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梅琴
(平頂山學院 文學院,河南 平頂山 467000)
閱讀課是中小學語文課程的重頭戲,學生的閱讀能力能否在課堂教學中得到有效提升,很大程度上要受制于教師閱讀能力的高下。作為幾年之后就要登上講臺的準教師,漢語言文學專業(yè)師范生的文本解讀能力究竟如何?帶著問題,我們對河南省幾所高校漢語言文學專業(yè)的部分師范生進行了相關調研,結果喜憂參半??上驳氖?,師范生在閱讀理念上能夠與時俱進,多數(shù)接受了對話理論等新的觀念,在閱讀過程中也力圖張揚解讀者的主體性,并能用一定的閱讀方法指導自己的閱讀過程。但也毋庸諱言,他們的解讀過程也表現(xiàn)出種種問題,反映出閱讀能力的種種欠缺。
漢語言文學專業(yè)師范生文本解讀能力方面的缺陷,主要體現(xiàn)為三個方面:隨意性閱讀較為嚴重,缺乏閱讀的準確性;淺薄化閱讀較為嚴重,缺乏閱讀的深刻性;從眾化閱讀較為嚴重,缺乏閱讀的個性。
首先是閱讀的隨意性。如汪曾祺的《葡萄月令》,從一月到十二月,依次介紹了一年當中關于葡萄種植、培育、采摘和貯藏的過程??吹轿闹胁簧俚胤絻热萆婕捌咸训纳L和管理知識,很多閱讀過程中不細心、不認真的師范生就會輕易做出判斷:此文文體應為說明文,因此在教學中,就應該從說明對象、說明方法、說明順序和說明語言幾個方面入手教給學生解讀說明文的過程和方法。而實際上,汪曾祺這篇文章乃是一篇寫法非常別致的抒情散文。表面上看文章是在介紹農業(yè)科學知識,但其詳細敘寫葡萄每個月的生長和管理情況,只是作為抒情的依托,文章真正要表達的,是作者寓于其中的獨特的個人感受。在作者看來,葡萄的生長充滿了活力,其過程本身就是一個生命由復蘇到繁盛、再到發(fā)光發(fā)熱和創(chuàng)造價值的過程,而人們在其中付出的勞動本身也充滿了詩意。文章以自然平淡的筆調高度贊美了生命、美和創(chuàng)造。類似的情況再如《大雁歸來》這篇文章,它是美國著名環(huán)境保護主義者奧爾多·利奧波德的自然文學作品《沙鄉(xiāng)年鑒》其中的一節(jié)。譯者侯文蕙女士對此書作出正確評介:“全書蘊含著他的土地健康和土地倫理觀,語言清新優(yōu)美,內容嚴肅深邃,字里行間體現(xiàn)了作者細致入微的觀察,洋溢著對飛禽走獸、奇花異草的摯愛情愫?!盵1]因此,《大雁歸來》的文體也應是散文。而師范生也普遍將其當作說明文來解讀,這同樣是錯誤的。
又如,欣賞杜牧詩《泊秦淮》中的“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后庭花”兩句,不少師范生喜歡望文生義地將其解讀為“夜泊秦淮,詩人聽到隔江傳來歌女們唱著的亡國之音《玉樹后庭花》”。這種理解顯然是錯誤的,根本原因在于他們沒有真正理解這兩句詩所用的典故。這兩句詩是借南陳后主亡國前夕在隋朝大兵隔江壓境的情況下仍然每天聽著歌女詠唱靡靡之音的前事,來諷刺晚唐官僚貴族在國難臨頭之時依然享樂腐化的后事。因此,《泊秦淮》中的“隔江”乃是承此典故而來,非指詩人杜牧“隔江”聽唱(杜牧所在的南京秦淮河段距離長江還有較遠距離,江北岸即使有歌女歌唱也聽不到),詩人聽到的歌唱不僅未隔江,而且可能連秦淮河也未隔,歌唱的具體曲目也未必就是陳后主創(chuàng)制的《玉樹后庭花》。
