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鵬飛,李美君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伊犁哈薩克自治州奎屯醫(yī)院,新疆 伊梨 833200)
肺癌屬于臨床常見病之一,在惡性腫瘤致死原因中高居第一位。目前,中晚期非小細胞肺癌主要采用化療治療,其目的是利用化學藥物殺死腫瘤細胞、抑制腫瘤細胞的生長繁殖和促進腫瘤細胞的分化。然而,常規(guī)化療藥物毒性可給患者帶來了不同程度的不良反應,繼而影響了免疫力,降低機體的抗病能力[1]。同時,部分研究發(fā)現(xiàn),腫瘤標志物血清細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癌胚抗原(CEA),以及血管內皮生長因子(VEGF)與晚期非小細胞肺癌的進展密切相關,其水平的提升預示著病情惡化與疾病控制不佳[2]??等R特屬于廣譜抗癌類中成藥物,不僅具有殺傷癌細胞的作用,且可以增強機體免疫功能。本院對2018年1月~2018年12月46例Ⅲ期~Ⅳ期非小細胞肺癌患者在常規(guī)順鉑聯(lián)合吉西他濱化療的基礎上應用了康萊特治療,探討康萊特在Ⅲ期~Ⅳ期非小細胞肺癌化療患者中的應用效果,以及對其血清CYFRA21-1、CEA與VEGF的影響,以便為臨床治療方案提供有利的參考,現(xiàn)報告如下。
1.1一般資料:選擇我院2018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Ⅲ期~Ⅳ期非小細胞肺癌患者92例,以隨機數(shù)表法將其劃分為兩組,其中對照組與研究組各納入研究對象46例。納入標準:經病理檢查證實為非小細胞肺癌,且TNM分期為Ⅲ期~Ⅳ期;已無法實施手術治療;預計生存期超過3個月;有可以測量的實質病灶;本次研究方案已告知患者與其家屬知情同意。排除標準:近4周內使用過抗癌藥物治療者;合并其他臟器與心腦血管障礙;有精神疾病史。對照組中男26例,女20例;年齡56~76歲,平均(60.5±6.3)歲;TNM分期:Ⅲa期12例,Ⅲb期20例,Ⅳ期14例;病理類型:鱗癌32例,腺癌6例,腺鱗癌6例,大細胞癌2例。研究組中男27例,女19例;年齡56~75歲,平均(60.4±5.8)歲;TNM分期:Ⅲa期13例,Ⅲb期20例,Ⅳ期13例;病理類型:鱗癌31例,腺癌7例,腺鱗癌5例,大細胞癌3例。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本次研究經醫(yī)院倫理委員會審核并批準。
1.2方法:對照組給予順鉑(國藥準字H20023460,齊魯制藥有限公司提供)與吉西他濱(國藥準字H20093403,南京正大天晴制藥有限公司提供)化療方案,其中吉西他濱1 000 mg/m2,第1~8天,靜脈滴注30 min;順鉑25 mg/m2,第1~3天,靜脈滴注,1次/d。1個化療周期為21 d,持續(xù)治療4個周期。在對照組的基礎上,研究組應用康萊特注射液(國藥準字Z10970091,由浙江康萊特藥業(yè)有限公司提供),靜脈滴注,1次/d,1個療程均為21 d,完成1個療程后間隔3~5 d再進行下個療程,共治療4個療程。
1.3觀察指標:①根據實體瘤療效評判標準(RECIST)對兩組Ⅲ期~Ⅳ期非小細胞肺癌患者的臨床療效進行評價。完全緩解:目標病灶全部消退,且持續(xù)4周以上;部分緩解:目標病灶長徑之和減少>30%,且持續(xù)4周以上;疾病穩(wěn)定:目標病灶長徑之和在部分緩解與疾病進展之間;疾病進展:目標病灶長徑之和提高25%~50%或見新病灶??傆行?(完全緩解+部分緩解)/總例數(shù)×100%。②兩組治療前與治療4個療程后,在患者空腹狀態(tài)下采集其肘靜脈血,通過酶聯(lián)免疫吸附試劑盒檢測血清CYFRA21-1、CEA與VEGF的變化。③根據世界衛(wèi)生組織(WHO)制定的相關標準,比較兩組化療治療期間的不良反應。
2.1兩組臨床療效對比:研究組治療的總有效率為67.39%高于對照組的43.48%,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臨床療效對比[例(%)]
