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克里雅河尾閭遺址群序列:考察回顧與年代研究綜述*

2021-03-27 05:51:10王金花黃晶晶胡興軍
關鍵詞:喀拉里克丹丹

張 峰,王 姣,王金花,黃晶晶,胡興軍

(1.新疆大學 教育部綠洲生態(tài)(新疆大學)重點實驗室,新疆 烏魯木齊830046;2.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新疆 烏魯木齊830011)

0 前言

綠洲在時空上的變遷過程是干旱區(qū)自然環(huán)境演化研究的重要內(nèi)容之一.克里雅河是塔里木盆地南緣第二大河流,發(fā)源于昆侖山,出山后貫穿于田縣城向北流入塔克拉瑪干腹地,距于田縣城直線約250 km處的地方,形成了現(xiàn)代的樹葉狀天然尾閭綠洲[1-9](圖1).歷史上由于克里雅河在其下游沙漠中的進退和東西擺動,在不同空間遺留了喀拉墩[6,10,11]、丹丹烏里克[6,10]、圓沙古城[12]和北方墓地遺址群等(圖1),這些遺址是克里雅河尾閭綠洲的存在和變遷的直接證據(jù).然而關于這些遺址群的時序問題研究材料分布于零散的考古探查活動和地貌學研究中,尚不系統(tǒng).本文回顧了該流域尾閭各遺址的考察活動與相關研究成果,同時結合多年現(xiàn)場考察,基于文物和現(xiàn)代測年數(shù)據(jù)對古遺址存在時代[9,13,14]進行梳理,并據(jù)此對建立克里雅河尾閭綠洲演化序列的一些問題進行探討.

圖1 克里雅河尾閭地區(qū)Fig 1 The relic sites at Keriya River delta area

1 克里雅尾閭古遺址的發(fā)現(xiàn)與考察

1.1 北方墓地遺址群

北方遺址群包含北方墓地與北方居址兩處主遺址.北方墓地2008年被盜,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伊第利斯研究員與和田文物局隨即率隊對該遺址做了保護性清理[13,15],同時命名為“克里雅北方墓地”.墓地呈橢圓形,方圓約50 m,被一處木柵墻分做南北兩部分,墓地分上下兩層埋葬,約存墓葬近百座.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考古人員于2005年在北方墓地東北15 km處發(fā)現(xiàn)了青銅器時代居址,是目前克里雅河深入到沙漠最北端并最接近塔里木河的遺址[15,16].筆者于2014年2月到達北方墓地,所見北方墓地已經(jīng)基本毀損(圖2),2018年11月又隨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隊員到北方青銅器時代居址一帶考察了地貌,北方青銅器居址的地表建筑被完全破壞,兩處主遺址周圍分別有多處遺跡點.