其次是閱讀的淺薄化。余光中的《鄉(xiāng)愁》,有著非常深刻的內涵,但在課堂教學中,往往被絕大部分師范生單薄地只從政治角度來分析:這首詩前三節(jié)寫作者少年時候和青年時候對家鄉(xiāng)的母親、家鄉(xiāng)的愛人和故去的母親的思念,第四節(jié)在前三小節(jié)鋪墊的基礎上,將鄉(xiāng)愁從“思家”這個“小敘事”升華為“愛國”這個“大敘事”,表達了作者渴望祖國統(tǒng)一的心情。余光中在這首詩的第四小節(jié)表達了對海峽兩岸統(tǒng)一的渴望,這是毫無疑問的,但問題是:除此以外,本節(jié)詩句有沒有更多更深的意蘊呢?答案當然是肯定的。在作為文人的余光中看來,鄉(xiāng)愁和愛情一樣,是人類普遍的情感和永恒的主題,而其內涵則主要為文化鄉(xiāng)愁,它是超越政治的:政治易變而文化更為持久。陶成濤認為:“文化鄉(xiāng)愁是現(xiàn)代化之后代表本民族歷史性格和文化心態(tài)的精神氣質,是現(xiàn)代人最具有文化思考的尋根式歷史反思。”[2]余光中思念大陸,渴望臺灣回歸大陸,不僅是一種政治意愿,也不僅是要在地理意義上看到兩岸統(tǒng)一,找到實體的故園,更是對中國悠久傳統(tǒng)的文化尋根,他真正要追尋的是正在消逝的中國傳統(tǒng)的文化家園、精神家園。也就是說,學生在解讀這個文本時,要超越政治,從文化視角著眼,才能深刻理解《鄉(xiāng)愁》這首詩。類似的情況再如解讀莊子《秋水》篇開頭的“小大之辨”時,多數(shù)師范生只能膚淺地從“做人要謙虛”這個高度來認識文本內涵,而認識不到作者通過否定大小、多少、有無、生死、貧富、貴賤和得失等對立之間的絕對界限,是要得出萬物齊一的觀點,進而希望世人不要在刻意追求所謂的富貴中被物欲蒙蔽心靈、失去人性的本真。這就是道家的救世之道。只有認識到這一點,解讀才有深度。
第三是閱讀的從眾化。師范生從眾化解讀的一個典型例子,是分析酈道元《三峽》中的句子“自三峽七百里中,兩岸連山,略無闕處”。他們受教參多年不變的解讀結論的強力影響,幾乎都將此句解釋為“在三峽七百里之間,兩岸都是連綿的高山,完全沒有中斷的地方”。當然,全國范圍內的中學語文課堂教學對此句的解釋多年來也是大體如此,也在嚴重影響師范生的解讀。事實上,這個解釋極為有誤。首先,“兩岸連山,略無闕處”前缺少成分,是誰“兩岸連山,略無闕處”呢?當然不是“三峽”,因為“自三峽七百里中”意思為“在七百里長的三峽當中”,這是句子的狀語。我們根據(jù)“自三峽七百里中,兩岸連山,略無闕處”句在《水經注·江水》中的上下文,可以補充出來這個缺少的成分乃“巫峽”,“兩岸連山”說的乃是“巫峽兩岸山連著山”。其次,“略無闕處”意思也不是“完全沒有中斷的地方”。這是因為事實上巫峽兩岸的山脈盡管幾乎是完全連續(xù)的,但也偶有一些缺口以供兩岸支流注入長江干流。同時也可確定句中的表程度副詞“略”在此義為“幾乎”而非普遍認為的“完全”(當然“略”在他處可表“完全”或“稍微”義)。
