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偉鳴 李佳 金瑩瑩
摘要:為進一步明確地被植物在城市公園中的景觀應用,采用實地調(diào)研的方法,記錄并分析安徽省蕪湖市內(nèi)的赭山公園、鏡湖公園、九蓮塘公園、濱江公園(一期)和雕塑公園的地被植物應用狀況。結(jié)果顯示,5所公園常用地被植物共有94種,其中草本41種、木本53種,麥冬等7種草本及灑金桃葉珊瑚等32種木本地被植物應用最多;各公園的濱水區(qū)域地被植物應用各具特色,常應用迎春花、火棘等地被植物作為銜接。筆者就蕪湖市公園地被植物應用方面提出了思考與建議,為城市公園地被植物應用提供參考。
關(guān)鍵詞:城市公園;地被植物;景觀應用;蕪湖;濱水區(qū)域
中圖分類號:S688,TU986文獻標志碼:A論文編號:cjas20191000220
Application Status of Ground Cover Plants of Five Parks in Wuhu
Xiao Weiming1, Li Jia2, Jin Yingying2
(1School of Architecture and Urban Planning, Beijing University of Civil Engineering and Architecture, Beijing 100044, China; 2College of Life Sciences, Anhui Normal University, Wuhu 241000, Anhui, China)
Abstract: For further clarifying the landscape application of ground cover plants in urban parks, site investigation method was used to record and analyze the application status of ground cover plants in Zheshan Park, Jinghu Park, Jiuliantang Park, Binjiang Park (Phase 1) and Sculpture Park of Wuhu, Anhui Province.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re are 94 species of ground cover plants, including 41 species of herbaceous plants and 53 species of woody plants, in the five parks. Of the 94 species, seven species of herbaceous plants such as Liriope spicata, and 32 species of woody ground cover plants such as Aucuba japonica are widely used. The application of ground cover plants in waterfront areas of parks should have their own characteristics, and some ground cover plants such as Jasminum nudiflorum and Pyracantha fortuneana could be used more as links. Some suggestions are put forward on the application of ground cover plants of parks in Wuhu.
Keywords: City Park; Ground Cover Plants; Landscape Application; Wuhu; Waterfront Area
