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見紅
柳州市人民醫(yī)院心血管內科,廣西柳州 545006
乳腺癌為臨床常見病、多發(fā)病。近幾年來,此類疾病的發(fā)生概率有所升高。在中國部分地區(qū),其已然成為了威脅女性身體健康的重要惡性腫瘤疾病。諸多文獻證實[1]:乳腺癌為導致女性病患死亡的重要因素。世界衛(wèi)生組織調查表明,在2012年。全球疾病的新發(fā)案例約為170萬左右。由于此類疾病所引致死亡的案例占據所有女性癌癥患者的15.00%左右。
針對于早期乳腺癌患者來講,應用保乳手術聯合術后放療能夠取得滿意療效。我國醫(yī)學技術的進展中,放射療法也取得了較為明顯的進步。針對于接受早期乳腺癌保乳手術的患者,在術后進行調強放射治療(IMRT)、三維適形放射治療(3DCRT)等治療[2],能夠在提升靶區(qū)域內照射劑量過程之中,顯著減少針對于四周高危器官的受照劑量以及體積,提升乳腺癌疾病患者的生存率以及治愈率[3],同時也可減少相關并發(fā)癥發(fā)生概率。目前經放療后患者不良反應發(fā)生率顯著下降,但在對患者開展放療時,其胸部內的高危器官比如說肺部、心臟等仍會受到一定劑量的X線照射,進而引發(fā)系列功能性以及結構病理性變化,表現出相關臨床癥狀,比如急性心包炎及遲發(fā)性損傷等不良反應[4]。遲發(fā)性損傷包含心肌病、心包疾病、冠狀動脈病變、瓣膜功能不全和心傳導異常等,臨床稱之為心臟損傷(RIHD)。
諸多文獻證實[5]:放射性心臟損傷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患者的生命品質。由此看出,擇取一類行之有效的放療后心臟損傷檢測手段具有相應的臨床意義。特此,該文全面探究彩超在乳腺癌保乳手術后放療心臟損傷檢測中的應用情況。
完成保乳手術的患者以側臥位接受診斷。在診斷時,去掉上衣。利用多普勒超聲設備對患者開展檢查。將設備的探頭頻率設定在3.5 MHz[6]。在檢查過程中告知患者平靜呼吸,以完成經胸超聲檢查。具體的檢測內容包含:冠脈內徑、E/A值、肺動脈速率、主動脈速率、短軸縮短率、左心室射血分數、右心室前后徑、右心房橫徑、左心室壁厚度、室間隔厚度水平、左心室舒張末內徑、左心房前后徑、主動脈竇內徑?;颊咴诮邮苤委熐耙约胺暖熞院缶概上嗤t(yī)生依照上述要求,對其開展2次心臟檢查,并做好有關記錄工作。
在對接受完畢保乳手術的乳腺癌患者開展術后放療過程之中,其心臟難免會受到X線照射。其中又以患者的左側乳腺照射所造成的損傷更為顯著。在以往,臨床指出:人體的心臟針對于射線耐受力和抵抗力均較高。最近幾年臨床研究證實[7]:人體心臟的抗輻射性并不高。在對患者開展胸部放療過程之中,有可能會引發(fā)程度不一的心臟損傷情況。
在疾病早期,乳腺癌患者生存時間較長。利用何種有效方式全面減少患者心臟的受照體積以及具體輻射劑量,進而緩解患者心臟損傷程度也成為了醫(yī)務工作者所重視的課題。另外怎樣利用醫(yī)學影像技術以及相關輔助檢查方法,提升接受胸部放療后的患者心臟損傷監(jiān)測水平也是需要被亟待解決的。
患者在接受完成乳腺放療之后,有可能會造成心肌損傷。由于受到放射治療的影響,患者的冠狀動脈、傳導系統、心肌、心瓣膜、心臟心包等均會被電離輻射所累及[8]。在放療之后會導致患者心肌細胞發(fā)生損傷和空泡樣變化。如果未能重視這種情況,患者還會表現出心肌細胞肌原纖維丟失以及斷裂、膠原含量水平增加。如果情況嚴重,還會導致患者發(fā)生心肌纖維化心力衰竭的不良情況??梢?,做好乳腺放療所以引發(fā)的早期心臟損傷監(jiān)測工作意義重大。
在眾多檢查患者心臟損傷的方法之中,以多普勒彩超應用頻次最高。這種方法有著無創(chuàng)、操作簡單、費用適中的優(yōu)點,在臨床中被廣泛應用。通過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查能夠有效評價患者因胸部放射治療所引發(fā)的自身心臟結構、功能以及血流動力學改變?;颊咴诮邮芡戤呅夭糠暖熤?,通過心臟超聲檢查最為常見的異常變化為左心室舒張末期直徑降低、左心室射血分數減少、二尖瓣關閉速率減緩以及左心室后壁厚度變薄等。針對于此類情況,國內外均有所研究。