師范生從眾化解讀的另一個典型例子,是對《儒林外史》中嚴監(jiān)生的人物形象分析,他們幾乎一邊倒地認為此人是一個無情無義、節(jié)儉到極點的吝嗇鬼。事實上,盡管嚴監(jiān)生身上確實有過分節(jié)儉的一面(最典型的表現(xiàn)就是臨死前讓妻子挑掉兩根燈草中的一根),但分析人物形象不能以偏概全,如果看此人身上的完整表現(xiàn),就會發(fā)現(xiàn)他還有對妻子、兄長和親戚非常仁義、大方的一面。也就是說,嚴監(jiān)生完全是一個圓形而非扁平人物形象。那么,給嚴監(jiān)生貼上的“無情無義的吝嗇鬼”這個標簽究竟從何而來呢?根據(jù)我們的調查,發(fā)現(xiàn)很多師范生在分析這個人物形象時,未加思考、不加批判地參考了傳統(tǒng)的、大眾化的解讀結論,繼而盲目地做出了從眾化的解讀。
根據(jù)我們的調查研究發(fā)現(xiàn),導致漢語言文學專業(yè)師范生文本解讀能力上述缺陷的根源主要有兩個:一是相關的文本解讀知識欠缺;二是進行獨立文本解讀實踐的時間少、力度小。
首先是師范生文本解讀的相關知識不完整。要想成功地和文本展開對話,需要具備多方面的知識,包括一般性的百科知識、中外傳統(tǒng)文化知識、漢語言文學學科知識、必要的心理學知識,以及文本解讀學知識等五個方面的知識。一般性的百科知識和中外傳統(tǒng)文化知識對文本解讀過程的展開起著基礎性的支撐作用,擁有這兩種知識,可以使解讀者成為學識淵博的雜家,幫助解讀者更加順暢地和文本進行對話。漢語言文學學科知識包括語言學、文字學、音韻學、修辭學、語法學、文體學、文章學和文藝學等學科知識,此類知識是文本解讀順利展開的專業(yè)保障。必要的心理學知識包括聯(lián)想和想象的知識、邏輯推理的知識、辯證思維的知識等,它們對文本解讀的展開提供認知性保障。文本解讀學知識包括文本解讀應該遵循的一般及特殊規(guī)律,文本解讀應該掌握的基本技能、策略和態(tài)度,這類知識給文本解讀提供最直接的操作性保障??傮w來看,一個人越是知識淵博、見多識廣,文本解讀中所需的感性、智性和理性就越是發(fā)達和平衡,文本解讀能力就越強。
以上五個方面的知識中,一般性的百科知識需要師范生做一個有心人自己去逐漸積累,其他的知識則需要相關課程搞好教學。據(jù)我們的調查,中外傳統(tǒng)文化知識、漢語言文學學科知識和必要的心理學知識在幾所高校中的教學相對較為扎實、系統(tǒng)(當然也只是相對的扎實和系統(tǒng)),但文本解讀學知識的教學極為碎片化,嚴重缺乏系統(tǒng)性和完整性??傊谋窘庾x的相關知識教學存在一定問題。
其次是師范生進行獨立文本解讀實踐的時間少、力度小。很多相關高校師范生獨立的文本解讀實踐,主要集中在大四的實習期間。這時,師范生要在實習中學上為數(shù)不多的幾節(jié)課,需要獨立進行文本解讀。除此以外,他們獨立解讀文本的機會并不多,即使有,力度也不夠大。這嚴重影響了他們文本解讀能力的提升。作為即將登上講臺的準教師,師范生需要在職前教育中接受并儲備本體性知識、條件性知識和實踐性知識。上述文本解讀的相關知識,就屬于本體性知識。這種知識和條件性知識(教育學、心理學和教學論等知識)盡管都很重要,但實際上難以直接運用到課堂教學中,只有經過大量的教學實踐,二者才能有機融合,形成更加可貴的實踐性知識,以有效解決特定課堂教學情境中產生的具體的語文教學問題。不少師范院校的漢語言文學專業(yè),在人才培養(yǎng)上重學術而輕實踐,師范生得到的教學實踐鍛煉遠遠少于學術鍛煉。這樣,他們學到的文本解讀的相關知識就很難轉化為實踐性知識。因此,在課堂教學中,盡管師范生也擁有一定的知識儲備,但文本解讀表現(xiàn)出隨意性、淺薄化和從眾化,也是不奇怪的。
