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穎
【摘要】核心素養(yǎng)是新一輪課程改革提出的要求,在教育領域中,教師不僅要指引學生掌握相應的知識,更要培養(yǎng)學生適應自身、社會發(fā)展所需的能力及素質。所以在高中政治課堂上,教師也需要根據核心素養(yǎng)的要求,對課堂教學活動進行優(yōu)化調整,創(chuàng)新課堂模式,促使學生思想道德修養(yǎng)能得到良好發(fā)展。對此,文章闡述了政治學科教學中存在的問題,由此分析核心素養(yǎng)下高中政治教學要點及政治課堂創(chuàng)新策略。
【關鍵詞】以人為本;高中政治;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策略
一、高中思想政治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學生主體位置不突出
學生是教學的主體所在,只有當學生的主體位置被充分尊重時,其才能夠更加積極主動地投入到學習之中,取得更好的學習效果。盡管伴隨著素質教學改革的深入施行,大多數教師已經在思想上認知到尊重、突出學生主體位置的重要性,但是在教學實踐過程中卻不能良好的落實。大部分高中思想政治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依然習慣性的采用教師為教學主體的教學理念對學生進行知識的“灌輸”和“填鴨”,這就導致學生在被動接受知識的過程中以及在主體位置不被凸顯的基礎上漸漸失去學習的興趣,而教學的有效性也就大打折扣。
2.教學評價方式顯陳舊
教學評價是教學過程中非常重要的一個環(huán)節(jié),高質量的教學評價不僅有助于幫助學生發(fā)現學習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同時也有助于教師改進和優(yōu)化教學手段,進而顯著提升教學的有效性。但是在當前的高中思想政治教學中,由于長期受傳統(tǒng)應試教育的影響,教師在對學生進行教學評價時依然習慣性的采用考試成績這樣一種陳舊、滯后、單一的方式來評價學生的學習。這樣一種評價方式評價的是學生的知識掌握度,對于學生的學習能力、認知能力等方面的評價卻沒有體現,這就導致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嚴重忽視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從而也就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教學的有效性。
二、核心素養(yǎng)下高中政治課堂模式創(chuàng)新策略
1.打造體驗型課堂
在實際中為了促進學生的政治核心素養(yǎng)發(fā)展,教師在課堂上可以為學生構建相應的體驗型樂天,指引學生可以在體驗感知中全面把握知識,促進學生知識內化。高中歷史教師要結合教學內容、學生的興趣愛好,構建相應的體驗情境,并采取適宜的措施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得學生能更好地參與到體驗課堂上。例如教師在指引學生學習“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相關知識時,為了讓學生可以真正地理解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教師可以在課堂上組織學生開展“模擬人大”活動,讓學生根據自己的想法,扮演相應的角色,如一府兩院、主席團、人大代表團、少數民族代表等,并且讓各個代表收集與自身工作相關的資料,然后在“大會”上匯報自己收集到的資料,而教師也需要對學生匯報的內容進行及時的整理,并將相應的知識點羅列出來。通過這樣的活動開展,可以讓學生更好地感受我國政治生活,也能讓學生對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有深入的了解,強化了學生政治認同、公共參與等核心素養(yǎng)的發(fā)展。
2.構建議辯型課堂
高中政治教師在日常教學中,可以結合學生的現實生活,依據教學內容,選擇具有可辯性的主題,讓學生分組開展辯論活動,以此強化學生理性思維,促進學生分析解決問題能力的提升,培養(yǎng)學生的理性精神核心素養(yǎng)。例如在“文化傳承與創(chuàng)新”中,教師就可以設置針對性的辯論主題,近年來外來節(jié)日對我國傳統(tǒng)節(jié)日帶來了很大影響,有很多年輕人都喜歡過國外的節(jié)日,而不愿意過我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對此教師可以以“我們是否應該過圣誕節(jié)”為主題,讓學生分組進行辯論。同時在辯論活動開展之前,教師可以給出學生相應的提示問題“圣誕節(jié)有什么來歷?西方國家是怎樣過圣誕節(jié)的?我國傳統(tǒng)的春節(jié)與圣誕節(jié)相比較有什么差異?”同時教師還可以在學生思考問題過程中,將學生分成兩組,并讓兩組學生根據自己組的觀點,自主查找資料,準備辯論。在兩組學生辯論過程中,教師要承擔好主持人、裁判的角色,引導學生可以更加流暢地說出自己組的觀點,并且在學生辯論結束后,教師要做出總結,讓學生意識到,不管是過圣誕節(jié),還是不過圣誕節(jié),單從一個方面看都是片面的,過不過圣誕節(jié)的本質是本土文化與外來文化的關系,在此基礎上,教師指引學生理性的看待外來文化,要取長補短,積極地弘揚我國優(yōu)秀文化。
3.構建實踐型課堂
高中思想政治教師在給學生進行教學過程中采用的實踐型課堂活動主要包含以下兩層含義:第一,在實際生活中讓理論知識付諸實踐;第二,讓學生的思想觀念付諸實踐。高中思想政治教師在構建“實踐型”教學活動的時候,應堅持以下幾點原則:(1)生活性原則。實踐型教學活動主題應該緊密結合學生的實際生活,指引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對相應知識進行內化,并且在對知識進行學習的過程中很好的感受生活。(2)時代性原則。實踐型教學活動主題應該緊密結合國內外時政熱點,應該賦予教材中政治和文化生活新內涵,積極有效的傳播正能量。高中思想政治教師在采用實踐型教學活動之前,應指引學生收集整理相應資料,實時指引教學活動,教學活動結束后進行總結,使得教學成果得到有效鞏固。
三、結語
總而言之,在我國教育事業(yè)發(fā)展新形勢下,素質教育全面實行,政治作為高中教育體系的重要學科,也要積極迎合時代發(fā)展和學生需求,以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為前提,積極開展教學創(chuàng)新,通過創(chuàng)新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所學知識,并且形成一定的能力,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以及價值觀,進而成為一名合格的社會公民。
參考文獻:
[1]顧麗紅.基于歷史解釋的視角培育高中政治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研究[J].華夏教師,2020(21):18-19.
[2]殷善文.如何在高中政治教學中有效發(fā)展學生核心素養(yǎng)[J].華夏教師,2019(2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