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輝
俗話說,牙疼不是病,疼來要人命。要說牙疾那些事,估計沒幾個人能有一代文豪韓愈感受那么深刻。在給劉師服的詩中,他著實對老朋友的一口好牙艷羨不已。用他的話說就是,你看你,牙齒太結(jié)實了,吃東西就像拿刀切。再看我的,氣死個人,本身就沒幾顆了,不是搖搖晃晃,就是松松散散。妻子做飯時連栗子和梨子都不給我放,急得我是……
牙齒很重要,看來,古人也老早就認識到這個問題了。那么,他們肯定不會偷懶不刷牙,對牙齒放任不管吧?
當然不會啦,非但不會,他們護牙那些花樣和我們相比絲毫不遜色。
花樣一:用手指當牙刷
大街上,如果一個成年人不停地吮吸著一根手指頭,大家肯定會對他另眼相看,紛紛猜測他是不是腦袋瓜兒有問題。
但是,這事要是在古代,那是再正常不過了。為啥?還不是因為古代沒牙刷,古人必須得靠手指頭當牙刷用嘛。
然而,十根手指頭并非都適合當牙刷,在南北朝時期,這種為人類“分憂解難”之事只有右手中指才能獨享。而到了明代,右手中指獨霸牙齒的局面才被徹底打破,人們此時已經(jīng)開始把左右手的中指并用了。
花樣二:把中草藥粉當牙膏
牙齒本身就嬌貴,稍不留意,不是讓你牙齦出血,就是牙根疼痛,更要命的是,能疼到你不敢咀嚼食物。怎么辦?當然是用消炎清火又解毒的牙膏來幫忙了。在古代,也是有牙膏的,聰明的人們把野菊花、蒲公英、藿香、薄荷葉等中草藥研成牙粉,用手指蘸著用。除此之外,他們還發(fā)現(xiàn)一些物質(zhì)能清潔牙齒,比如說,用鹽水,或者茶水,均可以達到抑制細菌的作用。也有一些大腦洞的人想到了一些特別的漱口水,比如直接用稻草灰泡水當漱口水用,真正實現(xiàn)了點把火就能配置漱口水的目標。
花樣三:補牙很流行
在《三國演義》里,魏延彎腰搭弓,對著曹操就是一箭。哎喲,嚇得曹操一個激靈,好家伙,太險了,命保住了,門牙卻被魏延射掉兩顆。
牙掉了,實在有損曹丞相的顏面,咋辦?補唄。在古代,人們經(jīng)常就地取材,用榆皮、白苣()及其他幾種藥物充填牙齒,這是目前我國已知的治療齲齒蟲洞最早的方法。到了唐代,人們的意識已經(jīng)轉(zhuǎn)變,開始用白錫、銀箔和水銀合成一種名叫汞齊的合金。這種東西可硬可軟,用它補牙真是堪稱完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