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中華色彩文化在視覺藝術中的傳承與表現(xiàn)

2021-03-11 07:18:14馬敏張蕾蕾
設計 2021年4期
關鍵詞:色彩搭配色彩設計視覺藝術

馬敏 張蕾蕾

摘要:中華色彩文化約自公元前11世紀的周朝開始,便有了特殊的含義。千百年來,中華色系發(fā)展在繪畫、服飾、家居、建筑、妝面、瓷器、手工藝,直至今日視覺藝術中的影像藝術、廣告設計等諸多方面均產生了深遠影響。分析中華色系的構成及發(fā)展,通過對繪畫藝術與視覺設計用色的簡要論述的方法,總結歸納中國顏色搭配和色彩情感的主要特征,助力中華色彩文化在視覺藝術創(chuàng)作中的傳承與發(fā)展。

關鍵詞:中華色系 色彩文化 視覺藝術 色彩設計 色彩搭配

中圖分類號:J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0069(2021)02-0126-03

引言

中華民族關于色彩的表述有五色一說,它們是傳統(tǒng)的中國國色。最早記錄五色標準色相線索的書為春秋戰(zhàn)國時期的《黃帝內經:素問》,之后便由《周禮》記載。《周禮》中稱周人用“夏狄”的鳥羽作標準來染五色,“夏狄”一詞在《史記》中解釋為雉雞,且另有趙佶的《芙蓉錦雞圖》(如圖1)描繪的便是紅翼、黃面、白頸、黑尾、青背的雉雞,對應的“紅(赤)色、黃色、白色、黑色、青色”便為五色。

一、中華色系的文化傳承

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色彩,自周朝開始便有了視覺意義,并逐漸自成體系。千百年的發(fā)展與傳承,中華色系深入服裝服飾、陶瓷釉彩、房屋建筑、山水彩繪、手工技藝、妝容搭配等諸多方面,在當今視覺藝術中的影視、廣告、新媒體藝術等方面的影響力逐見深遠。

(一)中華色系之色彩五行說

中華五色體系按五行分類為“東為木,色青、南為火,色紅、西為金,色白、北為水,色黑、中央為土,色黃”。

黃色,位居五方之中為中心,象征著崇高且神圣不可侵犯之意,因而華夏之祖稱為黃帝,黃色被認為是帝王之色;東方太白嗥,其色屬青,稱青帝,由木神輔佐,手持圓規(guī)、以掌春時;南方炎帝其色屬紅,由火神輔佐,掌夏;西方少昊,其色白,由金神輔佐,稱白帝,司秋;北方顓頊、其色黑、稱黑帝,由水神輔佐,以治冬時。

早在商周,人們還用顏色來區(qū)分貴賤,周朝時期重“正色”,輕“間色”。古時的人們認為:正色為可以直接從大自然中提取出來的五種原色,而間色則是用這五種原色混合調配出來的色彩,例如紫色、綠色等?!?】

(二)中華色系的發(fā)散與擴充

1.赤色系:赤色系(如圖2)在中國文化中象征著吉祥、熱鬧、斗志、熱情、婚慶、革命等。赤色貫穿了華夏的整部歷史,小到小家的嫁衣,大到大家的國旗,赤色存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是具有深厚底蘊的屬于中華文化的顏色。

朱砂(又名辰砂,CMYK:0/85/100/0),取自天然的礦石,會因辰砂礦物質的品種不一而有深淺、明暗的差別。朱砂在古時是一種華貴的顏色,中國古代的帝王用朱筆來批閱奏折,古語有朱筆御批一詞作記錄,其中朱筆便是蘸有朱砂之筆。在中國古代已經能將礦石粗制出三至四個不同等級的色階,以豐富紅色的彩度。

2.黃色系:古神話里盤古開天辟地時混沌天地的原始色彩是為黃色,另也有“天地玄黃”一詞,說明黃色是孕育萬物生息的大地色彩,是位居五方之中為中央的色彩。它代表著生命的源頭,是古人表示最高崇敬的色彩,例如古代皇帝御用之物的色彩等,如圖3。

明黃(CMYK:0/3/80/0),是一種色彩的明度以及純度高,而且稍微泛點青色,且為冷調的明亮黃色。自隋朝以來,歷代皇帝皆沿襲隋制,定黃色為九五之尊的龍袍專用色,自唐代以后,臣民不得隨意穿黃色衣物,違者便是死罪。在清朝時期,皇帝把龍袍從沿用千余年的柘黃色改為明黃色,直到1911年清代亡朝以及民國建立之后,明黃色才回歸于民間。