0引言
隨著經(jīng)濟的發(fā)展及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文化與精神方面的需求不斷增加,需要有一定的交往活動空間,公園是滿足市區(qū)人們娛樂活動與社會交往需求的重要場所之一。公園規(guī)劃設計中,植物要素在營建不同特點和風格的公園中起重要作用,其中地被植物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1-2]。地被植物主要是指那些自然生長高度或者是修剪后高度在1 m以下,最下分枝較貼近地面,成片種植后能較好地覆蓋地面,枝葉密集,能形成一定的景觀效果,且具有較強擴展能力,包括草本、木本、藤本及多肉植物,也有學者將地被植物高度標定為2.5 cm~1.2 m[1,3-5]。在推進城市園林建設中,地被植物在城市公園中的作用不容小視,但目前對地被植物的研發(fā)和重視程度卻相對不足,有調(diào)查顯示,公園內(nèi)草本層的植物多樣性最低[6],仍存在品種少、配植單一等情況[7-8]。蕪湖市地處長江下游,地域文化豐富,有“半城山半城水”之稱[9],南倚皖南山系,北望江淮平原,屬于沿江平原生態(tài)區(qū),典型的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自然土壤類型為黃壤和棕壤,四季氣候潮濕多雨,光照并不短缺,季候變化明顯,這些自然氣候特征為豐富的地被植物資源提供了條件。對蕪湖市內(nèi)不同時期建設、不同類型的5所公園的地被植物應用狀況進行實地調(diào)研分析,以期為城市園林綠化地被植物的選擇應用等提供參考。
1調(diào)研內(nèi)容與方法
1.1調(diào)研地點與內(nèi)容
蕪湖市位于安徽省東南部,中心地理坐標為118o21′E、31o20′N。蕪湖屬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溫16℃,降雨量1200mm,年平均降水日數(shù)為128.1~145.2天,日照時數(shù)2000 h左右。為了較全面地了解蕪湖市區(qū)公園地被植物應用狀況,選擇蕪湖市內(nèi)不同時期建設的5所公園地被植物作為調(diào)研對象,其中綜合公園3所,分別為赭山公園、鏡湖公園和九蓮塘公園;帶狀公園1所,即濱江公園(一期);專類公園1所,即雕塑公園。所調(diào)研的5所公園分布于蕪湖市不同位置,地被植物種植管理制度較為健全。調(diào)研內(nèi)容主要包括地被植物種類、品種,統(tǒng)計分析地被植物運用頻率和配植狀況。
1.2調(diào)研方法
在查閱相關(guān)文獻資料的基礎(chǔ)上,于2018年7月— 2019年6月實地考察蕪湖市5所公園,記錄并統(tǒng)計地被植物的種類及配植方式。運用相關(guān)理論知識結(jié)合實踐活動,對所調(diào)研的5所公園的地被植物的應用與配植進行分析探討,并提出城市公園地被植物應用與配植方面的相關(guān)建議。
2結(jié)果與分析
2.1地被植物應用概況
對蕪湖市5所公園地被植物調(diào)研可知,公園綠化常用地被植物共計94種,其中草本植物41種、木本植物53種。草本地被植物應用種類占比為43.6%,5所公園均得到應用的有三色堇、白車軸草、麥冬、沿階草、紅花酢漿草、常春藤和花葉蔓長春等7種(表1)。木本地被植物應用種類占比為56.4%,5所公園均得到應用的有灑金桃葉珊瑚、杜鵑、珊瑚樹、紅花檵木等32種(表2)。
2.2赭山公園地被植物應用情況分析
