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清玄
到臺北近郊登山,在陡峭的石階中途,看見一個不銹鋼桶放在石頭上,外面用紅漆寫了兩個字“奉水”,桶耳上掛了兩串塑料茶杯,一紅一綠。在炎熱的天氣里喝杯清涼的水,在這清涼里感受到的是人的溫情。這桶水是由某個居住在附近的陌生人提供的,他是每天清晨太陽未升起時就提這么重的一桶水來,那細致的用心頗令人感動。
在煙塵滾滾的塵世,人人都把時間看得非常重要,因為時間就是金錢,即使是要好的朋友,如果沒有特別重要的事情,也很難約齊。但是當我在喝“奉水”的時候,想到有人在這上面花了時間與心思,就覺得在忙碌運轉的世界,仍然有從容活著的人。這使我想起童年時在鄉(xiāng)村,在行人路過的路口,或者偏僻的荒村,都時常能看到一只大茶壺,上面寫著“奉茶”,有時還特別釘一個木架子把茶壺供奉起來。我每次路過“奉茶”,總會灌一大杯涼茶,到現(xiàn)在我都記得,喝茶的竹筒子里面似乎還有竹林的清香。
我稍稍懂事的時候,看到“奉茶”,總會情不自禁地想起鄉(xiāng)下土地公廟的樣子,感覺應該把放置“奉茶”者的心供奉起來,讓人瞻仰,他們就是自己土地上的土地公,對土地與人民有一種無言的無私之愛。
很久沒有看見“奉茶”了,因此在臺北郊區(qū)看到“奉水”時竟徘徊良久,說到底,不管是茶是水、在鄉(xiāng)在城,其中都有人情的溫熱。
到了山頂,沒想到平臺上也有一個相同的鋼桶,這時寫的不是“奉水”,而是“奉茶”。兩個塑料茶杯,一黃一藍,我倒了一杯來喝,發(fā)現(xiàn)茶是滾熱的。于是我站在山頂俯視煙塵飛揚的大地,感覺準備這兩桶茶水的人簡直是一位禪師。在完全相同的桶里,一冷一熱,一茶一水,連杯子都配得恰恰好,這里面到底隱藏著怎么樣的一顆心呢?
我一直認為不管時代如何改變,在時代里總會有一些卓然的人,就好像山林無論如何變化,在山林中總會有一些清越的鳥聲一樣。同樣的,人人都會在時間里變化,最常見的變化是心靈從充滿詩情畫意的逍遙,變得平凡庸俗而無可奈何,從對人情時序的敏感,變?yōu)閷σ磺惺挛餆o感。
我們在股票交易所里看見許多瞪著屏幕的眼睛,那曾經(jīng)是看云、看山、看水的眼睛;我們看簽六合彩的雙手,那曾經(jīng)是寫過情書與詩歌的手;我們看為錢財煩惱奔波的雙腳,那曾經(jīng)是在海邊與原野散過步的腳。我們的眼、耳、鼻、舌、身、意看起來仍然與20年前無異,可是在本質上,有時中夜照鏡,已經(jīng)完全看不出它們的聯(lián)結,那理想主義的、追求完美的、每一個毛孔都充滿光彩的我,如今究竟何在呢?
在人生道路上,大部分有為的青年都想為社會、為世界、為人類“奉茶”,只可惜到后來大半的人都回到自己家里,去喝老人茶了。
還有一些人,連喝老人茶自遣都沒有興致了,到中年還能有“奉茶”的心,是非常難得的。
有人問我,這個社會最缺的是什么東西?
我認為最缺的有兩種,一是“從容”,一是“有情”。這兩種品質是大國國民應有的品質,但是由于我們缺少“從容”,因此很難見到步履雍容、識見高遠的人;因為缺少“有情”,所以很難看見乾坤朗朗、情趣盎然的人。
社會學家把社會分為青年社會、中年社會、老年社會,青年社會有的是“熱情”,老年社會有的是“從容”。我們正好是中年社會,有的是“務實”,務實不是不好,但若沒有從容的生活態(tài)度與有情的懷抱,務實到最后正好是柴米油鹽醬醋茶,犧牲了琴棋書畫詩酒花。一個徹底務實的人正是死了一半的俗人,一個只知道名利實務的社會,則是僵化的庸俗社會。
《大珠禪師語錄》里,記載了禪師與一位講《華嚴經(jīng)》的座主的對話。
座主問大珠慧海禪師:“禪師信無情是佛否?”
大珠回答說:“不信。若無情是佛者,活人應不如死人;死驢死狗,亦應勝于活人。經(jīng)云:佛身者,即法身也,從戒定慧生,從三明六通生,從一切善法生。若說無情是佛者,大德如今便死,應作佛去。”
這說明禪的心是有情的,不是無知無感,用到我們實際的人生中也是如此。一個有情的人雖不能如無情者用那么多的時間來經(jīng)營實利(因為經(jīng)營情感是要付出時間的),可是一個人如果隨著冷漠的環(huán)境而使自己的心也凝滯,則絕對不是人生之福。
人生的幸福在很多時候是得自看起來無甚意義的事,例如某些對情愛與摯友的緬懷,例如有人突然給了我們一杯清茶,例如在小路上突然聽見冰果店里傳來一段喜歡的樂曲,例如在書上讀到一首動人的詩歌,例如偶然聽見老人說了一段充滿啟示的話語,例如偶然看見一朵酢漿花的開放……總的說來,人生的幸福來自自我心扉的突然洞開,有如在陰云中突然陽光顯露、彩虹當空,這些看來平淡無奇的東西,是在一株草中看見了瓊樓玉宇,是由于心中有一座有情的寶殿。
心扉的突然洞開,正是來自“從容”,來自“有情”。
(心香一瓣摘自微信公眾號“世界名著每日讀”,本刊節(jié)選,鄺 飚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