3.藍色系:古語中“藍”是指藍草,它是一種植物,我們可以用來染布,也就是“藍染”中采用的植物。而且在古書《荀子.勸學》中有句“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句中的藍字就有藍草之意?!?】另外,藍色在西藏地區(qū)佛宗信徒的心中代表著明凈圣潔的神圣色彩,如圖4。

靛藍(CMYK:80/60/0/50),民間稱為“天青”,是一種天空濃郁的藍色,它是通過提煉蘭(藍)草之類草類植物的葉子或根莖,用來制作植物染劑以進行藍染技術,已有三千多年在中國采用的歷史,是中國民間歷史上使用最為悠久的人造色素,英文定義為“Chinablue”(中國藍)。新工業(yè)的發(fā)展導致有些傳統(tǒng)染織技術已然失傳,我們要更加注重對染織類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與傳承發(fā)展。

秘色(CMYK:14/0/15/10),即誕生于晚唐,但自宋代便失傳的越窯精品瓷器_秘色瓷器的釉色。因“秘”字與皇帝有關,皇帝的車駕叫秘駕,皇帝的藏書之處叫秘館,當時吳越國把這種瓷器稱為秘色瓷,越窯也統(tǒng)稱為“秘色窯”。在古書中有對秘色的記錄“秘色窯,青色近縹碧,與越窯同”,古人稱青色為藍色,縹色為青綠帶光澤的色彩,所以句中意思是秘色的色相應該是接近碧綠色。而在20世紀考古工作者發(fā)掘了一批越窯瓷器,考古工作者記錄到,秘色瓷器的顏色是介乎蒼白與青綠色之間的釉色,這才解密了關于秘色的色彩問題。4】

4.綠色系:綠色,指植物葉子的色澤,在古代是指青色與黃色調制而成的顏色,屬于間色。而在大自然中,卻是無處不在的自然之綠,也是古代文人所畫的青綠山水畫中的主要用色,如圖5。

銅綠(CMYK:50/0/35/15):銅綠是指銅金屬經過長時間暴露在空氣中,表層發(fā)生化學反應產生的銅銹的色彩,化學名稱為碳酸銅。銅綠在中國歷史上是標志著華夏文明從石器時代過渡到青銅器時代文化進程的色彩。銅綠還是古代中國創(chuàng)造出最早的化學顏料之一,美中不足的是中國古代用銅、醋造的銅綠顏料久后會褪色。

5.紫色系:紫色也是中國古代的傳統(tǒng)色彩,在道教中紫色代表著神圣的色彩,代表著氣韻最高的境界。古語有“紫氣東來”是指預言圣賢出現(xiàn)時的吉兆;“紫徽星”是中華神話中天帝的住處“紫禁城”是古代帝王的都城御殿等。以及因紫色在唐代是代表帝權顯貴的顏色,而日本從大唐的色彩觀中學習了紫色代表官階的顏色,所以,自日本大寶元年(也就是公元701年)開始,日本朝臣的官服色定為赤紫色。而且在現(xiàn)代生活中,因是道教對紫色的極為推崇,所以人們在對紫色的印象里,仍存在著神秘的感覺,如圖6。

紫藤色(CMYK:8/17/0/22),紫藤色是一種蔓藤植物紫藤花的花色,紫藤原產自中國,是歷史悠久的觀賞花和蔓生的草木之一。紫藤最早是在神話故事《山海經.大荒西經》中出現(xiàn)。

6.褐色系:褐色原指動物褐兔的毛色,后來它是古時下層社會的服飾代表色,是傳統(tǒng)木制品的色澤,也是茶湯中修身養(yǎng)性的色彩,如圖7。

茶色(CMYK:45/90/99/15),茶湯的色澤。茶起源于中國,在古書《封氏聞見記》中有“南人好飲之,北人初不飲”。記錄茶湯之黃褐色最早在南方先出現(xiàn)。茶湯的色澤中凝聚了中國古代的文明與思想,情懷與雅致,其特色和含義延續(xù)至今依然未變。

7.黑白灰:古時黑白兩色分別代表陰陽正邪一說,也都是五行正色之一。黑白兩色都是在歷史上含義多元化的顏色,例如白色象征素寡,穿白服是盡哀,黑白并用則為喪服;白色在戰(zhàn)爭中還代表著投降之意;白色也有著圣潔、純良、風雅等意;黑與白在古時也指無色彩之意;在中國的傳統(tǒng)戲劇里,白色臉譜在京劇中扮演奸臣或反派角色,黑色臉譜則是象征正義清廉與大公無私,例如黑臉的關公。

