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微媒體視域下大學生愛國主義教育的現狀調查與分析

2021-03-15 05:30:46李揚漆家宏李欣
教育教學論壇 2021年1期
關鍵詞:微媒體愛國主義教育大學生

李揚 漆家宏 李欣

[摘 要] 隨著網絡信息技術的發(fā)展,微媒體對大學生的影響日益提高。有效利用微媒體平臺,充分發(fā)揮其特有優(yōu)勢,是高校愛國主義教育未來發(fā)展的重要方向。該研究基于對在寧高校大學生的問卷調查,總結大學生使用微媒體的現狀,發(fā)現微媒體視域下的愛國主義教育在發(fā)展過程中受歡迎程度高、能拓展授課老師與學生的互動形式等特點。研究著眼于微媒體背景下愛國主義教育的發(fā)展需求,發(fā)掘微媒體平臺特點,就線上線下協同發(fā)展、建立長效機制等方面展開討論,以期為高校開展愛國主義教育提供建議,為推進新時代愛國主義教育提供思路。

[關鍵詞] 微媒體;大學生;愛國主義教育

[中圖分類號] G64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9324(2021)01-0156-04? ? [收稿日期] 2020-11-03

一、引言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的講話中特別強調:“要運用新媒體新技術使工作活起來,推動思想政治工作傳統(tǒng)優(yōu)勢同信息技術高度融合,增強時代感和吸引力?!盵1]在愛國主義教育領域,微媒體所扮演的角色日漸重要。網絡空間成為各行業(yè)博弈的制高點,也成為學生工作一個新的轉折點(張麗,2020)。研究微媒體形勢下的愛國主義教育,對于進一步推進愛國主義教育深入大學生生活、發(fā)揮思想引領作用具有重要意義[2,3]。本研究以微媒體時代大學生愛國主義教育為主題,探究大學生的微媒體使用情況與愛國主義教育的影響因素。調研對象為在寧高校大學生,發(fā)放問卷1200份,共收集到有效問卷1196份,問卷回收率為99.6%。

二、大學生使用微媒體的現狀調查

(一)大學生使用微媒體的時間較多,對微媒體平臺的操作熟練程度處于中等偏上的水平,并且在信息流動中主要扮演接受者的角色

在有關“微媒體使用時間”的調查上,43%的受訪者每天使用1~3小時,28%的受訪者每天使用3~5小時。說明大學生使用微媒體的時間較多。在有關“微媒體平臺操作的了解程度”的調查中,44%的受訪者認為自己操作熟悉度一般,45%的受訪者認為比較熟悉,總體處于中等偏上的水平。同時,認為自己扮演的角色是信息的接受者的受訪者比例高達98%。

(二)大學生使用的微媒體平臺類型較為豐富,使用目的多元化

在有關“各類型微媒體平臺使用情況”的調查中發(fā)現,受訪者使用的微媒體平臺類型豐富,既涵蓋了主流平臺,如微博、微信、知乎等,也有專為學生服務的微媒體,如慕課等。有關“微媒體使用目的”的調查顯示,28%的受訪者使用微媒體以娛樂放松為目的,23%的受訪者是為了解新聞時事,19%的受訪者則為了學習課程,進行知識儲備。這三者占據了主要比例。

(三)大學生在使用微媒體時展現出良好的信息鑒別能力、權威認同意識和國家歸屬意識。

在針對“轉載信息前是否會對信息真實性進行驗證”的調查中,有75%的受訪者表示會對信息的真實性進行驗證,這表明大學生具備一定的信息鑒別能力。此外,有64%的受訪者是通過官方渠道使用微媒體平臺的,有60%的受訪者喜歡瀏覽官方微媒體平臺信息,這說明大學生擁有一定的權威認同意識。高達86%的受訪者認為網絡世界中應該有國家界限意識,這說明大學生群體具備一定的國家歸屬意識。

