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云震 吳迪 張玲
摘? ?要:PISA作為OECD不斷擴大其在教育政策方面專業(yè)知識和影響力的測量工具,近些年在測評內容、評估范圍與政策影響力三個方面進行了全球性的擴張。測評內容涵蓋閱讀、數(shù)學、科學、問題解決、財經、全球勝任力等多個方面;評估范圍不斷擴大,涵蓋更多的國家、系統(tǒng)和學校。隨之帶來的是政策解釋力的增強,為各國決策者提供更有價值的基于實證的信息。
關鍵詞:PISA 測評內容 評估范圍 政策影響力
國際學生評估項目(Programme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PISA)是經濟合作與發(fā)展組織(OECD)發(fā)起的一項全球學生素養(yǎng)測評項目,自實施以來其影響力逐步擴大。OECD負責PISA項目的安德烈亞斯·施萊歇爾(Andreas Schleicher)談到PISA在今后的影響時表示,“在測評內容方面,PISA不僅評估學生已經知道的東西,還將評估學生是如何進步的,這在很大程度上基于對學生成績的實證分析,使學生思維變得可視化;PISA的評估范圍將從教室擴展到學校、地區(qū)、國家以及國際層面;這些評估必須生成數(shù)據,使教師、教育管理者和決策者可以根據PISA的政策解釋力采取更有針對性的行動”[1]?;赑ISA的成功推廣,OECD開發(fā)了國際成人能力評估項目(Programme for International Assessment of Adult Competencies,PIAAC)和基于PISA的學校測評(PISA-based Tests for Schools,PISA for School)等項目,擴大其教育影響力,促進OECD全球治理模式的形成與發(fā)展?;谌肆Y本理論,本文討論了OECD近年來如何拓寬測評內容、擴大評估范圍,從而增強其政策影響力,為決策者提供更有價值的信息。
一、拓寬測評內容
(一)人力資本理論對能力的定義
人力資本理論自20世紀中葉提出以來,在應對全球經濟變化和適應資本主義國家新治理模式的情況下得到了發(fā)展。事實上,任何可以被測量或者可以促進未來經濟發(fā)展的能力或特質都被認為是人力資本的一部分,OECD提出,人力資本是“體現(xiàn)在個體身上,可以促進個體創(chuàng)造社會財富的知識技能和屬性”。[2]
在人力資本理論的指引下,一些國家對人力資本的投資不再像教育和培訓初期階段那樣僅僅關注投資的未來經濟收益。經濟資本金融化帶來的變化可以被理解并應用于當前的人力資本,新自由主義和不受監(jiān)管的金融市場時代的全球化,使得企業(yè)投資更關注的是短期內最大化的回報率,而不是投資回報的最優(yōu)化。因此,投資者主要關注的是資本增值而不是收入,是股票價值而不是商業(yè)利潤。如果我們將這一重大戰(zhàn)略轉變應用于人力資本治理,那么投資者將不再關心投資回報率的最大化,而是關心資本的升值。
正如德勒茲·格魯丁(Deleuze Guelutin)[3]和羅斯·尼克(Rose Nick)[4]所主張的——教育不再局限于特定的機構和場所,而是一種分散和持久的學習,以維持和提升一個人的人力資本的價值。因此,20世紀90年代OECD的教育工作開始朝著終身學習的方向轉變,而當前與人力資本相關的評估項目的擴張可以看作是為了跟上當前人力資本價值的變化,因為人力資本價值已經成為了一種“個人持續(xù)的經濟資本化”(continuous economic capitalization of the self)。
PISA提供了一種衡量教育系統(tǒng)人力資本流動的方法。OECD認為,衡量一國教育中的人力資本流動,并不能充分反映該國的人力資本存量。因此,根據早期對成人讀寫能力和技能的調查,OECD正式引入PIAAC,通過提供對成年人口(16~64歲)人力資本儲備的評估,來擴大PISA的影響范圍,而高等教育學習成果評估項目(Assessment of Higher Education Learning Outcomes,AHELO)提供另一種在高等教育結束時對人力資本進行衡量的補充性指標。這里也提出了對人力資本衡量的一個更根本的挑戰(zhàn),即如何捕捉不斷變化的經濟和技術環(huán)境與人力資本價值相關變化之間的持續(xù)關系。
OECD認為有必要改進對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精神相關特質——開發(fā)新產品并從中獲利的能力——的衡量[5],由此帶來的挑戰(zhàn)是量化可能會促進創(chuàng)新的特征。與現(xiàn)有生產流程中所需的知識和技能相比,這些特征是看不見摸不著的。一位受訪者解釋說,OECD意在了解與PISA特定領域的高分相關的一般特質與成功之間的關系:決心、橫向思維、創(chuàng)造性思維等。[6]