灰是形容物質燃燒后剩下的暗淡無光澤的灰燼的顏色,給人以消極、負面、情緒低落的感受,中國有詞語例如萬念俱灰、枯木死灰、灰心喪氣等?;疑囊挛镌谇宕惺恐泻苁橇餍?,在當時灰色是溫文儒雅與清正廉潔的象征。灰色在古時有“不正色”、“壞色”之稱,但在現(xiàn)代社會卻很是受歡迎高級灰一詞曾火遍全網(wǎng)絡,飽和度較低的色彩搭配仿佛使人更加容易接受,如圖8。

漆黑(CMYK:50/50/0/100),是一種具有光澤感的黑色,是指植物漆樹汁液的色澤,而且它也是中國古代最早發(fā)現(xiàn)的天然植物色料。在詩歌集《詩經.墉風定之方中》有“椅桐梓漆,爰伐琴瑟”是關于“漆(黑)”的記載。還有莊子(公元前369-約前286年)的《人世間》中也有“漆可用,故割之”的記載。

月白色(CMYK:10/0/7/0),形容皓月當空,月光皎潔無塵的顏色。在古漢語中“膜”字的本義是指月色,但未具體指明是哪一種,但在古詩文中發(fā)現(xiàn),中國古人早已認定月色為白色,,在蘇軾的《后赤壁賦》中就有“月白風清,如此良夜何”證明。

青灰色(CMYK:8/0/0/70),是冷灰色,色澤灰白透青,是歷代傳統(tǒng)建筑色彩的基調和古陶瓷器皿中的常見色。青灰色的原始陶器在新石器晚期才出現(xiàn),并在夏代(約公元前21世紀-前16世紀)人們的生活中逐漸占有重要地位。到春秋時代(公元前770-前476年),青灰陶出現(xiàn)了方形及長方形的磚塊,成為古代建筑的主要建材,再后來青灰色的板瓦、筒瓦、瓦當?shù)榷汲蔀橹袊沤ㄖ闹饕ú??!扒啻u綠瓦”大概就是指青灰色的石磚與瓦當上鋪上了一些綠色青苔?!?】

二、源遠流長不斷發(fā)展著的中華色系

(一)繪畫領域里的精彩創(chuàng)作:在《千里江山圖》(如圖9)中,作者使用浪漫的色彩搭配打破了繪畫紀實的思想,他在山巒上采用了綠中帶藍的碧色,以石青和石綠等礦物顏料為主色,效果驚艷出奇。

現(xiàn)代社會在繪畫藝術創(chuàng)作的過程中,有了更多的繪畫形式、材料的選擇,例如國畫、油畫、水彩畫、水粉畫、彩鉛畫等,繪畫材料越來越豐富多彩,礦物顏料、蠟筆、馬克筆、色粉筆等。中華色系由從傳統(tǒng)的中華“五色”,逐漸發(fā)現(xiàn)、演變、制作到現(xiàn)代的千萬種色彩。在古人幾千年的藝術積累下,我們只會勇往直前。

(二)傳統(tǒng)底蘊深厚的建筑領域:在歷史北京紫禁城的琉璃花影壁中,建筑群為顯現(xiàn)皇權榮華富貴、至高無上,便在顏色及材料上大面積地選擇了富貴莊重的紅墻和流光溢彩的黃色琉璃,古語有“碧瓦峙雙闕,紅墻繚長闡”,如圖10。

在現(xiàn)代社會,除卻古建筑依然帶給眾人的震撼之感,它們也是藝術再創(chuàng)造的靈感源泉,在現(xiàn)代不少藝術作品中,如攝影(如圖10)、繪畫、動畫(《大魚海棠》)等方面均有古建筑的身影存在,或是建筑本身、或是建筑的構架、或是建筑的色彩等。

在現(xiàn)代建筑家居中對中華色系的運用更是多的繁不勝數(shù),各式各樣的“中式”設計,例如一般在家居設計中,中式風格裝修比較注重傳統(tǒng)元素,在色彩上主要以朱紅、絳紅、咖啡色、木色為主,色彩講究對比、莊重,可以借鑒一些古代繪畫或是建筑的色彩搭配。以及在各種旅游城市建設的“仿古街”,國外的一些“華人街”等,直接借鑒或采用了古代的建筑框架和色彩搭配?!?】

