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艷華
【關鍵詞】小學美術;審美體驗;“線造型”教學;教學策略
“十三五”以來,學校美術課題組立足省級規(guī)劃課題“‘生長性課程的建構和實施研究”,在美術核心素養(yǎng)(圖像識讀、美術表現(xiàn)、審美態(tài)度、創(chuàng)新能力、文化理解)思想的指導下,努力挖掘本校在美術教學中的特色和亮點,在前期“線造型”教學校本化實施探究的基礎上,繼續(xù)探索“牽一根線條去散步”主題體驗活動,開展審美體驗視域下的小學美術“線造型”教學實踐研究。
一、審美體驗視域下小學美術“線造型”教學的內涵
審美體驗就是主體在具體審美活動中被具有某種獨特性質的客體對象所深深吸引,情不自禁地對之進行領悟、體味、咀嚼,以至于陶醉其中,心靈受到搖蕩和震撼的一種獨特的精神狀態(tài)。[1]直接體驗、認同體驗和反思體驗是審美體驗的三個層次,美感、愉悅感和喜愛度是審美體驗的三個維度。
“線造型”教學是指用各種線條表現(xiàn)物象的一種教學形式,既可作為收集繪畫素材的手段,也可作為一種獨立的藝術形式,還可作為其他課程的教學輔助手段。
審美體驗視域下小學美術“線造型”教學實踐研究,是以學校為基地,以學生為主體,通過整體的策劃、設計、實施,引導學生豐富藝術情感、抒發(fā)藝術感受,在富有情趣的創(chuàng)作過程中體悟線條美的獨特性和多樣性,在反復探索、反復運用中增強理解力和創(chuàng)造力,生成屬于自己的審美感知能力,進而實現(xiàn)學科知識的內化與學科素養(yǎng)的涵育。
二、審美體驗視域下小學美術“線造型”教學的價值
“線造型”教學,讓審美體驗從學術形態(tài)向教育形態(tài)發(fā)生轉變,兩者之間有著密不可分的聯(lián)系。一是在“線造型”教學過程中,審美體驗可以被具體化和符號化,因為在藝術創(chuàng)造活動、藝術作品的存在方式和藝術接受過程中,每一個環(huán)節(jié)上都與審美體驗關聯(lián)。二是審美體驗的特質,也決定著“線造型”教學的深度、廣度與高度,沒有一定的深度、廣度與高度,審美體驗就會被自然矮化和簡單化。
根據(jù)上述認識,課題組開展審美體驗視域下的小學美術“線造型”教學實踐研究,引領學生通過感受自然界的線條、欣賞生活中的線條、領悟作品中的線條,創(chuàng)作出個性化的富有童真童趣的作品。在用眼睛看、用耳朵聽、用嘴巴說、用手操作的過程中,學生主動掌握知識,進行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在感悟和思考中提升了審美能力。
三、審美體驗視域下小學美術“線造型”教學的策略
(一)構建“線造型”教學內容
遵循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課題組嘗試分年段、分類型開展教學,制定階梯式的教學內容。
低年級的教學以兒童想象畫為主,引導學生認識線的種類,能用長短、粗細、疏密、深淺、虛實的線條組合排列,體會線條的裝飾作用;能用線條大膽、主動地表現(xiàn)簡單景物,創(chuàng)作有童味的充滿想象的畫面。這一階段旨在培養(yǎng)學生對“線造型”的興趣,在鼓勵和肯定中增強學生學習的樂趣和自信心。
中年級的教學以靜物寫生為主,內容涉及生活中的玩具、花卉、生活用品、動物、交通工具等,嘗試將日常生活中的所見所想所感用連環(huán)畫、畫日記的形式表現(xiàn)。在此階段,教師要引導學生感知物象的結構、質感、肌理,在觀察中預想出物象特有的線性美,在對物象的取舍與重組中,培養(yǎng)審美眼光。
高年級的教學主要是加強人物造型的練習,指導學生準確把握人物的比例、結構,能用富有變化的線條來塑造人物形象;進行室外寫生,依據(jù)自然形態(tài),學習構圖和取景方法;進行中國畫花卉線描、中國畫名家線描人物的臨摹,在學習前人經驗的基礎上將人物寫生稿提煉成中國畫線描等。高年級學生已經具備較強的線造型表現(xiàn)能力,此階段教師要引導學生認識到線條在繪畫情感表達中的作用,愿意分享自己創(chuàng)作美術作品時的真實意圖,能對他人的美術作品進行評價和判斷。在提高學生線造型能力的過程中,教師要關注學生在繪畫中的心理變化,以促進其審美心理的健康發(fā)展。
(二)探索“線造型”教學方法
根據(jù)學生的心理和生理特點,遵循從易到難、循序漸進、分層指導的原則設計“線造型”教學。
1. 欣賞中起步。