為了使?jié)h語言文學專業(yè)師范生文本解讀能力得到有效提升,平頂山學院文學院在三個方面探尋了問題解決的路徑。
一是在宏觀層面上對漢語言文學專業(yè)的人才培養(yǎng)方案進行較大幅度的調整。首先,對相關理論課程設置進行調整。強化了《中國傳統(tǒng)文化概論》和《西方文化概論》等課程的地位,增加了其學分,并單獨設立了《語文課解讀學》《中學語文名篇多元解讀》和《孫紹振文本解讀研究》等必修和選修課程,使師范生能夠扎實掌握文本解讀的相關知識,尤其是方法性知識。其次,對實踐教學設置進行調整。大量增加師范生教學實踐的機會,通過大一至大四不間斷的“見習——演習——實習——研習”的教學實踐鏈條打造,給師范生一個學以致用的平臺,促進他們將學術知識運用到教學實踐過程中,在教學相長中提高文本解讀能力。再次,將師范生大一至大四期間的每個寒暑假設計為經典文本閱讀小學期,增加師范生相對完整的文本閱讀機會,要求他們在小學期內完成一定量的讀書筆記,并為每個學生分配專業(yè)教師指導他們的閱讀全過程。
二是在中觀層面上對相關多門課程的課程內容和教學方法進行相應調整。如《文學理論》課程,大力強化“審美價值對實用價值的超越”“藝術真實對科學真實的超越”“敘事理論”和“文學接受”等相關課程內容,并在教學中加大理論和文本融合的力度。又如《中國現(xiàn)當代文學》課程,通過讓師范生在課堂教學中試講經典作品,以及期末考試中提高經典作品解讀能力考核的分值比重等形式,推動他們在課上課下展開大量的經典作品解讀實踐,目的也在于最終提高他們的文本解讀能力。
三是在微觀層面上設計獨立的文本解讀訓練板塊,對師范生進行目標化的三級解讀層級訓練。具體做法是:大一和大二主要對師范生進行準確解讀文本的初級訓練,這一階段的訓練目標是能夠大致規(guī)范地解讀文本,力求避免隨意化;大三主要對師范生進行深刻解讀文本的中級訓練,這一階段的訓練目標是能夠較為立體和深入地解讀文本,力求避免膚淺化、扁平化;大四主要對師范生進行個性化解讀文本的高級訓練,這一階段的訓練目標是能夠在規(guī)范的前提下個性化地解讀文本,力求避免從眾化。當然,這個層級劃分也不是絕對的,在實際操作中,“讀準、讀深和讀出個性”三個方面往往是融合在一起的,只是不同階段有所側重而已。
以上三個層面的改革,目標共同指向師范生文本解讀相關知識的增加以及文本解讀實踐機會的增加,最終提升他們的文本解讀能力。
經過一個較長周期的課程與教學改革實施,漢語言文學專業(yè)師范生的文本解讀在讀準、讀深和讀出個性三個方面,均有較顯著的改善,表明我們解決問題的路徑基本上是正確的。
首先是讀準。如解讀魏學洢的《核舟記》,師范生在準確界定文章文體為古代“記”體下的“書畫雜物記”體的前提下,進一步明確:本文雖然從表面來看很像一篇介紹事物的說明文,但由于說明文的使命是客觀平實地介紹事物事理,而本文則將鮮明而濃郁的個人感受與見解融入對核舟的生動刻畫描寫之中,且對核舟的刻畫描寫中摻入了想象色彩,具有很高的文學價值,所以若從現(xiàn)代文體理論來界定,其文體不宜看作說明文,而應看作狀物散文。