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立像盡意:小學語文教學中影視資源功能聚焦

2021-01-19 19:52:20申璐
電影評介 2021年17期
關鍵詞:金字塔語文課程人文

申璐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21年版)(以下簡稱《課程標準》)指出:“義務教育語文課程圍繞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充分發(fā)揮其獨特的育人功能和奠基作用”“課程資源的利用應堅持正確的政治導向,把貫徹落實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fā)展作為首要原則;要從語文課程核心素養(yǎng)形成和發(fā)展的內在規(guī)律出發(fā),緊密結合語文教材內容,選擇有利于組織和實施綜合性語文實踐活動的優(yōu)質資源,構建開放多元的教學資源體系”。語文課程資源豐富多樣,從資源媒介的角度看,有紙質資源、數(shù)字化資源等。影視作品是一種重要的數(shù)字化課程資源,它由攝影藝術與聲音相結合,融合了視覺與聽覺藝術,具有時空融合、視聽融合、逼真與虛擬融合的特點。由于影視作品形象生動,具有極強的審美性,它是小學語文課程資源的重要組成部分。影視作品進入小學語文課堂,不僅能夠增加教學的直觀性,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而且還能豐富課堂教學形式,深化教學的內涵。更為重要的是,影視作品引進課堂,與課文教學相結合,能夠使學生在學習課文的同時,開闊視野,拓展思路,把握到課文和影視作品中豐富的人文價值內涵,最終對學生情感產生積極影響,從而獲得極大的育人效應。下面,結合統(tǒng)編版小學語文教材課文實例,對此加以論述。

一、引導學生親近自然,培養(yǎng)他們熱愛自然美的情感

統(tǒng)編版小學語文教材編入了許多表現(xiàn)自然美的課文,比如,二年級上冊中的《小蝌蚪找媽媽》《黃山奇石》《葡萄溝》等,生動形象地描繪了活潑可愛的小蝌蚪,綠葉底下美麗的、五光十色的葡萄串和壯美奇特的黃山,這些課文內容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學生學習起來理應會有一定興趣。不過,對于二年級的學生來說,其思維特點以形象直觀思維為主,對形象直觀的事物充滿濃烈興趣,當他們面對文字描寫的課文,理解其內容仍然有一定的困難。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根據(jù)兒童這一階段的思維特點,有目的地選擇一些和課文內容相關的影視作品穿插其中,由于影視作品的動態(tài)畫面場景生動直觀,定會對學生產生視覺沖撞,使學生感到激動、贊嘆和驚奇,極大地吸引他們的注意力,從而激發(fā)他們學習課文的興趣。更為重要的是,影視作品形象生動地展示了自然豐富多樣的美,學生觀賞這些影視作品時,會不知不覺地沉浸在自然美的世界中,這樣不僅使學生借助影視作品的直觀畫面更好地理解課文內容,而且還能夠培養(yǎng)他們親近自然、熱愛自然的審美感情。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認為,自然美是兒童教育的重要課程資源,他說:“我?guī)ьI他們(孩子)到果園、樹林、河岸邊和田野里去。我們的‘課本就是我們周圍的世界,就是太陽、樹林、花朵、云彩、蝴蝶、各種顏色和聲音、自然界的各種各樣的復雜的音樂?!盵1]他還說:“小學教師應當努力擴大學生的知識面,使他們由認識家鄉(xiāng)的田野和樹木而逐漸擴大到了解祖國以至全世界的自然界和生活?!盵2]在教學實踐中,蘇霍姆林斯基通過幻燈片等影像資料帶著孩子去“旅行”世界,感受世界的自然之美。著名的自然教育家查理德·洛夫指出,當代兒童與自然之間關系存在著令人驚異的斷裂,提示人們“自然缺乏癥”不僅普遍存在,而且愈演愈烈。今天我們的學校教育多把孩子禁錮在校園里,孩子(尤其是城市學校的孩子)隔斷了和大自然的聯(lián)系,普遍患上了“自然缺乏癥”,長此以往,這對學生健康的成長和良好性格的形成都會帶來極大的負面影響。如何拉近學生與自然的距離,讓更多的孩子走進自然、體驗自然、親近自然,感受自然之美,這是當代教育值得深入研究的一個重要問題。而課程教學如何利用自身的特點優(yōu)勢,引導學生間接地感受自然,也是一個重要的課題。我們認為,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如果涉及描寫自然美的課文,作為主導者的教師應利用現(xiàn)代電教手段,在課前、課中或課后,把經(jīng)過剪輯處理的與課文內容相關的展示自然美的影視作品播放給學生看,或者穿插在課文講解中,讓學生在虛擬的影像世界中徜徉,感受“自然”的無窮魅力,這對學生親近自然、熱愛自然以及豐富他們的感知力、想象力、理解力和審美情感,無疑都會產生積極的作用。