2.2兩組治療前后血清CYFRA21-1、CEA與VEGF的變化:治療前兩組血清CYFRA21-1、CEA與VEGF指標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研究組血清CYFRA21-1、CEA與VEGF指標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見表2。
2.3兩組化療不良反應比較:研究組出現(xiàn)Ⅲ~Ⅳ級血小板減低3例,惡心嘔吐5例;對照組出現(xiàn)Ⅲ~Ⅳ級血小板減低3例,惡心嘔吐8例,貧血3例,粒細胞減少3例。兩組化療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比較中,研究組17.39%低于對照組36.96%,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4.449,P=0.035)。
表2 兩組治療前后血清CYFRA21-1、CEA與VEGF的變化
肺癌分為小細胞肺癌與非小細胞肺癌,其中非小細胞肺癌約占肺癌發(fā)病率的80%,包括腺癌、大細胞癌、鱗狀細胞癌等,相較于非小細胞肺癌,其癌細胞生長分裂速度較慢,所以擴散轉移較晚[3]。然而,由于非小細胞肺癌早期無明顯的癥狀表現(xiàn),所以約75%的患者發(fā)現(xiàn)時已步入疾病的中晚期,累及周圍重要臟器或遠處轉移,5年生存率較低[4]。臨床發(fā)現(xiàn),中晚期非小細胞肺癌患者失去了根治性手術的機會,所以需要進行全身的放化療,以便延長生存時間[5]。目前,以鉑類藥物為基礎的聯(lián)合化療方案是治療中晚期非小細胞肺癌的首選,然而隨著化療藥物耐藥性的不斷增強,加之患者免疫功能受損,導致化療在殺傷病灶細胞的同時也損傷了造血功能與免疫功能,化療不良反應問題頻發(fā)[6]。因此,探尋一種可靠的藥物保證治療效果,緩解化療不良反應十分必要。
康萊特是一種由薏苡仁中提取而出的天然非細胞毒性中成藥物,其藥物無毒性作用,味平且甘,具有消癥散結、益氣養(yǎng)陰、健脾祛邪的功效,十分適用于氣陰兩虛、脾虛濕勝型非小細胞肺癌患者。有細胞學研究發(fā)現(xiàn),康萊特具有抗腫瘤與調節(jié)免疫雙重功效,其通過促使癌細胞周期停留在G2/M期,阻斷病灶細胞的分裂與增殖作用,誘導其凋亡,達到抗腫瘤的目的,且對免疫系統(tǒng)進行保護,能夠緩解化療藥物對機體的損傷[7]。本文研究結果顯示,研究組治療的總有效率為67.39%高于對照組43.48%(P<0.05)。結果可見,在化療的基礎上應用康萊特能夠有效抑制腫瘤細胞的增殖與分化,提高整體治療效果。
CEA是與惡性腫瘤相關的腫瘤抗原,該指標與晚期非小細胞肺癌全身轉移呈正相關性[8]。CYFRA21-1是細胞角蛋白19的可溶性片段,能夠間接的評估化療治療效果。VEGF屬于促進血管新生的重要細胞因子,其通過局部合成、分泌與相關受體結合的方式,發(fā)揮出促進血管結構生成與促進內皮細胞生長的作用。本文研究發(fā)現(xiàn),治療后研究組血清CYFRA21-1、CEA與VEGF指標均低于對照組??梢?,康萊特能夠有效增強了化療藥物對于腫瘤細胞與血管內皮生長因子的抑制作用,繼而加快了腫瘤細胞的凋亡速度。此外,研究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17.39%較對照組36.96%更低(P<0.05)。結果說明,康萊特對于化療藥物具有減毒作用,究其原則可能與康萊特發(fā)揮出顯著的免疫保護機制,繼而調節(jié)了患者的免疫功能,利于機體各器官機能提升,且該藥具有補氣健脾的功效,繼而降低了相關化療毒副反應有關。
總之,康萊特在Ⅲ~Ⅳ期非小細胞肺癌化療患者中具有顯著的應用效果,不僅能夠增進化療效果,還可以調節(jié)血清CYFRA21-1、CEA與VEGF水平,降低不良反應,值得臨床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