引導學生認識欣賞線條,不能停留在看到的形式上,要透過現(xiàn)象感受它呈現(xiàn)出來的美,如直線的廣闊、平靜、挺拔,曲線的柔和、優(yōu)美、婉轉,折線的倔強、剛毅、跳躍等。保羅·克力曾經說過:“一根線條可以成為一幅畫中的重要因素。它可以有它自己的生命,一種表現(xiàn)力,以及它自己的個性特征?!痹诮虒W中,通過讓學生欣賞大量優(yōu)秀的線描作品,來提高學生對線條的認知和解讀能力,加深學生對線條這一藝術語言的理解,在浩繁的作品中,甄別和獲得有益的信息,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2. 臨摹中成長。
朱作仁先生曾經說過:“沒有模仿就沒有創(chuàng)造,模仿是創(chuàng)造的基礎?!痹趯W生對線條有了初步認識之后,可讓他們進入臨摹階段。臨摹是一種比較綜合的訓練方式,有助于提高學生線條的運用能力。例如,引導低年級學生通過臨摹創(chuàng)意裝飾畫,學習點、線、面裝飾畫面時的排列組合方法,啟發(fā)學生想象,拓展學生的發(fā)散性思維;引導中年級學生臨摹靜物作品,了解畫面的構圖,感受線條變化的美感;引導高年級學生臨摹中國傳統(tǒng)“十八描”作品,在與游絲描、鐵線描、曹衣描等對話中,體會到“線造型”的氣韻生動,因而心生敬意、主動學習。
3. 創(chuàng)作中提升。
“線造型”創(chuàng)作沒有固定答案,教師要鼓勵學生展開奇思妙想,畫出自己眼中的世界。創(chuàng)作要堅守學生立場,從學生已有的經驗出發(fā),提倡個性化的表現(xiàn),在開放的心理環(huán)境中尋找屬于自己的表達方式,表達自己的意圖、思想和情感,展示積極向上的少年形象。
(三)豐富“線造型”教學活動
1. 跨越學科界限,尋找“線造型”教學的融合點。
在學生對線造型知識有了正確的理解和運用后,教師可將美術學科知識與其他課程進行關聯(lián)融合,打通美術、數(shù)學、語文、音樂、體育等學科知識的界限,引導學生在多學科的交互學習中,增強學習的廣度和深度。
例如,數(shù)學游戲課,學生利用直線編織各種圖案,在直觀形象中感知數(shù)學的線條美、和諧美和對稱美;語文閱讀課,學生在讀了《西游記》后,以連環(huán)畫的形式呈現(xiàn)出自己的理解,賦予中國傳統(tǒng)白描畫更多的童趣;音樂鑒賞課,流動的音樂,讓學生對線條有了全新的理解;體育課,學生在力量、速度和柔性中展示線條……
2. 立足生活感知,尋找“線造型”教學的實踐點。
課題組創(chuàng)設條件,拓展“線造型”教學空間,不局限于課堂和學校,盡可能向社會延伸,讓學生積極參與社會實踐,置身真實的情境,在主題引領下進行“線造型”教學,拉長審美體驗的廣度。
走進美食工作坊,學一學、做一做,品嘗家鄉(xiāng)美食的味道;走上“小錫班”舞臺,在一顰一笑、一招一式中感受傳統(tǒng)戲劇的魅力;走進農家小院,尋找農耕器具,在勞動中接觸農耕文化;走進植物園,觸摸形形色色的花草樹木,感受植物生長的勃勃生機……課題組站在兒童的視角,引領學生將生活中體驗到的美,轉化為藝術的素材,在對一景一物的描摹中,由表及里地感受線條中蘊藏的豐富內涵,從實踐中加深對生活美、藝術美的感受能力。
3. 融入文化理解,尋找“線造型”教學的拓展點。
美術核心素養(yǎng)中的“文化理解”指出,從文化角度來分析、詮釋和理解不同國家、民族的文化藝術特點,學會尊重并理解不同國家和民族的文化內涵與含義。[2]為此,課題組以“線造型”為抓手,在美術教學、美育課程中傳播和推廣文化。
一是用好教材,在教材中拓展。教學蘇少版《美術》四下《石頭中的生命》一課,通過對明孝陵石雕的賞析,在飄逸與厚重、剛與柔的線條中,引導學生感受石獸的威武和文武官員的氣度之美。教學蘇少版《美術》四上《門窗墻》一課,將學生的目光引向千變萬化的窗格,縱橫交錯、疏密有致的圖案,承載著人們對未來美好生活的祈愿,反映了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與審美。將“線造型”在遠古文明中、在傳統(tǒng)文化中拓展,強化學生審美感知能力,提升其對藝術作品內涵和意境的認識和理解。
二是關注地域文化,構建“線造型”教學與江南文化傳承的美育課程。江南有古樸的小鎮(zhèn),穿鎮(zhèn)而過的狹窄河道,雕刻精致的石橋,傍河而筑的民居;江南有意境幽深的園林,移步換景,充滿詩情畫意;江南還有延續(xù)著吳越文化的各式風俗……充分利用好課內課外的文化資源,拓展“線造型”教學文化育人的功能,引導學生在文化情境中學習,逐步樹立文化自信。
在實踐研究的過程中,課題組始終堅持指向美術核心素養(yǎng)培育的整體思路,始終堅守“教育即生長”的哲學立場,培養(yǎng)學生運用線條這一繪畫語言塑造形體的能力,進而提高學生的審美體驗水平,涵育學生的美術文化素養(y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