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建華
【摘要】線上直播課作為2020年春季全國學校教學的重要手段,筆者在持續(xù)數月的線上教學過程中,關注焦點從技術實現(xiàn)到教學實施,逐漸轉移到學生感受。許多學校采取了將線上直播與傳統(tǒng)教室教學合理巧妙結合的辦法。在某種程度上極大地保障及激發(fā)了學生對學習的熱情,更好地發(fā)揮線上教學的作用,從完成教學任務到如何保證教學質量。本文以線上教育期間的實踐探索,深入探究分析,并提出一些可行性的解決方案,希望學生能在課堂上學到更多的知識,獲取更多的數學樂趣,提高學習的效率。
【關鍵詞】線上直播;深度融合;自制;創(chuàng)設;類教室
2020年春季,因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全國學校均在3月正式開啟了“停課不停學”的線上教學教育模式。對于絕大部分教師來說,這無疑是一個全新的挑戰(zhàn)。從完成教學任務到思考如何保證教學質量,在實踐與探索中,筆者認為,要上好線上直播課,應遵從以下幾個原則。
一、線上直播與傳統(tǒng)課堂深度融合原則
(一)目前主流的三種線上教育模式優(yōu)劣
從現(xiàn)在全國各省市線上教育模式來看,可以分為三種:一是教師提供線上學習平臺資源,學生根據學習單要求自己觀看微課,然后完成作業(yè);二是學生觀看電視教育平臺的上的教學節(jié)目,然后完成作業(yè);三是教師直播上課,師生線上相聚,進行互動交流,課后完成作業(yè)。
當教育部提出線上教育時,很多教師可能第一時間會想到的是,這不就是“翻轉課堂”嗎?的確,從上面前兩種教育模式來看,沉寂了一段時間的“翻轉課堂”“微課”重新煥發(fā)了活力。兩種途徑的學習,的確是解決了“一個不落下”的教育原則,但要落實到教育的有效性,則非常依賴學生的自覺性與家長的監(jiān)督。
正如網上的一位中學教師所說:“學生用手機觀看視頻,課下用微信進行交流,學生喜歡,教學效果好,條件是中學生人手一部手機,而且人人都上網,這樣有可能對那些自控力差的學生來說,將大部分時間用來上網,而不是學習?!?/p>
自控力正是小學生所欠缺的。學生在網絡背景下學習,由于自主性加大,在學習過程中往往容易下意識地只注意自己的心理順序,而忽略了學科本身的邏輯順序。所以,筆者認為,對于小學來說,應采用線上直播教學的模式較為合適。教師課堂的界入與督促,才會有可能實現(xiàn)真正的“一個不落下”,而不僅僅是提供飽和式的學習途徑。
(二)直播教學,有利于師生適應新的教學環(huán)境
線上教育,對于年輕教師是一次全新的挑戰(zhàn),而對于老教師來說,就更不容易了。而直播教學,筆者認為,有以下幾點能讓師生快速適應:
1.適用教室教學模式
直播時,教師講課,依然面對一幫鮮活的學生,而不是機器,依然可以有課堂的激情。學生在直播間內,聆聽的依然是熟悉教師的聲音,依然可以與班內的同學交流。從心理學角度來說,利于師生快速適應新的教學環(huán)境。
2.課堂節(jié)奏可控性高
在直播教學中,教師依然是教學的主導者,內容編排,與學生的互動。教學策略可依需要進行改變等。
3.學生學習意愿更高
單純的觀看視頻,講的是知識,學的是知識,心里想的是知識,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何在?學生課前看視頻,課上做作業(yè),需要課前的時間較多,課外很難找到足夠的時間來完成新課的學習。學生課表上的課程幾乎都是作業(yè)課,學生必將感到乏味。
而直播課堂上,學生可以即時回答教師提出的問題,也可以在討論環(huán)節(jié)與同學相互交流。思維的碰撞,可以讓學生學習意愿更高。特別是在小學數學的課堂上,學生有太多的機會可以回答教師的提問和與同學交流。因此,用“線上”這個新瓶裝上“傳統(tǒng)課堂”的舊酒,是較為合適的一種教學手段。
二、線上資源為主,自制微課為輔的原則
線上直播教學,同樣離不開微課使用,教師可以在課中播放微課,再與學生進行互動討論。對于微課選擇,應使用線上資源與自制微課相結合。
(一)線上資源的選擇要以適合學生為先決條件
開展線上教育以來,從國家、省、市、區(qū),甚至街道層面都出臺了各式配套教學微課資源,還有各類教學平臺的資源。如,“和教育空中課堂”“國家中小學網絡云平臺”“學科網”、網上課堂及相應的微信公眾號等。面對飽和式線上資源,選取適合的微課在直播課堂上播放,的確能減輕教師的負擔,但對各地要求的同一平臺,同一資源,這種要求,筆者認為,這是在沒有深思情形下的決定,沒有考慮到學生差異性,它只適應線上教學的初期。步過適應期后,教師應根據自己班級教學情況進行擇優(yōu)選擇或自制微課。
