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梅
【摘要】目的:探討齦壁提升后高嵌體修復齦下缺損后牙的應用效果。方法:研究期2020年1月-2021年1月,40名齦下缺損后牙患者進入研究,所有患者均接受樹脂填充齦下邊緣變?yōu)辇l上邊緣,齦壁提升后以鑄瓷高嵌體修復治療,于修復治療后對患者進行復診,其修復效果進行評估。結果:嵌體修復治療后12個月,對患者進行復查,結果顯示,治療成功率為95.00%(38/40),即修復體頜面形態(tài)正常、無凹陷,修復體表明無裂紋、斷裂,修復體穩(wěn)固、無脫落,修復體邊緣閉合、不卡探針、無臺階,修復體邊緣線上未見著色,無繼發(fā)齲,牙齦健康狀況正常;2名患者存在修復體頜面輕微凹陷,修復體表明存在可見裂紋、折裂,修復體探針可觸及邊緣肩臺,未接觸牙本質、基底,修復體邊緣可見著色、但著色未向牙髓方向滲透,存在與修復體有關繼發(fā)齲,牙齦輕微出血癥狀。結論:齦壁提升后高嵌體修復齦下缺損后牙的應用效果顯著,值得臨床應用。
【關鍵詞】齦壁提升;高嵌體修復;齦下缺損后牙;應用效果
【中圖分類號】R322.4+1 ? 【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2026-5328(2021)12--01
在臨床中,針對后牙缺損患者主要以嵌體方案進行修復治療,其優(yōu)點在于磨除牙體組織少,能夠最大程度暴露牙體組織。由于瓷嵌體其機械強度突出,顏色相似于天然牙,因此是患者的首選方案。如缺損部位為齦下后牙,則直接嵌體修復治療會一定程度上增加印膜、粘結的難度,進而導致邊緣連續(xù)性,邊緣拋光效果受到影響[1]。目前,在齦下齦壁至齦上的提升中借助樹脂材料是較為普遍的方法。本次研究就此展開探討,以齦壁提升后高嵌體修復治療的臨床效果為重點,納入齦下缺損后牙患者40例,進行綜合分析,內容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研究期2020年1月-2021年1月,40名齦下缺損后牙患者進入研究,所有患者均接受樹脂填充齦下邊緣變?yōu)辇l上邊緣,齦壁提升后以鑄瓷高嵌體修復治療。本次研究涉及40名觀察對象中,男性患者18例,女性患者22例,年齡區(qū)間18-55歲,平均年齡(35.42±4.13)歲,共40例牙齒,磨牙27顆,前磨牙13顆,患牙存在牙髓炎或根尖周炎合并齦下牙體缺損,在根管治療后,患者繼續(xù)進行齦壁提升術+熱壓鑄瓷高嵌體修復治療。
納入標準:后牙牙體缺損已歷經(jīng)完善根管治療,且存在一個齦下2mm壁缺損邊緣,其余軸壁齦上高度不低于1mm,厚度不低于2mm。排除標準:缺損位置在齦下壁不少于1個,缺損原因存在齦下2mm下方;患者存在夜磨牙等不良咬合習慣;患者存在未經(jīng)治療的牙周疾病、牙體、牙髓、根尖周。
1.2方法
齦壁提升與牙體預備:在患牙根管治療結束后,對于缺損位在齦下牙體,以不同粗細的排齦線進行排齦,將缺損牙體組織充分暴露。如存在出血、邊緣未完全暴露患者,向齦溝內注入專用止血劑,再放入排齦線,靜置5min后,將排齦線取出,并對局部進行充分沖洗。取圈型成型片進行成型操作,調整成型片,充分貼合牙體,取自酸蝕粘結劑對牙體進行酸蝕,底部用流動樹脂,上層用充填樹脂對牙位齦下缺損進行分層填充,直至缺損部位邊緣升至齦上0.5-1.0mm位置,再次去除成型片,對充填樹脂情況進行檢查,以金剛砂車進行修整、拋光,最后拍X片檢查,確定無懸突等。依據(jù)高嵌體要求完成備牙,即功能尖磨除2mm,非功能尖磨除1.5mm,使功能尖外斜面咬合接觸點以下1mm位置形成直角肩臺,保持寬度1.0mm,軸壁無倒凹并保持平行。
