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健超,彭少成,匡 川,翁建武,董必欽,洪舒賢,邢 鋒
1)中國地震局工程力學研究所,中國地震局地震工程與工程振動重點實驗室,黑龍江哈爾濱 150080;2)深圳大學土木與交通工程學院,廣東省濱海土木工程耐久性重點實驗室,廣東深圳518060
隨著橡膠消費的增加,大量廢棄橡膠尤其是廢棄輪胎帶來環(huán)境污染問題.橡膠-水泥復合材料由于可回收作為骨料來源,受到了廣泛關注[1].橡膠-水泥復合材料作為一種新型的環(huán)保材料,相對于普通混凝土,具有更好的延展性、韌性、抗沖擊性、能量耗散和阻尼比[2-4],同時也有抗壓強度、抗拉強度和彈性模量低的缺點[5-8].現(xiàn)有研究大多是基于宏觀尺寸的力學分析[9-10],對于內(nèi)部介觀尺寸變化和表征方面的研究較少[11].對于橡膠-水泥復合材料,受載下內(nèi)部的介觀裂縫可能會演變成宏觀裂縫[12],從而帶來嚴重的經(jīng)濟和社會損失.因此,隨著橡膠 水泥復合材料的廣泛應用,有必要對其內(nèi)部的裂縫發(fā)展過程展開研究.
最近幾年, X射線計算機層析成像(X-ray computed tomography, XCT)無損檢測技術被廣泛應用于橡膠-水泥復合材料的內(nèi)部裂縫檢測中,并且取得了較為直觀的可視化結(jié)果[13-15].在處理XCT圖像時,往往采用全閾值法,即根據(jù)灰度直方圖劃分圖像灰度值,來分離固相和氣相等目標[16].這種處理忽略了X射線不均勻和噪聲的影響,且確定閾值范圍帶有較大的主觀性.以局部閾值法能夠解決以上問題,同時也能減小圖像中偽影的影響[17].然而在識別介觀裂縫時會在出現(xiàn)較大的尺寸誤差[18].相比于普通混凝土,橡膠-水泥復合材料受壓破壞時候會產(chǎn)生更多的介觀裂縫[19-20],導致實際中得到的XCT圖像更加復雜,而以往的方法也不再適用于橡膠-水泥復合材料內(nèi)部裂縫的圖像處理.為此,本研究建立一種比傳統(tǒng)處理方法能更準確識別、分離橡膠砂漿內(nèi)部孔隙和裂縫的方案,研究不同質(zhì)量分數(shù)的橡膠砂漿內(nèi)部裂縫的變化規(guī)律.
本實驗采用P.O.42.5普通硅酸鹽水泥(參照GB 175—2007)、去離子水和標準砂,砂子、水泥和水的質(zhì)量比為4∶2∶1.其中,砂子選擇粒徑為100~300 μm的細砂,堆積密度為1 810 kg/m3.橡膠顆粒粒徑為100~300 μm,堆積密度為850 kg/m3,質(zhì)量分數(shù)分別為0、5%和10%.將上述材料按比例混合攪拌后澆入10 mm×10 mm×10 mm的模具中,澆筑后將樣品連同模具放入(20±2) ℃的標準養(yǎng)護室中養(yǎng)護24 h并拆模,再在相同條件下繼續(xù)養(yǎng)護27 d.在XCT掃描測試開始前,用砂紙打磨樣品的表面,以便可以均勻施加壓力.
采用基于XCT原位的加載掃描裝置.試樣加載速度為0.1 mm/min,采樣速率為500 ms/次.在正式加載前,進行預加載,對橡膠質(zhì)量分數(shù)為0、5%和10%的樣品,分別取6個試樣測試相應的極限荷載(參照標準GB/T 17671—2020).得到3個不同橡膠質(zhì)量分數(shù)的極限荷載后,開始正式實驗.第1次掃描未加載狀態(tài)的樣品,然后對分別增加到50%極限載荷和90%極限載荷的載荷進行XCT掃描.最后,將樣品加載到破壞狀態(tài)(極限加載),停止加載并進行最后1次掃描,共掃描4次.掃描參數(shù)為:電壓為80 kV,電流為100 μA,放大倍率為0.4,曝光時間為8 s,圖像矩陣為1 024 voxel×1 024 voxel×1 000 voxel,像素分辨率為14.273 5 μm×14.273 5 μm×14.273 5 μm.