二、引導學生感知紅色文化,培養(yǎng)他們的革命崇高感

統(tǒng)編小學語文教材還編入了一些反映各個不同歷史時期的先進人物和革命英烈光輝事跡的課文,如《雷鋒叔叔,你在哪里》(二年級下冊)、《小英雄雨來》、《黃繼光》(四年級下冊)、《狼牙山五壯士》(六年級上冊)等,這些課文是紅色文化形象生動的再現(xiàn)。課文《雷鋒叔叔,你在哪里》以“尋找雷鋒的足跡”為線索,用擬人化的手法讓“小溪”“小路”開口說話,述說雷鋒做好事、奉獻愛心的感人事跡。課文是短小的詩歌體裁,重在抒發(fā)感情,對雷鋒的先進事跡記敘得不夠具體全面,教師在講授這篇課文時,如果不作相關內容的補充拓展,學生對雷鋒這一先進人物的認識定會感到抽象模糊,也很難觸動學生的心靈。如果在課前教師能夠組織學生觀看電影《雷鋒》,讓學生通過影視作品走進雷鋒的世界,對雷鋒叔叔有一個更為直觀、更為完整的印象,這樣對于他們理解課文的內容和情感、理解雷鋒精神才會有極大的促進作用。

再如,課文《小英雄雨來》講述了抗日戰(zhàn)爭時期,晉察冀邊區(qū)的少年雨來為了掩護交通員李大叔,機智勇敢地同敵人作斗爭的故事,歌頌了少年英雄雨來熱愛祖國、不畏強敵、機智勇敢的品質。這篇課文的主人公雨來年僅12歲,和學習本篇課文的學生年齡相仿,他的機敏、頑皮和言行舉止與學生相近。但是,抗日戰(zhàn)爭的險惡環(huán)境對今天的學生少年來說又十分陌生。如何還原血與火戰(zhàn)爭的歷史場景,讓學生更好地理解小英雄雨來身處的險惡環(huán)境,理解雨來面對強敵臨危不懼、機智勇敢的精神品質,是語文教學人文價值內涵挖掘的重點和難點。在教學中,如果教師能夠利用課余時間組織學生觀看相關電影《雞毛信》《小兵張嘠》《閃閃的紅心》等,讓學生在逼真形象的影視藝術中,借助想象走進“海娃”“張嘎”“潘冬子”的生活世界,理解這些少年英雄的機智和勇敢,在此基礎上,再來學習課文《小英雄雨來》,學生才能更好地理解和接受“雨來”這一形象,也才能被小英雄的革命崇高精神所感染。同理,學習《黃繼光》《狼牙山五壯士》等課文,如果能夠借助相關的影視作品來輔助教學,便能收到更好的教學效果。

在美學中,“崇高”是一個重要范疇,代表和“優(yōu)美”相對應的審美形態(tài)。如果說優(yōu)美的形式是柔媚、和諧和秀雅,那么,崇高的表現(xiàn)形式就是嚴峻、沖突、氣勢和力量。社會生活領域的崇高美具有明確的倫理道德性質,社會崇高的實際內容就是至善。社會生活的本質是實踐,那些推動歷史前進的進步力量及其代表人物,正是社會崇高的體現(xiàn)。在我國的民主革命、民族解放斗爭和社會主義革命與建設中,那些浴血奮戰(zhàn)、忘我工作的人們,或是建立了驚天動地的豐功偉績,或是在平凡的工作中顯現(xiàn)出偉大的精神,而引起人們對他們的敬仰,他們無疑是崇高的對象。因此,“崇高就是人的功勛和創(chuàng)造性勞動的美的集中表現(xiàn)。從這個意義上說,崇高的概念和英雄的概念一致,因為英雄是生活中表現(xiàn)崇高的最鮮明的形式。”[3]因此,小學語文課文中的雷鋒、雨來、黃繼光等先進英雄人物,都是社會崇高美的具體體現(xiàn)。語文課程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統(tǒng)一的特點,在教學中,教師有必要挖掘利用更多的影視課程資源來助推教學,實現(xiàn)語文課程的“兩性”目標。在語文教學中,教師應引導學生在學習語文知識和訓練語文能力的同時,借助與課文相關的影視資源,充分展示事件發(fā)生的背景,更完整地還原事件的“真實”面貌,豐富語文課程的人文價值內涵,讓學生更好地感受課文中的紅色文化,感受課文中革命先進人物和革命英雄的崇高精神,這對于培養(yǎng)學生的愛國情懷和革命崇高感無疑有著積極意義。