赭山公園位于蕪湖市鏡湖區(qū)內(nèi),面積47.87 hm2,周長4.5 km,草坪41000 m2,風景林10400 m2,早在2006年就被評為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qū)[10-11]。調(diào)研結(jié)果顯示,赭山公園常用草本地被植物38種,木本地被植物49種(表1~2)。草本地被植物應用較多的主要有沿階草和麥冬等,種植在與道路邊界相鄰處,突出了道路線形空間;種植在坡地上,穩(wěn)固了土壤、防止土壤被雨水沖刷;多處草本植物與綠籬色塊相搭配,種植于綠籬色塊與道路之間,在地面與高籬之間在空間上起到了過渡作用,如麥冬、紅花檵木、紅葉石楠與金葉女貞分層搭配,植物層次豐富,道路與綠籬之間過渡自然(圖1a)。此外,木本地被植物中火棘種植于水體邊緣,修剪為球灌木狀,樹形優(yōu)美,銜接效果很好(圖1b)。
2.3鏡湖公園地被植物應用情況分析
鏡湖公園包括大、小鏡湖,總面積18.93 hm2,其中水面約0.15 km2,湖濱綠地0.04 km2[12]。鏡湖公園常用草本地被植物20種,木本地被植物38種(表1~2)。木本地被植物中龍柏和金葉女貞,與一些高大喬灌木(如五針松、棕櫚等)搭配種植,起到一定的圍合作用;部分多年生草本及藤本地被植物如結(jié)縷草、扶芳藤等常與灑金桃葉珊瑚、杜鵑等矮灌木配植,種植在群落最下層,豐富了下層植物空間;在游覽道路兩側(cè),運用紅花檵木、龜甲冬青與冬青衛(wèi)矛等地被植物與雞爪槭等觀賞性喬木配植,既豐富了植物色彩,又使植物空間有節(jié)奏的變化(圖2a);部分濱水區(qū)無防護措施,缺少地被植物的過渡,其安全性有待商榷(圖2b)。
2.4九蓮塘公園地被植物應用情況分析
九蓮塘公園占地11.04 hm2,其中水面3.98 hm2、綠化面積約2.7萬m2,綠化覆蓋率居當前蕪湖市公園首位[13]。九蓮塘公園常用草本地被植物16種,木本地被植物42種(表1~2)。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九蓮塘公園內(nèi)綠籬色塊應用較多,龍柏、紅花檵木、金邊冬青衛(wèi)矛和雀舌黃楊等觀葉地被植物多沿道路種植,植物色彩豐富,引人入勝;在空間上,球灌木銜接綠籬與高大喬木,使整個布局具有整體感,起到移步換景的效果(圖3a)。濱水區(qū)域沿岸種植了迎春花,提高了游園安全性的同時還美化了駁岸;灑金桃葉珊瑚種植于高大喬木的下層,軟化了硬性的建筑材料,提升了觀賞情趣(圖3b)。
2.5濱江公園(一期)地被植物應用情況分析
濱江公園位于蕪湖市區(qū)的長江沿岸,全長9.5 km,寬度約100~200 m;濱江公園(一期)體現(xiàn)了“把長江引入城市、把城市推向長江”的理念,將防洪大堤隱藏于景觀之中,其中地被植物對于景觀營造起到了至關(guān)重要的作用[14]。濱江公園(一期)常用草本地被植物11種,木本地被植物39種(表1~2)。迎春花種植在坡道邊緣起護坡作用,石楠種植在坡上,與迎春花相連共同構(gòu)成花瀑,不僅將土坡隱藏于植被下,還豐富了垂直綠化形式,形成了濱江公園中一道獨特的景觀(圖4a);小葉女貞、紅葉石楠、金葉女貞和杜鵑等地被植物被修剪為帶狀,與鰣魚雕塑呼應,引人注目;杜鵑與野生地被植物相接,形成自然風貌;枸骨冬青與紅葉石楠分別呈圓形和曲線形,相互配合,調(diào)和了整個坡地景觀(圖4b)。2.6雕塑公園地被植物應用情況分析
雕塑公園坐落于蕪湖的城東新區(qū),占地面積約21萬m2,為全國唯一的雕塑與景觀配置在一起的專類公園,目前已有145件“劉開渠國際雕塑大展”上的獲獎作品被安放在公園內(nèi)[15]。雕塑公園常用草本地被植物33種,木本地被植物47種(表1~2)?;ň车氖褂檬枪珗@的一大亮點,如片植杜鵑花形成專類花境,同時也被用作背景植物裝飾雕塑;混合花境多為地毯草、美女櫻、灑金桃葉珊瑚配植于林下,裝點圓球灌木,參差排布,層次豐富(圖5a);設置陽光草坪供游人游憩,雕塑周圍往往配植草坪植物,其后配植高低錯落木本植物(圖5b)。
3結(jié)論
