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受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影響,全國中小學2020年度春季學期延期開學,并展開“停課不停學”的線上教學活動。結合遠程直播教學和“釘釘”云教育平臺的特點,以高二的有機化學教學為例,從課前預習、課堂教學以及課下學習三方面,就如何利用“釘釘”和網絡資源實施促進學生自主學習的遠程直播教學進行探討。
[關鍵詞]遠程直播教學;云教育平臺;微課;釘釘
[中圖分類號]? ? G633.8? ? ? ? [文獻標識碼]? ? A? ? ? ? [文章編號]? ? 1674-6058(2021)05-0068-03
一、問題的提出
為了阻斷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在學校蔓延,確保師生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教育部決定對2020年度春季學期延期開學,并利用網絡平臺開展“停課不停教、不停學”線上教學活動[1]。遠程直播教學之前雖已在部分地區(qū)和學校實施[2],但主要是為偏遠地區(qū)學校實現優(yōu)質教學資源共享,而現今因疫情影響,需大面積推廣線上教學,對教師的信息技術能力和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均有較高的要求。
遠程直播教學主要有三種呈現形式[3],一是教師給現場學生授課的同時,也將現場的課程同步直播呈現給遠端學生;二是教師通過網絡實施遠程班級授課;三是教師通過網絡直播平臺給不同地方的學生進行遠程授課。在第一種形式中,授課教師與遠程學生缺少互動;在第二種形式中,學生需要集中到教室聽課;而第三種形式能夠打破空間及地域上的限制,防止聚集性感染,而且教師還能結合多種在線教育資源,豐富線上教學。為此,本文采用第三種遠程直播教學形式,以高二選修5的有機化學教學為例,分享如何利用“釘釘”云教育平臺及教育資源,實現遠程直播教學并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二、“釘釘”云教育平臺
云教育平臺是以云計算為基礎的,集教學、管理、學習、互動交流于一體的教育服務平臺,并以互聯網服務或軟件應用的形式提供給使用者?!搬斸敗痹平逃脚_(以下簡稱“釘釘”)是阿里巴巴集團打造的免費溝通和協同的開放式多端平臺。得益于“阿里云”的大數據存儲和分析技術支持,該平臺能夠幫助教師優(yōu)化線上教育管理,實現云課堂教學。
三、基于云教育平臺的有機化學遠程直播教學
1.微課輔助預習,促進課前學習的自主性
筆者對任教的班級進行課前自主預習的調查,發(fā)現學生對新課知識的預習以課本閱讀為主,并且只有少數學生能夠堅持每堂課課前主動預習,這是因為一方面學生認為新課知識教師會在課堂講授,沒有必要提前學習;另一方面高中的課下作業(yè)量較大,而且除了課本外缺乏預習的指導性材料。
微課是以微視頻為核心的教學資源,其內容短小精悍,通常只涵蓋單個知識點,且呈現形式多樣,除視頻外還可添加配套的課件、練習等[4]。以微課輔助學生課前預習,不僅能幫助學生精準提取新課的知識重點,高效利用時間,還能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興趣,指導學生課前學習。教師可以課前制作微課資源包并通過“釘釘”的釘盤功能共享給學生。例如,在學習官能團時,課本上除了介紹官能團的定義外,只以表格的形式簡單羅列出有機物的類別、對應官能團及代表物,使學生容易忽略官能團書寫及結構上的細節(jié),以至于面對多種官能團共存的復雜的陌生有機物時,無法辨別出其所對應的官能團結構。教師可以利用微課對官能團結構進行詳細介紹,引導學生對相似的官能團(如羧基、酯基等)進行結構辨別,強化學生的課前預習,并用課本的習題進行預習效果自測,使得師生的教與學更有針對性。
2.多元化直播教學,促進課堂學習的自主性
開放的網絡平臺和豐富的教學資源,能夠增強直播教學形式的多樣性和內容的趣味性,有助于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提高其學習的自主性和積極性。例如,在講授有機化合物的系統命名時,可采用任務式教學法,將教學內容以多個任務的形式呈現,引導學生通過“闖關”獲得新課知識,繼而利用所學知識解決綜合性問題。具體有如下幾個步驟:①明確物質類別,選取對應的主鏈;②編制官能團及支鏈的位置編號并標明二者的個數;③書寫名稱。我們可以將這幾個步驟設置成多個任務(如表 1),讓學生根據命名原則進行辨析,并通過“釘釘”的互動消息欄發(fā)表自己的答案。