三、微媒體視域下大學生愛國主義教育現狀

(一)微媒體平臺深受大學生歡迎,促使愛國主義教育更具普遍性

隨著社會開放程度的提高,互聯網技術的普及,微媒體逐漸成為大學生獲取知識和信息的主渠道(梁欽,2020)[4]。從偏好出發(fā),近半數受訪者表明自己更偏好微媒體方式,而更偏好傳統(tǒng)方式的僅有10%左右,其余對傳統(tǒng)方式和微媒體方式的偏好沒有差異。本研究數據顯示,高達96%的受訪者會通過微媒體關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等內容,91%的受訪者表示自己愿意在微媒體上轉發(fā)愛國教育相關內容。微媒體自身“爆炸式信息”的特點豐富了愛國主義教育資源,并且在一定程度上促使了大學生進行愛國思想的學習與愛國情感的表達抒發(fā)[5,6]。大學生進行的青年大學習、線上主題團日活動學習、在重要節(jié)點時刻朋友圈的“刷屏”、愛國主義相關文章的評論與轉發(fā)等行為,都是屬于微媒體時代愛國主義教育方式的投射。

(二)微媒體成為高校愛國主義教育思想文化交鋒的主陣地,激發(fā)了大學生在愛國主義教育中的主體性,價值導向功能得到凸顯

微媒體所呈現出的平等、民主、自由的氛圍讓大學生能夠表達自己的想法,話語渠道更加暢通。大學生在接收信息的同時,能點贊、轉載自己所欣賞的言論,也可以對不接受的言論發(fā)表見解,這種參與式、展示自我的體驗能夠大大提高他們的積極性。在愛國主義教育中,微媒體能夠讓大學生的主體性得到加強,從“被動接受”轉變?yōu)椤爸鲃游铡?,參與者可以通過微媒體這一中介實現不同觀點的碰撞,反映最真實的心理狀態(tài)[7,8]。

(三)微媒體拓展了授課老師與學生互動形式

微媒體作為思政教育的新途徑,為愛國主義教育帶來了新機遇。93%的受訪者所就讀的高校任課老師會通過微媒體就愛國主義相關內容與學生互動。從施教方的角度講,微媒體提供了更加富有吸引力的愛國主義教育方式。與傳統(tǒng)方式下授課教師占據主要話語權、單方灌輸的情況不同,微媒體能夠增加教師與學生的互動。一方面,教師可以通過在“學習通”等軟件發(fā)布討論話題,給不愿意回答問題的學生提供交流平臺;另一方面,微媒體所呈現的愛國主義教育形式多樣,可以調動學生興趣。

(四)疫情期間的微媒體憑借獨特優(yōu)勢,實現愛國主義教育新成效

有81%的受訪者表示,“疫情期間微媒體各種報道”讓其更加理解科研、醫(yī)務工作者的偉大。在關于“微媒體報道下最推崇的群體”的調查中,95%的受訪者表示是醫(yī)務工作者,66%的受訪者表示是公共衛(wèi)生與科研專家。另有44%的受訪者表示疫情期間微媒體的網絡輿情引導表現良好。調研數據說明,在疫情期間全民隔離的特殊背景下,微媒體借助獨特的網絡傳播優(yōu)勢,為輿情引導和愛國教育提供了新的途徑,也展現出了良好的效果。有關“戰(zhàn)疫英雄事跡影響”的調查表明,微媒體通過對于代表人物事跡的宣傳,正向影響顯著。

以南京某高校為例,其借助微媒體在疫情期間開展了包括“戰(zhàn)疫云團課”“云演講”等系列愛國主義教育活動。微媒體背景下的愛國教育活動,通過內容充實、標題生動、內容格式豐富等特點獲得獨特的觀眾吸引力,為進一步提高愛國教育成效奠定了堅實的數據統(tǒng)計基礎,該公眾號愛國主義相關推文比其他普通推文的閱讀量顯著提升,增幅達到68%。

四、微媒體視域下大學生愛國主義教育的主要問題

(一)微媒體時代愛國主義教育缺乏線上與線下的協同性,在促進成效提高方面作用仍然有限

微媒體背景下,很多愛國主義教育內容和傳統(tǒng)方式傳遞的內容沒有實質性的區(qū)別,線上的愛國主義教育成為線下愛國主義教育的“復印機”,換湯不換藥,線上教育的內容與形式依舊囿于線下傳統(tǒng)教育。但更理想的方式應該是協同互補,線下的愛國主義教育通過“參觀愛國主義基地”等方式彌補微媒體時代愛國主義教育缺乏“實踐性”這一缺點,線上通過新穎豐富的形式、便捷的機制增強愛國教育的趣味性。調查結果顯示,目前微媒體時代愛國主義教育內容與傳統(tǒng)內容重復率較高,協同性差。