圖2 被損毀的北方墓地Fig 2 Photos showing the destroyed Beifang cemetery

1.2 圓沙遺址群

圓沙古城遺址位于達理雅博依西北60 km處,為周長近1公里的城市遺址(圖3).當?shù)鼐用褚罁?jù)遺址東北部的圓形大沙丘稱為“圓沙”.該遺址是克里雅河尾閭少有的未曾被國外探險家涉獵過的遺址.新疆生產(chǎn)建設兵團農(nóng)一師勘測設計隊汪光烈最早到達并記錄了遺址,他曾沿麻扎塔格山往北順著和田河行十余公里,然后沿干河床和洼地東行,在洼地邊緣發(fā)現(xiàn)“新聚落遺址”(之后被中法聯(lián)合考古隊命名為“圓沙古城”遺址)[17].遺址附近沙包較小,紅柳、胡楊殘骸密集,有古代陶器遺址、砍伐木頭痕跡以及伐倒的枯木,陶窯附近還發(fā)現(xiàn)了許多獸骨和驢頭骨[17].侯燦根據(jù)汪光烈的記錄認為遺址在和田河下游的麻扎塔格以東,并以汪光烈所記錄的“由和田河向東轉入干河床68 km”這一線索,推斷遺址位于喀拉墩西北約45 km處,并提出遺址是由和田河向東分出的支流形成的[17].此后中國科學院新疆生態(tài)地理研究所周興佳曾于1988年隨石油物探隊進入這一地區(qū),發(fā)現(xiàn)大量碎陶片和具有雙向交會斧劈痕跡的胡楊,指出該遺址“應為克里雅綠洲早期存在的跡象”[7].中法聯(lián)合考古隊在1994年開始對圓沙古城做了發(fā)掘和清理,指出這里曾有畜牧、耕作及獵漁業(yè)存在.2008年3月以及10月至11月,筆者自米薩來出發(fā)沿古河道至圓沙古綠洲遺址及其以北二十余公里處[14],2011年2月又在圓沙古城以北二十余公里自西向東橫穿了三角洲,連續(xù)發(fā)現(xiàn)多處古居民活動遺跡,認為這是一處克里雅河的尾閭綠洲[9],其中在2008年圓沙古城內(nèi)發(fā)現(xiàn)一件被圈繩一端系住的織物小袋,半徑約5 cm,內(nèi)部置數(shù)顆粟,該物件可佩戴在項上,或為原始植物崇拜信物.2018年10月至11月,中國科學院、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人民大學、北京大學、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與和田地區(qū)文物局等機構組成的科考隊,在克里雅河流域中下游做了考察,發(fā)現(xiàn)了47處文物遺跡點,并采集到70余件重要文物[18].2019年10月由和田地區(qū)文物部門,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和蘭州大學成員組成的考察隊再次對圓沙古城做了考察.

圖3 圓沙古城Fig 3 Yuansha Site

1.3 喀拉墩遺址群

喀拉墩綠洲遺址群位于鄉(xiāng)政府西北20余公里處,其正南6 km為瑪堅勒克遺址.瑞典探險家斯文·赫定于1896年沿克里雅河橫穿塔克拉瑪干大沙漠的途中首次考察了喀拉墩古城[10,19].英國人斯坦因在1901年對喀拉墩古城及其周圍的民居和佛寺進行了發(fā)掘[6],認為這是一處通往塔里木盆地北緣通道上的驛站.黃文弼是我國首位對喀拉墩古城進行考察的考古學家,在1929年的短期考察中,他認為部分遺跡可能是官署和烽燧[11],并推測此處為古代政治及軍事重要區(qū)域,還認為此處是扜彌國遺址[20].新疆博物館李遇春等人在1959年考察了喀拉墩古城,清理了古城附近兩組房址[21]和墓葬.和田地區(qū)文物局李吟屏在1983年與1989年兩次深入喀拉墩遺址踏察,認為這是克里雅河沿岸南北通道上一處軍事性質(zhì)的戍堡[22,23].新疆克里雅河及塔克拉瑪干科學探險考察隊的吳洲和黃小江1990年在這里做了考察,認為這里是古扜彌國的王宮之一[24].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與法國科研中心315研究所在1991年合作對喀拉墩遺址群及其周圍地區(qū)進行了正式清理和發(fā)掘[25,26],考察報告尚未正式發(fā)布.中德聯(lián)合克里雅河考察隊于1986年[27],周興佳曾于1995年[28],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新疆隊巫新華率隊2002年[29]對喀拉墩遺址及其周圍地貌、生態(tài)與環(huán)境進行了考察.筆者于2008年及2018年到該遺址做了考察,該遺址為一處木質(zhì)多層建筑,具有卯榫結構(圖4).

圖4 建在紅柳沙堆間的喀拉墩古城,古城木制建筑具卯榫結構Fig 4 The Karadun Site located in the Tamarix mount,noting the beams and pillars were with rafters and mortise structures

1.4 丹丹烏里克遺址群

丹丹烏里克是位于新疆策勒縣北部約90 km的塔克拉瑪干沙漠腹地的建筑群遺址,在斯文·赫定的考察報告中被稱為“塔克拉瑪干古城”[10].19世紀80年代,丹丹烏里克的一些材料就流失于海外[30-32].斯文·赫定首次考察了這里,并在1896年發(fā)掘了一些房屋與佛寺遺址[10].在隨后的1900年至1901年,斯坦因對丹丹烏里克進行了大規(guī)模的挖掘,并盜走大量文物[33].德國特靈克勒探險隊在1927年到達這里并盜走粟特文的寫本和木鎖[34].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的張鐵男、肖小勇分別于1996年、1997年到遺址做了探察[35,36].2002年至2006年,新疆文物局組織中日聯(lián)合丹丹烏里克遺址考察隊對這里進行了正式發(fā)掘,認為該遺址為我國唐代所設安西四鎮(zhèn)中于闐軍鎮(zhèn)防御體系中的重鎮(zhèn)“杰謝”舊址[37].