筆者對蕪湖市5所公園地被植物運用狀況進行考察與分析,共統(tǒng)計到常用地被植物94種,其中草本41種、木本53種。5所公園均得到應用的草本地被植物有三色堇、白車軸草、紅花酢漿草、沿階草、麥冬、常春藤和花葉蔓長春等7種;有32種木本地被植物在5所公園中均得到應用,包括灑金桃葉珊瑚、杜鵑、珊瑚樹、小葉女貞、金葉女貞、女貞、紅花檵木、紫葉小檗、八角金盤、金絲桃、雀舌黃楊、小葉黃楊、金邊冬青衛(wèi)矛、冬青衛(wèi)矛、石楠、紅葉石楠、龜甲冬青、齒葉冬青、山茶、鳳尾絲蘭、月季、狹葉十大功勞、闊葉十大功勞、龍柏、側(cè)柏、薔薇、鳳尾竹、迎春花、云南黃素馨、夾竹桃、南天竹和海桐等??梢?,許多鄉(xiāng)土地被植物在蕪湖市區(qū)城市公園中得到了廣泛應用,并起到了良好的造景效果。
4討論
周一[16]提出天津市城市公園分類方法,將城市公園劃分為綜合公園、社區(qū)公園、歷史名園、主題公園和生態(tài)公園5種類型。不同類型公園的定位功能不同,其植物配植也存在差異[17-19]。其中地被植物在園林綠化應用中應遵循“因地制宜、功能為先、高度適應、四季有景”的統(tǒng)籌配植原則[1]。從蕪湖市5所公園地被植物應用狀況看,無論是草本還木本地被植物,其應用數(shù)量最多的是赭山公園,這與該公園建造歷史較早,屬歷史名園,且依赭山而建,其植物資源相對較豐富有關(guān);多種觀花觀葉植物在5所公園均得到應用,其中九蓮塘公園屬社區(qū)公園,附近社區(qū)居民較多,園內(nèi)100多個品種的樹木花草使這里儼然成為了一個植物園,其觀葉地被植物應用數(shù)量占比較高;而雕塑公園是國內(nèi)城市公園中將雕塑文化與自然景觀結(jié)合的主題公園,其觀花地被植物使用數(shù)量占比較高,這也體現(xiàn)了各個公園的自身特色和優(yōu)勢。
在地被植物配植方式方面,蕪湖市5所公園的地被植物均有孤植與叢植等方式,其中綠籬色塊應用較多。如赭山公園、鏡湖公園的綠籬色塊使用方式相對單一,多為修整式線形綠籬,起到分隔空間、疏導視野的作用;而九蓮塘公園、濱江公園和雕塑公園的綠籬色塊造景方式較為多樣化,既有修整式綠籬,又有較多自然式綠籬,地被植物與喬灌木搭配自然,共同構(gòu)成多層次的景觀構(gòu)圖,不但滿足了生態(tài)學要求,還滿足了園林設計美學的要求。這與當前園林建設中的需求是相適應的,如在運用綠籬栽培修剪及其對稱布局的同時,還應融入本土文化要素,保留自身文化優(yōu)勢與特色[20-24]。
濱水植物的配植對整個公園的景觀尤為重要,其中地被植物與喬木植物疏密搭配,形成障景、漏景,豐富空間序列[25]。在濱水區(qū)地被植物應用方面,5所公園各具特色。赭山公園親水區(qū)域種植火棘、迎春花進行圍合,增加觀景趣味。九蓮塘公園大量使用迎春花等小型灌木進行隔離,使人們享受親水的樂趣,又保證了安全性和觀賞性。而鏡湖公園部分深水區(qū)并無防護措施,亦無地被植物的銜接隔離,存在安全隱患;濱江公園濱水區(qū)域多為人工駁岸,地被植物相對較少;雕塑公園多應用草坪以及野生地被植物作為濱水區(qū)域地被植物,此外還應用金雞菊的隔離帶,效果良好。
綜上分析,地被植物的應用不但增加了公園綠地的植物層次,使園林景觀更加具有觀賞性,還在增加綠地綠量上,提高了公園綠地生態(tài)效益。但是,地被植物種類的更新有待挖掘,公園的養(yǎng)護管理水平有待提高。基于此,針對蕪湖市城市公園地被植物應用狀況,提出如下思考與建議:(1)積極開展當?shù)匾吧乇恢参镔Y源研發(fā)與應用,如烏飯樹、野豌豆等,將其適量應用到城市公園;還可適量增加蕨類植物的應用,豐富地被植物種類。(2)在濱水區(qū)域,除考慮安全性及水體特點外,結(jié)合園林造景的要求,適當配植迎春花等地被植物,起到圍合與銜接的作用;在適當增加園林小品突顯公園特色的同時,適當配植杜鵑等觀花觀葉地被植物。(3)根據(jù)季相變化,及時對公園地被植物進行修剪、施肥等,提高養(yǎng)護管理水平,讓地被植物的景觀功能充分展現(xiàn)。
參考文獻
[1]高建民,阿拉坦其其格,邢麗萍,等.地被植物及其在園林綠化中的生態(tài)應用[J].華北農(nóng)學報,2004,(S1):171-174.
[2]王歡.濟南城市公園地被植物應用研究[D].濟南:山東建筑大學,2016.
