)汽車陷進泥潭、徒步淌過齊胸的激流、在礦區(qū)的陡崖邊差點跌落……
在《如果這是我生命中最后一天》的日志中,她寫下自己的“遺言”:如果今天是我生命中的最后一天,我應(yīng)該還是做跟平常一樣的事情,因為我每天都在做自己想做的事……
03
2008年11月,《中國研究生》雜志把她的照片作為封面,并在那期雜志上刊登了她的支教總結(jié)《八千里路云和月》。在西藏兩年她的諸多不易、完成的諸多不可能事件,都被她云淡風輕地囊括進了“八千里”這個距離里。
11年后在《開講啦》的演講,她同樣使用了距離開頭:“從鄭州艦走到這個講臺,只需要幾十米,但是我從一個偏遠山區(qū)不知天高地厚的少年走到今天,用了23年。”
本科時參加禮儀隊訓練姿態(tài),參加工作進華為學管理,研究生期間到藏區(qū)磨煉意志,回頭看自己曾經(jīng)走過的路,雖然并沒有刻意規(guī)劃,但冥冥之中所有做過的事都在為成為一名軍人做著 準備。
更巧的是,升入博士的第一年,她偶然發(fā)現(xiàn)34周歲是博士應(yīng)屆生特招入伍的最后期限,而此時的她正好31周歲,3年之后畢業(yè)。成為軍人,像是她命中注定的旅程。
就像她自己講的那樣,“在經(jīng)歷了本科、工作、考研、去西藏支教,到2008年考慮博士畢業(yè)去向的時候,那時候才清晰地認識到,喜歡紀律、好強的我,最適合的職業(yè)就是軍人。”
從了解到這個消息的那天開始,她就著手準備自薦材料,打電話向相關(guān)部門咨詢,同時開始跑步,制訂體能訓練計劃。到她整理好200多頁的自薦材料時,每天的長跑任務(wù)已經(jīng)從3公里提高到了10公里。
終于在2011年10月,她接到了部隊的電話,通知她即將對她展開考察?!澳且惶?,我終于明白什么叫‘漫卷詩書喜欲狂’。走在校園道路上,我都能夠聽到樹葉飄落是帶著音 樂的?!?/p>
2012年1月,韋慧曉如愿穿上藏青色作訓服,戴上“一道杠”的學員領(lǐng)章,正式成為了一名軍人,坐在比自己小12屆的大五軍校學生的教室里,開始了自己的軍旅生涯。入伍當天,她在日記本上鄭重的寫下六個字——此生嫁給軍艦。
時間推移,年過四十之后也有很多人關(guān)心起韋慧曉,問她“你啥時候結(jié)婚?”
她并不著急,還用一個去火星的例子來比喻結(jié)婚這件事——“幾年前,我想大家都關(guān)注過一個新聞,征集有沒有人愿意去火星定居。當時據(jù)說報名火爆啊,有一百多個中國人也報了名,而且是單程票,回不來。你問我結(jié)不結(jié)婚這事,就像問我想不想去火星是一樣的,我覺得地球挺好的?;鹦钦l想去誰去,我就不 去了?!?/p>
04
34歲“高齡”入伍,從零起步,她卻用10年走完平常人18年的路。從艦艇學院學員到遼寧艦(航空母艦)航海部副部長,到長春艦(驅(qū)逐艦)實習副艦長、副艦長,鄭州艦(驅(qū)逐艦)實習艦長,再到如今準備接收某重型驅(qū)逐艦的副艦長,如果要在這些職位之前加上一個“女”字,那就必須跟上“中國首位”這個限定詞。
超乎常規(guī)的快速晉升之路背后,是她“一天48小時肯定不夠用”的努力。成為軍人之后的每一天,她的生活都只能用一句詩來形容,那就是“馬不揚鞭自奮蹄”。
初入軍校時,她插班進到艦艇學院大五,和比自己小12屆的同學一起學習。在軍校的第一次考試,考的是最難的科目“天文航?!?,身為博士的她只考了62分。但是等到兩年后軍校結(jié)業(yè)時,她的成績是全隊第一,這個成績是她“見縫插針”抓住一切時間學習的結(jié)果。
那段時間一邊要上課,一邊還要在艦上實戰(zhàn)學習,韋慧曉的時間根本不夠用,只能無限期地把睡覺時間推遲。半夜一點半值完更的戰(zhàn)士回艙時,還能看到她艙室的燈亮著。但第二天早上6點出操時,韋艦長早就站那兒等著他們。
路雖漫長,但韋慧曉早已做好了準備。無熱血,不青春,這句常被青年人們掛在嘴邊、寫在個性簽名欄的話,正在被已過不惑之年的韋慧曉踐行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