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海濱
說到花椒,大家的第一反應就是麻辣的川菜,它不僅可以除去各種魚類、肉類的腥膻臭氣,也可增進食欲。不過,除了此用途之外,花椒還是一味流傳千年、歷史悠久的中藥。
花椒:味辛、性溫,歸脾、胃、腎經,具有溫中止痛、除濕止瀉、殺蟲止癢、解魚腥毒的功效,可以用來治療脾胃虛寒濕勝所致的腹痛腹瀉,亦可治療蟲積腹痛、濕疹、陰癢等癥。
注意:花椒性味辛熱、燥烈,多食易消耗腸道水分,形成便秘,故不可多食。孕婦、糖尿病等陰虛火旺者、腸熱出血者均不宜食。
提到蔥,人們腦海里閃過“京醬肉絲”“小蔥拌豆腐”“煎餅卷大蔥”等。不過,蔥白咬到嘴里味道辛辣竄鼻,藥用還可以讓鼻炎患者的鼻塞瞬間通透。
蔥白:味辛,性溫,歸肺、胃經,具有發(fā)汗解表,散寒通陽的作用。臨床常用于外感風寒,陰寒內盛,格陽于外,脈微,厥逆,腹瀉,也可外敷用以治療瘡癰疔毒。《肘后備急方》中就有記載,蔥白豆豉湯能治療“通陽發(fā)汗。主外感初起,惡寒發(fā)熱,無汗,頭痛鼻塞者?!币馑季褪钦f,它是為剛剛感冒,身體發(fā)熱但不出汗,感覺怕冷,頭痛鼻塞的人而準備的。
不論是人們淋雨回家后的一碗姜湯,還是女性生理期暖腹的紅糖姜茶,還是吃螃蟹配姜汁的習俗,生姜的藥用價值都已深入人心。俗話說得好:“冬吃蘿卜夏吃姜,不勞醫(yī)生開藥方?!鄙粌H是家常調味品,也是臨床中常用的一味中藥。
生姜:味辛辣,性溫,歸肺、脾、胃經,有著解表散寒,溫中止嘔,溫肺止咳,解魚蟹毒之功。常用于外感風寒表證、胃寒嘔吐、腹痛、泄瀉、肺寒咳嗽,以及風寒濕邪痹阻經脈、寒凝血瘀所致的頭痛、肢體疼痛等,有解藥物和食物中毒之效。盛夏時,有些人難免貪涼,若使用空調不當,容易引起風寒侵襲,導致傷風感冒。此時若能喝上點姜湯,助機體驅逐在表的風邪,也能防治風寒感冒。
芫荽,也就是我們日常所說的“香菜”。不管是在各種熱湯菜品,還是涼拌菜里,芫荽已經成為廚房里一種不可或缺的常用佐料。《本草綱目》就曾贊芫荽有“內通心脾,外達四肢”之功。
芫荽:性辛,溫,歸肺、胃經,有發(fā)表透疹、健胃的作用。臨床常用于治療麻疹不透,感冒無汗,消化不良等癥。
注意:芫荽性溫,因熱毒雍盛疹出不透者忌食;小兒麻疹已經透發(fā)后即不能食用;患有慢性皮膚病和胃及十二指腸潰瘍之人不宜多食。
大蒜可以說是廚房里最常用到的佐料了,不管涼拌冷拼還是雞鴨魚肉都少不了它。論味道,姜味最輕,蔥味較重,蒜味可謂直沖云霄。生活中如此常見的大蒜,作為中藥又有什么作用呢?
大蒜:味辛,性溫,入脾、胃、肺經,有行滯氣,暖脾胃,消癥積,解毒,殺蟲之功。可用于治療飲食積滯、脘腹冷痛、水腫脹滿、痢疾、瘧疾、百日咳、癰疽腫毒,及蛇蟲咬傷等疾。現代藥理學研究表明:大蒜中的多種天然化學成分具有抑制腫瘤細胞生長、降低膽固醇、抗血小板凝結、降血壓、抑制細菌、真菌及病毒的作用。
注意:陰虛火旺,肝熱目疾均忌服生品,慎服熟品。大蒜外用,對局部有強烈的刺激性,能引起灼熱、疼痛、發(fā)泡,故不可久敷。
廚房燉肉、燉菜必備之“大料”,也就是我們中藥里的八角茴香,也稱為大茴香。它與花椒、肉桂等五種香料共同組成“五香粉” 是廚房的常用調味品。
八角茴香:味辛,性溫,入肝、腎、脾、胃經。具有溫陽散寒,理氣止痛的功效。常用于治療寒疝腹痛,腎虛腰痛,胃寒嘔吐,脘腹冷痛。
注意:八個角的大茴香無毒,與其極為相似的11~13個角的莽草卻含有莽草毒素,誤食易引起中毒反應。大家購買時注意鑒別,避免購入假冒偽劣產品。
作為一味燉肉常用小佐料,小茴香的功能極為強大。它不僅能夠去除肉中臭氣,使之重新添香,更含有豐富的茴香油,能夠刺激胃腸神經血管,促進消化液分泌,增加胃腸蠕動,具有健胃、行氣之功。
小茴香:味辛,性溫。歸肝、腎、脾、胃經。其具有散寒止痛,理氣和胃的功效,鹽小茴香還多增加了暖腎散寒止痛之功。主要用于寒疝腹痛、痛經、少腹冷痛、脘腹脹痛、食少嘔瀉、尿頻、遺尿等,為治療疝氣的要藥。在唐代藥學著作《新修本草》中,評價小茴香為:“善主一切諸氣,為溫中散寒、立行諸氣之要品?!弊阋宰C明其功效。
注意:因本品氣味辛香、性溫燥,陰虛火旺的人忌用。孕婦應慎用。
一說起胡椒,就會想起河南人民熱愛的早餐——胡辣湯。那香香辣辣的口感,早餐來一碗,提神一整天。其實,胡椒不僅是廚房里的必備調味料,更是中醫(yī)里應用廣泛的中藥材。
胡椒的藥用部位為干燥成熟果實,根據采摘季節(jié)和處理方式的不同,分為“黑胡椒”和“白胡椒”,不僅咱們中國人愛吃,西餐里也常用到這兩種調味品。
胡椒亦為溫里藥,具有溫中下氣、燥濕消痰、解毒、和胃之功。多用于風寒感冒、胃寒冷痛、反胃嘔吐、泄瀉冷痢、食欲不振,并可用于解藥食陰毒。最宜于腸胃寒濕病證的治療。
注意:胡椒辛熱純陽,易動火傷陰,故陰虛內熱、濕熱蘊滯較重者不宜用。
在家做飯,不僅營養(yǎng)衛(wèi)生,避免了外出聚餐的危險,也可以學習到中藥知識,不失為兩全其美的好方法。除了以上講到的,細心找一找,還有許多隱藏在廚房里的中藥。今天的小知識,你學會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