[3]田英翠,楊柳青,袁雄強.地被植物及其在園林中的應用[J].安徽農(nóng)業(yè)科學,2006,34(5):894-895.
[4]張玲慧,夏宜平.地被植物在園林中的應用及研究現(xiàn)狀[J].中國園林,2003(9):54-57.
[5]孔楊勇,夏宜平,張玲慧.杭州城市綠地中的地被植物應用現(xiàn)狀調(diào)查[J].中國園林,2004(5):57-60.
[6]何詩靜,彭巖,吳子軒.武漢市綜合性公園植物多樣性研究[J].河北農(nóng)業(yè)科學,2019,23(3):80-83.
[7]李金博,錢瑭璜,許建新,等.廈門市5所公園地被植物應用現(xiàn)狀及其配植研究[J].安徽農(nóng)業(yè)科學,2017,45(15):167-170.
[8]孫曉剛,張達維,錢雪,等.長春市五個公園地被植物多樣性及應用研究[J].湖北農(nóng)業(yè)科學,2017,56(19):3683-3688.
[9]葉潔楠,翟原.與地域文化相融的蕪湖扁擔河濱水文化公園設計[J].美術(shù)教育研究,2019(16):49-51.
[10]陳慧敏.保健型園林旅游案例研究——以蕪湖市赭山公園為例[J].阜陽職業(yè)技術(shù)學院學報,2017,28(2):67-70.
[11]鞏劼,陸林,晉秀龍,等.游憩活動對城市公園土壤的影響效應——以蕪湖市赭山公園為例[J].安徽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0, 33(5):479-484.
[12]趙紅琳,張鋒,陳永軍.鳩茲煙水地人在小蓬萊—蕪湖市鏡湖風景區(qū)改造規(guī)劃與環(huán)境設計[J].當代建設,2000(3):12-13.
[13]齊淑娟.“銀發(fā)公園”規(guī)劃設計初探——以蕪湖市九蓮塘公園規(guī)劃為例[J].安徽建筑,2000(4):6-7.
[14]季嵐.舊城濱水空間的景觀營造研究[D].安徽建筑工業(yè)學院, 2010.
[15]崔斯璕,唐文.蕪湖雕塑主題公園景觀設計評析[J].園林,2018(10): 44-47.
[16]周一.現(xiàn)代城市公園分類研究——以天津市為例[J].天津農(nóng)業(yè)科學,2019,25(9):83-90.
[17]凃超峰,田學輝.常德市薔薇科園林植物多樣性研究與評價[J].湖南文理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9,31(3):32-36.
[18]葉靜珽,楊凡,史琰,等.華東地區(qū)濕地公園引鳥植物選擇及群落構(gòu)建模式[J].中國城市林業(yè),2019,17(4):42-46.
[19]李夢春,鄭麗,艾萬峰.康復花園功能型植物景觀設計——以昆明某公司“菊樂園”為例[J].農(nóng)學學報,2017,7(4):58-65.
[20]肖偉鳴,金瑩瑩.威廉·錢伯斯對中國古典園林的認知剖析及啟示[J].安徽農(nóng)學通報,2019,25(1):114-117.
[21]顏衡.祁衡陽市野生草本植物資源及園林景觀應用調(diào)查研究[J].農(nóng)學學報,2015,5(8):87-91.
[22]張萌,陳東田,錢興華,等.菏澤市城市植物多樣性保護規(guī)劃研究[J].農(nóng)學學報,2016,6(3):51-56.
[23]楊陽,王晶懋.西安唐風園林植物景觀研究——以大唐芙蓉園為例[J].農(nóng)學學報,2019,9(8):48-53.
[24]王朝文,和志嬌,李燕,等.鄉(xiāng)土植物在玉龍雪山景區(qū)植被恢復中的應用[J].農(nóng)學學報,2015,5(4):77-84.
[25]鐘鳳娣.蘿崗香雪公園植物配置分析[J].黑龍江農(nóng)業(yè)科學,2019(1):103-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