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煒坪
(福建陸度建設有限公司,福建 廈門 361000)
全現(xiàn)澆混凝土墻體施工作為建筑施工中的重要工作內容,對于施工質量和施工安全具有重要意義,也對建筑外觀設計產(chǎn)生重要影響。目前,鋁合金模板全現(xiàn)澆混凝土施工技術作為一項高效的施工技術,充分發(fā)揮了鋁合金模板表面平整、持久耐用以及可塑性強的特點,在主體結構施工中得到普遍應用[1]。但是,在施工過程中,由于外墻體系結構設計特點,不同受力情況的墻體之間形成剛性連接,使外墻結構發(fā)生剛度變化,引發(fā)墻體彈性變形能力變差,導致外墻體出現(xiàn)開裂問題,對建筑質量產(chǎn)生嚴重影響[2]。為有效解決這個問題,消除墻體剛性連接結構,在施工中采用結構拉縫技術,在非受力墻體和受力墻體接縫部位之間,選取柔性材料進行填充,使接縫部位由剛性連接變?yōu)檐涍B接,使建筑在受到地震等外力、或混凝土自身內部應力的情況下,能夠充分釋放變形量,從而解決了墻體發(fā)生開裂的質量問題。目前,結構拉縫技術在建筑施工中有很多效果理想的實例,在萬科、碧桂園等房企的建筑工程中得以普遍運用。
在鋁合金模板全現(xiàn)澆混凝土外墻體施工過程中,結構拉縫技術應用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兩個方面:(1)該技術能夠實現(xiàn)墻體一次性澆筑成型,從而提升了施工效率,降低了施工成本;(2)使用結構拉縫技術,使墻體結構在受力時能有效消除應力,有效防止了裂縫的質量問題。該技術具有以下特征:
(1)鋁合金模板全現(xiàn)澆混凝土外墻建造通常使用爬架與鋁合金模板等科學組合的作業(yè)工藝,使用這種方式能夠讓結構外墻一次性全現(xiàn)澆成型,并且不用人工抹灰,和以前的外墻作業(yè)比較,不但質量方面有了提升,并且省去了水電管線開槽、抹灰等繁雜的工序,大幅縮短了施工時間,提升了施工效率,讓成本大幅下降。另外,因為一體澆筑成型,外墻砌體出現(xiàn)質量缺陷的概率降低,外墻滲漏可能性減小,為此這項技術比較受施工企業(yè)青睞。
(2)為讓各墻體間連接剛度的問題得到有效處理,防止剛性銜接造成的應力無處釋放而造成接縫位置出現(xiàn)裂縫、墻體架構不穩(wěn)固等,使用結構拉縫技術,在接縫位置以柔性材料進行填充,讓承受重力的墻體和不承受重力的墻體連在一起。這種情況下在地震等外部要素的影響下,能夠將力量全部釋放,進而避免墻體裂縫問題的產(chǎn)生。
(3)依據(jù)結構拉縫地點與方式的差異,可分成兩類,一類是縱向拉縫,一類是橫向拉縫,具體而言,橫向拉縫還可以叫做水平拉縫,一般處在結構梁面位置;縱向拉縫一般處在結構墻周圍,是充填墻體和剪力墻亦或結構柱的分隔縫線。
(1)該技術常常結合鋁合金模板和爬架,原填充墻體為磚墻的,優(yōu)化為混凝土墻,設置于原填充墻與混凝土原結構的構件交接處。
(2)在非受力墻體和受力墻體接縫部位添加柔性材料,降低了墻體連接處的剛度,形成了可以有效抵消外力和應力的空間結構,在受到地震擾動、溫度變化、結構沉降等作用時,可以很好隔斷力的傳遞,釋放變形壓力,避免了墻體接縫部位出現(xiàn)裂縫等安全問題,確保了結構安全。