有文獻[9]針對于共計120例接受胸部放療后的患者開展心臟彩超檢查結果表明:患者的心臟收縮功能明顯被削弱,但其心臟收縮功能無顯著改變。
有國外學者[10]針對于經過局部照射的大鼠心臟進行分析,實驗共計16個月,其結果表明:干預前,實驗小鼠的左心室射血分數為(65±2)%,優(yōu)于干預后(46±8)%(P<0.05)。
另外有學者[11]針對于放療前后40例胸部腫瘤患者開展心臟超聲檢查,結果表明:患者放療之后自身心臟得舒張功能以及收縮功能均有所下降。很多患者接受完畢胸部放射治療后,都出現了左心室以及右心室功能不全的情況。胸部放射治療會導致患者心肌收縮功能下降。值得說明的是,此類改變屬于單純化心肌收縮改變,這種情況會在放療之后半年左右轉歸至正常。這也從側面證實了因接受胸部放療所導致的左心室功能減退并不是永久性的。
諸多文獻表明[12],和接受胸部放療前相比,當患者在接受放療之后心臟各功能指標內的E/A值、短軸縮短率、左心室射血分數均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明由于接受放射治療的原因會導致患者心臟舒張以及收縮功能下降。
另外值得說明的是,對比接受經胸放療前后患者的冠脈內徑改變、肺動脈速率、主動脈速率、右心室前后徑、右心房橫徑、室間隔厚度水平、左心室舒張末內徑、左心房前后徑、主動脈竇內徑則無明顯差別(P>0.05)。
經胸部放療會導致患者心臟受損,其中包含了心臟傳導系統受損、冠狀動脈病變、心臟纖維化、心包疾患等等。近年來,諸多學者針對于應用多普勒彩超診斷放療所引致的心臟損害方面的價值進行了分析,并取得了一定成績。有相關文獻表明[13]:患者在接受完畢經胸部放療之后,相較于放療前,其E/A值顯著減少(P<0.05)。這種情況的出現很可能和病患自身心肌組織與心臟內膜于放射線影響有關。進而出現了心肌細胞纖維化、萎縮以及變性壞死的情況,最終導致病患的心肌適應能力降低,影響患者術后生活品質。
在1995年,國外學者Tei等[14]就提出了Tei指數的概念。其屬于一類綜合性評定患者心臟舒張以及收縮功能的新型指標,Tei指數測量方式較為簡單、重復性滿意、敏感性高。并且也不會受到諸如心室?guī)缀涡螒B(tài)、患者的心律、心室舒張壓與收縮壓影響。諸多文獻證實,在評價先天性心臟病冠心病、擴張型心臟病患者的心室功能方面,應用Tei指數有著良好的價值。針對于接受胸部放射治療的患者來講,與治療前相比,治療后患者的Tei指數改變顯著(P<0.05)。這也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放射治療有可能引發(fā)患者出現心臟早期損傷。應用Tei指數能夠與在對患者開展常規(guī)二維超聲檢查過程中無明顯改變時,測定到心功能損傷。其可以盡早發(fā)現經胸放射治療針對于患者心臟所造成的損害情況。
有文獻[15]分析了應用常規(guī)超聲心動圖測定經胸放射治療患者心臟損傷改變情況,其納入樣本共計120例,結果表明:共計15例患者發(fā)生了心臟結構異常情況。在此其中共計6例患者發(fā)生程度不一、位置不一的心臟瓣膜形態(tài)功能變化。在此其中又以主動脈瓣或者和二尖瓣受累人數最多;有9例患者發(fā)生了心包病理性改變,具體會表現為:心包壁厚度增加和心包積液的不良情況?;颊呔唧w的積液量為少量至中等量。而在心包壁增厚患者之中,右心室前壁最為顯著。
