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曉宇
(北京市前門外國語學校,北京 100021)
傳統(tǒng)班級的管理模式一般為“金字塔模式”:即班主任為領導者,班長下設各類委員,專人完成專門事項,各司其職。班級普通學生占絕大多數(shù),班委作為少數(shù)人。
少數(shù)人領導多數(shù)人的結構固然穩(wěn)定,但如果單一存在,從中學班級管理角度考慮,不利于調動大多數(shù)同學的積極性。
學生參與班級工作的主動性、積極性是提升管理質量的關鍵。我們應當用激勵因素去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赫茨伯格的雙因素理論指出:不是所有的需要得到滿足就能激發(fā)積極性,基本條件不具備,只會引發(fā)不滿,但具備了也不一定能激發(fā)人。只有激勵因素得到滿足,才能調動人們的積極性。
激勵因素包括:工作的愉悅感、成就感、獎勵、對未來的期待和職務帶來的責任感。
工作的愉悅感的激發(fā)來自于讓學生做他喜歡的工作,和喜歡的人一起工作;對于成就感,則可以安排有挑戰(zhàn)性的工作,讓工作出色的學生有較高地位;對于獎勵則可以增加激勵政策;通過建立目標,描繪班級愿景,可以增加學生對未來的期待;給學生獨當一面的機會,可以讓他們體會職務帶來的責任感。
結合前門外國語學校生長課堂理論實踐,我在新初一年級班集體的組建中,構思設計了班級項目組負責制,并進行了初步實踐。
當班級進行一項任務或活動時,組建核心為項目負責人的項目團隊,指導班級完成任務。班主任、班干部、學生家長共同協(xié)助其完成相關任務。(見圖1)。
1.組合方式靈活多變
項目負責人可以是班級中的任意一名學生,包括班干部和普通同學。項目組成員也不受限制,大家組合形式多樣,可以因為相同的愛好和特長組合在一起,可以是項目人招募、教師指定、自薦他薦……他們可以隨時加入和臨時退出,項目組完成工作后即解散,負責人可以到其他項目組當中繼續(xù)擔任負責人,也可以到新的項目組成為普通團隊成員。對于這樣的正常解散與再組合,學生也能夠接受,不會產生類似于“落選”的心理落差。
2.充分展現(xiàn)學生才能
針對一個項目確定的負責人,不一定擁有相關職務的學生干部,負責人的確定方式可以豐富多彩。讓每一位學生都能有機會擔任負責人,豐富了班級的組織結構,同時讓學生的才能得以展現(xiàn)。讓學生有輪流展現(xiàn)自己的機會。
3.與現(xiàn)有班級管理體制共存
在項目組負責制中,班級干部團隊需要與之共存,弱化了班級干部在活動中的“籌劃組織”,更加注重了“管理協(xié)助”。同時,項目組的加入也能協(xié)助班級干部更加有效地完成工作。體現(xiàn)班級“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優(yōu)勢。
例如:班級要策劃一次“跳繩比賽”,前期的活動方案可以由項目組團隊設定,體育委員如不是項目組負責人,則可以加入項目團隊,給予相應建議,最終在活動中根據(jù)活動方案參與具體的管理。
1.一事一議確定項目小組和負責人
確定負責人的方式很多,可以包括:同學、家長、其他老師或校領導的推薦;班主任的直接任命;學生個人組合或“招標”;小組協(xié)商。其中,我們可以將“招標”作為班級管理工作的創(chuàng)新,通過學生投標、班會評標、最終中標產生項目負責人,在競爭中優(yōu)化方案,提高學生參與班級活動的興趣。
2.根據(jù)學生特點,協(xié)助學生做好班級工作
學生年齡特點不同,班主任不能在組建項目組后只“監(jiān)督”不“引導”,對于班級的各類活動,應遵照“幫、扶、放”的原則,即:第一次幫著做一些,進行示范,隨后讓學生獨立完成,但不撒手,隨時幫助。隨后“放手”,鼓勵他們大膽創(chuàng)新。
3.及時糾偏、總結,高效完成班級工作
