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美霞,陳保國,張之奇,王創(chuàng)云
(山西農業(yè)大學農學院,山西 太原 030031)
近年來,玉米播種面積和總產量增加明顯,但單產提高幅度較緩[1-2]。決定玉米產量的因素很多,如環(huán)境、栽培技術、管理水平、品種等[3-4],在玉米育種工作中需要弄清楚各種性狀因子對產量影響的主次關系,為選育新品種提供科學依據[5-6]。
灰色系統(tǒng)理論能夠較好地應用于育種工作的數據分析[7]。李清超等[8]研究認為,玉米產量與單穗粒重、株高和穗位高關聯(lián)度較大;閔麗等[9]研究認為,玉米產量與株高、出籽率和穗位關聯(lián)度較大;李光發(fā)等[10]研究認為,玉米產量與百粒重,穗長和禿尖長度關聯(lián)度較大。
本研究應用灰色系統(tǒng)理論分析法,對山西省春播早熟區(qū)玉米雜交組合的產量和主要農藝性狀進行灰色關聯(lián)度分析,找出對山西省春播早熟區(qū)玉米品種產量影響較大的農藝性狀,為玉米育種工作提供理論參考。
19個雜交組合及相關數據來源于2018年山西省區(qū)域試驗(春播早熟區(qū))匯總結果,19個雜交組合分別為:DF 880、HY 7733、JK 1403、JKY 305、豐碩599、華玉1號、輝玉7381、吉川809、君實668、科騰2號、利玉228、龍玉3號、青卓2號、日茂8號、賽博160、威卡738、忻玉1034、中德999和大豐30(ck)。
1.2.1試驗設計
試驗在山西共設8個試驗點,分別為大同2點、朔州2點、忻州1點、晉中1點、太原1點、呂梁1點。試驗采用隨機區(qū)組設計,3 次重復,小區(qū)面積20 m2,5 行區(qū),實收中間3 行(面積12 m2)計產。試驗周邊設4行以上保護行。
田間記載項目、標準和品種抗性評價,按照《農作物品種試驗技術操作規(guī)程 玉米》的相關要求執(zhí)行。
田間及室內測量相關性狀:生育期、株高、穗位高、倒伏率、倒折率、穗長、穗粗、禿尖、穗行、行粒、百粒重、出籽率、含水率、產量。
1.2.2分析方法
采用灰色關聯(lián)度分析法對14個性狀進行分析。將產量視為參考數列(X0),其余性狀視為比較數列,分別為生育期(X1)、株高(X2)、穗位高(X3)、倒伏率(X4)、倒折率(X5)、穗長(X6)、穗粗(X7)、禿尖(X8)、穗行(X9)、行粒(X10)、百粒重(X11)、出籽率(X12)、含水率(X13)。各農藝性狀的平均值見表1。
1.2.3數據標準處理方法
應用Excel軟件和DPS軟件進行數據處理和灰色關聯(lián)度分析[11]。由于各性狀因素量綱不一致,為保證各性狀具有等效性和同序性[12],用以下公式進行無量綱化處理:
由表1可以看出,19份組合14個性狀表現各不相同。部分產量高的組合,其株高、倒折率、出籽率、含水率等性狀表現卻不理想。所以要綜合分析,才能較好的確定組合的優(yōu)劣。
由表2和表3可以看出,山西省春播早熟區(qū)玉米雜交組合的產量與主要農藝性狀的關聯(lián)度大小排序為:株高>生育期>倒折率>穗行>行粒>禿尖>含水量>百粒重>穗位高>倒伏率>穗長>出籽率>穗粗。按照灰色系統(tǒng)理論關聯(lián)分析原則,關聯(lián)度大的數列與參考數列關系最密切,關聯(lián)度小的數列與參考數列關系較遠,表明山西省春播早熟區(qū)影響玉米雜交組合產量的關鍵因素是株高、生育期和倒折率,出籽率和穗粗對產量的影響程度相對較小。因此,在綜合考慮相關因素的前提下,選育和篩選玉米雜交組合時,應注重對倒折率低的、株高適宜、生育期短的品種的選擇。
表2 各品種(組合)主要農藝性狀標準化值Table 2 Standardized values of main agronomic traits of each variety (combination)
表3 產量與各性狀關聯(lián)度及排序Table 3 Correlation degree and order between yield and each trait
根據灰度理論分析法,將不同性狀分別作為參考數列,其他性狀為比較數列,獲得不同農藝性狀間的關聯(lián)矩陣(表4)。由表4可知,與生育期最密切的性狀是倒折率,其次是倒伏率和出籽率;與株高最密切的性狀是倒伏率,其次是倒折率和產量;與穗位高最密切的性狀是穗粗,其次是倒伏率和株高;與倒伏率最密切的性狀是倒折率,其次是生育期和穗粗;與倒折率最密切的性狀是倒伏率,其次是生育期和穗粗;與穗長最密切的性狀是禿尖,其次是穗粗和行粒;與穗粗最密切的性狀是倒折率,其次是產量和倒伏率;與禿尖最密切的性狀是穗長,其次是倒伏率和穗位高;與穗行最密切的性狀是穗粗,其次是產量和出籽率;與行粒最密切的性狀是倒折率,其次是倒伏率和穗粗;與百粒重最密切的性狀是穗粗,其次是倒折率和產量;與出籽率最密切的性狀是穗行,其次是生育期和倒伏率;與含水量最密切的性狀是產量,其次是倒折率和倒伏率。
表4 各性狀間關聯(lián)矩陣Table 4 Correlation matrix among traits
可以看出,倒伏率、穗粗、倒折率與大部分性狀的關聯(lián)度較大,說明三者是與多個性狀相互影響的重要農藝性狀,這與《主要農作物品種審定標準(國家級)》中對玉米抗倒伏的要求相符。
灰色關聯(lián)度分析方法能將分散信息綜合考慮,評價客觀,分析結果與試驗表現一般比較吻合,能綜合判別品種的優(yōu)劣,廣泛的應用于作物科學研究中,為篩選適宜優(yōu)良品種提供了可靠的依據[2,4,7-10,12-19]。
本研究表明,影響山西省春播早熟區(qū)玉米雜交組合產量的關鍵因素是株高、生育期和倒折率,出籽率和穗粗對產量的影響程度相對較小。魏常敏等[20]研究認為,產量與出籽率、生育期關聯(lián)度最大;陳榮麗等[21]認為,穗粗是影響甜玉米鮮穗產量的主要因素。可見,不同品種,不同區(qū)域及不同年份都有可能改變影響玉米產量的主導因素。
玉米產量的形成受多種因素影響,本研究結果表明在山西省玉米育種過程中,選育春播早熟區(qū)品種,應該注重對株高、生育期和倒折率的選擇。各個性狀間的相互關系也不同,它們不能獨立存在,而是相互影響,相互作用,所以還要綜合考慮各個性狀之間的相互關系,才能更有效地培育出高產,綜合性狀好的品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