(二)大學生對微媒體的依賴性較強,不利于其構建正確的價值體系

微媒體時代下,信息的碎片化不利于一個完整的知識系統(tǒng)的構建,大學生學習、思考的過程常常被來自微信、微博的消息提醒中止。此外,微媒體的便捷性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大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當遇到問題時,超過一半的受訪者表示其第一時間想到的“求助對象”是網絡,在百度、微博、知乎搜索標準化的解決方案,大學生個性化的思考被剝奪。值得一提的是,多數受訪者認為微媒體時代網絡信息魚龍混雜,良莠不齊,部分西方價值觀的侵入,對愛國主義教育而言也是一種挑戰(zhàn)。大學生還未形成健全的人生觀、價值觀,加之年齡與身份所賦予他們“熱血,沖動”的特點,他們很容易受一些煽動性言論的誤導。

五、微媒體參與下愛國主義教育改革策略

(一)精確捕捉學生偏好,搭乘流量便車

充分發(fā)揮微媒體形式優(yōu)勢,需要正確審視傳統(tǒng)形式的愛國主義教育制造出的刻板印象,挖掘微媒體獨特潛力,找準核心契合點,帶動愛國主義教育實現新突破。微媒體的重要特征是給予參與群體更強的選擇性與互動性,精準篩選偏好,放大喜好效應。同時,流量爆炸帶動“羊群效應”,引起更大范圍的圍觀,增強內容本身吸引力。因此,在設計微媒體形式的愛國主義教育的內容及形式時,應當重點關注學生偏好,利用流量便車,發(fā)現有效切入點。主要形式如以下:

充分利用動漫動畫、潮流剪輯等新型觀影形式,吸引學生群體關注,以學生喜愛的方式引導學生思考與理解。通過進一步的創(chuàng)新,將愛國主義教育進行有效分解,抓住核心講點,落實新型載體。例如:可以通過設計“動畫代言人”,增強可視化與深度理解可能,強化互動效應。

充分利用高流量平臺,使愛國主義教育親民落地,更接地氣,增強親和力與吸引力。共青團中央的紅色教育在嗶哩嗶哩、抖音、知乎等在青年群體十分流行的平臺展開,獲得了很顯著的效果。以抖音為例,短視頻快節(jié)奏看似切割愛國主義教育內容,實則是獲得更強的關注度。將關注群體固定下來,通過不同于傳統(tǒng)的新穎思想傳播形式,進一步吸引新生群體加入,逐步擴大關注基礎。截至2020年10月,抖音平臺共青團中央的關注粉絲已達660.9萬人,累計獲得1.5億點贊。在傳播愛國主義思想、擴大微媒體形式愛國主義教育優(yōu)勢上實現了新的突破。

(二)有機結合線下教育,發(fā)揮乘方效應

充分發(fā)揮微媒體形式愛國主義教育優(yōu)勢,不是意味著降低甚至摒棄線下教育權重。何尊(2020)認為,“互聯網+”紅色基因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內容在新技術領域的延伸,其實施效果很大部分囿于現實教育,包括高校課程教育的總體開展情況、輔導員個人教育能力、學生對學校整體的認同程度等。高盼(2020)指出要促進信息技術與課程教育的融合。因此,在充分發(fā)揮微媒體線上教育優(yōu)勢的基礎上,需要同時著力進行與線下教育的有機結合,發(fā)揮雙方乘方效應,綜合擴大與加深愛國主義教育廣度與深度。在進行雙方有效率的配合時,應當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重視優(yōu)化高校課堂,加強微媒體形式的參與。高校課堂作為愛國主義教育主陣地,在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工作推進上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課程內容與授課教師具備較強的權威性與公信力。但是,一般來看,高校的愛國主義教育課程普遍乏味冗長,缺乏學生的關注與參與。因此,雙向來看,微媒體形式愛國主義教育可以有效彌補高校線下課程乏味冗長的缺點,同時,通過線下高校課程教育對微媒體形式愛國主義教育的帶動,發(fā)揮其權威性與公信力,也可以有效彌補學生擔心的線上權威度低的問題。

線上線下綜合搭配,設計完善的教育流程。高校教研室應當充分挖掘微媒體形式愛國主義教育的特點,綜合線下課程教育教學任務,進行雙方的有機配合。例如,通過微媒體形式,鼓勵學生制作線上問卷,調查研究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課題,并進行分析匯報;鼓勵學生使用自己喜愛的互聯網表達形式,抒發(fā)表達關于社會重要事件的感受或思考等。

