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艷廣,袁龍文,韓勁龍,梁濟川,歐陽彪
(1. 中交二航局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湖北 武漢 430000; 2. 海工結構新材料及維護加固技術湖北省重點實驗室, 湖北 武漢 430040;3. 廣東省北江航道開發(fā)投資有限公司, 廣東 清遠 511500)
車-橋耦合動力作用包括大量非線性因素,如橡膠輪胎大變形、瀝青混合料黏彈性、路面不平度等[1-2]。橋面鋪裝層分層鋪筑,各層材料在環(huán)境變化和車-橋耦合動力作用下出現(xiàn)大量病害,如瀝青混合料推移、脫落、車轍等,水泥混凝土裂縫、破損等,鋼板、鋼梁焊接處銹蝕等。這些病害嚴重影響橋梁工作狀態(tài)以及服役壽命,相關問題亟待解決[3-4]。
車輛與橋梁相關參數(shù)、路面不平度激勵以及車橋工作狀態(tài)對車-橋力學行為有巨大影響[5]。國內外學者針對車-橋耦合動力作用已進行大量研究:張彥玲等[6]研究橋梁在諧波荷載作用下力學行為,結果表明橋梁跨中動撓度受靜載影響較大。魏志剛等[7]推導車輛動載作用下橋梁剛度分布函數(shù),根據(jù)變形協(xié)調方程及荷載平衡條件,得到橋梁動力響應。張玥等[8]基于Midas/FEA軟件,建立橋梁模型,研究不同工況下橋梁應力變化規(guī)律。李慧樂等[9]建立三維車輛模型與橋梁有限元模型,根據(jù)車輛與橋梁接觸行為,求解橋梁動態(tài)響應。楊永清等[10]建立某公路橋正交異性橋面板有限元模型,研究其在移動荷載下不同橋梁部位應力特征,并基于應力等效原則建立足尺模型驗證不同橋梁部位疲勞特性。綜上可知,大量車-橋耦合動力研究采用移動荷載、移動質量塊或者簧上質量模擬車輛荷載;橋面鋪裝層材料未能考慮瀝青混合料黏彈性;輪胎簡化為質量、剛度、阻尼模型,相關研究結果與工程實際存在較大差距。
建立四分之一車輛模型和簡支橋模型,其中車輛模型考慮橡膠輪胎,簡支橋模型考慮瀝青混合料黏彈性?;谳喬ヅc橋面鋪裝層接觸關系,建立車-橋耦合動力模型,采用中心差分法和有限元理論求解車-橋耦合動力方程以及車輛與橋梁時域響應,將仿真值與測量值進行對比,驗證該模型。計算分析橋面鋪裝層三向應力狀態(tài)以及不同路面不平度激勵下車輛和橋梁力學行為,以期為車輛和橋梁設計提供一定理論依據(jù)。
車輛是復雜多自由度系統(tǒng),一般由車體、懸架、輪胎構成。基于多體動力學理論,在ABAQUS中建立四分之一車輛有限元模型,其中車體假設為均質剛體,輪胎采用橡膠材料模擬。利用連接器將兩輪胎分別耦合并采用連接器Hinge屬性,模擬車軸;利用連接器將車體與車軸連接并采用連接器Cartesian屬性,車輛有限元模型及力學模型如圖1所示,相關參數(shù)如表1所示。
圖1 車輛有限元模型與力學模型Fig.1 FE model and mechanical model of vehicle
表1 車輛參數(shù)Tab.1 Parameters of vehicle
相關研究中,輪胎模型均采用如下假設:輪胎由質量、剛度和阻尼構成,根據(jù)D′alember原理列出微分方程,并進行求解。實際輪胎是由橡膠基體、簾布層、鋼絲簾線等多種材料壓制而成。為保證計算精度并提高計算效率,建立橡膠輪胎有限元模型并進行適當簡化,保留胎側與胎面、胎體等橡膠材料以及骨架材料。利用CAD繪制輪胎斷面圖,導入ABAQUS中生成輪胎有限元模型。輪胎斷面圖、各部分有限元模型以及相關網(wǎng)格劃分如圖2所示。
圖2 輪胎模型Fig.2 Model of tire
ABAQUS包含Mooney-Rivlin模型、Yeoh模型、Neo-Hookean模型等本構模型,各模型均具有獨特性質,針對不同問題,選擇適當模型。Yeoh模型適用于描述橡膠材料大變形,本研究采用Yeoh模型。
橡膠具有體積不可壓縮非線性力學特點,是三維正交各項異性復合結構物[11]?;趹?應變關系以及唯象理論建立橡膠材料本構關系,采用體應變能表征其力學特性,其方程如下:
W=W(I1,I2,I3),
(1)
(2)
(3)
Eij=(λ1λ2)2+(λ2λ3)2+(λ3λ1)2,
(4)
I3=(λ1λ2λ3)2,
(5)
λ=1+γi,
(6)
式中,W為體應變能;I1,I2,I3分別為左Cauchy-green第一、第二、第三張量不變量,當I3=1時,橡膠材料不可壓縮;γi為主應變;1,2,3下角標為相互垂直方向,橡膠材料只有單向拉伸,則λ1·λ2·λ3=1;對于橡膠材料,?W/?I2遠小于?W/?I1,一般認為?W/?I2在應變能中貢獻度很小,可以忽略,則應變能函數(shù)簡化為[11-13]