圖5 新疆大學地貌考察成員在丹丹烏里克遺址地表發(fā)現(xiàn)的乾元重寶(現(xiàn)存于田縣博物館)Fig 5 DandanOilik Site and the discovered Qianyuan coin cast and circulated in the Tang Dynasty

2 克里雅河尾閭古遺址群時序

2.1 北方墓地遺址群

北方墓地文物的考古文化類型與塔里木河流域羅布泊一帶的小河墓地遺址近乎相同[13],屬于塔里木盆地青銅器時代.這一推斷與該地區(qū)遺址遺存的14C測年結果一致[12,26].由中法聯(lián)合考古隊采集并送往北京大學考古文博院科技考古與文物保護實驗室的5份AMS14C樣品年齡大約在公元前1880年至公元前1700年間[12,26].中國社會科學院新疆考古隊還于2002年在克里雅河中游昆侖山前的阿羌鄉(xiāng)流水村,清理出一處青銅器時代墓葬[38],表明在青銅器時代人類已在克里雅河流域活動.

2.2 圓沙遺址群

圓沙古城遺址群文物的文化類型屬塔里木盆地鐵器時代[12].國務院第五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注明圓沙的時代為西漢.目前所發(fā)布該古城的14C年代學樣品數(shù)量較多,新疆文物考古研究報道了6件常規(guī)14C樣品年代[12,26],新疆大學測得了9件AMS14C與9件常規(guī)14C樣品[9,14],中國科學院新疆生態(tài)與地理研究所測得了1件常規(guī)14C年代學樣品[7].這些材料來自羊糞、蘆葦、砍過的木頭等.以上年齡數(shù)據(jù)大多集中在戰(zhàn)國至漢代,5處來自圓沙一帶剖面地表部分的光釋光年代學數(shù)據(jù)亦大多分布在這一時間[14].

2.3 喀拉墩遺址群

根據(jù)喀拉墩官署遺址的文化類型、遺址壁畫和塑像的風格,初步推斷其時代大致在公元3―4世紀前后[20].黃文弼與吳洲和黃小江均發(fā)現(xiàn)過五銖錢[20,24],其中黃文弼根據(jù)撿到的銅錢判斷此處“公元4世紀、5世紀有居民居住”,又指出這里“似為第一世紀之遺物”,認為喀拉墩廢棄的時間早于丹丹烏里克[24].李遇春在民居中發(fā)掘出北朝時代的毛、棉織物,還在古城南部古河道邊發(fā)現(xiàn)了“形制與南北時期相同”的三把銅勺[21].吳洲和黃小江在城堡附近的房址采集到一塊寫有古于闐語的木板,判斷其年代約4―6世紀[24].中國科學院蘭州沙漠所和德國哥根廷大學組成的中德聯(lián)合考察隊[39],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與法國315所組成的克里雅考古隊先后采用AMS14C方法和14C方法測定了年代學[12,26].其中除了中國科學院蘭州沙漠所所[41]測的房屋建筑木板年齡顯得較老,可追溯到秦,其它14C數(shù)據(jù)與考古學推斷的年代吻合較好,顯示遺址可能存在于漢代至唐代,即自公元1世紀至公元6世紀.這些數(shù)據(jù)所測樣品為建筑物蘆葦和糞層,均對古人活動時間具有很好的代表性.