這種對行為特征的分析,借鑒了大量非認知技能或人格特征的研究成果[7][8],即OECD定義的“更廣泛的人力資本”的維度。這些特點可以被看作是使人力資本增值的更持久的潛力,而具體的技術或學術技能則容易隨著技術和經濟變化而過時。然而,特定人格特征的價值與環(huán)境密切相關,識別和量化這些“異質性”特征會使人力資本的測量變得更加復雜。正如費厄·米歇爾(Feher Michel)所觀察到的:人力資本增值尤其難以預測,因為無法輕易預測一種行為或一種情緒的未來價值。[9]
(二)PISA測評內容與領域的延伸
PISA測評內容與領域的擴展與延伸就是對人力資本概念的回應。PISA核心測評內容歷經2000年、2003年和2006年三輪評估,最終在2009年得以成型。其中,2000年的測評框架將成人生活所需的知識和技能作為測評的主要內容,明確了PISA測評內容的基本范圍;2003年的測評引入了關鍵能力和問題解決的概念,強調知識和技能在日常生活領域的通用性;2006年的測評將問題解決的概念引入特定學科之中(閱讀、數(shù)學、科學)。2000年、2003年、2006年和2009年四次測評基本奠定了PISA核心測評內容的基礎,2012年、2015年、2018年三次測評則在此基礎上對PISA測評內容進行了調整、完善與充實。2012年將財經素養(yǎng)納為測評內容,2018年將全球勝任力納為測評內容。
OECD的一項重要職能是埃斯普蘭德(Espland)所說的“測量性工作”(commensurative work)[10],即使用數(shù)字來比較不同的事物,需要“周密的協(xié)調、紀律、技術專長、長期的投資”。OECD正在對越來越多的人的特性進行這種測量性工作,因為OECD認為人們需要具備更廣泛的能力。
在努力識別那些容易使學生在PISA測試中獲得成功的相關特征的同時,OECD人力資本指標的發(fā)展最明顯地體現(xiàn)在PIAAC引入了“人格特征測量方法”。2012年,PIAAC首次評估了23個國家16~64歲人群的技能,研究結果于2013年10月公布。和PISA一樣,PIAAC也在評估受測者的讀寫能力、計算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但主要以機測為主,只要個人具備必要的技術能力便可以接受調查。PIAAC的背景調查問卷還評估了個人特質,如堅韌、政治效能和社會信任。
上述表明,OECD十分重視擴大其教育測量內容的范疇,以此作為加強在教育方面的全球治理職能的一種手段。隨著人力資本概念的演變及其價值隨著環(huán)境的變化而變化,OECD的教育評估不僅試圖量化人們知道什么或能做什么,而且試圖量化人們是誰以及他們能成為什么樣的人。
二、擴大評估范圍
自2000年首次評估以來,PISA的參與率顯著提高。這反映了PISA在時空范圍的擴展,即后續(xù)幾年的測評通過納入更多的國家和地區(qū),擴大評估的人力資本范圍。2000年,28個OECD成員國和4個非成員國參加了PISA;2012年,34個OECD成員國和30個非成員國與經濟體參加了PISA;2018年,參與國家和經濟體總數(shù)接近80個??梢钥闯觯瑓⒓覲ISA的國家數(shù)量在迅速增加,尤其是非成員國。值得注意的是,除南非外,OECD“加強參與計劃”(Enhanced Engagement Programme)中面向的其他國家(巴西、中國、印度、印度尼西亞)目前都有一定程度的參與。中國上海在2009年首次參加PISA。印度的泰米爾納德邦和喜馬偕爾邦參加了“PISA+2009”項目?!癙ISA+2009”項目旨在評估10個無法滿足參加PISA條件的經濟體,同PISA周期一樣也是每三年一輪,目前參與國家或地區(qū)包括馬來西亞、委內瑞拉(米蘭達)、阿拉伯聯(lián)合酋長國等。目前,PISA已經延伸到亞洲、南美洲、北非和阿拉伯海灣等地區(qū),包括金磚四國。
“PISA for School”項目也進行了試驗并正式實行,為學校提供可以與全國和全球其他學校進行比較的數(shù)據。在美國、英國和加拿大,“PISA for School”項目的開發(fā)和試行,代表著PISA在更廣泛一級教育單位的進一步擴張。施萊歇爾表示,“之所以開發(fā)這個項目,是因為越來越多的國家在PISA測試周期之間來到OECD,表示‘希望在某個地區(qū)或某些學校使用這些測試”[11]。2012年,“PISA for School”項目進行試點,為部分地區(qū)提供了學校層面的數(shù)據分析,旨在讓學校能夠將自己的表現(xiàn)與全球其他學校進行比較。該項目的試點在美國獲得了認可,并在英國引發(fā)了興趣。這個項目本身具有較強的靈活性,可按需執(zhí)行,這與各國和各系統(tǒng)三年一次的PISA評估有很大的不同。與PIAAC一樣,“PISA for School”項目證明了其如何通過對已有成功模式的適應和改造而得以擴展。
