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研峰
【摘? ? 要】體育的鍛煉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還可以促進學生樹立積極向上的人生態(tài)度。對于低年級的小學生而言,加強體育的自主鍛煉能力有利于學生擁有健康的體魄,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在小學教育這個階段,體育教師要明確體育課程的教學目的,以創(chuàng)新、有趣的教學方式引導學生積極參與體育活動,培養(yǎng)自身的鍛煉能力,為今后的發(fā)展奠定基礎。
【關鍵詞】小學體育;低年級學生;自主鍛煉能力;提升方式
中圖分類號:G623.8? ? ?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1006-7485(2021)35-0012-02
A Probe into the Ways to Improve the Ability of Autonomous Physical Exercise of Lower Grades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No. 1 Central Primary School of Yushan Town, Kunshan City,China) SHEN Yanfeng
【Abstract】Physical exercise can not only improve the physical fitness of students, but also promote students to establish a positive attitude towards life. For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in the lower grades, strengthening the ability to exercise autonomously in sports is conducive to their healthy physique and promote their all-round development. At this stage of primary education,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ers must clarify the teaching purpose of physical education courses, guide students to actively participate in sports activities with innovative and interesting teaching methods, cultivate their own exercise capabilities, and lay the foundation for future development.
【Keywords】Primary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 Lower grade students; Autonomous exercise ability; Ways to improve
提升小學低年級學生的自主鍛煉能力需要各方面的配合,需要學生家長、學校以及教師的三方協(xié)同合作,有目的性地培養(yǎng)小學低年級學生的自主鍛煉意識。小學低年級學生從小就樹立“生命在于運動”的正確觀念,在父母與體育教師的教導下充分發(fā)揮主觀能動性,依據(jù)自己的身體素質、健康狀況采取相應的合理鍛煉。只有低年級學生認識到自我鍛煉能力的重要性,才能有針對性地采取適應的鍛煉計劃,從而促進自主鍛煉能力的提升。
一、體育鍛煉的核心圍繞小學低年級學生展開
要想提升小學生的自主鍛煉能力,則學校必須科學規(guī)劃體育課程的開展安排以及課程的學習時間,體育教師需在體育教學中以學生為主導,扮演好配角的身份,從中引導低年級的小學生怎樣規(guī)范做相關體育動作,切不可本末倒置。只有體育課程活動按照低年級的體能訓練,以小學生的興趣為切入點,才能達到最終的教學目的。
例如,在人教版一年級下冊《體育與健康》關于“籃球行進間運球”這一課時的教學中,堅持以學生的健康為第一要義,豐富低年級學生的學習類別,重視小學生在學習生活中的情感需求,依據(jù)這個年齡階段學生的特征,以他們的興趣點來組織開展相關的籃球活動。這需要體育教師提前做好教學準備工作,以貼近學生的教學方式,讓學生愿意主動去學習籃球,并且在今后的業(yè)余時間里能夠將打籃球培養(yǎng)為自己的興趣愛好,從而提升自身的鍛煉能力。體育教師可以將“花式上籃”“三步上籃”的動作演示給學生看,迅速活躍課堂教學的氛圍。學生通過觀看籃球的動作演示會產(chǎn)生興趣,從而愿意接觸籃球,這時候體育教師通過自己的講解,讓學生了解了運球的正確指部按壓位置,初步嘗試運球以及在運球過程中的腳步位置。為了豐富課堂教學的多樣性,體育教師可以讓兩個學生之間互相進行傳球,這樣可以提高學生之間的協(xié)作能力,同時可以協(xié)調(diào)身體的平衡力。這樣的教學方式在極大程度上提高了學生上課的熱情,抓住低年級學生對新鮮事物充滿好奇心的特點,結合到體育課程鍛煉中可以碰撞出不一樣的火花。只有體育教師做好學生的體育運動啟蒙工作,低年級的學生在平常玩耍的時候自然會以教師有趣的教學活動來鍛煉學習,在潛移默化中提升了自己的鍛煉能力。
