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lly
每年春天,當夜幕降臨時,在意大利海岸警衛(wèi)隊的保護下,62歲的基婭拉·維格會穿上白色的長袍,一邊吟誦禱告,一邊潛入圣安蒂奧科薩丁島附近的海域。
在月色的指引下,維格下潛到水下15米處,到達一片僻靜的水底海灣和長滿水草的瀉湖區(qū)。這片神秘的區(qū)域只有她家族的女性成員知道,作為家族秘密已經(jīng)傳了24代人。到達目的地后,她用一把小手術(shù)刀小心翼翼地從一種瀕危的地中海蛤蜊邊緣割下一層纖薄的纖維。
收集30克的可用纖維大約需要潛水100次。只有當這些軟體動物分泌出的唾液與海水接觸并凝固成角蛋白后,才會產(chǎn)生這些纖維。也只有這個時候,維格才開始準備采集、整理、編織這些珍貴的絲線。世人稱其為海絲或海洋絲綢,它是世界上最稀有且最令人垂涎的布料之一。
傳女不傳男
如今,維格是世界上已知的最后一位知道如何采集海絲并將其染色編織的人。經(jīng)過維格雙手加工的海絲,有著精美的圖案,在陽光下呈現(xiàn)出黃金般耀眼的色彩。
五千多年前,美索不達米亞的婦女用這種極為輕盈的纖維為她們的國王縫制衣服。所羅門王的長袍、埃及王后奈菲爾提蒂的手鐲,以及祭司、教皇和法老的祭服都曾用這種纖維制成。羅塞塔石碑上提到過這種纖維,《圣經(jīng)·舊約》中也出現(xiàn)了45次。據(jù)說,上帝吩咐摩西在圣所祭壇前懸掛的簾幕就是由海絲制成的。
至于維格家族的女性到底為何以及如何開始編織海絲的,已然成謎。一千多年來,海絲復雜的加工技藝、編織圖案和染色配方僅在維格家族女性后人中間傳繼——維格家族的每一位女性無不嚴格保守著其中的秘密,直到傳授給她們的女兒、侄女或?qū)O女。
接到拜訪維格工作室的邀請后,我忽然發(fā)現(xiàn)自己面對著的竟然是全世界最后一個海絲縫紉工。我小心翼翼地走向維格工作的那張小木桌,走過一個有著200年歷史的織布機,那上面有一排裝滿靛藍和琥珀色藥水的玻璃瓶,還有一張意大利政府頒發(fā)給她的榮譽證書。
“如果你想見識我的世界,我非常樂意為你展現(xiàn)。”維格笑道,“但要想真正了解,你需要在這里花上一輩子的時間。”
從外婆那里維格學到了這項古老的手藝。她記得在她3歲的時候,外婆時常劃著小船將她帶到海上,教她潛水。12歲的時候,維格已經(jīng)學會了用織布機織布。
“我的外婆在我心中編織了一條難以抹去的掛毯,”維格說,“從那之后,和我的先人們一樣,我將一生奉獻給了大海?!?/p>
維格被人們稱為“su maistu”(意大利薩丁尼亞語中的“大師”)。同一時期,只能有一位“susaistu”存在,而成為這樣一個人,必須傾盡一生向現(xiàn)任的大師學習技藝。和之前的23位婦女一樣,維格從不靠這份手藝掙錢。在繼承手藝的同時,她也許下神圣的諾言——“海誓”,即永遠不買賣海絲。
不售賣的珍品
事實上,雖然維格的海絲作品在盧浮宮、大英博物館和梵蒂岡均有展覽,但她自己家中卻沒有留一件海絲作品。她和丈夫住在一間不大不小的公寓里,靠她丈夫的退休金和來維格工作室參觀的游客的捐款維持生計。
維格解釋說,海絲只會作為禮物贈與他人。她曾為教皇本篤十六世和丹麥女王制作過海絲制品,但更多的是贈與新婚夫婦、慶祝洗禮儀式的兒童以及求子心切的婦女。
“海絲不屬于我一個人,它屬于所有人,”維格說,“售賣海絲好比借陽光和潮汐牟利?!?/p>
即便如此,試圖售賣海絲的人仍然屢屢不絕。在《海絲、絲綢和亞麻之大師》一書中,作者毛戈雅堪·比涅爾卡提到,直到20世紀30年代,意大利的塔蘭托市是除圣安蒂奧科之外,唯一一個仍在采集和刺繡傳統(tǒng)海絲的地方。
“有個女人放棄了她的海誓,試圖建立海絲經(jīng)濟產(chǎn)業(yè),”比涅爾卡說,“一年后,她的生意莫名破產(chǎn),本人也離奇死亡。”
有一位日本商人找到維格,出價250萬歐元,希望買下她最著名的作品——《獅子女》。維格花74年時間,一針一線地手工縫制了這幅45厘米見方的海絲作品。她拒絕了日本商人的出價,堅持將作品獻給全世界的女性朋友。