上述表明與PISA有關的評估的范圍和頻率發(fā)生了重要變化。可以看出,OECD的目標是“盡可能廣泛地了解全球人才的特點”,并將PISA作為“一個人們都可以參加的開放性測評系統(tǒng)”。因此,OECD教育測評變得更加靈活,覆蓋更廣泛的人口。
三、增強政策影響力
OECD在擴大PISA的測評內容和評估范圍的同時,還努力提高PISA結果的全球解釋力。PISA的政策影響在一些國家變得越來越重要,在這種情況下,OECD正尋求進一步提升PISA在決策中作為證據的潛力。但OECD所期待的不止于這些,其認為PISA可以更具有政策相關性,PISA的分析力或解釋力可以得到進一步增強。因此,OECD一直在展望未來:怎樣才能讓PISA成為決策者更有價值的工具?
(一)通過數(shù)據生成加強政策解釋功能
有學者認為,OECD的軟實力依賴于其觀念生產(idea production)、政策評估(policy evaluation)和數(shù)據生成(data generation)。OECD不僅定義了問題,而且提供了解決方案,OECD也因此獲得在國家決策各階段的重要地位,包括從議程設置到政策制定和實施[12];通過推行政策觀念、制定規(guī)范框架、利用政策評估和數(shù)據生成功能,OECD增強了PISA的解釋力,從而加強了在教育方面的觀念生成功能。PISA在分析層面的擴展涉及以新的方式使用數(shù)據來解釋政策設置和教育結果之間的關系,從而增強PISA結果在國家決策中的潛在影響。
對于擴大PISA解釋力,有以下兩個途徑:加強PISA測評期間對學生背景數(shù)據的收集,將PISA數(shù)據同其他項目的數(shù)據聯(lián)系起來。PISA數(shù)據的分析能力很大程度上來自于識別測試結果與學生和學校背景數(shù)據之間的關系。學生背景數(shù)據的收集主要通過問卷的形式,包括一個標準的學生背景問卷,用以收集學生社會經濟地位和態(tài)度的數(shù)據,一個學校校長問卷或者其他可供選擇的問卷。將學生成績數(shù)據與其他背景性數(shù)據相關聯(lián),被視為一種提高評估解釋力的方法。在教師教與學國際調查(TALIS)項目開發(fā)之前,OECD的測評項目是缺乏教學問卷調查的。教師工作數(shù)據的納入源于國際社會對教師影響和有效性的關注[13]。隨著時間的推移,TALIS與PISA可以互補,許多國家正在將TALIS的數(shù)據和PISA測試結果聯(lián)系起來,并產生更加強大的解釋力。
另外,PISA解釋力的增加與其測評內容與范圍的擴大密切相關[14]。在這里,測量更多的人力資本維度與增加評估的解釋力之間有著明確的關系。例如,以使用計算機為基礎的評估方法的革新將使人們能夠獲得關于新技能領域的數(shù)據。對于PISA 2012而言,各參與國和經濟體可以選擇對問題解決技能進行基于計算機的評估,這可以動態(tài)地測量學生在完成任務時所采用的過程和策略,而不僅僅測量他們得出正確結果的能力。
(二)通過排名與比較加大政策實施壓力
PISA全球擴張的影響在中國上海2009年的出色表現(xiàn)中得到了很好的體現(xiàn),上海首次參加PISA就在三大測評領域獲得第一,而新加坡等東亞國家同樣緊隨其后,這使得美國、英國等發(fā)達國家在推行國內教育改革時“向東看齊”。美國出版的《超越上海:建立在世界領先體系之上的美國教育議程》提出,全球政策學習和教育體系基準的視角發(fā)生了重要轉變[15]。正如OECD內部人士所指出的,美國正在向外尋找教育改革的新思路,部分原因是由于地緣政治和經濟實力的不斷變化,上海在PISA中出人意料的強勁表現(xiàn)創(chuàng)造了一個新的“人造衛(wèi)星時刻”[16]。PISA作為比較工具,其影響隨著參與國數(shù)量的增加而擴張,新的經濟大國(如中國和印度)的參加吸引了美國和英國的廣泛關注。
PISA引發(fā)的最大影響之一是各國對其他國家的興趣。例如,澳大利亞格拉坦研究所(Grattan Institute)發(fā)表了題為《奮起直追:向東亞最好的學校系統(tǒng)學習》(Catch up: Learning from the Best School Systems in East Asia)的報告[17]。澳大利亞前總理吉拉德(Julia Gillard)觀察到:世界上五大最優(yōu)秀的學校系統(tǒng)中的四個都在亞太地區(qū),而且變得越來越好。可以看到,PISA的擴張增加了多邊比較的可能性,而且隨著亞洲經濟體的強勁表現(xiàn),一些國家的眼光正從北美和歐洲逐步轉移到東亞。
(三)通過媒體宣傳制造政策實施輿論