(7)
式中Cij為橡膠輪胎材料參數(shù)。
橡膠材料參數(shù)來自文獻[14],見表2。
表2 橡膠輪胎參數(shù)[14]Tab.2 Parameters of rubber tire[14]
橡膠輪胎主要結構有帶束層、胎體簾線、鋼絲簾線、鋼絲圈等。利用Rebar單元模擬鋼絲簾線結構。橡膠材料是輪胎主要成分,采用CGAX4H單元和CGAX3H單元模擬二維橡膠材料,并經空間旋轉成三維立體模型,相應單元類型改變?yōu)镃3D8H單元和C3D6H單元[15]。
簡支橋來自江西省某高速公路,全長24 m,采用4塊縱向工字鋼、21塊橫向工字鋼以及橋面板焊接而成??v梁高1.6 m,間距3 m,縱梁梁頂與橋面板底面焊接;橫梁高0.4 m,間距4 m,橫梁梁端與縱梁側面焊接??v梁、橫梁、橋面板均采用Q345鋼,橋面鋪裝層相關材料參數(shù)如表3、表4所示。
圖3 簡支橋模型Fig.3 Model of simply supported bridge
表3 橋面鋪裝層材料參數(shù)Tab.3 Material parameters of deck pavement
水泥混凝土采用線彈性本構模型;瀝青混合料具有黏彈性,采用廣義Maxwell模型模擬,廣義Maxwell模型如圖4所示。
圖4 廣義Maxwell模型Fig.4 Generalized Maxwell model
對廣義Maxwell模型施加一定應變,每一個Maxwell元件均有同樣應變,則:
σi=ε0Eiexp(-t/τi),
(8)
總應力為:
(9)
則松弛模量函數(shù)為:
(10)
當t=0時
(11)
式中,E0為初始松弛模量;Ee為松弛時間t無窮時刻平衡值;σ(t)為應力;ε0為初應變。
廣義Maxwell高分子聚合物經典遺傳積分形式可以寫成:
(12)
式中,σ0(s)為彈性響應部分;g(t)為衰減函數(shù),采用Prony級數(shù)表示:
(13)
瀝青混合料黏彈性參數(shù)來自文獻[16]。
表4 黏彈性參數(shù)[16]Tab.4 Parameters of viscoelasticity[16]
路面不平度是車-橋耦合振動主要原因,由《機械振動道路路面譜測量數(shù)據(jù)報告》(GB/T 7031—2005/ISO 8608: 1995)可得路面功率譜表達式為
Gq(n)=Gq(n0)|n/n0|-ω,
(14)
式中,n0=0.1 m-1,為空間參考頻率;n為任意有效空間頻率;Gq(n0)為參考空間頻率對應的功率譜密度,B級路面取64×10-6m2/m-1;ω為頻率指數(shù),用于確定路面不平度的頻率結構,通常取2。B級路面不平度如圖5所示。
圖5 B級路面不平度Fig.5 Class B pavement roughness
輪胎與橋面接觸關系可分為法向接觸行為和切向接觸行為。法向接觸行為采用“硬接觸”表示,并通過罰函數(shù)計算法向力:
(15)
式中,kn為法向接觸剛度;C為間隙值。
切向接觸行為采用庫倫摩擦力表示,摩擦力數(shù)值取決于輪胎與路面接觸狀態(tài)
(16)
式中,kt為切向剛度;ne為接觸節(jié)點相對變形;μ為摩擦系數(shù)。
約束橋梁兩端相關自由度,模擬簡支橋邊界條件。為保證橡膠輪胎自由滾動,對連接器施加沿z方向平動速度。橋面設置摩擦系數(shù)μ,輪胎與橋面之間摩擦力推動輪胎滾動,如圖6所示。
圖6 輪胎旋轉示意圖Fig.6 Schematic diagram of tire rotation
車-橋耦合動力模型分為車輛模型和橋梁模型,基于有限元理論將車輛、橋梁模型分別離散,如圖7所示。
圖7 車-橋耦合動力模型Fig.7 Vehicle-bride coupling dynamic model
通過輪胎-橋面接觸關系實現(xiàn)兩模型之間力學關系轉換。路面不平度作為外部激勵,形成車-橋耦合,其耦合效應隨路面平整度降低而加劇[17-20]。接觸理論將輪胎與橋面接觸關系轉換成時域上連續(xù)接觸關系,則車-橋耦合動力方程為:
(17)
式中,Y″,Y′,Y分別為加速度、速度、位移向量;M,C,K分別為質量、阻尼、剛度矩陣;下角標v,r分別表示車輛和橋梁;Rv,Rr分別為車輛與橋梁恢復力;Pvr,Prv分別為車輛與橋梁之間作用力。