三、引導學生感受古代建筑藝術,激發(fā)他們的創(chuàng)造熱情

統(tǒng)編小學語文教材五年級下冊課文《金字塔》選了兩篇短文——《金字塔夕照》和《不可思議的金字塔》,讓學生對比閱讀?!督鹱炙φ铡芬詢?yōu)美的筆觸描寫了夕陽下金字塔的雄渾之美,同時表達了文章作者觀賞金字塔后的感受和遐想?!坝腥苏f金字塔的白晝和月夜,各有各的情趣,各有各的美,但我覺得最令人難忘的,恐怕還是這大漠夕照中金字塔的色彩。那一片迷人的金色,簡直把你融進一個神奇的境界,使你充滿豪邁的感受和無邊的遐想,不由自主地產生一種懷古的幽思……”《不可思議的金字塔》是非連續(xù)性文本,分兩部分:第一部分主要介紹了胡夫金字塔的基本信息,第二部分主要介紹了建造金字塔時古埃及的概況。本課的教學設計,要充分考慮語文課程工具性和人文性“兩性”目標的達成,尤其要根據(jù)課文的文字描寫去充分展示夕照中的金字塔的雄渾之美、色彩之美。為了讓學生對金字塔有更直觀的感受,教師應收集介紹和展示金字塔建筑美的影視資料來助推教學,讓學生觀看影視作品,走近金字塔,感受金字塔的奇特魅力。作為世界七大奇跡之一的金字塔,無論是它規(guī)模的巨大還是高超的建筑技巧,都令世人驚嘆,充分表現(xiàn)了古代埃及人民偉大的創(chuàng)造力。在教學中,有關金字塔的影視作品不僅能夠把學生帶進逼真的場景,給學生以身臨其境的強烈感受,讓他們感受到金字塔建筑藝術的無窮魅力,而更為主要的是,影視作品由于運用現(xiàn)代數(shù)字技術,完全可以突破時空的限制,實現(xiàn)時空切換,通過虛擬手法還原歷史場景;不僅能夠直觀展示金字塔的內外結構,而且還能形象生動地展示古代勞動人民建造金字塔的艱難過程,這無疑給學生以深刻的情感影響,激發(fā)起他們的創(chuàng)造熱情,引導他們去探索無窮的未知世界。

