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興云
仔豬腹瀉病的綜合防治措施
李興云
(山東省寧陽縣畜牧獸醫(yī)服務中心,山東 寧陽 271400)
仔豬腹瀉是最常見、最嚴重的仔豬疾病之一,也是引起斷奶仔豬死亡的重要原因。腹瀉易導致仔豬生長緩慢和飼料利用率降低,腹瀉會使仔豬體質下降,免疫力降低,對疾病的抵抗力減弱,容易繼發(fā)其他疾病,嚴重威脅養(yǎng)豬業(yè)的健康發(fā)展。本文主要對仔豬腹瀉的發(fā)生原因進行了分析總結,并對臨床中防治仔豬腹瀉的綜合措施進行了討論。
仔豬;腹瀉;防治
豬肉是我國人民群眾的主要動物蛋白質來源,因此生豬養(yǎng)殖業(yè)在我國畜牧業(yè)發(fā)展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在畜牧業(yè)總產值中占有很大的比重。而仔豬腹瀉病一直是困擾養(yǎng)豬業(yè)發(fā)展的重大難題,嚴重威脅著養(yǎng)豬業(yè)的健康發(fā)展。做好仔豬腹瀉病的預防工作,及早發(fā)現(xiàn)病豬并及時治療尤為重要。
據(jù)統(tǒng)計,不同年齡段的豬均易感染腹瀉病,但仔豬一般腹瀉發(fā)病率占25 % ~30 % 左右,其中斷奶后3~5 d腹瀉率占3 % ~ 5 %,出生8~13 d腹瀉則更加嚴重,腹瀉率占40 % 左右,死亡率可高達10 % ~ 15 %,出生一星期內發(fā)病率占10 % ~ 20 %,死亡率則更高。即使病愈的仔豬其生長發(fā)育也會因此而受到嚴重影響,推遲了出欄時間,給養(yǎng)豬戶帶來巨大的經濟損失。
仔豬腹瀉病的病因復雜,多種因素相互作用,呈交叉混合感染,導致臨床診斷與防治困難。最常見的主要有4類,分別是:細菌性因素、病毒性因素、寄生蟲因素和非疾病性因素。
2.1.1 仔豬紅痢 仔豬紅痢又稱仔豬梭菌性腸炎、仔豬傳染性壞死性腸炎,病原為C型魏氏梭菌,常發(fā)生于7日齡以內的初生仔豬,1周齡以上的仔豬很少發(fā)生,此病四季常發(fā),以排紅色糞便和腸黏膜壞死為特征?;疾∽胸i不吃奶,排出灰黃色或灰綠色稀糞,后變?yōu)榧t色糊狀,糞便惡臭,混有壞死組織碎片和多量小氣泡,體溫升高至41 ℃ 以上,多數(shù)發(fā)病仔豬在很短時間內死亡。剖檢空腸呈暗紅色。內容物為暗紅色液體,有紅色腹水,腸系膜淋巴結呈鮮紅色。亞急性病例,腸黏膜有多處壞死。
2.1.2 仔豬黃痢 仔豬黃痢又叫早發(fā)性大腸桿菌病,病原為一定血清型的溶血性大腸桿菌。主要發(fā)生于1周齡以內的仔豬,以1~3日齡最為常見。病豬精神沉郁,吃奶減少或停止,迅速消瘦,眼球下陷,排黃色或黃白色糊狀糞便,糞中含有凝乳小塊,腥臭。嚴重者肛門松馳,排糞失禁,粘污尾、會陰和后腿部,肛門和陰門呈紅色。最后因脫水至體中毒衰竭而死亡。該病潛伏期很短,為2~24 h。病變主要為卡他性腸炎,腸外膜淋巴結有彌漫性少量出血,可從十二指腸分離細菌進一步鑒定。