所建模型考慮輪胎與橋面之間摩擦以及多種非線性材料,導致耦合動力方程中阻尼矩陣和剛度矩陣為非對稱矩陣。針對這一問題,擬采用中心差分法求解。中心差分法每一時間步積分步長可由下式確定:
(18)
式中,Tn為有限元模型最小固有頻率。加速度和速度分別為:
(19)
(20)
將式(19)和式(20)代入式(17),可求得每個時間步位移。由有限元理論可知,位移與應變存在如下關系
εe=BYe,
(21)
σe=Dεe,
(22)
σe=DBYe,
(23)
式中,εe為單元應變;σe為單元應力;Y為單元節(jié)點位移;B為位移-應變關系矩陣;D為彈性矩陣。
綜上所述,建立車-橋耦合動力方程,并基于中心差分法和有限元理論求解,可得車-橋耦合動力作用下時域響應,如位移、應力等。
為驗證所建模型可行性,將上面層跨中豎向應力仿真值與測量值進行比較。待中面層瀝青混合料鋪設完成后,在橋梁跨中截面布設土壓力盒以及連接導線,然后鋪設上面層瀝青混合料。相關施工工序完成后,進行車-橋耦合測量試驗,測量車輛動載作用下橋面鋪裝層應力變化狀態(tài)。土壓力盒布設如圖8所示,對比結果如圖9所示,速度取30 m/s。
圖8 土壓力盒布設示意圖Fig.8 Schematic diagram of layout of earth pressure boxes
圖9 上面層豎向應力Fig.9 Vertical stress of upper surface layer
由圖9可知,車輛動載作用下,上面層跨中豎向應力仿真值為0.608 MPa,測量值為0.630 MPa,比仿真值大3.618%,表明基于相關理論構建車-橋耦合動力模型具有一定可行性,相關計算方法恰當。
以橋面鋪裝層跨中為觀測點,提取該點三向應力時程曲線,分析車輛動載作用下橋面鋪裝層動力響應。
圖10 橋面鋪裝層豎向應力Fig.10 Vertical stress of bridge deck pavement
由圖10可知,車輛動載作用下,橋面鋪裝層豎向應力以受壓為主,上、中、下面層最大豎向壓應力分別為0.608,0.507,0.330 MPa,豎向壓應力隨橋面鋪裝層深度增加逐漸降低。
由圖11可知,車輛動載作用下,橋面鋪裝層橫向應力以受壓為主,并呈現(xiàn)出一定的振動形態(tài)。上、中、下面層最大橫向壓應力分別為0.283,0.245,0.227 MPa,橫向壓應力隨橋面鋪裝層深度增加逐漸減小。
圖11 橋面鋪裝層橫向應力Fig.11 Transverse stress of bridge deck pavement
由圖12可知,車輛動載作用下,橋面鋪裝層縱向應力以受壓為主,上、中、下面層最大縱向壓應力分別為0.338,0.277,0.245 MPa,縱向壓應力隨橋面鋪裝層深度增加逐漸減小。
圖12 橋面鋪裝層縱向應力Fig.12 Longitudinal stress of bridge deck pavement
本研究構建B級路面不平度,探究路面不平度激勵對橋面鋪裝層、鋼橋部件以及車輛動態(tài)響應影響規(guī)律。
5.3.1上面層跨中
由圖13可知,添加B級路面不平度,上面層跨中最大豎向壓應力為1.327 MPa,比未添加不平度增大118.257%。
圖13 不同路面等級上面層豎向應力Fig.13 Vertical stress of upper surface layer in different road grades
由圖14可知,添加B級路面不平度,上面層跨中最大橫向壓應力為0.652 MPa,比未添加不平度增大130.389%,且橫向應力時程曲線振動形態(tài)加劇。
圖14 不同路面等級上面層橫向應力Fig.14 Transverse stress of upper surface layer in different road grades
由圖15可知,添加B級路面不平度,上面層跨中最大縱向壓應力為0.706 MPa,比未添加不平度增大108.876%,且縱向應力時程曲線呈現(xiàn)出波動狀態(tài)。
圖15 不同路面等級上面層縱向應力Fig.15 Longitudinal stress of upper surface layer in different road grades
5.3.2鋼板頂面
由圖16可知,未添加路面不平度,鋼板頂面跨中最大豎向壓應力為0.012 MPa;添加B級路面不平度為0.027 MPa,比未添加不平度增大125%。
圖16 不同路面等級鋼板頂面豎向應力Fig.16 Vertical stress of top surface of steel plate in different road grades
