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榮
【摘要】教學過程中文化內容的滲透不但是素質教育的切實要求,而且對于數學教師的專業(yè)能力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在課堂中引入數學文化,能夠開拓學生的視野,讓學生體會數學的發(fā)展過程,學習數學家刻苦鉆研的精神,感受數學知識蘊含的美學價值,建立完善的知識體系.本文對數學文化的內涵和特點做了簡要介紹,并以人教版數學教材為例,簡要論述了在教學過程中進行數學文化滲透的策略,以期為教育同仁提供借鑒和參考.
【關鍵詞】數學文化;小學數學;教學;滲透途徑
引 言
隨著素質教育的深入落實,小學數學在基礎教育體系中的地位顯得尤為重要.數學教材中與數學文化相關的內容較多.數學文化中蘊含著豐富的數學思想,能夠體現(xiàn)出數學知識的發(fā)展和演變,對數學成就以及理論體系給出了科學的解釋和說明,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滲透數學文化能夠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數學知識的本質,讓學生深刻學習,還能體現(xiàn)出數學課堂的趣味性,讓學生在潛移默化的氛圍中接受文化熏陶,體會數學之美.因此,探究數學教學中文化內容的滲透思路對素質教育目標的實現(xiàn)具有重要價值.
一、數學文化的內涵及特點
(一)數學文化的內涵
數學文化主要指數學思想、觀點以及精神等內容.從廣義角度分析,除了數學知識內涵本身之外,數學文化還包括數學家信息、數學歷史、數學美學和數學發(fā)展等人文內涵,能夠傳達出數學、社會發(fā)展之間的聯(lián)系,還能體現(xiàn)數學與文化之間的關系.
(二)數學文化的特點
數學文化經歷時代的不斷發(fā)展而衍生,其內涵豐富,特點顯著.從總體上分析,數學文化具備如下特點.
1.數學文化具有民族性.例如,在希臘的數學文化中,能夠窺探出演繹精神;從中世紀東方數學中,能夠呈現(xiàn)出算法精神,以中國數學、印度數學為代表,重視算法內容的概括.數學文化、地域文化之間存在緊密聯(lián)系,呈現(xiàn)出濃郁的民族性特點,并且文化不受時間和地域的限制,能夠彰顯民族文化底蘊.
2.數學文化具有探索性.文化的形成需要大量數學專家持續(xù)探索.針對同一數學問題,可從知識背景、命名、推導過程、思想呈現(xiàn)等方面分析其蘊含的文化,因此,數學文化的探索空間十分巨大.
3.數學文化具有滲透性.文化只有以知識作為基礎,其內容才能被人們理解并運用,展現(xiàn)文化服務于教學的價值.并且在課堂教學中,將文化知識巧妙引入,還能培養(yǎng)學生的興趣,使其體會數學知識的實用性特點.因此,文化能夠滲透在數學知識當中,和學習者的知識、技能等掌握有緊密關聯(lián).可在教學導入階段引入數學家、數學史的相關知識,在解決問題時滲透數學公式、思想等推導相關的文化知識,在教學之后利用數學游戲、事物欣賞等方式,讓學生體會知識,感悟數學文化之美,將文化的滲透性特點體現(xiàn)出來.
二、小學數學教學中數學文化的滲透途徑
(一)拓寬教師獲取文化的渠道
在數學教學中高效滲透文化的前提條件為教師具備豐富的文化素養(yǎng).由于數學文化來源并非局限在教材當中,還源于教師日常對文化內容的積累.當教師具備較高的文化素養(yǎng)時,其能利用文化將數學課堂不斷延伸,擴大學生對文化的接觸面,豐富課堂內容,展現(xiàn)文化在數學課堂中的運用價值.部分教師自身對文化知識的掌握相對缺乏,在教學過程中難以靈活運用相關知識,不能很好地對課堂內容加以充實.因此,數學教學文化滲透需要從教師層面入手,強化教師隊伍的組織建設,注重日常學習,不斷豐富自身對于數學文化知識的掌握.
1.閱讀書籍
數學教師的專業(yè)知識水平一般較高,只需在日常學習中關注數學文化知識的積累,研讀教材,找出不同單元當中與文化相關的知識點,在教學過程中合理滲透數學文化.教師還可閱讀和數學文化相關的期刊、論文、專著等,像《數學文化》《數學教育學報》等都可以作為教師積累數學文化的良好素材.教師要不斷提高自身的數學素養(yǎng),結合學習需求,發(fā)揮自身的文化專長.