(三)傳統(tǒng)陶瓷釉彩的萬千變化:古有銅胎掐絲琺瑯,在明代時已經成熟,鼎盛于景泰年間,它以藍綠配色為主,又名景泰藍。在清朝時期的銅胎掐絲琺瑯釉彩的搭配色澤已經更加豐富了,圖案和造型工藝也有很大的發(fā)展。

在現(xiàn)代社會的陶瓷中,陶瓷中釉彩的顏色搭配不再局限,樣式也逐漸豐富多彩。古代瓷器的花紋與配色也常常被當代人運用在各種各樣的地方,例如窗花、床單、服飾、帽飾、家居設計、廣告設計等。例如“剔青”技藝創(chuàng)始人羅小聰?shù)那嗷ㄏ盗凶髌罚ㄈ鐖D11),“剔青”是一種以刀剔出藍白相生之境的一種新型青花藝術品類。

(四)設計服裝首飾的奇思妙想:在封建社會時期,色彩是劃分等級的標準,例如清朝的官服,統(tǒng)一用石青色,但在官服前胸以及后背上綴有用金線和彩絲秀成的補子用于區(qū)別官員品級,清代命婦品級隨夫或子,無論文官武官均繡禽。清光緒中葉漢族命婦補子皆改方補為圓補,如圖12。

現(xiàn)代社會不再有階級劃分服裝色彩設計的包容性也變得更強了,每個人都可以穿不同顏色的服飾。在這個包容一切的年代里,任何事物都可以成為創(chuàng)意。例如,在不久之前的一場國風時裝秀火爆網(wǎng)絡,名為“畫壁一眼千年”,設計師熊英把敦煌壁畫里的元素運用到了服裝設計上(如圖13),服裝中金絲與白紗的融合、壁畫與設計的碰撞,給人以天外飛仙之感,猶如東方神話故事中踏著七彩祥云而來的仙子,美不勝收。她把屬于中國古代神話的元素、壁畫的色彩搭配設計等全部用現(xiàn)代的服飾面料去創(chuàng)作、演變。在前人栽下的神秘艷麗、色澤豐富的敦煌壁畫這棵大樹下,身為后人的我們,應在面對眾多大樹的構架、故事、色彩設計等時,秉承著傳承發(fā)揚、再創(chuàng)輝煌的思想,將前人栽下樹的作用發(fā)揮到極致。創(chuàng)造精致的國風,演繹純真的東方之美。

(五)影視文化新世相:在一些宮廷劇中,例如《延禧攻略》,鏡頭所到之處,無一不是紅墻青磚琉璃瓦,或是復原度極高的清朝人物服裝造型,表現(xiàn)出其中影片色彩的靈感源頭為中國清朝時期的色彩搭配;以及在張藝謀導演的《紅高粱》中,更是以張揚的紅色傳達了中國的故事。

在很多人的刻板印象中,提到中華色系,出現(xiàn)在眼前的仿佛是一片片的大紅大綠等飽和度極高的顏色,實則在真正的中國傳統(tǒng)顏色里,除正色外,大量被運用是往往是較低飽和度的間色。而且中國顏色的歷史悠久,初始的顏料都是一些礦物質或者草根的莖葉等,由于長時間的損耗,顏色也會逐漸消退或是發(fā)生變化。早在華夏子民發(fā)現(xiàn)色彩且加以運用的時候,并沒有什么史料可以證明國外比華夏早先步,早在周代之時,華夏子民就懂得“色一則無美”。

(六)電影動畫再創(chuàng)新:近幾年的中國動畫《大魚海棠》《大圣歸來》《哪吒》等,全部采用了中國傳統(tǒng)的色彩搭配,土樓建筑的木色、青磚綠瓦、碧海藍天、人物服飾的綾羅綢緞、朱唇玉面等無一不呈現(xiàn)的是中國元素。

到底什么是中國的傳統(tǒng)色彩搭配呢?古語其中最讓人難以忘記的應該是紅配綠了。關于紅配綠也有許多的說法“紅配綠,丑得哭”、“紅配綠,看不足”等,同樣是紅色配綠色,就是因著明度、飽和度等區(qū)別,才有美丑雅俗之分,中國傳統(tǒng)講究的紅配綠,一定是相宜好看的那種了,就像《大魚海棠》里的紅衫和碧水(如圖14),發(fā)橘的朱紅色襯著發(fā)黃的墨綠色,搭配起來別有一番意味,仿佛隨著環(huán)境一般沉溺下去,越發(fā)深邃寧靜。