由圖17可知,未添加不平度,鋼板頂面跨中最大橫向拉應力為1.290 MPa;添加B級路面不平度為2.210 MPa,比未添加不平度增大71.318%,且橫向應力時程曲線振動加劇。
圖17 不同路面等級鋼板頂面橫向應力Fig.17 Transverse stress of top surface of steel plate in different road grades
由圖18可知,未添加不平度;鋼板頂面跨中最大縱向拉應力為0.793 MPa;添加B級路面不平度為2.030 MPa,比未添加不平度增大155.990%。
圖18 不同路面等級鋼板頂面縱向應力Fig.18 Longitudinal stress of top surface of steel plate in different road grades
5.3.3車輛懸架
由圖19和圖20可知,添加B級路面不平度,車輛懸架彈力與阻尼力均增大,車輛振動明顯,車-橋耦合動力效應增強。未添加不平度,最小和最大車輛懸架彈力分別為36.178,59.322 kN,變化幅度為63.973%;添加B級路面不平度,最小和最大懸架彈力分別為33.738,60.859 kN,變化幅度為80.387%。
圖19 不同路面等級車輛懸架彈力Fig.19 Elastic force of vehicle suspension in different road grades
圖20 不同路面等級懸架阻尼力Fig.20 Damping force of vehicle suspension in different road grades
5.3.4縱梁跨中
由圖21可知,未添加不平度,縱梁跨中最大豎向拉應力為0.105 MPa,最大豎向壓應力為0.282 MPa;添加B級路面不平度,縱梁跨中最大豎向拉應力為0.209 MPa,最大豎向壓應力為0.449 MPa,分別比未添加不平度增大99.048%、59.220%。
圖21 不同路面等級縱梁豎向應力Fig.21 Vertical stress of vertical beam in different road grades
由圖22可知,未添加不平度,縱梁跨中最大橫向拉應力為0.167 MPa,最大橫向壓應力為0.193 MPa;添加B級路面不平度,縱梁跨中最大橫向拉應力為0.365 MPa,最大橫向壓應力為0.418 MPa,分別比未添加不平度增大118.563%,116.580%。
圖22 不同路面等級縱梁橫向應力Fig.22 Transverse stress of vertical beam in different road grades
由圖23可知,未添加不平度,縱梁跨中最大縱向拉應力為0.046 MPa,最大縱向壓應力為0.159 MPa;添加B級路面不平度,縱梁跨中最大縱向拉應力為0.309 MPa,最大縱向壓應力為0.348 MPa,分別比未添加不平度增大245.652%,118.868%。
圖23 不同路面等級縱梁縱向應力Fig.23 Longitudinal stress of vertical beam in different road grades
由以上分析可知,車輛動載作用下,縱梁跨中三向應力均以受壓為主。受不平度以及車輛振動影響,當車輛接近或遠離觀測點時,縱梁跨中三向應力均表現(xiàn)出一定拉應力。橋面鋪裝層為B級路面不平度時,三向應力極值均增大,且應力時程曲線呈現(xiàn)出一定波動狀態(tài),應力狀態(tài)復雜。
本研究建立兩自由度四分之一車輛模型和簡支橋模型,將橋面鋪裝層上面層跨中豎向應力仿真值與測量值對比,驗證該模型,進一步分析橋面鋪裝層三向應力狀態(tài)以及不同路面等級下各項力學行為變化規(guī)律。結果表明:
(1)車輛動載作用下,上面層跨中豎向應力測量值比仿真值大3.618%,表明所建車-路耦合動力模型具有一定可行性。
(2)車輛動載作用下,三向壓應力隨橋面鋪裝層深度增加逐漸降低。
(3)橋面鋪裝層為B級路面時,車-橋耦合效應增強,車輛與橋梁各項響應均增大。在橋梁運營期間應嚴格控制路面不平度,防止車輛以及橋梁耦合振動效應加劇。
(4) 因現(xiàn)場試驗條件有限,無法保證改變車輛重量后相關測量數(shù)據(jù)的準確性,故只進行了車輛滿載工況下,相關動力響應的測試與分析,并建立該工況有限元模型,驗證其正確性。在后續(xù)研究中,將考慮多種工況,為理論分析提供更全面的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