2.參加培訓
學??山M織數學教師參與培訓活動,不斷學習數學文化,在培訓中對教材中的文化做深度解讀,并選取優(yōu)秀教學案例,為教師的文化積累和教學思路的創(chuàng)新提供思路.
3.豐富學習途徑
數學教師還可利用網絡媒介,在業(yè)余時間學習數學文化.比如,關注數學文化相關的自媒體或者公眾號,利用網絡渠道豐富自身數學文化積累數量,“五高沙龍”就是質量較高的學習公眾號,教師可依托此公眾號對數學文化進行系統(tǒng)化學習.
(二)將數學文化和目標融合
在數學課堂上,所有教學策略的實施需要以教學目標作為核心.教學目標是課堂教學的出發(fā)點及落腳點,也是教師對于教學成效的簡明概述,它是課堂教學流程的“指揮棒”,也是課堂效率評判的重要標準.新課改針對數學教學方面,提出目標的設定需要具備三個維度:(1)數學知識和數學技能;(2)數學過程和數學方法;(3)學生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教師應立足于上述標準展開教學,合理呈現(xiàn)數學文化.
比如,講授雞兔同籠問題時,教學重點為明確雞兔同籠問題的各種解決方法.教學期間,教師可指導學生利用假設法完成此類問題的求解,還可指導學生對教材中的閱讀資料詳細閱讀,明確古代人們如何使用其他方法解決此類問題.在數學方法滲透方面,教師應引入數學文化,并和教學目標有效融合,拓寬學生對于此類知識的學習途徑,有助于其思維發(fā)展,啟迪智慧.
(三)在作業(yè)布置上滲透數學文化
在完成數學知識的學習之后,教師要利用作業(yè)對學生的學習情況加以檢測.因此,作業(yè)的設計十分重要,需要和學生的年齡特點、實際生活等關聯(lián)緊密,這樣才能幫助學生及時鞏固知識,提高學習效率.作業(yè)的設計可立足于實際內容,設計具有開放性、探索性問題,并在其中融入數學文化,培養(yǎng)學生應用知識的能力和意識.
在作業(yè)中融入數學文化,不代表在原有作業(yè)基礎之上增加其他文化作業(yè),也并非要求每節(jié)課結束之后都要設計和文化相關的內容,可采用如下幾種方式將數學文化合理融入作業(yè).
1.在課堂當中,存在部分生成性作業(yè).由于課堂時間有限,教師及時為學生解答,可挖掘知識和文化之間的聯(lián)系,完成文化作業(yè)的布置.學生利用課外時間,猜想知識,收集資料,并解決問題.例如,講授克與千克的內容時,教師可在課下布置“購物”任務:到超市購買散裝物品,帶到班級相互交流物品的標簽信息,順利將“克”與“千克”相關概念引入課堂.
2.還可設計親子游戲類作業(yè),通過有趣的數學游戲,呈現(xiàn)數學文化.例如,在學習“除法”內容之后,教師可設計“整除猜數”類游戲,讓學生和家長互動完成,體會作業(yè)的趣味性,鞏固知識.
3.設計實踐類作業(yè).部分學習內容受到課堂地點的限制,數學文化知識難以通過課堂進行拓展,此時可利用文化活動,設計實踐類作業(yè),像數學當中的重量、長度、面積等單位,都可以利用實踐活動讓學生深度體驗.例如,在學習“千米的認識”之前,教師可帶領學生到操場上行走1000米,讓其對比1米和1000米.
教師在課前和課后通過適當的作業(yè)布置方式,讓學生經歷知識的探索過程,通過趣味性的學習活動將數學文化的融入滲透其中.
(四)在考試測評中融入數學文化
考試作為教學質量的重要評價途徑,可作為媒介,將數學文化融入其中,具體可從以下三方面入手.
1.將數學家、數學歷史等內容添加到考查范圍之內,讓學生學習數學家們鉆研知識的精神,感受數學發(fā)展過程的輝煌成就.例如,在人教版三年級教材中,“你知道嗎”內容重點介紹了“指南針”的發(fā)展史,其作為我國古代的四大發(fā)明之一,需要學生熟記;在四年級下冊“數學游戲”的內容中介紹了小數提出、使用等內容,數學家劉徽命名小數為“微數”,后來朱世杰將其更名作“小數”.此外,牛頓、高斯等杰出數學家的相關文化知識也需要學生掌握,可在考試中有所側重.