取模、比色以及嵌體操作:利用硅橡膠進行二次印模,制作鑄瓷高嵌體,按照粘結劑要求完成嵌體粘結,結合患者咬合狀態(tài)調整咬合后,拋光。所有操作均由同一主治醫(yī)生完成。
1.3觀察指標
于嵌體修復治療后12個月對患者進行復查,參考美國公眾健康服務標準(USPHS)對修復體的磨損、折裂、脫落,檢查邊緣密合性、邊緣著色、繼發(fā)齲、牙齦健康狀況[2]。
2結果
嵌體修復治療后12個月,對患者進行復查,結果顯示,治療成功率為95.00%(38/40),即修復體頜面形態(tài)正常、無凹陷,修復體表明無裂紋、斷裂,修復體穩(wěn)固、無脫落,修復體邊緣閉合、不卡探針、無臺階,修復體邊緣線上未見著色,無繼發(fā)齲,牙齦健康狀況正常;2名患者存在修復體頜面輕微凹陷,修復體表明存在可見裂紋、折裂,修復體探針可觸及邊緣肩臺,未接觸牙本質、基底,修復體邊緣可見著色、但著色未向牙髓方向滲透,存在與修復體有關繼發(fā)齲,牙齦輕微出血癥狀。
3討論
在牙科修復治療中,盡可能保留患者自身牙體組織是修復的關鍵。相比于全冠修復治療,嵌體修復技術其磨除牙體組織少,最大程度上保留了患者牙體組織。而隨著醫(yī)療材料技術的進步,全瓷嵌體其優(yōu)異的強度,可滿足患者咬合力恢復的要求,而且其美觀,耐磨性好,是臨床廣泛認可的修復方案[3]。
良好的粘結強度是確保鑄瓷嵌體修復效果的重要因素,優(yōu)質的粘結效果能夠使修復體受到的力均勻分散于基牙上,進而增加瓷嵌體的抗折能力,增強樹脂粘結劑的粘結強度,降低滲漏的發(fā)生。當修復體邊緣處于齦下時,常規(guī)粘結時容易沾濕,導致齦溝液污染,進而粘結面清潔度差,而樹脂材料能夠將邊緣提升至齦上,增加隔濕效果,進而獲得更加清潔的粘結面,提高樹脂粘結的有效性,并且在后續(xù)取模、邊緣密合性檢查時更加方便,有助于將多余粘結劑去除,增加拋光的便捷性[4]。本次研究結果也顯示,嵌體修復治療后12個月,對患者進行復查,結果顯示,治療成功率為95.00%(38/40)。
綜上,齦壁提升后高嵌體修復齦下缺損后牙修復治療中,具有操作方便,不影響牙周健康的優(yōu)勢,但長期效果需進一步觀察。
參考文獻:
[1]申林,汪婷婷.第二磨牙遠中齦下缺損齦壁提升后高嵌體修復的短期臨床觀察[J].口腔頜面修復學雜志,2021,22(2):86-91.
[2]陳天來,吳千駒,張怡.齦壁提升術與冠延長術在齦下缺損全瓷高嵌體修復中的應用效果[J].醫(yī)療裝備,2021,34(22):57-59.
[3]徐曉旭.不同材料行齦壁提升術后高嵌體修復的臨床觀察[J].首都食品與醫(yī)藥,2021,28(10):42-44.
[4]馬紅.齦壁提升后高嵌體修復齦下缺損后牙的效果觀察[J].口腔疾病防治,2019,27(9):582-585.
2037500783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