2.4 丹丹烏里克遺址群

關于丹丹烏里克遺址年代,學術界觀點比較一致.丹丹烏里克出土的灰泥雕塑具有顯著的犍陀羅藝術風格[40],具有這種風格的佛像雕塑在公元前1世紀至公元7世紀的南亞比較盛行[41].丹丹烏里克清理的畫板和文書有許多是梵文、于闐語和婆羅迷文書寫的[42],這類文字曾在中國南北朝時期至宋代被使用.斯坦因,特林克勒和中日考察隊在丹丹烏里克曾撿到開元通寶(唐)[6,34,37],中日考察隊[37]和新疆大學2014沙漠科考還分別發(fā)現(xiàn)了更稀有的乾元重寶(唐)(圖5),張鐵男采集到更老的五銖錢(西漢)[36].這些錢幣的制造流通時代在漢代至隋代[43].在斯坦因發(fā)掘的文書中,所發(fā)現(xiàn)的三件契約標明了日期,分別為公元781年,公元782年和公元787年[33].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采集了遺址區(qū)的4件蘆葦和1件紅柳樣品做了14C年齡測定,最早數(shù)據(jù)在公元410年,最晚為公元870年,其余均在唐代范圍[37,44].丹丹烏里克遺址年代應該是自公元4世紀、公元5世紀至公元8世紀[45],在喀拉墩之后.

2.5 遺址時序與綠洲演化序列

沙漠腹地的遺址代表著綠洲的發(fā)育.克里雅河尾閭已有的遺址群在時代上大致延續(xù),對應于夏商時代-春秋戰(zhàn)國與漢代-魏晉南北朝-唐代.其空間上相對獨立,顯示克里雅河尾閭綠洲隨克里雅河的擺動自北方至圓沙、喀拉墩、丹丹烏里克此衰彼興的演化過程.克里雅河尾閭古綠洲的發(fā)育或可追溯到更早時期,筆者在北方一帶就曾見到早于青銅器時代的細石器(圖6),這些石器的時代早于北方墓地,這一帶更早的時期也應該是有過天然的綠洲發(fā)育.

圖6 克里雅河尾閭的北方青銅器居址的細石葉(1,2,3)(本文)與中游普魯一帶[46]的細石葉(4,5)(尼沙姑·圖爾遜繪)Fig 6 The scratch(by Nisagul Tursun)showing the blades(of this paper)at Beifang Site and Pulu Site along the Keriya Rvier

3 有關綠洲演化序列

3.1 夏商至春秋戰(zhàn)國時代綠洲發(fā)育的可能間斷

北方遺址群時代對應于我國夏代,而丹丹烏里克遺址群時代對應于我國唐代.在此期間,如果綠洲的發(fā)育是持續(xù)的并且無聚落發(fā)育的中斷,克里雅河尾閭應當保存有自夏至唐各時代的遺存,但各遺址時代并不延續(xù).夏商北方遺址的時代在約3.6 ka BP前后,而圓沙遺址群文物的14C年齡與地層光釋光OSL所示的河流活動上限約2.8 ka BP[9],大致對應春秋戰(zhàn)國,兩處尾閭遺址間存有大約有幾百年的間隔.即便將克里雅河流域中游青銅器時代流水遺址(14C年齡約3 ka BP)[38]納入進來,并將其年代視為北方遺址群的年代下限,這一間隔似乎也還是存在的.兩處遺址時代上的不連續(xù)可能原因包括聚落更替、環(huán)境演變等,連續(xù)證據(jù)有待探尋發(fā)掘.

3.2 西漢時期尾閭綠洲位置尚不明朗

據(jù)《漢書·西域傳》,貳師將軍李廣利曾擊大宛后,還過扜彌,并經(jīng)克里雅河到達龜茲[47],西漢時期克里雅河尾閭亦應有聚落存在,但根據(jù)目前相關遺存,其所在并不十分確定.黃文弼根據(jù)喀拉墩一帶所發(fā)現(xiàn)的錢幣和官署遺址認為,西漢時期,這里建有聚落[11].這一觀點得到了胡育智[39]對官署遺址木板14C年齡測定結果的支持.然而,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的發(fā)掘表明喀拉墩的年代主要在魏晉[12],所測定的14C也是在這個年齡范圍[12,26].圓沙遺址群存在的時間跨度較大,漢代克里雅河尾閭的綠洲和聚落的位置更似乎應該在這里.如果說約2000年前克里雅河曾注入塔里木河[7],其路徑更可能是經(jīng)圓沙向北的而非經(jīng)過喀拉墩,圓沙距塔里木河更為接近,該時期應多發(fā)育古河道,貳師將軍李廣利更有可能循這條路線自扜彌進入龜茲.而據(jù)已有的14C年代數(shù)據(jù)與河漫灘沉積物光釋光年齡數(shù)據(jù),圓沙一帶的綠洲發(fā)育與古居民活動時間主要集中在戰(zhàn)國及東漢[9,14],西漢的年齡數(shù)據(jù)并不多.西漢時克里雅河下游聚落究竟在何處,或為后期居民破壞了,綠洲是否持續(xù)發(fā)育,均需進一步考證.