(三)全面總結后疫情時代特點,建立長效機制

基于后疫情的常態(tài)化防控要求,包括減少大規(guī)模聚集、增加在線教育比重等,以微媒體形式展開的愛國主義教育的獨特優(yōu)勢,得到凸顯與放大。在后疫情時代,線下線上混合式教學成為新常態(tài),這是愛國主義教育領域發(fā)生的重要且長期的改變,教育方式需要根據時代要求進行進一步的革新。因此,在后疫情時代,高校應當抓住微媒體形式愛國主義教育優(yōu)勢這一契機,建立合理有效的長效作用機制,實現愛國主義教育方式的適時變革,提供愛國主義教育持續(xù)發(fā)力的可能。

抓住契機,提高中介工具技術水平。在疫情期間,高校推行線上學習模式,學習通、騰訊會議、釘釘等App一躍成為線上授課的主要工具。不少大學生從初次接觸這類軟件轉變?yōu)橹饾u習慣,甚至對其產生依賴性。然而在現階段,部分軟件存在流量過大發(fā)生卡頓、無法直接下載內容等缺點?;诖?,應當抓住契機,在后疫情時代提高這些中介工具技術水平,完善使用體驗,保證微媒體背景下愛國主義教育的可持續(xù)性。

激發(fā)興趣,充分研究學生使用微媒體的習慣偏好與興趣偏好。在精準投放教育內容的基礎上,應當將創(chuàng)新放在首位,將激發(fā)學生興趣置于重心。過分任務化、強制化的指標往往會減弱微媒體形式的愛國主義教育的優(yōu)勢,不利于持續(xù)性發(fā)展。因此盡量減少業(yè)績達標型任務發(fā)放,增加自由度高的探索型任務。此外,還應定期回收愛國主義教育反饋評價,總結經驗,為建立長效機制做鋪墊。

參考文獻

[1]習近平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強調: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開創(chuàng)我國高等教育事業(yè)發(fā)展新局面[N].人民日報,2016-12-09(01).

[2]汪興和,張璐.微媒體傳播的人本主義趨勢與轉向[J].現代傳播(中國傳媒大學學報),2020,42(7):153-156.

[3]李小玲.“微時代”大學生網絡行為新樣態(tài)與引導策略[J].思想理論教育,2019(3):79-83.

[4]梁欽.自媒體對“00后”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響及對策[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20(8):94-96.

[5]張麗萍,劉續(xù)梅,趙夢磬.淺議“互聯網+”時代高校輔導員能力建設[J].教育現代化,2020,7(54):80-82.

[6]何尊,李少陽,黃維.高校“互聯網+”紅色基因教育發(fā)展對策芻議[J].菏澤學院學報,2020,42(4):81-84.

[7]劉蘊霆.淺談“微時代”對大學生的影響[J].課程教育研究,2019(11):8-9.

[8]高盼.困境與出路:論信息技術與高校思政課深度融合[J].教育現代化,2020,7(56):56-58.

猜你喜歡
微媒體愛國主義教育大學生
帶父求學的大學生
大學生之歌
黃河之聲(2017年14期)2017-10-11 09:03:59
淺析高校圖書館數字閱讀微媒體推廣
藝術科技(2016年10期)2016-12-14 21:20:14
淺談如何在小學思想品德教學中滲透愛國主義教育
微媒體與高校思政理論課創(chuàng)新探析
淺談如何在語文學科中滲透愛國主義教育
淺談在音樂教學中如何進行愛國主義教育
微媒體在高校嵌入式信息素養(yǎng)教育中的應用研究
微媒體在高?!洞髮W傳播學》課堂教學的應用與影響
淺談化學教學中德育思想的滲透
考試周刊(2016年84期)2016-11-11 23:59:43
会理县| 永泰县| 庄浪县| 西乡县| 克拉玛依市| 富裕县| 三台县| 磐石市| 榆林市| 多伦县| 神农架林区| 揭东县| 建宁县| 岑巩县| 新营市| 四子王旗| 淮安市| 临猗县| 镇坪县| 巴塘县| 永仁县| 岗巴县| 江安县| 南华县| 咸丰县| 溧阳市| 彰武县| 台南县| 池州市| 贵阳市| 集贤县| 阳东县| 阿图什市| 东源县| 白水县| 库伦旗| 固镇县| 常宁市| 永春县| 桦甸市| 西乡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