PISA還得到了廣泛而顯著的媒體報道,其中一條渠道是OECD人員在國家和國際媒體上的評論,這些評論常常倡導特定的政策設置或教育改革議程。一個突出的例子是OECD與皮爾森基金會(Pearson Foundation)合作,推出了“在教育方面表現(xiàn)優(yōu)異和成功的改革者”(Strong Performers and Successful Reformers in Education)系列視頻。這一系列視頻是基于對表現(xiàn)出色或有所改善的國家的利益相關者進行的案例研究,提供了關于這些特定系統(tǒng)中“什么有效”的“數(shù)據背后”的故事。這些都增加了PISA的政策解釋力,并在更大范圍擴大了OECD全球教育治理的能力。
參考文獻:
[1]SCHLEICHER A. Assessing literacy across a changing world[J] Science, 2010,328(5977):433-434.
[2]OECD. The well-being of nations: the role of human and social capital[M].Paris:OECD Publishing,2001:11.
[3]DELEUZE G. Negotiations[M].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95:16-18.
[4]ROSE N. Powers of freedom: reframing political thought[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9:160-161.
[5]OECD.The OECD innovation strategy: getting a head start on tomorrow[R].Paris:OECD Publishing,2010.
[6][14]OECD. Analysis of the predictive power of PISA test items[R].Paris:OECD Publishing,2013.
[7]JENCKS C. Who gets ahead?[M].New York:Basic Books,1979:14.
[8]BOWLES S,GINTIS H,OSBOURNE M. The determinants of earnings: a behavioural approach[J]. Journal of Economic Literature,2001,39(4):1137-1176.
[9]FEHER M. Self-appreciation; or, The aspirations of human capital[J].Public Culture,2009,21(1):21-41.
[10]CERULO K A. Culture in mind: toward a sociology of culture and cognition[M].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2000:63-88.
[11][16]SCHLEICHER A. The new global landscape of educational achievement[J].Issues in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10,26(3):81-85.
[12]JAKOBI A P,MARTENS K. Introduction: the OECD as an actor in international politics[M]//MARTENS K, JAKOBI A P.Mechanisms of OECD governance:international incentives for national policy-making?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10:1-25.
[13]OECD. Teachers matter: attracting, retaining and developing effective teachers[R].Paris:OECD Publishing,2005.
[15]TUCKER M.(Ed.) Surpassing Shanghai: an agenda for American education built on the worlds leading systems[M].Cambridge MA:Harvard Education Press,2011:12-14.
[17]JENSEN B,HUNTER A,SONNEMAN J,et al. Catching up: Learning from the best school systems in East Asia[R].Melbourne:Grattan Institute,2012.
編輯 朱婷婷? ?校對 王亭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