(3)根據(jù)墻體不同位置,需要選擇不同的拉縫形式,通常情況下,在結構梁面,采用的是橫向拉縫;對于結構墻和柱子旁,采用的是豎向拉縫,形成結構外墻和與之相連接的填充墻體的分割縫線。
應用該工藝需要遵循嚴格的工藝流程,要求施工人員必須具備良好的技術水平,嚴格依照工藝要求,才能確保結構拉縫技術的應用效果。針對不同的拉縫材料,在工藝流程上會有所區(qū)別,有的是先安裝拉縫材料后安裝鋼筋,有的則是先安裝鋼筋后再進行鋼筋間隙的填充;無論何種安裝方式,最終目的都是將交接處的混凝土構件分離,有個緩沖空間。以下為拉縫施工技術的工藝流程:
(1)水平拉縫安裝于墻底或梁面;拉縫板依墻構造鋼筋分布鉆孔,墻筋穿過拉縫板,使拉縫板能貼緊墻底安裝。
(2)豎向拉縫安裝時,拉縫板先按墻體分布筋進行鉆孔,安裝拉縫板,墻體鋼筋穿過拉縫板孔眼錨固至結構柱或剪力墻體,最后固定拉縫板。
(3)在對鋼筋驗收達標后進行模板的裝設,最終使混凝土一次性澆筑成型。
填充墻架構作業(yè)期間,拉縫工藝包括橫向設立的結構拉縫和豎向設置的結構拉縫兩種。這兩種拉縫技術能夠很好地將填充墻體與原結構墻體有效地分離,避免填充墻體結構直接影響到原結構構件的受力情況,使原結構受到損壞。
在開展全現(xiàn)澆混凝土填充墻施工作業(yè)時,必須確保墻體本身的完整性。在墻體的連接處給予拉縫處理,通過在拉縫部位增加防水工藝的方式提升墻體本身抗?jié)B性能。設計成型過程中可以采用塑料板材制作,在其表面及內部制作出一些凹槽,有效延長墻體本身的滲透路徑,隔斷內外墻體的滲漏,提高墻體施工過程中防水性能[3]。
混凝土填充墻的最大優(yōu)勢在于其本身的強度和剛度,抗震性能好,與磚墻結構相比具有很大的優(yōu)勢。在對墻體進行設計過程中可以將約束硬材料的方法融入到工程之中,通過產(chǎn)生裂縫、削弱結構、輸入結構等流程實現(xiàn)提升墻體抗震能力的設計。構件與構件之間的相互作用是伴隨著抗震能力的不斷提升而逐漸減小的。地震力作用使構件受到水平方向的結構力,在構件強度不夠的情況下很容易受損,這就影響到構件的使用壽命。通過在安裝過程中增加減震裝置的方式,能很好地達到消散和排除構件受損的目標,能很好地降低構件本身所產(chǎn)生的損害。在削弱填充墻與梁柱連接時,工作人員應采用錨固鋼筋和塑料板兩種材料結合,才能達到提高連接強度的目標。同時,由于填充墻與結構梁、柱、墻通過鋼筋連接,相互之間間接地產(chǎn)生了阻尼作用,從而提高了整個墻體體系的抗震性能,將其運用到拉縫板施工工程中將發(fā)揮更大的優(yōu)勢。
混凝土填充墻與原結構構件通過拉縫措施實現(xiàn)軟性連接,但填充墻與原結構的錨固鋼筋若未處理好,會通過拉縫材料與外界空氣接觸,長時間致連接鋼筋受損破壞;因此,要求拉縫材料能夠將其包裹著的錨固鋼筋與外界的空氣良好的隔離,選用的拉縫材料應具有良好的密封性,且拉縫材料與混凝土漿料應具有良好的粘結性,可以有效地阻止外界空氣和水滲入。
