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志鵬 陳璟 蔡曄露
摘? ?要:數學文化越來越被大家所重視,在現行教材中有著豐富的文化素材,經過統(tǒng)計探析,再加上進一步的思考,旨在讓大家更能深刻地理解教材,繼而將數學文化融入課堂教學。
關鍵詞:高中數學;教材;數學文化;素材;探析
近些年來,數學的文化價值越來越被大家重視,不論是現行的各版本教材,還是各地的高考試題,“文化味”漸愈濃郁。就拿現行的人教A版教材而言,其中就蘊含了豐富的文化素材,我們以必修五為例,對其中的文化素材進行歸納統(tǒng)計探析,這樣不僅有利于我們深刻地理解教材,而且有利于數學文化走進課堂,以更好地服務于教學。
1? 歸納統(tǒng)計
廣義層面講,數學文化是指數學的思想方法、語言符號及其形成發(fā)展過程中的物質和精神的總和,包括數學家,數學史,數學美,數學與其它科學,數學與各種文化的交融,數學與生活的聯系等等。毫不夸張地說,數學文化滲透于生活中的角角落落。教材中的文化素材按呈現形式可分為插圖與文字;按內容主題可分為數學史類及與其它學科類等等。我們按上述標準對教材中的文化素材進行統(tǒng)計,如表1,以便進一步探析。
上面表格中僅是比較顯眼的文化素材點,在上述列舉的16處文化素材中,有11處素材涉及數學發(fā)展歷史的人或事,有4處涉及數學與其它學科的交融。除此之外,教材中還存在了大量的素材,這些素材與數學文化都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比如在“等比數列”一節(jié)中引用生物學中的“細胞分裂”,在例題中引用物理化學中的“半衰期”,還有教材中多處引用銀行利息等等。
2? 結論分析
教材中的文化素材圖文并茂,生動活潑。我們權且從文字與插圖兩方面對其進行總結。
2.1? 生活中的數學
數學是生活的一部分,時時處處體現于生活中。它與人文自然及各學科廣泛交融,形成了豐足的文化背景。比如“數列”章頭圖安排了幾幅大自然中精美的植物圖片,有向日葵種子盤,有各種花瓣,有松果,有蒲公英等等。這些都在告訴我們——大自然是懂數學的,因為里面蘊含了斐波那契數列。又如在“等比數列”章節(jié)安排了莊子的“一尺之棰,日取其半,萬世不竭”,既體現了數學與古詩文的關系,又滲透了“無限”的思想。還有閱讀材料“九連環(huán)”講述了一個古老的智力游戲與數學的關系,既剖析了其中包含的迭代遞推知識,又彰顯了數學在趣味游戲中的應用。除此,教材中通過大量生活實例,比如銀行貸款,城市綠化,船只航行,校訊通,工業(yè)廢棄垃圾等,通過這些設計例子,彰顯了顯明的數學觀:數學是生活的,它是人類文化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恰恰是因為它廣泛地滲透于生活的每一個角落,才推動了人類文明的快速發(fā)展。試想:如果教材中僅是一些公式定理計算,學生就很難體會到數學的美感與應用價值。就像一位體態(tài)優(yōu)美的美女,在“X”光下也只是丑陋的骨骼,少了血肉的靈性,便毫無美感可言。
2.2? 插圖中的文化素材
插圖是有形的文字,同時又是無聲的訴說,它們作為重要的課程資源裝扮著教材。拋開教材中講解課文所配的問題云圖外,我們僅統(tǒng)計與例習題相關的插圖就有約95幅,其中第一章有35幅,第二章有35幅,第三章有25幅。這些插圖絕大多數是輔助題目而用的,它們的存在利于我們對題目的理解。但是有的插圖由于過于粗淺而形同虛設,比如P38例2以出租車為背景所配的計程車圖片,P39練習2以體育場為背景所配的圖片,P46習題A組第3題所配的跑步圖片等等。還有的插圖由于在生活中過于專業(yè)而被大家所忽略,比如P11所配的經緯儀插圖,P40習題A組第2題所配的哈雷彗星圖片,P54B組第2題所配的考古圖片等等。除此之外,有一些精美插圖在輔助文字的同時,本身就蘊含了豐富的文化韻味,比如:“數列”章節(jié)中的謝賓斯基三角形(如圖1),它除了數列背景外,還有“分形”、“無限”等文化主題。 分形幾何是一門頗具生命力的新興學科,與傳統(tǒng)幾何學研究的直線與曲線、平面與曲面不同,它主要研究一些整體上看處處極不規(guī)則但局部看卻具有自相似性的幾何圖形。 觀察(圖1)四個三角形,連接著色三角形三邊中點而成的白色三角形越來越多,整個著色三角形漸漸地被搞得支離破碎,最后消失殆盡。
3? 進一步的思考
既然教材中存在如此豐富的文化素材,我們絕不能視而不見,將其閑置,而應該對其進行合理地利用,使其發(fā)揮應有的價值。
3.1? 整理文化素材鏈條
雖然文化素材廣泛存在于教材中,但它們都像珍珠一樣散落于地面,如果我們將其穿連成鏈,便會形成清晰的脈絡。比如在“數列”一章中,從形數開始,經過謝賓斯基三角形,斐波那契數列,高斯算法,國際象棋發(fā)明的故事等,它們涉及了不同的數學主題,卻形成了一條素材鏈條。該鏈條是以“數列”為主題,包含了數列的通項公式及遞推公式,繼而是等差數列的前n項和及等比數列的前n項和等知識內容,從數學史、數學美等不同角度貫穿其中,教學時既可以講故事,也可以欣賞圖片,素材鏈條如圖2。當然,這僅僅是一部分文化素材,像銀行中的存款、九連環(huán)等也可以作為探究內容融入課堂,這樣的素材鏈條可以使數學文化清晰地暴露于大家面前,有益于文化素材的課堂融入。
3.2? 凸顯背景素材
在眾多文化素材中,存在一部分背景材料,它們植根于題目中,使得題目充滿了生活氣息,有的談及空氣污染,有的談及銀行貸款,有的談及企業(yè)生產值,有的談及計算機銷售等等,可謂五花八門,如果拋開這些背景文字,暴露在眼前的只有冰冷的數字關系,枯燥了許多,因為這些背景性材料不僅點綴了題目,而且無聲地傳遞數學的生活性與應用性。 對于這些素材的處理,我們不能視而不見、輕描淡寫,因為恰是它們在傳遞除純粹數學知識外的豐富情感,而這些情感不僅可以樹立學生對數學的正確認識,而且還可以豐富數學學習的情感體驗。比如:教材P40習題B組第1題,背景談及了土地沙漠化及治理問題,從1998年至2002年連續(xù)5年觀測數據的表格呈現逐年增加,沙漠化嚴重,一目了然,而且還配有一幅沙漠化插圖(圖3),讓我們觸目驚心,著實心頭沉重,于是保護土地,保護生態(tài)的想法會油然而生。接下來題目又談及了植樹造林,改造沙漠,讓我們看到了希望與行動,保護地球家園,人人有責。這樣的背景材料如若加以利用,我們便會收獲除數列之外不同的情感體驗。
綜上所述,對教材中的文化素材進行探析,不僅可以使我們深刻地領會教材編寫者的初衷——數學與生活緊密聯系,數學是自然的、數學是有用的等,從而深度理解教材,而且更能夠使我們以文化的視角處理教材,進而將數學文化融入課堂教學,有利于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