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東旭 王慶強 蔡雨霏
(1 廈門蓮花醫(yī)院消化內(nèi)科,福建 廈門 361009;2 廈門蓮花醫(yī)院內(nèi)科,福建 廈門 361009)
食管癌為臨床常見的食管黏膜上皮惡性腫瘤,多見于食管中段和下段,臨床表現(xiàn)多為食物反流、吞咽困難、咽下疼痛等癥狀,嚴重影響患者的生存質(zhì)量。隨著病情的發(fā)展,食道梗阻加重,患者出現(xiàn)消瘦、體質(zhì)量下降等表現(xiàn),臨床需積極治療緩解臨床癥狀,改善營養(yǎng)狀況[1-2]。早期食管癌癥狀隱匿,多數(shù)患者在出現(xiàn)不適癥狀后就醫(yī),此時已失去最佳的治療時機[3-4]。晚期食管癌患者不能進行根治術治療,可采用放化療,但不能解決吞咽困難等情況,食管支架植入術可將食管狹窄處撐開,使吞咽功能暫時得到恢復[5-6]。本研究旨在探討食管支架植入術治療晚期食管癌患者的效果。
1.1 臨床資料 選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我院治療的92例食管癌患者,根據(jù)治療方法的不同進行分組。試驗組男30例,女16例;年齡49~77歲,平均年齡(66.92±4.72)歲;腫瘤部位:上段4例、中段27例、下段15例;病理類型:鱗癌40例、腺癌4例、其他2例;病變長度(5.69±1.02)cm。對照組男31例,女15例;年齡47~79歲,平均年齡(66.21±4.42)歲;腫瘤部位:上段5例、中段29例、下段12例;病理類型:鱗癌40例、腺癌5例、其他1例;病變長度(5.79±1.25)cm。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納入標準:經(jīng)胃鏡、鋇餐造影、胸部CT診斷為食管癌;初次接受治療,預計生存期>3個月;患者均自愿參與,并簽署知情同意書[7]。排除標準:凝血功能障礙;惡性腫瘤轉移;接受其他治療;存在心肺疾病、肝腎功能不全;存在治療禁忌證;治療依從性差。
1.2 方法 對照組采用化療治療,第1天給予多西紫杉醇注射液,靜脈滴注,劑量135 mg/m2,第2~4天給予順鉑,靜脈滴注,劑量25 mg/m2,21 d為1個治療周期,連續(xù)治療2個療程。試驗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加用食管支架植入術治療,術前30 min肌內(nèi)注射阿托品,劑量0.5 mg,1%利多卡因局部表面麻醉,常規(guī)胃鏡檢查,活檢孔送入導絲,經(jīng)狹窄段至遠端達到胃腔,保留固定導絲,出現(xiàn)嚴重管腔狹窄,明顯影響內(nèi)鏡通過,應用循導絲逐步擴張至11~13 mm,擴張后再次通過胃鏡評價病變位置、長度,結合結果選擇適當?shù)氖彻苤Ъ?,支架置入器?nèi),導絲引導送至適當位置,支架留置病灶處,支架完全釋放,將置入器、導絲退出,釋放時保持食管支架在內(nèi)鏡視野,保證支架上緣保持在狹窄段上緣20 mm處,術后應用胃鏡觀察支架位置,術后1 d造影觀察食管狹窄、瘺口封堵情況。
1.3 觀察指標 參考相關標準[8-9]評估兩組患者的療效。顯效:治療3個月后食管狹窄改善,半流食飲食順暢,吞咽困難等癥狀明顯改善;有效:治療3個月后食管狹窄和臨床癥狀得到部分改善,可進食半流食;無效:治療3個月后臨床癥狀和食管狹窄未見緩解,甚至加重,不能正常進食半流食。治療總有效率=(顯效例數(shù)+有效例數(shù))/總例數(shù)×100%。吞咽困難分級標準:0級表示無吞咽障礙;1級表示進食半流食無困難;2級表示進食全流質(zhì)飲食;3級表示吞咽存在較大困難。腫瘤患者生存質(zhì)量采用卡氏功能狀態(tài)量表(Karnofsky Performance Status,KPS)評估,總分0~100分,得分越高表示患者的身體狀態(tài)越佳。比較兩組治療后的肺功能指標,包括第1秒用力呼氣量(FEV1)、用力肺活量(FVC)、氣促指數(shù)。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2.0統(tǒng)計學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KPS評分、肺功能指標等計量資料采用()表示,組間比較行t檢驗;吞咽困難分級、治療效果等計數(shù)資料采用[n(%)]表示,組間比較行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治療效果比較 試驗組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吞咽困難分級比較 治療前,兩組吞咽困難分級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試驗組吞咽困難0級、1級所占比例高于對照組,吞咽困難2級、3級所占比例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 兩組治療前后KPS評分比較 治療前,兩組KPS評分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試驗組KPS評分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2.4 兩組肺功能指標比較 試驗組FVC、FEV1水平高于對照組,氣促指數(shù)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1 兩組治療效果比較[n(%)]
表2 兩組吞咽困難分級比較[n(%)]
表3 兩組治療前后KPS評分比較(分,)
表3 兩組治療前后KPS評分比較(分,)
表4 兩組肺功能指標比較()
表4 兩組肺功能指標比較()
食管癌為食管上皮組織惡性腫瘤,占所有惡性腫瘤的2%,是我國常見的惡性腫瘤,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早期食管癌臨床癥較為隱匿,多數(shù)患者在就診時已發(fā)展為晚期,晚期患者多伴有進行性吞咽障礙,影響患者的身心健康。晚期患者錯失了手術治療的最佳時機,多應用化療保守治療,但隨著病灶的不斷擴大,會對食管造成壓迫,導致患者伴有不同程度吞咽困難。單純化療不能從根本上消除吞咽困難癥狀,因此需采用手術治療,以達到治療效果[10-11]。食管支架植入術為臨床治療食管癌緩解患者吞咽困難的重要方法,該手術是在影像學技術指導下,將高分子材料支撐支架,置入腫瘤病變部位,達到支撐食管管腔的效果,在內(nèi)鏡直視情況下進行微創(chuàng)治療,風險小、創(chuàng)傷低,可保證手術的順利進行,食管支架植入可在短時間內(nèi)經(jīng)機械性促進食管管腔通暢[12-13]。支架植入術擴張食管管腔后,可明顯改善血管和腔道的閉塞及狹窄,達到再通和擴張的效果,安全性較高,不易出現(xiàn)嚴重并發(fā)癥,可促進患者術后快速恢復,提高生存質(zhì)量。但在食管支架植入術治療前,應明確手術指征及禁忌證,術前明確病灶位置和最狹窄的部位,避免術后發(fā)生支架轉移的情況。臨床上該治療方案多應用于中段食管部位,該部位解剖結構較復雜,手術難度較大,術前應全面評價患者的身體條件,結合醫(yī)師臨床經(jīng)驗,選擇適宜的支架規(guī)格,以保證手術的順利進行[14-25]。
本研究結果顯示,試驗組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P<0.05);治療后,試驗組吞咽困難0級、1級所占比例高于對照組,吞咽困難2級、3級比例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治療后,試驗組KPS評分高于對照組(P<0.05);試驗組FVC、FEV1水平高于對照組,氣促指數(shù)低于對照組(P<0.05)。由此可見,針對晚期食管癌患者應用食管支架植入術治療的效果顯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吞咽困難和肺功能,提高其生存質(zhì)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