通過XCT原位加載得到的3D切片圖像中,包含水泥、砂子、孔隙、裂縫、橡膠顆粒、未水化水泥顆粒、外部空氣和偽影等.為達到分離裂縫目的,建立圖1所示流程圖,主要步驟為:
1)沿z方向取切片圖fz0作為輸入,確定圖中樣品邊界并獲得只包含樣品區(qū)域部分的圖像fz1(邊緣含少量背景殘留);
2)對fz1進行二值化處理,獲得包含孔、橡膠顆粒、裂縫和少量邊緣背景的二值化圖fsz1;
3)通過特定的形狀分離篩選出孔(除去與橡膠顆粒相同形狀特征的)、橡膠顆粒、裂縫的2D二值圖像Fz(Fz1,Fz2,Fz3);
4)根據(jù)Fz圖像棧,堆疊成Fz3D;
5)重新沿x和y方向分別取切片圖fx0和fy0,依次按照步驟 1)至步驟 4)得到Fx3D和Fy3D;
6)將Fx3D、Fy3D和Fz3D全部選擇孔圖像,其交集作為最終孔的3D圖像,以同樣方式得到橡膠顆粒和裂縫的圖像.
圖1 3D切片圖像處理流程Fig.1 Flow chart of image processing of 3D slice
在獲取的XCT圖像中,常常在樣品區(qū)域的邊緣部分存在與外部連通的裂縫或孔隙,為能區(qū)別于外部空氣,需要封閉處理.對裂縫附近的灰度值進行非線性拉伸處理,構建的變換函數(shù)為
(1)
(2)
f(x,y)為原始輸入圖像的灰度值;T為f(x,y)的Ostu’s閾值;q為區(qū)間系數(shù),本研究取0.7;lam為系數(shù),取0.04;s(x,y)為輸出圖像的灰度值.
圖2以橡膠質(zhì)量分數(shù)為10%的樣品切片為例,進行真實的輪廓處理.除了區(qū)域A外,其他邊緣線都能很好識別. 將二值化圖像填充后便可得到樣品區(qū)域的掩膜M(x,y), 有
g0(x,y)=fz0(x,y)×M(x,y)
(3)
其中,輸出g0(x,y)為只包含樣品區(qū)域的灰度圖像;M(x,y)中的像素值只包含0和1.為改善該圖在樣品區(qū)域的對比度,對樣品所在區(qū)域的灰度值進行最大最小標準化,得到g(x,y), 結(jié)果如圖2(c).其中,殘留部分背景(外部空氣)在后面孔隙篩選時會被分離.通過以上操作可獲得較為真實的樣品區(qū)域圖像,并且區(qū)域A中的連通裂縫也被識別為樣品部分,如圖2(d).
圖2 樣品的真實輪廓處理過程Fig.2 (Color online) The processing process of real contour of sample
Sauvola’s方法[17]屬于局部閾值法.閾值計算公式為
(4)
其中,m(x,y)和s(x,y)分別為像素點(x,y)的灰度平均值和標準差;k是敏感系數(shù),本研究取0.15.可得x和y方向的圖像為
(5)
將高于局部閾值的設為前景255,其他為背景0,由式(5)可得x和y方向的2D圖為
(6)
將表示樣品區(qū)域的掩膜與二值化圖像結(jié)果相減,可得到樣品內(nèi)部的孔隙與裂縫.
圖3 二值化結(jié)果及打斷位置(黑框)Fig.3 Binarization results and interrupt location (black frame)
2.3.1 分離裂縫與殘留空氣邊緣連接點
樣品二值化結(jié)果如圖3.在ImageJ中加載所有沿z方向的切片,選定圖3所示3個黑框處,進行“Edit”和“Clear”,并應用到所有切片.經(jīng)過此操作,在進行鄰域標記時,殘留邊緣空氣便與裂縫區(qū)分開.
2.3.2 24鄰域標記
對于圖像上任意一個像素的鄰域,可將其周圍24個點標記為N24(P)集合.
在二值圖中,如果灰度值均為255的像素點都在集合N24(P)中,那么這些像素點同屬一個24連通域.本研究對圖2中24連通域的標記可以通過兩步法[21]在Matlab中完成.
2.3.3 形狀分離
為了能夠在形狀上區(qū)分裂縫、孔和橡膠顆粒,本研究建立一個形狀分離器,其細長度p為
(7)
等效直徑dE為
(8)
其中,s為連通域的面積.
連通域中心點(xo,yo), 為每個連通域內(nèi)所有像素點坐標的平均值.