統(tǒng)編小學語文教材六年級上冊的課文《故宮博物院》,提供了三則相互補充的說明材料,其說明對象是故宮——明清帝王宮殿建筑群。在教學中,學生通過課文的學習,不僅需要了解說明文的寫作方法,了解故宮博物院的建筑概貌,更為主要的是要感受這一古代建筑藝術的獨特魅力,了解我國古代勞動人民偉大的創(chuàng)舉。故宮建筑群規(guī)模宏偉壯觀,建筑精美,布局統(tǒng)一,集中體現(xiàn)了我國古代建筑藝術的獨特風格,具有極高的審美價值。課文材料一介紹的故宮三大殿建筑——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坐落在故宮的中軸線上,在中軸線的兩邊還有許多錯綜相連的建筑,使故宮總體結構安排呈現(xiàn)出對稱美;建筑與建筑之間鋪排疏密有致,高低錯落,又形成了節(jié)奏韻律美;有的建筑金黃色的琉璃瓦的重檐屋頂,與湛藍的天空形成對比美等。課文按照空間順序從南到北介紹了故宮博物院的整體概貌,說明線索清晰明了,通過課文的學習,學生對故宮建筑概貌能夠留下大致的印象,但是,本課的人文價值目標的達成還需要拓展課程資源。我們認為,《故宮博物院》這一課的人文價值目標,一是讓學生真切地感受到故宮建筑的藝術魅力;二是讓學生認識到中國古代勞動人民偉大的創(chuàng)造力,進而激發(fā)起他們的創(chuàng)造熱情。要實現(xiàn)教學的人文價值目標,除了深入分析和理解課文內涵之外,相關影視資源的合理運用必不可少。教師在教學設計時,可以收集與課文有關聯(lián)的介紹故宮的影視資料,根據(jù)教學需要進行選取處理:一是要通過遠景鏡頭展示故宮建筑的全貌,讓學生從視覺上獲得故宮的整體感,繼而感受它的對稱美、節(jié)奏韻律美和形體色彩對比美等;二是通過近景和特寫鏡頭展示故宮建筑的精巧結構和細微的藝術匠心,讓學生感受到古代工匠的奇妙的創(chuàng)造力。由于影視作品既有時間的敘事性,又有空間的直觀性,它在表現(xiàn)物體的形象美方面遠遠超過文字描繪的“時間藝術”。德國著名美學家萊辛在《拉奧孔》一書中通過詩與畫兩種藝術的比較認為,空間藝術的繪畫才能直接表現(xiàn)物體美,而詩(泛指文學)卻難以實現(xiàn)這一目標。他說:“物體美源于雜多部分的和諧效果,而這些部分是可以一眼就看遍的。所以物體美要求這些部分同時并列;各部分并列的事物既然是繪畫所特有的題材,所以繪畫,而且只有繪畫才能摹仿物體美。詩人既然只能把物體美的各因素先后承續(xù)地展出,所以他就完全不去為美而描寫物體美。他感覺到,這些因素,如果按先后次第去安排出來,就不可能產生它們在按并列關系去安排出來時所能產生的效果;在把它們歷數(shù)出來之后,我們縱使專心致志地回顧,也無法獲得一個和諧的形象?!盵4]影視作品雖有別于萊辛分析的繪畫,但是二者都是視覺藝術,都具有直接表現(xiàn)物體形象美的共同特點。因此,當金字塔、故宮等古代建筑通過影視作品展現(xiàn)在學生面前時,他們不僅能夠直觀地感受到建筑之美,心靈受到陶冶,而且建筑藝術的精巧設計又能夠激發(fā)他們探索創(chuàng)新的科學精神和服務社會、報效國家的豪情壯志,最終實現(xiàn)培養(yǎng)學生真、善、美綜合精神素養(yǎng)的教育目標。

總之,影視資源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發(fā)揮著積極的育人作用,把影視資源引進課堂,能夠有效地拓展語文教學內容,豐富教學的人文價值內涵,更好地實現(xiàn)“立德樹人”語文課程目標。但是,現(xiàn)今有不少教育工作者對影視課程資源的認識逐漸狹隘化,認為利用影視作品開展教學,只能增加教學的直觀性,提高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這一認識十分膚淺。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眾所周知,直觀手段可以提高學生對科學的興趣,加強學生的注意力。但是,直觀性作為一條教學原則來說,則具有廣泛的含義,如果把直觀教具僅僅看作是吸引學生注意力的手段,那么這不僅對教學,而且特別是對智育,都是很有害的?!盵5]因此,利用影視資源助推小學語文教學需要注意以下問題。

第一,在教學中,切忌用影視作品播放代替語文教學。語文課程最重要的資源是教材,教材中的語文知識是“教”與“學”的本體知識,在教學中加以利用的影視作品的內容必須和課文內容相吻合,它應該是課文內容的補充和延展,僅僅為了達到教學的直觀效果,把和語文本體知識、教學目標關系不大的影視作品引進課堂,只能是節(jié)外生枝、畫蛇添足。把影視直觀性教學形式化、膚淺化的做法,我們必須堅決杜絕。蘇霍姆林斯基認為,教學手段服務于目的,過分追求手段、形式,只能與教學目標相背離。他說:“如果濫用那些有趣的、形象的、鮮明的、花花綠綠的東西,就會導致學生過于興奮……毫無疑問,使用愚蠢的手段去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在這樣精細的事情上表現(xiàn)出教育的無知,這些正是使少年變成‘難教的群民的原因之一?!盵6]

