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銀娟
(鐵嶺市中心醫(yī)院,遼寧 鐵嶺 112000)
急性胰腺炎是由胰腺組織的自身消化作用、水腫甚至壞死而引起的疾病,臨床表現(xiàn)為腹痛、腹脹、惡心嘔吐、發(fā)熱等,嚴重者甚至會出現(xiàn)休克[1]。目前臨床西醫(yī)認為急性胰腺炎可治愈,一般采取內(nèi)科保守療法,以達到去除病因,緩解癥狀,預防并發(fā)癥的目的。中醫(yī)認為急性胰腺炎為腑石熱結之癥,清胰承氣湯具有疏肝理氣,清熱解毒之效,可用于急性胰腺炎[2-3]?;诖?,本研究選取本院收治的86例急性胰腺炎患者為研究對象,旨在探討清胰承氣湯灌腸的治療效果,現(xiàn)報道如下。
1.1 臨床資料 選取本院2018年2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86 例急性胰腺炎患者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43 例。對照組男26 例,女17 例;年齡28~66 歲,平均年齡(46.34±4.21)歲;病程6~42 h,平均(23.34±1.54)h。觀察組男28例,女15例;年齡26~68歲,平均年齡(47.12±4.11)歲;病程8~40 h,平均(24.27±1.24)h。本研究經(jīng)醫(yī)院倫理委員會審核批準。
1.2 納入及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①均符合急性胰腺炎診斷標準[4];②均知情本研究且自愿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①合并感染性疾病者;②嚴重心、肝、腎、等重要臟器功能不全者;③合并免疫系統(tǒng)疾病者;④存在外科急診手術指征者。
1.3 方法 對照組采用內(nèi)科常規(guī)治療:禁食、減輕胃部壓力、緩解疼痛、抑制胰腺分泌、吸氧等,并酌情給予營養(yǎng)支持。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給予清胰承氣湯治療,組方為黃芪、柴胡、大黃(后下)、枳實、厚樸、延胡索各15 g,木香、芒硝(沖服)、白芍各12 g,炙甘草6 g。每天1劑,濃煎至200 mL,每次100 mL,灌腸30 min,每天2次。兩組均治療2周。
1.4 觀察指標 ①臨床療效[5]:顯效,臨床癥狀、體征消失或基本消失,血尿淀粉酶水平恢復正常;有效,癥狀、體征及血尿淀粉酶水平明顯改善;無效,癥狀、體征無明顯治療效果,甚至加重??傆行?(顯效+有效)/總例數(shù)×100%。②采集兩組治療前、2周后靜脈血6 mL,取3 mL放置于采血管中,采用全自動血液流變測試儀檢測白細胞計數(shù)(WBC)水平;另3 mL靜置30 min后離心取上清液,采用ELISA法檢測白介素-6(IL-6)、腫瘤壞死因子-α(TNF-α)水平。③臨床癥狀改善情況:統(tǒng)計兩組首次排便時間、腹痛緩解時間及體溫恢復正常時間,比較兩組臨床癥狀改善情況。
1.5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8.0統(tǒng)計軟件處理數(shù)據(jù),計量資料采用“”表示,組間比較用獨立樣本t檢驗,組內(nèi)比較用配對樣本t檢驗,計數(shù)資料采用[n(%)]表示,予以χ2檢驗,等級資料采用秩和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觀察組總有效率為95.35%,明顯高于對照組的81.40%,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n(%)]
2.2 兩組炎癥因子比較 治療前,兩組炎癥因子水平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治療后,兩組WBC、IL-6、TNF-α 水平均低于治療前,且觀察組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兩組炎癥因子比較()
表2 兩組炎癥因子比較()
注:與本組治療前比較,aP<0.05
時間治療前TNF-α(ng/mL)180.68±24.29 178.28±23.14 0.469 0.640 26.28±7.15a 54.89±9.21a 16.090 0.000治療后組別觀察組(n=43)對照組(n=43)t值P值觀察組(n=43)對照組(n=43)t值P值WBC(×109/L)23.19±4.89 22.27±5.24 0.842 0.402 6.14±1.87a 11.17±1.58a 13.473 0.000 IL-6(pg/mL)132.89±18.96 131.28±19.25 0.391 0.697 26.35±5.27a 45.21±6.89a 14.257 0.000
2.3 兩組臨床癥狀改善情況比較 觀察組首次排便時間、腹痛緩解時間及體溫恢復正常時間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3。
表3 兩組臨床癥狀改善情況比較(,d)
表3 兩組臨床癥狀改善情況比較(,d)
組別觀察組(n=43)對照組(n=43)t值P值首次排便時間2.29±1.21 3.98±1.54 2.310 0.023腹痛緩解時間2.84±1.31 4.29±1.57 4.650 0.000體溫恢復正常時間3.21±1.54 5.17±1.67 5.658 0.000
急性胰腺炎是一種可治愈疾病,其病因與發(fā)病機制尚不明確,但全身炎癥反應在其發(fā)病過程中有重要作用。WBC、IL-6、TNF-α能反映機體炎癥反應程度,而盡早緩解臨床癥狀對改善病情具有重要作用[6]。目前,臨床主要采取禁食、胃腸減壓、抑制胃酸等治療手段,但效果并不理想。
中醫(yī)學將急性胰腺炎歸于“腹痛”范疇,多因暴飲暴食、郁結難舒及外邪入侵導致的肝膽濕熱等有關,其病理特點表現(xiàn)為肝郁氣滯、濕熱毒內(nèi)蘊、腑氣不通,因“腑以通為用”,治療以清熱解毒、疏肝理氣、通里攻下為主。利用中藥可強化腸胃動力,緩解腸梗阻癥狀,加速腸道內(nèi)毒素排出,從而抑制消化酶的分泌,促進患者體內(nèi)微循環(huán),緩解炎癥[7-8]。清胰承氣湯方中黃芪清熱解毒,柴胡疏肝解郁,配木香可疏肝理氣,清瀉濕熱;大黃通腑泄熱,芒硝軟堅散結,可增強大黃之效;枳實行氣消痞,配伍厚樸可增強通腑之力,與白芍相配可理氣和血,消除郁痛;延胡索活血化瘀,行氣止痛,白芍柔肝止痛,與大黃相配可治腹痛;炙甘草可調(diào)和藥物,緩急止痛,全方配合使用可發(fā)揮通腑泄熱、疏肝通氣、排除毒素、緩急止痛之效[9]?,F(xiàn)代藥理研究表明,大黃具有抑菌抗病毒作用,可促進胃腸蠕動,修護受損腸道黏膜,減輕對周圍組織的刺激;黃芪有較強的抗氧化及解熱作用,可降低炎癥因子水平,改善微循環(huán);延胡索能抑制胃酸,降低淀粉酶水平;厚樸可抑制炎性介質合成,發(fā)揮抗炎作用;木香能加速腸胃的消化作用。因此,清胰承氣湯可有效抗炎抑菌、清熱鎮(zhèn)痛,修護受損黏膜,降低毒素及淀粉酶水平,保護肝功能[10]。本研究結果顯示,治療后,觀察組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WBC、IL-6、TNF-α、首次排便時間、腹痛緩解時間及體溫恢復正常時間均低于對照組,表明清胰承氣湯臨床療效顯著,能降低炎癥因子水平,發(fā)揮消炎鎮(zhèn)痛功效,其原因在于,保留灌腸治療可使患者充分吸收藥物,提高療效,促進急性胰腺炎患者能更快恢復。
綜上所述,清胰承氣湯灌腸治療急性胰腺炎患者療效確切,能夠有效降低患者炎性反應,改善臨床癥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