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卿
貴州省盤江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總醫(yī)院放射科,貴州盤州 553536
冠狀動脈造影檢查是一直被認為是診斷冠狀動脈狹窄病變的金標準,可提供冠狀動脈內部管腔變化的準確信息,在冠狀動脈介入治療術后冠狀動脈再狹窄的評估中可發(fā)揮顯著的應用價值[1]。但是,冠狀動脈造影檢查屬于有創(chuàng)操作,且檢查費用昂貴,導致患者的接受度較差[2]。近年來,隨著CT診斷技術的不斷成熟,CT評估冠狀動脈介入治療術后支架內成像質量不斷提高,為冠狀動脈介入治療術后冠狀動脈再狹窄的評估與診斷提供了可靠、準確的參考依據[3]。鑒于此,該研究為了進一步探析寶石能譜CT評估冠狀動脈介入治療術后支架內成像質量的價值,就該院心血管內科2019年5月—2020年5月72例冠狀動脈介入治療術后患者的病歷資料展開回顧性分析,現報道如下。
方便選取該院心血管內科收治的72例冠狀動脈介入治療術后患者,對其進行寶石能譜CT檢查,根據不同掃描方式將其分為高分辨組與常規(guī)組,每組36例。高分辨組:男21例,女15例;年齡48~79歲,平均(62.63±5.57)歲;疾病類型中,急性心肌梗死20例,冠心病16例。常規(guī)組:男22例,女14例;年齡48~80歲,平均(62.60±5.59)歲;疾病類型中,急性心肌梗死21例,冠心病15例。對比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納入標準:①病歷資料真實、完整;②經臨床診斷證實,符合急性心肌梗死、冠心病的診斷標準,均行冠狀動脈介入治療;③對該研究知情且同意。該研究已通過醫(yī)院倫理委員會審批。
排除標準:①伴有其他臟器的嚴重疾?。虎诰窦膊?;③有碘過敏病史。
1.3.1 寶石能譜CT檢查 應用寶石能譜CT掃描儀,靜態(tài)下,高分辨組采取前、后,門控高清方式進行掃描與重建,常規(guī)組采取前、后,門控非高清方式進行掃描與重建。數控雙筒高壓注射器,對比劑為碘海醇,350 mgI/mL,靜注60~100 mL,速率為5.0 mL/s。掃查范圍從主動脈根部到心臟膈面,以升主動脈根部平面監(jiān)測閾值;運用回顧性心電門控掃描,參數設為:管電壓100~120 kV,管電流為330 mA,FOV 25 cm,層厚0.625 mm,轉速350 ms,矩陣512×512。數據上傳至ADW4.4工作站,圖像重建參數:層厚0.5 mm,重建間隔0.25 mm,視野240 mm×240 mm,R-R間期75%,必要時高級重建顯影欠佳的血管。
1.3.2 冠狀動脈造影檢查 運用SIEMENS ZEE CEILING血管造影機,行右橈動脈穿刺,運用Judkin’s法進行多部位造影。注入非離子型含碘對比劑,獲得4個投照體位左側冠狀動脈影像與2個投照體位右側冠狀動脈影像。
(1)對比兩組的冠脈支架內成像質量評分,包括主觀評分與客觀評價。主觀評分標準:①1分:支架與支架內管腔模糊,腔內情況觀察困難;②2分:支架與支架內管腔模糊,有偽影,管腔觀察受限;③3分:支架與支架內管腔顯示不佳,有部分偽影;④4分:支架與支架內管腔顯示不佳,有少許偽影;⑤5分:支架與支架內管腔顯示清晰,無偽影;評分越高提示冠脈支架內成像質量最佳[4]。客觀評價:應用統一固定窗位2 000,窗寬500,在固定層面測量冠脈支架內徑、支架內CT值、相應層面背景噪聲值,測量3次,取平均值,并計算對比噪聲比。(2)以冠狀動脈造影檢查結果為金標準,評價寶石能譜CT對冠狀動脈再狹窄的評估價值,計算其敏感度、特異度、陽性預測值與陰性預測值。冠狀動脈再狹窄判定標準為:參考美國心臟學會分級法,將冠脈血管節(jié)段分成15段,冠狀動脈無再狹窄為1級,再狹窄程度<50%為2級,再狹窄程度在50%~75%之間為3級,再狹窄程度超過75%或閉塞為4級,1~2級視為陰性,3~4級視為陽性[5]。