橡膠顆粒的粒徑范圍為100~300 μm,形狀介于圓形和正三角形之間,即細長度在[1,π/2]內(nèi).具體參數(shù)篩選條件如表1.
表1中,若條件2的兩個條件都滿足,便判定為橡膠顆粒(包含部分孔).條件1中的xmin、ymin、xmax和ymax分別對應圖像中連通域中心點坐標的最值;t為判定是否靠近外側(cè)的閾值條件,本研究取15.
表1 篩選不同目標的參數(shù)條件范圍
根據(jù)以上條件和參數(shù),建立形狀篩選過程(圖4),步驟為:
3)當U1不滿足條件1,判定為邊界外部空氣殘留,將之全部剔除,得到圖像Q2; 當U1滿足條件2時,判定為橡膠顆粒以及相同形狀的孔,將之全部從Q2中篩出,得到剩余圖像Q3; 當U1滿足條件3時,判定為孔,并將其全部篩選出,剩余圖像為裂縫.
圖4 形狀篩選過程Fig.4 Process of shape filter
XCT掃描后得到一系列二維投影圖像,利用這些圖像重建3D數(shù)據(jù)集或3D立體圖像.按照圖1和圖4,以質(zhì)量分數(shù)為10%的橡膠砂漿為例,對極限加載下的圖像進行處理.圖5為裂縫提取過程.其中,圖5(a)為實驗獲取的XCT圖像的3D重構結(jié)果;圖5(b)為樣本中間高度處的切片圖像,可以觀察到有未水化的水泥、砂子、孔和裂縫等信息;圖5(c)為提取的孔、橡膠和裂縫整體;圖5(d)為最終裂縫的提取結(jié)果.可以看出,經(jīng)過3個方向的處理與合并,裂縫上與之相連的球狀孔可以被正確分離.
圖5 裂縫提取過程Fig.5 (Color online) Crack extraction process
以橡膠質(zhì)量分數(shù)為10%的樣品為例,加載下的圖像處理結(jié)果如圖6.通過相同的處理過程,可以得到不同加載階段3種質(zhì)量分數(shù)橡膠的裂縫3D重構圖,計算體積與寬度,分析不同質(zhì)量分數(shù)橡膠對試樣內(nèi)部裂縫的影響.
圖6 加載過程的3D裂縫重構Fig.6 (Color online) Three-dimensional crack reconstruction under load
不同橡膠質(zhì)量分數(shù)試樣在不同加載階段的裂縫體積如圖7.試樣內(nèi)部的裂縫體積變化趨勢是一致的.試件破壞前裂縫體積較小,在極限荷載作用下突然增大.在加載前,試樣內(nèi)部初始裂縫的體積隨著橡膠的摻入逐漸增大,這是因為橡膠-水泥界面的作用效果一般不如傳統(tǒng)的橡膠-砂子界面,橡膠的摻入可能會改變橡膠砂漿內(nèi)部初始結(jié)構的特征,導致初始裂縫體積的增加.但試樣破壞時,橡膠質(zhì)量分數(shù)為0的試樣裂縫體積最大(約為橡膠質(zhì)量分數(shù)為10%試樣的2倍),其次為橡膠質(zhì)量分數(shù)為5%的試樣. 這是因為橡膠是一種可逆形變的高彈性材料,它的摻入提高了試樣整體對輸入能量的吸收,進而提高試樣的延性,導致破壞時裂縫體積的減?。?/p>
圖7 不同橡膠質(zhì)量分數(shù)試樣在不同加載階段的裂縫體積Fig.7 The crack volumes of the samples with different rubber contents at different loading stages
裂縫體積分數(shù)隨裂縫寬度的變化如圖8. 由圖8可見,隨著橡膠摻入量的增加,試樣內(nèi)部的細裂縫逐漸增多,寬裂縫逐漸減小.
圖8 裂縫體積分數(shù)隨裂縫寬度的變化Fig.8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volume fraction and crack width
改進傳統(tǒng)方法,進行橡膠砂漿受載后裂縫的識別和提取研究.提出的方法能夠較精準地提取XCT加載測試中橡膠砂漿樣品圖像的裂縫,并完成橡膠顆粒和孔的分離.在加載前,試樣內(nèi)部初始裂縫體積隨著橡膠的摻入逐漸增大,試樣破壞時,由于橡膠提高了試樣受載后的延性,導致裂縫體積隨著橡膠質(zhì)量分數(shù)的增加而減小.隨著橡膠摻入量的增加,試樣內(nèi)部的細裂縫增多,寬裂縫逐漸減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