三、中華色系的社會價值與時代意義

在中國色彩發(fā)展的歷史洪流中,并不是恒古不變的紅黃、紅綠配色。先秦至漢時期,常以紅黑金三色相配,黑色為貴,紅金為輔,給人以霸道、穩(wěn)重、強勢、侵略之感;再至大唐盛世,彩釉唐三彩的出類拔萃,以黃色、綠色、紫色、褐色、藍色等色彩交織搭配,呈現(xiàn)了唐人“艷麗”的審美意識,他們把藍色與朱紅相配,草綠與橘黃相配,石青與橙色相配等,純度對比極高的搭配手段,給人強烈的視覺沖擊感,使人過目不忘,念念回想;而后到兩宋時期,文人好“雅”,住所稱“雅居”,愛好稱“雅藝”,舉止為“風雅”,顏色皆“雅色”,如藏于故宮的一幅《女孝經圖卷》,以深棕色為主調,配以素白、墨綠、青灰色衣衫,色彩上無一不透露著賢淑、靜雅的感覺。就兩宋時期而言,素雅的色系與現(xiàn)代的一些所謂高級灰又作何高低之分?!?】

當五色生萬色的色環(huán)在中國大地悄然旋轉時,生活在古希臘的偉大詩人荷馬還不懂得如何描述顏色。外國人因不了解中華歷史可以不知和不喜,作為中華兒女的我們又有什么理由不知道和不接納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色系呢。

繼承與發(fā)展中國人自己的文化是恒古不變的話題。隨著時間的悄然流逝,保存在博物館里的古代服飾的色彩已然暗淡,而且當代西方色彩觀念的快速入侵使人們忘卻了曾經的傳奇色彩,雖然中國的一些傳統(tǒng)染色技術基本沒落了,但是色彩是基礎的、擁有再創(chuàng)性的、可持續(xù)變化以及發(fā)展的,現(xiàn)代技術的進步讓我們更加應該根據(jù)中華上下幾千年的色彩文化歷史,繼承以及再去創(chuàng)新新的運用與發(fā)展,在新的技術里融合歷史的精華,并且始終保持文化自信,才能在現(xiàn)今日益發(fā)展的視覺藝術中充分地發(fā)揮中華色系的價值。

參考文獻

【1】紀學艷五色標準看“雉”雞【J】.中華遺產:最中國文化叁,2019:34-37.

【2】黃秀芳.顏色,這個文化的基因【J】.中華遺產:最中國文化叁,2019:6-9.【3】王宇.視覺藝術中的“色彩符號”研究【D】.河南大學,2006.

【4】黃仁達.中國顏色【M】.北京:東方出版社,2013:185-192

【5】王振復.中華古代文化中的建筑美【M】.北京:學林出版社,1989:23-28.【6】彭吉象.中國藝術學【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4:91-138.

猜你喜歡
色彩搭配色彩設計視覺藝術
不只是拼貼的視覺藝術
李陽 讓品茶成為視覺藝術
海峽姐妹(2020年11期)2021-01-18 06:16:06
手機UI界面設計中視覺藝術元素的構成
科技傳播(2019年23期)2020-01-18 07:58:06
電視綜藝節(jié)目宣傳中視覺藝術的創(chuàng)新思考
傳媒評論(2018年7期)2018-09-18 03:45:52
色彩搭配在兒童服裝設計中的應用研究
淺談藝術設計中UI界面設計及應用
淺析室內裝飾設計中材料色彩的應用
青年時代(2016年28期)2016-12-08 16:39:06
動畫造型中的色彩作用
戲劇之家(2016年21期)2016-11-23 19:40:52
色彩設計在餐飲空間中的應用
藝術科技(2016年9期)2016-11-18 17:58:48
品牌包裝設計中的色彩研究
茌平县| 惠来县| 宁河县| 平原县| 渭源县| 中江县| 丽水市| 清镇市| 马山县| 庆云县| 张掖市| 临沂市| 迭部县| 射阳县| 获嘉县| 宝兴县| 清涧县| 碌曲县| 金平| 友谊县| 阿城市| 襄樊市| 长兴县| 娄烦县| 乌审旗| 怀来县| 秦皇岛市| 沁水县| 海兴县| 搜索| 澄城县| 义马市| 称多县| 枣阳市| 津南区| 平远县| 吕梁市| 南通市| 丰城市| 教育| 云霄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