采用SPSS 19.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s)表示,進行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n(%)]表示,進行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高分辨組的冠脈支架內成像質量評分、支架內徑、支架內CT值、噪聲值、對比噪聲比與常規(guī)組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的冠脈支架內成像質量評分對比(±s)
組別 冠脈支架內成像質量評分(分)支架內徑(mm)支架內CT值(HU)噪聲值(db) 對比噪聲比高分辨組(n=36)常規(guī)組(n=36)t值P值4.65±0.52 3.71±0.44 2.04±0.10 1.74±0.07 276.31±14.23 382.65±12.08 8.95±2.87 6.91±2.27 24.65±13.72 57.94±22.38 8.280<0.001 14.746<0.001 34.182<0.001 3.345 0.001 7.609<0.001
冠狀動脈造影評估結果中,冠狀動脈再狹窄1級35例,2級23例,3級13例,4級1例,即陰性58例,陽性14例;寶石能譜CT評估結果中,冠狀動脈再狹窄1級38例,2級22例,3級11例,4級1例,即陰性60例,陽性12例,寶石能譜CT對冠狀動脈再狹窄評估的符合率為91.77%,經計算,其敏感度、特異度、陽性預測值與陰性預測值分別為85.71%、94.83%、80.00%、96.49%。見表2。
表2 寶石能譜CT評估結果與冠狀動脈造影評估結果對比
冠狀動脈介入治療是臨床治療急性心肌梗死、冠心病等心血管內科疾病的有效術式,可使患者的缺血心肌在短時間內得到灌注,并達到重建血運,恢復心肌血供及心肌細胞功能的治療效果,具有創(chuàng)傷輕微、恢復快等優(yōu)勢[6-7]。然而,臨床實踐表明,冠狀動脈介入治療術后存在冠狀動脈再狹窄的風險,且發(fā)生率較高,會嚴重影響患者預后,甚至威脅生命安全[8]。因此,術后評估患者的冠狀動脈再狹窄情況尤為重要。
寶石能譜CT是一種全新的寶石探測器高清CT掃描儀,具有高清成像、能譜成像、動態(tài)成像特征,且可抑制金屬硬化偽影,能清楚顯示<3 mm的冠狀動脈支架內部結構,繼而為心臟能量成像、斑塊性質的評估提供可靠、準確的參考數據[9-10]。臨床實踐也表明,寶石能譜CT評估冠狀動脈介入治療術后支架內成像質量較穩(wěn)定,可持續(xù)增加迭代重建比例,降低圖像噪聲,且不會對圖像質量構成不良影響[11]。尤其是高分辨率掃描,可獲得近遠端的高清晰分支圖像,對直徑為1.5 mm的支架也能清楚顯示,因此其評估結果的準確率更高[12]。該研究對比高分辨掃描與常規(guī)掃描的冠狀支架內成像質量,結果顯示,高分辨組的冠脈支架內成像質量評分、支架內徑、支架內CT值、噪聲值、對比噪聲比均優(yōu)于常規(guī)組,提示高分辨掃描可獲得更高的冠脈支架內成像質量。
冠狀動脈造影是臨床診斷冠狀動脈狹窄病變的金標準,因此該研究以其評估結果為準,評價寶石能譜CT對冠狀動脈再狹窄的診斷價值,結果顯示,其符合率為91.77%,與林鵬舉[13]報道的95.77%相近;敏感度、特異度、陽性預測值與陰性預測值分別為85.71%、94.83%、80.00%、96.49%,與荊軼群等[14]的報道結果(敏感率為87.50%,特異性為92.11%)相近,提示寶石能譜CT在冠狀動脈再狹窄的評估中可發(fā)揮較高的應用價值。
綜上所述,寶石能譜CT評估冠狀動脈介入治療術后支架內成像質量的價值高,對術后冠狀動脈再狹窄評估的敏感度與特異度高,值得臨床應用與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