因此,解讀本文時,應關注文章如何在生動的狀物中抒情言志、抒發(fā)獨特感受與見解,表現(xiàn)出特有的文人雅趣,從而在解讀中獲得審美享受和文化陶冶。以上準確解讀文本的前提是要有正確的文體學相關知識。合宜的文藝學理論知識如“審美價值對實用價值的超越”“藝術真實對科學真實的超越”對師范生準確解讀文本也有重要意義。借助這些知識,他們正確分析了為什么《背影》中“父親”違反了交通規(guī)則,但依然不影響其形象的感人;還正確分析了為什么《斑羚飛渡》中不合物理規(guī)律的敘事實際上也不影響其作品的人文價值和藝術價值。借助“知人論世”解讀法,師范生還正確分析了睢景臣《高祖還鄉(xiāng)》的主題思想并非是諷刺劉邦,而是諷刺當時愚蠻無知的元統(tǒng)治者。
其次是讀深。在文藝美學理論指導下,師范生從政治層面的道德美、普通人際關系層面的人情美、私人性情層面的人性美和寫作技巧層面的藝術美幾個角度,對茹志鵑的《百合花》進行了細讀。尤其是解讀出了作品中“超越愛情的愛情”,以及作品通過抒情詩手法、比襯手法和含蓄手法營造出來的具有濃郁傳統(tǒng)特色的美。這個解讀,就較為立體和深入,遠遠超越了“軍民魚水一家親”這種傳統(tǒng)解讀的膚淺和狹隘。解讀《皇帝的新裝》,師范生能夠品味出即使是當代人,每個人的身上或多或少也都有皇帝身上那種自欺欺人的人性弱點。這就超越了傳統(tǒng)解讀所固守的“諷刺了封建統(tǒng)治階級腐敗虛偽、昏庸無能、荒唐愚蠢和自欺欺人的本性”這個論斷。同樣,他們也從《裝在套子里的人》的解讀中品味出很多普通人實際上在某種程度上都跟在別里科夫的影子里,從《一個小公務員的死》的解讀中品味出每個人實際上或多或少都有切爾維亞科夫奴性的一面。從人性高度對以上作品中的人物形象進行分析,反映出師范生的文本解讀已經跳出了單薄的政治解讀或道德解讀,有了一定的深度。
最后是讀出個性。在分析史鐵生《秋天的懷念》時,有師范生在高度評價這篇回憶性散文的思想內涵和藝術手法的同時,又指出:文章最后一句(我懂得母親沒有說完的話。妹妹也懂。我倆在一塊兒,要好好兒活……)實際上是沒有必要寫的,如果寫到“又是秋天,妹妹推我去北海看了菊花。黃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潔、紫紅色的花熱烈而深沉,潑潑灑灑,秋風中正開得爛漫”文章就結束,會讓作品更耐人尋味,文章加了最后這么一句話,反而破壞了作品的含蓄美。分析白居易的《長恨歌》時,有師范生從唐明皇和楊貴妃的身上看到了白居易和初戀女孩湘靈的影子,頗有創(chuàng)造性地認識到:這首詩真正的主題其實并不是贊美李楊之戀的,當然也不是諷諭,而是借此來懷念自己心中曾經的那一份純真的過往之戀。對朱自清的《背影》,也有師范生從“父親”寫給作者的那封信及作者對此信的反應中讀出了生命的意義,進而認識到這篇散文的主題是珍重生命。這種個性化解讀和著名語文特級教師韓軍老師的見解不謀而合。
總之,經過我們的課程與教學改革實施,漢語言文學專業(yè)的師范生在文本解讀的相關知識上,以及文本解讀實踐經驗上,比起過去都有了較為豐富的積累,為他們文本解讀能力的提升做好了堅實的鋪墊。但是,他們也需要終身進行相關知識的學習和實踐經驗的獲取,因為語文教師專業(yè)發(fā)展沒有終點,永遠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