豐富的網絡教學資源更能幫助師生拓展學習的內容,開展課外研究性學習活動。例如,在介紹研究有機化合物的一般步驟和方法時,可以屠呦呦如何從黃花蒿中提取青蒿素,并確定其結構及應用為主題,讓學生借助網絡平臺收集資料,了解相關的化學史和研究方法,并在直播課堂上展示研究成果;在介紹脂肪烴的來源及其應用時,可以結合疫情期間口罩短缺的問題引入口罩的制作,讓學生搜索從石油到口罩的流程,增強學生的科學精神和社會責任感。
相比新課,習題講評課較為枯燥,直播課堂上,教師可以采用學生講題的方式增強學生的參與度。例如,在講授同分異構體的相關習題時,教師可以組織學生提前進行課下討論,收集同分異構體有關內容的考查形式,并提供對應的習題,課堂上再由小組代表連麥講解題目,實現直播課堂互動。教師可以利用手寫設備輔助學生板書(如圖 1),在學生講解限定條件下的同分異構體書寫時,板書題目的信息要點、學生的解題思路及步驟,可視化呈現利用碳鏈異構、官能團異構的思想書寫同分異構體的過程。教師還可以通過收集題目的方式,對學生有疑問的題目以微課的形式錄制詳細的解題過程,并將講解的視頻和對應的題目制作成資源包通過釘盤分享給學生。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時間安排和實際需求挑選對應的題目反復觀看,實現習題的分層釋疑,增強學習的自主性。
對于課堂上的限時訓練,教師甚至可以利用一些實時統計分析的軟件(如“問卷星”),課前將練習題設置好,以二維碼或鏈接的形式發(fā)布給學生進行在線限時作答,學生提交后教師可在后臺進行數據查看,定量分析學生的掌握情況。相比傳統的課堂練習、齊聲作答或是請某一學生作答,在線提交軟件可以將定性評價轉化為定量評價,快速準確地反饋學生的學習結果,幫助教師調整教學進度和內容。
3.平臺數據支持,促進課下學習的自主性
網絡課程打破了空間上的局限,節(jié)省上下課的路程和時間,而“釘釘”提供的大數據支持,還給學生創(chuàng)建了課下自主學習的條件。除參與直播課程外,學生課下還可以通過電腦或手機隨時在線觀看或下載課堂的回放錄像,實現知識重難點的反復觀看,并詳細做好相關知識筆記,查漏補缺。對于課后作業(yè),學生可以通過教師發(fā)布的家校本提交,為方便學生作業(yè)前回顧知識,教師還可同時發(fā)布有關課件、視頻等資料。學生遇上難點問題時,可以在“釘釘”上及時與同學或老師私信討論。此外,教師可以不局限于練習冊的紙筆作業(yè),利用網絡環(huán)境,布置與社會生產、環(huán)保等領域相關的課題,讓學生以手抄報、思維導圖或是動畫的形式呈現,促進學生的自主學習。
四、總結與啟示
(1)網絡課程作為現代化信息技術發(fā)展的產物,雖不能完全替代傳統的線下課堂,但可有效優(yōu)化課堂、延伸課堂。網絡課程形式多樣,除了可以利用現有的直播教育平臺外,還可以利用微信等學生常用的社交平臺。教師可以將錄制的課程和教學資源分享在微信公眾號中,讓學生之間能夠隨時分享,利用碎片時間進行移動學習。學校也可以根據自身的需求打造網絡教育平臺,打破傳統的年級、班級的界限,共享教育資源。
(2)目前“釘釘”具備打卡、考勤、群直播、公告、班級問卷調查等應用,可滿足基本的教學需求,但要滿足多元化的教學需求還需要添加更多的互動功能。例如,增加學生屏幕分享功能,讓學生自己匯報研究成果或是直接投影板書自己的解題思路,實現以學生為主體的網絡直播教學,或增加具備競爭性的游戲化統計功能,使教師可以在直播時直接發(fā)布習題,實時記錄學生在線作答的過程,并將作答獲取的積分展示在屏幕上,在課下或者單元總結時統計出積分最高者并予以鼓勵,這不僅能夠形成良性競爭,還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
(3)網絡環(huán)境下的教學更具開放性和多樣性,學生的學習更具選擇性和自主性。教師一方面需要提升信息技術水平,加強信息技術與中學化學教學的融合能力,根據教學內容合理調用教學資源,另一方面要為學生提供遠程幫助[5],及時與學生進行溝通,幫助學生樹立自主學習觀,強化學生的學習動力,培養(yǎng)學生的自控能力和時間管理能力。
[? ?參? ?考? ?文? ?獻? ?]
[1]? 教育部.利用網絡平臺,“停課不停學”[BE/OL]. [2020-3-17].http://www.moe.gov.cn/jyb_xwfb/gzdt_gzdt/s5987/202001/t20200129_416993.html.
[2]? 李爽,王磊,白濱.基于衛(wèi)星的遠程直播教學模式評價研究:以成都其中網校為例[J].開放教育研究,2009(4):86-92.
[3]? 焦建利.組織遠程直播教學的思考[J].中國信息技術教育,2016(15):24-25.
[4]? 張一川,錢揚義.國內外“微課”資源建設與應用[J].遠程教育雜志,2013(6):26-33.
[5]? 曾澄福. 如何利用網絡進行高中化學教學[J].中學化學教學參考,2019(3):68-69.
(責任編輯 羅 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