2.在類型題解答過程中可滲透數學文化.由于數學思想貫穿于數學學習全過程,所以教師應重點通過試題來考查學生對數學思想的掌握情況.比如,在平行四邊形面積知識點的考查方面,可設計如下判斷題:“兩個等面積的三角形可否拼接成平行四邊形?”“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是否和其等底等高三角形面積的2倍相等?”為考查學生對于轉化思想的運用,還可在附加題型中讓學生使用轉化思想求解正多邊形面積等相關問題.
3.在拓展類試題中融入數學美文化內容.數學里面“對稱”“圓”“黃金比例”等內容都呈現(xiàn)出數學之美,因此,可將上述知識融入試卷,豐富試題類型,讓學生感受趣味性.
(五)數學文化融入案例
1.文化情境方面
講授對稱問題時,教師可利用文化情境,將生活中優(yōu)美的圖案呈現(xiàn)在課堂之中,帶領學生欣賞,使其明確自然事物存在的對稱美,如人體結構、漢字、建筑、字母等均包含和對稱知識相關的內容.將對稱案例作為文化滲透載體,讓學生體會事物對稱美的同時,將對稱知識加以延伸,向數學計算方面擴展.學生在欣賞中總結知識,展開聯(lián)想,體會數學之美,感受其實踐運用途徑.
2.數學欣賞方面
在教學利用圓的特點設計圖案的內容時,教師可引領學生掌握圓的特點,在畫圖過程中培養(yǎng)畫圓的技能,提高學生動手、觀察等能力,讓其體會在數學中創(chuàng)造美和欣賞美.教學過程中,教師可利用PPT展示優(yōu)美圖片,讓學生結合圖案聯(lián)想知識,體會圓的特點,并運用合作探究的模式,利用圓規(guī)、直尺等畫圓.在合作過程中明確圖案畫法,并鼓勵學生說出對于作品的理解,通過畫圖學習知識,感受數學知識蘊含的美感.在數學課堂中,學生不但能夠學習知識,還能欣賞到美麗的圖案,并且利用知識創(chuàng)作出其他圖案,深刻體會數學知識的實用性,多維度呈現(xiàn)數學文化,賦予數學課堂生動之感.
3.名人典故方面
在課堂教學中,通過師生之間的交流,由教師巧妙介紹知識,能夠引起學生的學習欲望.例如,“小數的意義”內容講解結束之后,教師可向學生介紹劉徽,讓學生了解劉徽是我國最初提出“小數”概念之人,并著有《九章算術》,和學生共同查閱資料,學習相關數學知識.
數學文化不但能夠和教學相互融合,還可利用文化內容拓展數學知識,深化學生的理解和記憶,展現(xiàn)數學家鉆研知識的精神,吸引學生主動學習.例如,歐拉提出“七橋問題”,阿基米德計算出“圓柱容球”,笛卡兒提出使用字母“x,y,z”等表示未知數,拉恩提出“除號的使用”.很多數學著作,如《幾何原本》《孫子算經》和《九章算術》等都可作為文化滲透載體.
此外,教師還可利用數學歷史滲透文化,如七巧板、貨幣歷史、計時工具、算籌記數、括號、小數、阿拉伯數字等歷史內容都可在恰當的時機向課堂中引入.教師可通過數學典故、歷史,融合數學家故事,將上述文化內容滲透到課堂之中,引導學生探究問題,激發(fā)其積極性,使其掌握科學方法,積累知識,將數學文化和數學知識高度融合.
結 語
總之,在數學教學中,教育者需要對文化內容的滲透有全新的認知,不斷提高自身的教學水平,拓寬文化視野,保證教學期間更好地將文化內容滲透到課堂之中.教師要依托教材,根據授課內容的差異合理滲透相關文化,在情境教學中體現(xiàn)數學文化,豐富文化滲透方式,在課堂、考試、課前和課后分別將文化內容融入其中,高效完成數學教學任務,展現(xiàn)文化利用價值,提高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1]李育飛.試論如何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滲透數學文化[J].科技資訊,2020,18(16):118,120.
[2]李樹菊.數學文化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滲透探究[J].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20(05):287.
[3]張曉梅.談數學文化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的滲透[J].華夏教師,2019(29):42-43.
[4]徐菁.數學文化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的滲透[J].西部素質教育,2018(20):75,77.
[5]倪明慧.讓數學教學彌漫文化氣息: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數學文化滲透[J].華夏教師,2018(30):73.
[6]張艷.互聯(lián)網+背景下小學數學教學中數學文化的滲透[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8(10):63.
[7]胡琴芬.小學數學“圖形與幾何”教學中數學文化滲透的研究[J].華夏教師,2018(07):43-44.
[8]黃小鳳.如何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滲透數學文化[J].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17(08):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