當班主任發(fā)現(xiàn)學生討論過于偏離主題時,應當及時糾正,不能放任不管,同時,在他們完成一個工作節(jié)點時,應當帶領學生及時總結,發(fā)現(xiàn)問題,以便進行下一步工作。整個項目組完成后,也應當指導學生進行總結。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爆發(fā),從此疫情成為了班主任工作中提到的最多的詞匯。在初一年級新班集體的建設中,就和“疫情”結下了“不解之緣”。
因為疫情,學生沒有到校報道,師生彼此互不相識,班級建設面臨新的挑戰(zhàn)。因為疫情,要保障每一位新生暑假期間的身體健康,學校要對他們進行教育,防疫工作首當其沖。因此,我們利用線上會議平臺,召開了視頻家長、學生聯(lián)席會。在會上,我說明了新班集體組建相關工作,5 位有意向競選班長的學生提交了競選書。為了考查她們的工作能力,當天便組建微信群,即日起開始工作。
在此期間,我一直作為這個團隊的“項目負責人”,帶領著五位班委多樣分工,完成不同的任務。
班委團隊組建后,第一時間交給這個團隊的任務就是體溫上報。我遵循“幫、扶、放”的原則,先在群內示范一次,交給大家如何去做;然后在學生干部群寫明每一步如何去做,讓小干部在群內練一遍;然后“每天一人”大家先進行熟悉,再“每周一人”進行常態(tài)化工作。
班級此項工作有條不紊地進行,全班同學都能在要求的時間完成體溫填報。即使有同學忘記,她們也會及時提醒。
2020 年暑假,學校下發(fā)了“文明城區(qū)迎檢”和“愛心匯聚抗疫情”等活動的通知。對于這類活動的通知,我首先轉發(fā)給班委,讓她們思考如何進行轉述和具體落實,編寫草稿之后,班主任修改,由負責人轉發(fā)至群內。
在這里值得注意的是,在學生發(fā)布通知前,班主任給予了管理員權限,發(fā)布通知后,再從班主任老師的角度對通知進行了要求,或是對同學們進行了鼓勵,這其實就是“幫、扶、放”中的一種“扶”,幫助項目團隊成員在全班同學之中樹立權威,他們項目組發(fā)布的通知,代表班主任。
當2020 年的秋季開學工作遇上防疫,更加顯得尤為重要。同時為了落實學校工作,需要向全班學生宣講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如何讓學生真正的內化于心,外化于行,是我一直思考的問題。2020年的8月11日晚上,學校的班主任視頻會剛剛結束,我便詢問班級學生干部團隊,他們能否在第二天一早參加線上班委會,得到了5 位學生干部肯定的答復。
會上,我們討論決定將愛國主義教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宣講和開學工作結合,召開線上班會。她們其中3 人負責宣講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1 人負責對假期作業(yè)情況進行總結和提醒,1 人對開學后相關要求進行講解。就這樣,一個新的項目組誕生了。班主任作為項目組負責人,帶領5位班干部完善稿件,對會議流程進行完善。
在班主任老師和同學們的交流碰撞中,原本班委建議的在線組織默寫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變成了“彈幕互動抽獎”,“舉手搶答”,枯燥無味、照本宣科的教育,變成了通俗易懂的解讀,通過“日本列車上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彈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表情包”讓大家更加樂于接受,最終與班主任老師一同召開了一次成功的線上班會,全班同學收獲頗豐。
開學后,五位臨時班干部將有不同的職務,她們也將帶領全班同學進一步完善班級工作。她們也許會成為“項目負責人”的角色,指導項目組完成任務,也許擔任班委,指導并配合負責人完成班級項目??傊?,項目組負責制的探索將繼續(xù)在班級中進行下去,我們將積極探索包括“班級招標”在內的各種項目組選拔方式,將學校生長課堂理念和班級管理有機結合,以生為本,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