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思瑩陳思瑩,河北省2020年文科考生,被山東大學工商管理創(chuàng)新實驗班錄取。曾獲全國中學生英語能力競賽二等獎、全國中學生語文能力競賽二"/>
>>>陳思瑩
陳思瑩,河北省2020年文科考生,被山東大學工商管理創(chuàng)新實驗班錄取。曾獲全國中學生英語能力競賽二等獎、全國中學生語文能力競賽二等獎、地球科學奧林匹克競賽河北省選拔賽三等獎、優(yōu)秀共青團員、省級三好學生等。
時光荏苒,不知不覺中我已經(jīng)成為一名大學生,回想自己的高三,亦悲亦喜,甚是感慨。
還記得,課上瘋狂汲取知識營養(yǎng)的自己;還記得,課間搶著向老師問問題的自己;還記得,放學后向食堂飛奔“搶”飯的自己……我們的高三,是苦樂交織的高三,苦在身體上的消耗,精神上的負擔;樂在每天都過得充實且有意義。但無論怎樣,我的高三已經(jīng)過去,而你們的高三畫卷正在徐徐展開,等待你們的描繪。
列夫·托爾斯泰在《安娜·卡列尼娜》中說道:“幸福的人生總是相似的?!蓖瑯?,優(yōu)秀的人生也總是相似的。在我看來,每個人的未來都值得期待,但一定要做好這三件事:科學的時間規(guī)劃、良好人際關(guān)系的維護、持之以恒的努力。
魯迅先生說:“浪費自己的時間等于慢性自殺,浪費別人的時間等于謀財害命?!边M入高三后,每一分每一秒都是無比珍貴的,這就需要我們有一個科學的時間規(guī)劃,讓學習變得更加科學高效??茖W的時間規(guī)劃,首先需要有針對性,針對學校的復習計劃和自身情況來制訂。也就是說,學校上課時你要上課,因為學校的復習是很全面的,這樣可以帶你選出你沒有掌握的知識點;但是自習課時你就可以針對自己的情況進行突破,哪兒弱補哪兒。其次要有靈活性,學會靈活處理問題。一些小任務可以利用課間完成,我就經(jīng)常在課間做政治、歷史、地理的選擇題,而一些需動腦筋的任務就得留出大塊時間,比如數(shù)學題、英語閱讀,需要連續(xù)思考。最后要有規(guī)律性,盡量把不同的任務固定在某個固定的時間點,這樣容易讓我們形成習慣,就算有一天忘做了,慣性也會幫我們想起來的。
高三最常見的情況就是作業(yè)量大,最好能用零散的時間寫一些,這樣,就可以用多出來的時間去攻克薄弱學科。做錯題,見新題,問不會的題,這些努力不會白付出,我原本薄弱的學科在高考時發(fā)揮得很好。
有人認為高三只顧學習就好了,與別人關(guān)系好不好無所謂,其實不然。人是社會性動物,人性的一個特點就是會對他人的言辭或行動產(chǎn)生反應,稱贊或表揚的話會使人高興,中傷或批評也可以讓人低落。而當人的情緒低落或憤怒時是很難學習下去的,因此,良好的人際關(guān)系有助于讓人心情愉悅,減輕壓力,進而提高學習效率,更何況在奮斗的時候還能收獲真摯的友誼,何樂而不為呢?當然,良好的人際關(guān)系并不是讓你去進行無效社交,良好的人際關(guān)系是為了讓你能夠不把心思放在人際關(guān)系上而專心學習的。
正所謂“有志之人立長志,無志之人常立志”,無論我們的學習規(guī)劃多么完美,堅持不下去也只能是無用之物。那么如何堅持下去呢?首先,學習規(guī)劃要合理,對于設(shè)定的目標,要讓自己稍微努努力就能達到,不能太難。其次,只要制訂了規(guī)劃,就要立刻去執(zhí)行,不要想著等一切都完美了再開始,因為這樣你永遠也不會開始,我們可以在實施中修改存在的問題。最后,要每天復盤自己,給予獎懲,反思后糾正。
還記得蘇格拉底讓弟子每天甩手一百下嗎?只有柏拉圖堅持到了最后,而他成為了古希臘最偉大的哲學家之一。木心先生在《素履之至》中說:“所謂萬丈深淵,下去,也是前程萬里?!毕嘈抛约?,堅持下去,結(jié)果不會虧待自己。
對于我們大部分人來說,高考是改變命運的最佳途徑,因為考試給了你明確的努力方向和結(jié)果。而我們的人生,很難再有一個規(guī)劃明確、又恰好出現(xiàn)在我們最有時間和精力的階段里了。誠然,學歷不是唯一的敲門磚,高考也不能代表一切,但是以后,沒有一次競爭會像高考那樣單純,也不再有十六七歲的時光供你揮霍了。
愛你所愛,行你所行,聽從你心,無問西東。希望你能夠在高考結(jié)束合上筆帽的瞬間,有著俠客收劍入鞘的驕傲。
2020 年《自然》十大科學發(fā)現(xiàn)跟“天眼”有關(guān)嗎?
作為2020年《自然》十大科學發(fā)現(xiàn)之一,人類首次觀測到銀河系內(nèi)快速射電暴。這其中,就有“中國天眼”的功勞。
快速射電暴,被科學家形象地稱為宇宙中的“閃光燈”,一些天文愛好者甚至猜測它是“外星來電”。這是因為它雖然僅持續(xù)幾個毫秒,卻可以在這么短時間內(nèi),把相當于地球上幾百億年的發(fā)電量,完全以不可見的無線電波釋放掉。而要“看到”快速射電暴,就需要借助“中國天眼”。
快速射電暴的產(chǎn)生,和磁星有關(guān)。“中國天眼”幫助科學家新發(fā)現(xiàn)了許多脈沖星,脈沖星是一種獨特的致密星,而脈沖星中還有一類更獨特的叫磁星。磁星的磁場強度是地球的千萬億倍,能把原子擠成鉛筆狀,是已知密度僅次于黑洞的特殊天體,人類目前僅觀測到幾十顆。
2020年中國科學家利用“天眼”觀測的兩個重要成果,刊登在權(quán)威科技期刊《自然》上。一是發(fā)現(xiàn)快速射電暴的偏振多樣性,揭示了它來源于致密天體的磁層,而不是激波,為人類理解它的物理起源提供了新線索。二是證明磁星產(chǎn)生快速射電暴的具體過程十分特殊,并不是所有高能活動都導致快速射電暴的產(chǎn)生。
中外研究團隊通過幾個不同角度的“敘事”,共同講述了一個快速射電暴起源的“故事”。這是人類第一次觀測到位于銀河系內(nèi)的快速射電暴,磁星也成為目前唯一被觀測驗證的可以產(chǎn)生快速射電暴的天體。
入選2020年《自然》十大科學發(fā)現(xiàn),說明了快速射電暴研究的前瞻性。對于“中國天眼”在其中的重要性,北京大學教授、中科院國家天文臺研究員李柯伽認為,“天眼”靈敏度超群,可觀測其他射電望遠鏡無法探測到的微弱信號,由于工程團隊精確的反射面面型控制和19波束接收機良好的偏振特性,使它成為研究快速射電暴的利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