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蘋
小學生作文,是小學生思想水平和語言表達能力的集中體現。小學生語文素養(yǎng)如何,其作文可以作為衡量的標準之一?!缎聵苏n》指出:“寫作教學應引導學生關注現實,熱愛生活,表達真情實感?!痹谶@幾年的作文教學中,我深感作文的重要性,但是,這恰恰是大部分學生最薄弱的環(huán)節(jié),空洞乏味,語言單調,缺乏真情實感是小學生作文普遍存在的問題,不少人甚至“談文色變”。如何更好地解決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對于語文教師來說,任重而道遠。巧設情景,在輕松的氛圍中教學作文,幫助學生擺脫寫作時的心理束縛,激發(fā)學生的情感和表達欲望,往往能收到更好的教學效果。
一、動之以“情”,拋“磚”引“玉”
教育家葉圣陶先生說:“生活猶如溪流,泉流豐盈,溪流自然活
活潑潑地晝夜不息?!蔽恼聛碓从谡鎸嵣睿辛顺鋵嵉纳?,才有好的文章。
前陣子,我布置學生完成單元作文《記一位親人》,作文中,要求學生能用具體事例來體現這位親人對自己的關懷愛護。我本以為:對于五年級的學生來說,寫人的文章可說是應付自如的,何況這還是寫自己熟悉的親人呢!于是我沒作過多講解,就將任務交給學生。等到學生的作文上交,才發(fā)現事實并非如此。作文中,學生大都選擇“爸爸”或“媽媽”來寫,這本應是最有內容可寫的,可是他們筆下的“爸爸”、“媽媽”,不是為“我”“送雨傘”,就是為“我”“送文具”,最多就是背生病的“我”上醫(yī)院……這樣的題材實在俗套乏味,再加上單調的語言,千篇一律的抒情,又怎能稱得上感動呢?乍一看,我大有恨鐵不成鋼的感受,但是又轉念一想:作為指導者,我的指導是否太“草率”了呢?沒有教師的“趣”,又哪來學生的“味”呢?
課上,我一臉輕松地在黑板上寫下一個大大的“愛”字,然后,在學生們的一臉詫異中打開話匣子:“愛是人間圣物,正因有愛,才有你、有我、有世界上所有美好的事物。對于愛,相信大家都有自己的體會。在日常生活中處處存在著愛,細心的你,能否體會親人對于你的那份細水長流的愛呢?來,把你心靈深處的‘愛講出來!”在我的鼓舞下,大膽的周煒同學發(fā)言了:“愛是爸爸在我熟睡后為我蓋被子,和那充滿慈愛的目光!”說得太好了!我不禁帶頭鼓起掌來。這一鼓勵使平日要強的他動情了哽咽著說:“爸爸最近辭職了,自已正處于艱難的創(chuàng)業(yè)階段。但是,不管晚上回家有多晚、多累,他總會到我房間靜靜地看著我一會兒,我都知道……”霎時間,教室彌漫著濃濃的溫情?!皭凼菋寢屔钜篂槲野镜木G豆湯”、“愛是媽媽與我一起攻克奧數題”、“愛是奶奶為我洗的又白又香的校服”……在大家的“愛”的宣言中,我也被深深感動了,誰說孩子們的水平差?。∥也铧c就埋沒了一位位未來的作家!他們對親人的愛的體會,一點也不比大人們遜色,只是我們沒有去好好開發(fā)、好好利用……“聊天”過后,我及時讓學生們將自己的感受寫成一篇文章,有了“愛”的滋潤,這一畝畝良田里碩果累累,收獲喜人。同一個題目,卻寫出了孩子們對“愛”的不同的感受;不同的一對父母,卻在孩子們的妙筆下,表現了同樣的愛。我想這都是“聊天”“聊”出來的果實,挖掘出來的寶藏!
“聊天”事件后,我嘗到了這種談話式作文教學的甜頭。在聊天中,同學們向我打開心扉,訴說了自己曾經被家長、被老師、被同學誤會的一次次委屈的經歷,于是有了一篇篇原汁原味的《記一件委屈的事》;在聊天中,我與同學共同回憶了“5.12”四川汶川大地震那驚心動魄,感人肺腑的一幕幕,共同表達了對災區(qū)人民的同情和關懷。于是,有了一篇篇同樣震撼人心的《愛的奉獻》、《愛之歌》、《加油中國,加油汶川》……
二、引情入境,“情”“境”交融
葉圣陶先生指出:“作文的自然順序應該是我認識事物中有感,感情的波瀾沖擊著我,我有說活的愿望,便想傾吐,于是文章就誕生了。”這說明創(chuàng)作的沖動來源于對生活的熱情,來源于對事物的興趣,這就是我們平時所說的“興趣是最大的老師?!贝藭r,作為作文指導者,怎樣才能尊重學生的情感體驗,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并將這“趣”引進寫作中呢?
這一天,我上的是課本第8課《大自然的語言》,這是一首清新、有趣的兒童詩,它告訴我們,只要善于觀察和發(fā)現,大自然中同樣有形象生動的“語言”。當讀到“白云飄處高高,明天準是晴天”、“大雁編隊南飛,秋天就在眼前”、“魚鱗上也有圈圈——一圈就是一歲時”時,孩子們那顆童真的心早已跟隨詩歌來到了野外、來到了高山、來到了小河過……他們不由自主地幻想著、小聲議論著??粗@情景,我真有些生氣,可看看他們的眼神,那分明寫著對大自然的向往!是??!哪個小孩子不喜歡大自然、不向往大自然呢?學生們有了共鳴,這正是詩歌本身魅力的體現!于是,我對孩子們說:“大自然的語言無處不在,就靠你們去探索、去發(fā)掘了!天氣這么好,我們一起到生物園去散散步、聊聊天,并尋找大自然的語言吧!”在生物園,孩子們就像一只快活的花蝴蝶,一會兒飛到我身邊,一會兒又飛到各個角落里……“老師,蜻蜓低飛,這代表什么?”“老師,螞蟻為什么要排隊兒搬東西呢?”“老師,落葉也是大自然的語言吧?”“落葉告訴我們,秋天取出將來到!”……這節(jié)課后,我要求學生們模仿詩歌的格式來寫,寫得特別成功:“你看那地上的烏龜,這就是大自然的語言:烏龜背上冒汗,出門要帶雨傘”;“你看青蛙正在洞,這就是大自然的語言:青蛙躲進洞里,冬天快要來臨”。雖然語句并不是特別優(yōu)美,但卻十分活潑自然,字里行間更流露出孩子們對大自然的熱愛。如果課上我只是生硬地講解詩歌內容,相信孩子們絕不能寫出這樣可愛的語言!這樣的“聊天”,這樣的情感交流,為學生寫作提供了豐富的源頭活水,激發(fā)了學生的寫作熱情,為學生積累了豐富的寫作素材。
聊天,能增進彼此的感情;聊天,能給干涸的心田一絲絲的滋潤;聊天,更能“聊”出一篇篇真實動人的作文,“聊”出一個作文的新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