(二)新形勢下自制微課的內容選擇要精準
在已有海量資源的條件下,自制微課應充當補充角色。例如,把課堂重點濃縮為視頻,放到班級網絡學習群上,方便大家課后復習。還可以把作業(yè)的講解制作成視頻,可節(jié)省課堂上習題的講解時間,從而空出來時間多與學生進行交流。
1.需要重復講解的內容
例如,比例的概念比較抽象,學生需要一定時間沉浸才能有效的理解。課前,筆者制作了關于比例概念小微課,并提前上傳到班級線上學習群。學生在反復觀看這一兩分鐘微課的過程,獲得了比例概念認識的知識。通過微課的層層引導,學生在觀察和思考中初步理解掌握了相關的知識點,這樣比教師直播講授的效果更好。
2.抽象與直觀類的轉換
數形結合,使學生能更直觀地理解題目,但把抽象的題意畫成直觀的線段圖,對大部分學生來說是有一定的困難的。學生初學圖形分析題目是有著從實物圖到線段圖的一個過程,實物圖更容易理解。因此,專門做一個微課,講解從實物圖如何逐步轉換成線段圖的畫法,很有必要。協(xié)助讓學生形成自己的思維過程,即閱讀題目后在腦海中形成實物圖,然后轉化成線段圖畫出。
知識難點在每個單元都有,甚至每一堂課都有,我們只要注意收集,提前預測學生掌握的情況,并制作相應的小微課,定能有效助力學生的思維發(fā)展。
3.操作性知識的步驟演示
對于操作性的知識,如畫圓、畫平行線等,教師應當制作親自示范的微課。以用使用圓規(guī)畫圓為例,可以通過PPT的動畫演示將圓規(guī)的使用方法進行講解并配以文字形式呈現(xiàn)給學生聽和看。用攝像工具將教師親手拿著圓規(guī)畫圓的全過程錄下來給學生看,會讓學生更加明白在實際操作中怎樣使用圓規(guī)。它不僅更直觀,而且工作量比制作PPT并自定義動畫的工作量要少得多。
4.作業(yè)中的錯、難題評講
結合學生作業(yè),針對錯誤率高的內容制作微課,有的放矢,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自制微課作為主流網上資源(如,“和教育空中課堂”“國家中小學網絡云平臺”)的必要補充,意在因材施教,是教師在熟悉學生情況下的精準“畫像”。
三、線上直播教學的流程與實施原則
數學是知識呈現(xiàn)螺旋式上升的學科,有許多內容需要通過學生的遷移與類比、猜想與驗證、交流與辨析等數學思想來完成,完成的過程也正是學生思維得到發(fā)展的過程,而思維發(fā)展正是小學數學的核心。在線上直播課堂,可遵從以下的教學流程:
基于保護師生視力,各級部門都強調線上教學每節(jié)以20分鐘為宜,這是合理的。因此,在線上課堂各個環(huán)節(jié)應合理安排,并應以教學內容需要進行刪減。同時“觀看微課”“互動”“練習”不是單向從前一頊到后一項的關系,它們是互相穿插,度勢而行。以筆者在釘釘直播教學《比例的認識》一課為例。
筆者先是在屏幕顯示了教材第16頁主題圖,并讓學生聯(lián)系比的知識,想一想圖中怎樣的兩張圖片像?怎樣的兩張圖片不像呢?筆者先給出2分鐘讓學生在群中交流,再進行講解分析。完成了第一次生生的交流,學生明確了相像的兩個長方形的長和寬組成的比是相等的,可以從它們的比值相等或化簡后的最簡比相等來判斷。接著播放關于比例的概念及相關知識的微課,該視頻資源來自“國家中小學網絡云平臺”這一課的視頻片斷。
看完后,即時通過連麥的方式,讓學生說說6:4=3:2的內項與外項是什么。在課堂的最后,安排了5分鐘給學生互動探究“比和比例有什么區(qū)別?”以上內容大約耗時23分鐘,基本是符合了教育部分對線上課堂的時間要求。剩余的時間則讓學生進行課本中關于判斷兩個比能否組成比例的練習。一節(jié)課下來,基本落實了知識的傳遞,學生的思維也得到了鍛煉。
建構主義認為,知識不是通過教師傳授得到的,而是學習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會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師和學習伙伴) 的幫助,利用必要的學習資料,通過意義建構的方式而獲得。線上直播教學恰如其分地體現(xiàn)了建構主義的上述觀點,創(chuàng)設了類教室的環(huán)境??傊€上直播教學不能脫離教學內容的特點與學生實際,把握線上直播教學的基本特征,就一定能更好地服務于課堂、服務于學生。
參考文獻:
[1]胡鐵生.“微課”:區(qū)域教育信息資源發(fā)展新趨勢[J].電化教育研究,2011(10).
[2]徐輝富.國內處遠程開放教育質量保證研究概述[J].遠程教育與網絡教育,20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