2.1.3 仔豬白痢 仔豬白痢又叫遲發(fā)性大腸桿菌病,多發(fā)生于7~30日齡的仔豬,以7~14日齡最常見且較嚴重,1月齡以上較少發(fā)生,病程一般2~7 d。該病的季節(jié)性不明顯,其發(fā)病率中等,死亡率不高。病豬以排乳白色或灰白色漿狀、糊狀的腥臭糞便為特征。拱背,被毛粗亂,肛門周圍粘滿糞便。該病無嘔吐現(xiàn)象,體溫一般不高,病程與誘因有關。病變?yōu)榭ㄋ阅c炎。剖檢胃腸道充血或出血,其他無明顯病變。
2.1.4 豬痢疾 豬痢疾又稱血痢,病原是豬痢疾密螺旋體。多發(fā)生于7~12周齡的仔豬。該病的流行季節(jié)不明顯,緩慢傳播,流行期較長,易復發(fā),發(fā)病率較高,初期呈急性經過,死亡較多。3~4周后轉為亞急性或慢性型,死亡不多。發(fā)病初期體溫達40~41 ℃,排黃色或灰色軟便,不久減食,后期糞便呈水樣,常混有血液、粘液及黏膜,使糞便呈油脂樣。病豬拱背吊腹,迅速消瘦,食欲減退,渴欲增加,最后脫水衰竭而死亡。剖檢可見大腸呈卡他性、出血性、壞死性病變。
2.1.5 仔豬副傷寒 由沙門氏菌感染引起,多發(fā)生于2~4月齡的仔豬,仔豬發(fā)病后體溫升高,食欲減退或廢絕,精神沉郁,小便赤黃,眼結膜充血,個別發(fā)生角膜混濁,初便秘,后下痢,糞便呈淡黃色或灰綠色,惡臭,后期由于下痢脫水而極度消瘦衰竭而死。慢性病豬反復下痢,嚴重脫水,鼻端、皮膚、四肢末端出現(xiàn)紫斑。剖檢可見盲結腸有凹陷不規(guī)則的潰瘍和假膜。急性型主要為敗血癥變化,肝、腎、脾、淋巴結腫大,淋巴結切面呈大理石樣,部分黏膜有出血點。亞急性型肝、脾淋巴結腫大,可見到大小不等的灰白色壞死點。
2.2.1 豬流行性腹瀉 1~5日齡內仔豬感染率最高,癥狀嚴重,病死率也最高。主要臨床癥狀為水樣腹瀉,或者在腹瀉之間有嘔吐。嘔吐多發(fā)生于吃奶后。1周齡內新生仔豬發(fā)生腹瀉后3~4 d,常呈現(xiàn)嚴重脫水而死亡。
2.2.2 豬傳染性胃腸炎 屬冠狀病毒屬,以2周齡以下的豬多發(fā),仔豬突然發(fā)病,先嘔吐,繼而發(fā)生頻繁的水樣腹瀉,糞便呈黃色、綠色或白色,含有凝乳塊。仔豬隨著腹瀉體溫下降,迅速脫水和消瘦,病程短,2~7 d死亡,個別痊愈仔豬成為僵豬。在新疫區(qū),發(fā)病率高達100 %,成年豬發(fā)病后多取良性經過,哺乳豬死亡率特別高,經多方治療和預防的情況下,死亡率可高達70 % ~ 80 %,該病一旦傳入就很難消除,發(fā)病季節(jié)多在每年的1~2月和11~12月。天氣劇變和飼料的突然變換往往是該病發(fā)生的誘因。
2.2.3 輪狀病毒病 多發(fā)于3~8周齡以內仔豬。其發(fā)病特點同傳染性胃腸炎病毒致病相似,發(fā)病癥狀也是以嘔吐和嚴重腹瀉為主,病豬精神沉郁,不愿走動,常于食后嘔吐,排水樣或糊狀、黃白或灰褐色稀便。常因嚴重脫水于3~7 d內死亡。
2.2.4 豬瘟和豬偽狂犬病 二者均有腹瀉的癥狀,但患有豬瘟的仔豬一般便秘與腹瀉交替出現(xiàn)。
以球蟲、蛔蟲引起的腹瀉較為多見,發(fā)生于20日齡以上的豬只,一般呈慢性經過,通常伴有食欲不振、咳嗽、呼吸困難、貧血等癥狀,有的腹瀉與便秘交替出現(xiàn),有的伴有體溫升高。
2.3.1 豬球蟲 母豬及其它成年豬為帶蟲者,以及豬場混養(yǎng)雞群傳播,是仔豬感染的主要來源,5~15日齡仔豬多發(fā),排出黃色至灰白色狀糞便,若無繼發(fā)感染和環(huán)境應激,病死亡率較低。