二、注重低年級學生對體育鍛煉的價值認識
隨著小學教育的發(fā)展,人們總是會習慣性忽略了體育鍛煉的價值。由于體育鍛煉能力是長期堅持鍛煉的結果,在短時間看不到其中的任何變化,所以有的低年級學生提不起興趣,家長也會偏重孩子在其他科目上的學習時間,長此以往會導致學生的身體素質不達標。事實上,學生的體能測試結果是十分重要的,它是學生學習其他學科的基礎和前提,學生擁有強壯的體質,健康的身體,才能更好地學習。如果小學生在早期沒有意識到體育鍛煉的重要性,學校和教師也不注重培養(yǎng)低年級小學生的自主鍛煉能力,那么在日積月累中,就不利于小學生形成良好的健康習慣,他們的身體素質測評結果肯定是不理想的。只有真正認識到體育鍛煉的重要性,看見體育鍛煉的價值所在,才能激發(fā)學生進行體育活動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例如,在人教版三年級下冊《體育與健康》關于“小并步法、跨步法、交叉步法”這一課時的教學中,體育教師應在正式上課前向學生傳遞排球的精神,學習中國女排精神。不論在學業(yè)還是生活中能夠扎扎實實地一步一個腳印去學習,對待自己堅持的事情要有持之以恒的決心,在學生年紀尚小的時候就懂得體育鍛煉不僅可以強身健體,還能為國爭光,可以為每一個學生埋下一粒種子,在以后的人生發(fā)展的選擇過程中可能會有“運動員”這一選項。如果體育教師只是簡單按照教學流程與步驟來授課,不能讓低年級的學生了解到排球這一項運動背后的故事與內(nèi)涵,那么小學生就認識不到體育鍛煉的價值,在體育活動中的學習流于表面,枯燥乏味地照搬教師的動作,不能深層次地領悟體育的魅力,最終無法真正達到體育教學的目的。只有將“中國女排精神”灌輸在低年級學生的意識里,讓他們明白團結協(xié)作的力量,激發(fā)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學生才會愿意去學習并了解排球,給予自己學習新的體育項目的機會,這是由內(nèi)而發(fā)的有著興趣支撐著學生鍛煉,源源不斷的動力推動著自己前進提升。
三、在傳統(tǒng)的體育教學模式上不斷推陳出新
隨著社會的發(fā)展,人們對小學教育也有著更高的要求,在不同時代背景下成長的學生也有著每個時代的特征,教學方式需要與時俱進,這也是時代對學校與教師所提出的挑戰(zhàn)。如果一直囿于固有的傳統(tǒng)模式中不創(chuàng)新方式方法,那么終將被時代淘汰。創(chuàng)新是教育改革中突破的方向,把握住時代發(fā)展的趨勢,學校及教師結合自身存在的缺點與不足進行創(chuàng)新,能夠為教育的發(fā)展注入新的活力與生機,帶來強大的生命力。
例如,人教版三年級下冊《體育與健康》關于“走與游戲”這一課時的教學中,體育教師讓學生嘗試各種走路姿勢,體會到運動的樂趣所在。在這個課時的授課過程中,教師還可以融入各種和走有關的游戲,讓全班學生每兩個人分為一組,兩個學生并排走,并用繩子各綁著他們的一條腿,然后進行比賽,最后獲勝的小組可以獎勵一朵小紅花。這種游戲可以使同學之間形成良好的競爭氛圍,體驗競技的快感,促進同學之間的團結與信任。體育教師還可以讓全班學生每五個人分為一組,五名學生手挽手,腿綁著腿一起走200米,用時最少的小組給予獎勵。不同類型的游戲設計,可以豐富課堂教學,充實課堂的教學內(nèi)容,教師需要根據(jù)不同的年級,設計操作實踐性高的游戲,在學生能夠自主發(fā)揮主觀能動性的范圍內(nèi),充分保證每一名低年級學生的人身安全。體育教師不斷推陳出新,學生就會感受到上體育課的趣味性,會更加積極地參與課堂體育活動,在身心放松的狀態(tài)下,能夠愛上運動,從而在每一次的運動鍛煉中得到能力的提升。
四、結語
小學低年級的學生正是身體發(fā)育的關鍵時期,注重這個年紀的學生身心健康的良好發(fā)展,提升他們自主鍛煉能力,養(yǎng)成健康的生活習慣,為他們的未來發(fā)展奠定良好的身體素質基礎。學生如果只懂得學習,不與人交往,久而久之就會變得孤僻,在小學低年級學生學習以外的生活中,積極參加戶外體育鍛煉,以飽滿的精神狀態(tài)做每一件事,能夠提高他們的學習效率。教育不能一味地關注學生的成績,學校及教師更應該關心愛護每一個學生的身體健康,注重學生的身體素質,合理規(guī)劃學生的體育鍛煉時間,提升他們的自主鍛煉能力,這才是教育的根本。
參考文獻:
[1]陳桂蓮.淺談小學生體育鍛煉習慣養(yǎng)成的基本策略[J].科學中國人,2015(07).
[2]施迎春.小學生體育自主鍛煉能力提升措施探究[J].新智慧,2018(34).
[3]侯永紅.淺談體育運動學校數(shù)學教學與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創(chuàng)新意識的培養(yǎng)[J].時代報告:學術版,2011(12).
(責編? 吳 娟)
2120500520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