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芳
摘要:在初中階段的課程教學中,開展道德與法治課程,是為了深入學生的思想層面,將思想道德教育的效果最大化,體現(xiàn)出在進行思想教育時的藝術性和方法。教師要將這門課的特點以及教學特點進行結合,研究開展課堂教學的方法以及具體的教學方式,找到真正適合這門課的教學方式,提升這門課的教學效果和教學質量,幫助學生提升他們的思想道德素質。
關鍵詞: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藝術
前言:
初中的道德與法治教學課程多數都是以理論為主,對于學生來說并沒有獲得良好的學習體驗以及學習效果。因此,教師要優(yōu)化和調整自己的教學思維和教學方法,轉變自己的教學思想和方法,提升道德與法治課程教學的效果。
一、在道德與法治教學課堂上出現(xiàn)問題的原因
(一)學生對道德與法治學習的不重視
相對于小學來說,初中生的學習內容更加繁瑣,學習內容也多了很多。除了最基本的三大主課之外還有很多其他的小科目,在應試考試的影響下,學生把全部的身心都投入到專業(yè)課的學習中去,并沒有真正的關心道德與法治學科。還有一個原因就是道德與法治學科的考試是開卷形式,也就會讓學生認為這門課并沒有辦重要,不需要他們花費大量的時間來進行學習。還有就是這兩年來外語以及一些技術類學科的興起,影響了中國傳統(tǒng)的教學。學生將大部分的精力用來學習語言和技術方面,對于道德與法治這樣的理論性科目有所忽視。
(二)傳統(tǒng)課堂中的教學方式存在一定的弊端
在中國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教育方式中,教師只是將知識整理出來之后傳授給學生,學生并不需要思考,只要將教師傳授的內容全部記下來就可以了。在課堂上,教師仍然是主體,學生只是被動的接受教師的教學方式[1]。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和學生都沒有辦法真正的放松自己,教師反復的在講解知識,學生機械的接受知識。在這樣的情況下,就會影響學習效果和教學質量,因此,為了改變這種情況,首先提出來的就是一種以學生為主體的新型教學方式。運用這種教學方式進行教學,學生不再是和之前一樣只是被動的接受知識。而是在課堂上由 教師提出思路,學生進行自主的探索。在這樣的課堂中,學生始終處于一個主體的位置。不僅可以將教師的教學壓力減輕,同時還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但是在課堂中傳統(tǒng)教育方式的使用時間長,影響也是十分深厚的,早就已經深入了解中國的教育理念之中。因此,想要用新型課堂將傳統(tǒng)課堂完全取代,并不是一件輕松的事情,教師還需要很大的努力。
(三)學生缺少學習積極性,課堂學習氛圍差
在學生學習的課程中,有很大一部分都是理論知識,但是由于年紀以及多方面的一些因素。學生對于這些抽象的理論知識并沒有什么興趣,但是在他們的成長過程中,這些都是不可缺少的。學生在課堂上的積極性不高,也很少會和教師進行互動,整個課堂的教學氛圍就會比較差。久而久之,教師的教學方法還是會逐漸變成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興趣是學生最好的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根據學生興趣愛好進行教學,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這樣不僅可以幫助學生提升他們的學習效率,還可以幫助教師完成他們的教學任務。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也可以根據學生的特點來進行選擇,對學生進行分組教學。在面對學生的不同性格和基礎時,教師也要運用不用的教育手法來進行教育,只有因材施教,才能夠從根本上解決教學問題。
二、在初中道德與法治學科課堂中的教學藝術
(一)改善課堂教學的氛圍
在道德與法治的教學內容中,對規(guī)范性和嚴謹性具有很高的要求。但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會受到傳統(tǒng)教學思想以及課程內容的影響,在開展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教學方法和教學流程都會出現(xiàn)一定的局限性。從學生的角度出發(fā),這種單一的、理論式的教學方法,不僅會讓學生和教師之間的互動降低,還會導致整個課堂的教學氛圍比較低沉,導致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降低,阻礙了良好的教學效果。課堂教學藝術就是從教學方法和教學組織形式兩個方面來幫助和提升的綜合性教學方法,豐富課堂教學的元素和內容,可以讓學生更加接受和認可這一門課程,幫助教師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和教學氛圍[2]。
(二)轉變傳統(tǒng)的教學觀念
大多數的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都會探索和尋找新型的教學方式,但是并沒有十分明顯的教學效果,這對于教師來說是一個十分重要的問題。
例如:教師在引導學生學習“社會主義法律與社會主義道德相輔相成”的內容時,一般的教學方法就是教師運用講解法來引導學生進行相關理論和概述的學習,但是并沒有十分明顯的教學效果。學生在學習之后,很快就會忘記這一部分的內容。在面對這樣的問題時,教師可以將初中生的學習特點以及認知模式進行結合,采用更加多元式的教學方式。教師在進行課堂教學的過程總可以使用多媒體教學,制作PPT課件等等,將這一節(jié)課中的重難點知識展現(xiàn)在學生的面前,也可以用圖片的形式給學生展示一些沒有辦法理解的概念和理論。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搜集相關的視頻在課堂上播放,幫助學生強化記憶。教師在課堂教學中還可以組織學生之間互相進行討論和交流,引導學生融入課堂,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課堂學習氛圍自然也會變得更好。
(三)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在道德與法治的教學中,教師不僅要完成自己的教學任務,還要幫助學生培養(yǎng)他們的思想道德與法治意識,培養(yǎng)學生健全的人格和積極的價值取向。但是學生本身的學習興趣并不是特別高,并不愿意真正的參與到課堂中來。面對這樣的問題,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結合學生的特點和教學內容創(chuàng)設探究主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
結束語:
總而言之,在初中進行道德與法治小學,可以幫助學生更加健康的學習和成長。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注意運用教學藝術,通過提升教學品質來取得預期中的教學效果,幫助學生提升他們的思想道德綜合素質。
參考文獻
[1]楊家雄.初中道德與法治學科課堂教學藝術初探[J].新課程(中),2017(05):16.
[2]陳開洲.談初中道德與法治課教學中的互動教學[J].西部素質教育,2017,3(03):131-132.
(山東省新泰市新泰實驗中學?27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