患者發(fā)生心包纖維化以及滲出的具體機制為:受到電離輻射的影響,其心包微血管中的內皮細胞受損,最終引發(fā)血管壁破損通透程度增加,纖維素就此滲出[15-16]。另外,若患者發(fā)生了心包組織缺血,還會導致纖維母細胞數量增加。就此形成了膠原纖維。相關試驗還指出[17]:在所有出現超聲心動圖異常的患者之中,應用放療聯合蒽環(huán)類或者其他化療藥物治療者共計13例,占據總異常人數的87%。該組內出現不良情況的概率明顯比單純接受放療者更高,并且值得說明的是,術后放療同時聯合蒽環(huán)類藥物化療改變最為常見??紤]之所以出現這種情況,具體原因為:①在蒽環(huán)類化療制劑中,比如說表阿霉素(EPI-ADM)、阿霉素(ADM)會導致人體自由基介導心肌細胞受損,就此形成了心肌細胞空泡以及水腫等不良情況。在此背景之下,人體心臟病理性改變更為嚴重。蒽環(huán)類抗腫瘤制劑會導致遲發(fā)性心臟毒性的不良情況發(fā)生。②針對于人體的正常組織而言,實施放射治療以及化療均會對其造成損傷。③化療藥物本身帶有一定毒性。加上放射治療所造成的不良反應,最終致使亞致死性損傷修復度受到抑制。同時也有動物實驗證實:相較于單純,放療組小鼠來講,接受放療聯合化療組的小鼠心臟膠原纖維含量水平明顯更高,其空泡樣改變更為嚴重、潤盤變直、纖維化程度較為顯著,心臟內凋亡細胞數量增加。
相關文獻[18]指出,在對接受胸部放療的患者來講,開展超聲心動圖檢查結果表明:沒有患者出現左心室收縮指標異常的情況。但值得說明的是,有很多患者出現了多項以及單項左心室舒張功能異常。在這些患者之中,又以放療聯合蒽環(huán)類制劑化療阻改變更為常見。這也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該組患者的左心室以及右心室松弛功能發(fā)生異常。出現此類情況的原因很可能因為病患心內膜與心肌組織由于受到放射線的不良作用,致使心肌細胞纖維化、萎縮、脂肪樣改變。若情況嚴重,還會表現出壞死的情況,最終引發(fā)心肌適應能力降低。
有文獻證實[19]:受試者心臟收縮功能指標,例如FS以及LVEF等等并非監(jiān)測放療早期心臟受損的高敏感指標,而只有當受試者心肌發(fā)生嚴重損傷以及心臟整個功能發(fā)生損害時,才會展現出左心室收縮功能異常變化或者形態(tài)功能改變。比如說心室腔規(guī)格擴大、心室壁菲薄等等。在對患者開展放療之后,病患的心臟舒張功能相較于收縮功能而言受到的影響明顯更高。但值得說明的是,患者具體的心臟舒張功能E/A亦會受到比如說心臟前后負荷心率、左心室流入道取樣容積部位、年齡等等諸多因素影響。由此能夠看出,在利用舒張功能指標用以評價放療后所引致的心臟損害過程中,有必要排除上述因素。
另外,患者在接受胸部放療以后,有可能會出現肺動脈高壓等不良反應。結合相關研究結果,造成此類狀況發(fā)生的因素,可能有以下幾點原因:①人體的肺動脈各個分支與放療效用下,出現纖維化改變以及血管壁增厚的不良情況。②人體三尖瓣返流會令右心室前負荷變得更為嚴重[20]。③放療后有一些繼發(fā)性血管活性物質釋放異常。具體包含血管內皮生長因子、一氧化氮、內皮素-1、血栓素A2、前列環(huán)素等。綜上所述,對經放療后患者開展超聲檢查,能夠有效評價其心臟功能、心臟結構以及血流動力學異常情況。但值得注意的是,在開展此項工作過程之中,上述指標敏感性并不高。而只有當患者心肌受損嚴重以及其自身心臟整體功能受到嚴重損害后,才會發(fā)生左心室收縮功能異常的不良情況?;颊咴诮邮苄夭糠暖熀螅鎻埞δ苊黠@比收縮功能受到影響更為嚴重。另外,經胸放療同時聯合化療,尤其是對患者使用蒽環(huán)類化療制劑時針對其自身心臟所造成的損害值得臨床重視。
綜上所述,當早期乳腺癌患者接受完保乳手術放療之后,極可能出現放射性心臟損傷疾病?;颊咝呐K所受到的具體損傷程度較低。通常情況之下,疾病不會展現出顯著的臨床癥狀。為了在根本上保證放射治療的安全性以及整體療效,工作人員應當結合患者的實際情況為其制定出科學的放療計劃,科學限制正常組織放射量。多普勒彩色超聲技術擁有著進行簡單、方法實用、價格便宜等等優(yōu)勢。其在診斷早期乳腺癌患者保乳術后放療心臟受損方面有著顯著價值,因此值得進一步在臨床中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