第二,建立影視作品展播和課文學習的聯(lián)系,實現(xiàn)二者之間的“學習遷移”?!皩W習遷移”理論認為:凡一種學習強化了另一種學習,稱為正遷移;反之,一種學習削弱了另一種學習,成為負遷移。一個學生的學習遷移,往往受他的學習意圖或學習心向的影響。先行學習為后續(xù)學習準備了遷移條件,或者使后續(xù)學習處于準備狀態(tài)中,這就有利于正遷移。在小學語文課堂上,學生觀看影視作品,其學習的內容和形式雖有別于課文學習,但二者之間所指向的教學的人文價值目標是一致的,如果二者結合恰當,影視學習定能加強、促進課文學習的作用。再者,為了使學生更好地把握課文的人文價值內涵,教師可提前安排學生觀看與課文相關的影視作品,為后續(xù)課文的學習奠定基礎,實現(xiàn)學習的正遷移。

引導學生理解影視作品,實現(xiàn)從作品的“能指”向“所指”過渡。如果把影視作品看成一種特殊的“語言”,它豐富多彩的光影形象是“能指”,那么它表現(xiàn)的人文價值內涵則是“所指”。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要注意引導學生全面深透地理解影視作品的思想內涵,實現(xiàn)從作品的“能指”向“所指”的過渡。在教學中,學生觀看影視作品多沉醉于直觀的光影形式或故事情節(jié)中,而對于相對抽象的作品思想內涵和人文價值不甚了解,從思維的角度看,此時學生的思維僅僅停留在形象思維階段,而未向概括性的抽象思維邁進,這對課程的人文價值目標的實現(xiàn)和學生思維的發(fā)展都會帶來極大的負面影響。眾所周知,在課堂上,學生觀看影視作品無疑是一種直觀性教育,但它的目標是要求學生透過作品直觀的光影形象去理解背后的人文價值內涵,進而促進學生的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過渡。如果教學僅僅停留在直觀性階段而不能促進學生的思維發(fā)展,就只能意味著教學的失敗。蘇霍姆林斯基說:“物體的直觀形象本身,也可能把學生的注意力吸引住一個相當長的時間,但是運用直觀性的目的絕不是為了整節(jié)課地抓住學生的注意不放。在課堂上引進直觀手段,倒是為了在教學的某一個階段上使兒童擺脫形象,在思維上過渡到概括性的真理和規(guī)律性上去。”[7]因此,影視資源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人文價值目標應與學生思維發(fā)展目標有機統(tǒng)一起來。

參考文獻:

[1][2][5][6][7][蘇]蘇霍姆林斯基.給教師的建議[M].杜殿坤,編譯.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1984:180,183,84,539,84.

[3][蘇]奧夫相尼柯夫著,拉祖內依編.簡明美學辭典[M].馮申,譯.北京:知識出版社,1982:12.

[4][德]萊辛.拉奧孔[M].朱光潛,譯.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79:120.

猜你喜歡
金字塔語文課程人文
人文
北京紀事(2024年1期)2024-01-03 03:16:55
“金字塔”
A Study of the Pit-Aided Construction of Egyptian Pyramids
海上有座“金字塔”
人文紹興
中國三峽(2017年3期)2017-06-09 08:14:59
神秘金字塔
童話世界(2017年11期)2017-05-17 05:28:25
大學語文課程的“思化”品質認識
學習月刊(2016年4期)2016-07-11 02:54:10
人文社科
全國新書目(2016年5期)2016-06-08 08:54:10
項目教學法在小學語文課程中的應用
讓人文光輝照耀未來
房产| 安仁县| 温泉县| 满洲里市| 大宁县| 宽甸| 伊川县| 沧州市| 邵阳县| 阿克陶县| 华容县| 萨嘎县| 闸北区| 平湖市| 乳山市| 敦煌市| 巴彦淖尔市| 新乐市| 澄城县| 黔西县| 惠水县| 平乐县| 新邵县| 竹溪县| 常山县| 塘沽区| 乌什县| 丹江口市| 万载县| 航空| 余庆县| 十堰市| 成安县| 渝北区| 卫辉市| 庄浪县| 依兰县| 正安县| 崇左市| 万山特区| 定日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