“我告訴他,‘絕對不行,”她說,“這幅作品是屬于全球女性的,不是用來出售的?!?/p>
艱苦的生產(chǎn)
每件海絲作品背后的艱苦付出也根本不是用金錢可以衡量的。在4天的拜訪時間里,我了解了維格的工作過程。
從海底采集到生海絲之后,她需要先把生海絲浸在淡水中脫鹽。每3小時換一次水,持續(xù)25天左右。等纖維干燥后,便用梳子梳理絲線,清理掉殘留的沉積物。
接下來的步驟最關(guān)鍵也最困難:將純凈的海絲與打結(jié)的生海絲分離。由于海絲的粗細僅及人類頭發(fā)絲的三分之一,維格不得不借著臺燈的光,在放大鏡下,用一雙鑷子小心翼翼地分離每一股絲線。
“現(xiàn)在看起來似乎很簡單,”她說,“但你要知道,這是50多年來不斷練習的結(jié)果?!?/p>
有幾次,維格分離出一簇厚厚的纖維后,讓我閉上眼睛,攤開雙手,我卻什么也感覺不到。但10秒鐘后,等到我睜開雙眼,卻看到她拿著如云霧般輕盈的海絲在我掌心摩挲。
接下來,維格一邊在一個小木制紡錘上手動轉(zhuǎn)動海絲,一邊唱著薩丁尼亞語歌曲。當纖維變成長線時,她從架子上取下一個裝有黃色液體的瓶子。
“接下來是見證神奇的時刻了,”她一邊說著,一邊將細線放入由檸檬、香料以及15種不同藻類制成的神秘混合物中。幾秒鐘后,絲線立刻有了彈性。她迫不及待地將我?guī)У轿萃狻j柟庀?,絲線金光閃閃。維格仿佛是一本行走的天然染料百科全書,她知道124種分別提取自水果、花卉和貝殼的天然染料。
最后,維格用手指將絹絲織成亞麻線。連續(xù)15天的生海絲提取和染色織出來的線才短短幾厘米,而有些海絲制品,比如寬50厘米、長60厘米僅2克重的純海絲布料,需要花費6年的時間來編織。其他如懸掛在她織布機上方的掛毯,所需時間則更長。
“我的家族一共會編織140種圖案,其中有8種從未書面記載過,只通過口頭方式代代傳承?!彼f。
行將消失的秘術(shù)
但是,在同一個母系家譜中傳承了一千年之后,這一古老的手藝行將消失。
根據(jù)傳統(tǒng),海絲秘密的繼承人應該是維格的小女兒馬達萊娜。正如外婆教自己的那樣,在馬達萊娜很小的時候,維格就開始教她潛水和刺繡。
“她唯一還未掌握的就是染色劑的配方?!本S格說。
但這不是最關(guān)鍵的問題。過去的兩年里,馬達萊娜一直住在愛爾蘭首都都柏林。在那里,她告訴我:“我不是我母親。人們總跟我說,我不應該讓這個技藝消亡,這讓我感到無比崩潰。畢竟,我想過自己的生話?!?/p>
更糟糕的是,維格雖然在2015年創(chuàng)建了世界上唯一一個海絲博物館,但2017年秋末,維格發(fā)現(xiàn)圣安蒂奧科政府突然關(guān)閉了她的這個免費博物館,理由是博物館的電氣系統(tǒng)不合規(guī)定。
“什么電氣問題!”維格憤憤不平地說,“市政府想讓我收取博物館的門票費,還想讓我寫下編織圖案和染料秘方。只要我還有一口氣,我必定會死死捍衛(wèi)神圣的誓言。
這則新聞曾引起意大利全國關(guān)注。兩位年輕的藝術(shù)家發(fā)起了一場眾籌活動,幫助維格籌集她工作室的房租。具有諷刺意味的是,曾經(jīng)就是在這間小屋里,維格的外婆教會了她紡織海絲。但如今,除非能夠在指定日期前籌集到85000歐元買下這處房產(chǎn),否則,圣安蒂奧科市政府將毫不留情地把維格趕走。如此一來,這個世界將再也無緣見到這位最后的海絲縫紉工把海絲紡織成金色的布匹。
和維格在一起的最后一個晚上,她把我?guī)У揭粋€僻靜的海灣。自有記憶開始,她家族里的女性成員都會來這里禱告。隨著太陽漸漸沉入大海,維格站在潮汐邊緣,閉上眼睛,輕聲吟誦著神秘古老的頌歌。
隨后,她從袋子里拿出一簇約有300年歷史的海絲,卷成長長的海絲線?!耙苍S這些秘密會跟著我一起離開人世,”她說,“但這大海里的絲綢永遠存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