4 關于遺址的保護

克里雅河下游存在自商周至唐代遺址序列,遺址顯示古代該流域多元文化與多信仰特征,對歷史文化研究和綠洲演化研究均具有重要意義.但由于深處沙漠,在管理和保護上存在不足:一方面是國外所謂“學者”的私自非法活動,如1998年瑞士人鮑默(Christoph Baumer)組成的一個所謂中瑞探險隊私自在丹丹烏里克的發(fā)掘,2011年6月,美國人梅維恒(Victor Henry Mair)到北方墓地并采集了樣品,送至北愛爾蘭貝爾法斯特皇后大學HRONO中心測量;另一方面則是無序戶外活動的破壞.特別是近年來,本流域遺址屢屢曝光于網(wǎng)媒旅游者頁面,炒作和戶外活動給遺址和文物帶來了極大的損害.沙漠中古代遺址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亟待公眾遺址保護意識的提高和文物保護單位相關部門協(xié)作管理的加強.

5 結語

克里雅河尾閭存在著較為連續(xù)的人類活動遺跡,由北向南,北方墓地屬夏商時代,圓沙古城與春秋戰(zhàn)國至漢代時代對應,喀拉墩則屬于魏晉至唐代,丹丹烏里克遺址群存在于唐代.克里雅河尾閭系列遺址代表了古綠洲變遷,遺址的時序延伸出綠洲演化序列,存在自北向南的退縮.也發(fā)現(xiàn)北方與圓沙期間的可能間斷,在西漢時代的所在尚不明朗等問題.通過參照克里雅河尾閭的古綠洲時空序列,可對比研究揭示塔里木盆地自然環(huán)境演化與文明變遷的歷史過程,探討其變化的驅動機制,為干旱區(qū)人與自然可持續(xù)發(fā)展提供歷史借鑒.

致謝:中國科學院新疆生態(tài)與地理研究所周興佳研究員,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伊第利斯·阿不都熱蘇勒研究員給予了指導,原于田縣文體局吳安臣協(xié)助,特表感謝!

猜你喜歡
喀拉里克丹丹
相距多少米
高中數(shù)學之美
末次盛冰期以來巴倫支海-喀拉海古海洋環(huán)境及海冰研究進展
海洋通報(2021年3期)2021-08-14 02:20:38
喀拉峻的春
西部(2021年3期)2021-07-11 15:44:17
盜號者
故事會(2020年13期)2020-07-07 09:33:19
林丹丹
海峽姐妹(2020年1期)2020-03-03 13:36:06
抿一口夢幻泡影
戲劇之家(2018年20期)2018-09-22 00:00:00
A brief introduction to the English Suffix—ive
喀拉托別水閘除險加固工程自動化控制方案設計
殺人容易脫身難
故事會(2015年5期)2015-05-08 05:45:38
平果县| 郎溪县| 锦屏县| 墨脱县| 荔波县| 宁晋县| 浪卡子县| 仁怀市| 文水县| 永昌县| 仙游县| 怀宁县| 贺州市| 西乌| 巨野县| 石渠县| 秦安县| 涿州市| 汽车| 洮南市| 弋阳县| 卢氏县| 龙游县| 友谊县| 扬中市| 永年县| 哈巴河县| 昔阳县| 泽普县| 兴宁市| 黄梅县| 锡林郭勒盟| 郯城县| 探索| 福清市| 湖南省| 温泉县| 庆元县| 德清县| 巨野县| 泰来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