在建筑混凝土結構拉縫板施工安裝過程中,主要包括材料的檢查、相應的施工準備、施工所需鋼筋的綁扎、節(jié)點的定位、結構節(jié)點的澆筑等。剛性鋼筋綁扎后,應固定在塑料板的接縫處,并在板上預留鋼筋孔,以避免混凝土澆筑和振搗施工時板發(fā)生位移,造成滲水等問題[4]。在水平位置用鋼釘固定在內側,然后用扎帶固定于鋼筋上。裝訂過程中對塑料板要有較高的控制標準,管控好水平面的整齊程度。在柱底部位置放設塑料板的時候,應當把塑料板與柱鋼筋牢固連在一起,貼合在內膜位置,并用扎帶固定在柱鋼筋上,以防混凝土澆筑施工和振搗施工時發(fā)生位移,保證施工過程中使用的塑料板能滿足節(jié)點的有關標準。裝設縱向鋼釘?shù)臅r候,應當對鋼筋和連接件的間距進行合理管控,保證連接件與鋼筋直接焊接,達到最佳準確定位,連接件的間距不可超過0.7m,避免由于振動導致位置移動問題的發(fā)生。
在混凝土填充墻架構建造期間,應當對施工質量進行嚴控,確保作業(yè)過程中橫向地點的鋼釘全部處于里側,對塑料板真正的高度和水平面的整齊程度進行管控?;炷翝补嗪驼駬v作業(yè)完畢后,在混凝土出現(xiàn)凝結以前,應當運用壓板進行壓槽處置,這種方式能夠確保作業(yè)面平整。在施工步入最后的時期時,應當運用擠壓板進行壓槽處置,盡量降低后期工序的作業(yè)量,以此實現(xiàn)施工效率的提升[5-7]。
目前,結構拉縫施工中常用的是高強度擠塑板,該材料具有優(yōu)良的彈性、塑性和抗腐蝕性能夠將剛性連接轉變?yōu)槿嵝赃B接;常用的填充材料是增塑聚氯乙烯型材,該材料的彈性、塑性和抗腐蝕性與高強度擠塑板相媲美,而且質量相對較輕,防震效果良好,既能有效抵消墻體擠壓力,而且具有防水防火的優(yōu)良性能,成為結構拉縫作業(yè)中經(jīng)常使用的柔性填充材料。
結構拉縫地點的選取十分關鍵,在一般狀況下,通常選取結構外墻體與結構構件墻體的交接部位。如果是橫向拉縫工藝,則需要設計外低內高的企口,以提升水平拉縫防水功能;若是縱向拉縫,可設立里外均衡的企口,也可以達到良好的防水效果。通常情況下,可以安裝一排構造鋼筋,以實現(xiàn)抗震的效果。在外力作用下接縫出現(xiàn)裂縫時,構造鋼筋可以有效延緩拉縫的張力,確保建筑安全。
橫向拉縫板和豎向拉縫板的安裝,需要遵循以下規(guī)則:對于橫向拉縫板,應在上層樓板混凝土澆筑初凝時開始安裝,以提升黏結密實度,然后把豎向鋼筋快速準確地插入預留位置,在安裝作業(yè)時,要把橫向拉縫板企口朝外向下插入混凝土。對于豎向拉縫板,則只需用鐵絲將縱向拉縫板穩(wěn)定,在穩(wěn)定的時候,應當控制板材的豎直程度,對軸線地點進行調節(jié)以滿足設計要求。需要注意的是,拉縫板材的兩側均要實施封堵施工,防止混凝土進入。
總而言之,在建筑外墻建造期間,結構拉縫技術得到廣泛的應用,對于提高建筑外墻體防裂、防震、防水性能的提升具有重要意義。結構拉縫技術在我國起步較晚,無論在施工工藝方面,還是技術方法方面,都有較大的創(chuàng)新空間。因此,建筑企業(yè)應針對施工問題,不斷總結經(jīng)驗,優(yōu)化施工工藝,創(chuàng)新技術方法,提升結構拉縫技術應用的施工效率,確保建筑施工高質量、安全高效地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