2.3.2 結腸小袋蟲 在仔豬機體抵抗力降低時,結腸小袋蟲繁殖較快,發(fā)病多,以灰色無腥臭糞便(帶血)為特征,蟲體主要寄生在結腸黏膜。
通過對本地豬場的調查了解,對非疾病性因素引起的仔豬腹瀉,主要有飼喂不當和應激反應引起的腹瀉,具體有以下幾種情況:
2.4.1 營養(yǎng)缺乏性腹瀉 仔豬缺乏維生素(如葉酸、煙酸、泛酸)、礦物質(如微量元素鋅、硒、鐵、銅),導致抵抗力降低而出現(xiàn)腹瀉。
2.4.2 飼料中粗蛋白含量過高造成腹瀉 由于仔豬消化機能不健全,胃蛋白酶分泌不足或活性較低,仔豬對蛋白質的消化吸收能力較差,往往容易造成消化不良而引起腹瀉。
2.4.3 飼料中粗纖維或某些礦物質的含量過高引起腹瀉 如果飼料中粗纖維超過4 %,會導致消化不良及功能紊亂,引起腹瀉;如果飼料中加入過量的鈣和氯也可引起腹瀉。
2.4.4 中毒性腹瀉 飼喂霉爛變質的飼料,冰凍飼料及未經煮熟的豆制品,均易導致。
2.4.5 飼喂方式不當 如過度限飼或過度飼喂都會引起饑餓性和過食性腹瀉,母豬由于飼喂不當或自身疾?。ㄈ榉垦椎龋┒斐赡溉榉置诓蛔悖橹”』蜻^濃,及營養(yǎng)不全等。
2.4.6 外界環(huán)境應激 如舍內溫差超過10 ℃時,腹瀉率就會增加25 % ~ 30 %,溫度過高也會增加腹瀉次數(shù)。
2.4.7 腸道發(fā)生免疫反應 仔豬斷奶后即切斷了從母體獲得被動免疫的來源,但由于主動免疫,尤其是特異性免疫系統(tǒng)功能還未完全有效的建立起來。一旦開始飼喂含有大量的抗原-植物蛋白的玉米-豆粕型日糧時,仔豬就會發(fā)生腸道免疫反應,出現(xiàn)腹瀉現(xiàn)象。
要經常保持欄舍干燥衛(wèi)生,定期對欄舍和飼養(yǎng)用具等進行消毒,夏季可用火堿等,冬季需要滅菌靈等受低溫影響小的消毒劑。母豬產前要對欄舍、保溫箱進行全面消毒,臨床可用0.1 % 的高錳酸鉀溶液將母豬的乳房、陰戶等處擦洗一遍。定時在飼料中加入抗生素,盡量減少細菌病毒的侵襲機會,同時對周圍環(huán)境進行消毒滅鼠。
仔豬自身神經調節(jié)和體溫調節(jié)機能尚不完善,對各種應激因素的適應性較差,易造成消化機能紊亂引起腹瀉。因此,注意當?shù)靥鞖忸A報,在秋未至早春階段,要做好保溫工作,在夏季要預防暴雨突襲,并根據(jù)天氣預報提前對仔豬減食減料,經過筆者多次實踐驗證,對仔豬提前減料,預防這種因素的腹瀉有明顯的效果。改變飼料要循序漸進,飼喂要定時定量,禁止飼喂發(fā)霉變質飼料及冰凍飼料,避免一切能引起仔豬腹瀉的各種應激反應。
對于懷孕母豬和哺乳母豬要給予全價飼料,保證其營養(yǎng)的全面需要,哺乳母豬應根據(jù)所帶仔豬多少而配給飼喂量。實踐證明,即使泌乳充足而乳汁中營養(yǎng)成分不全或比例不協(xié)調,也會引起仔豬腹瀉。出生后3 d的仔豬因母乳較稠,乳中的水分難以滿足其生長需求,必須供給足夠的潔凈水,否則仔豬極易因找不到潔凈飲水而去喝污水或尿液而引起稀瀉。
除妊娠母豬飼喂全價飼料,以保證胎兒正常發(fā)育外,仔豬產出后,應讓其及早吃上初乳,以獲得被動免疫保護;及時補鐵,則可有效防治仔豬營養(yǎng)性貧血腹瀉。在斷奶前后的仔豬飼料中適當補充礦物質、微量元素、維生素、有機酸、復合酶制劑和微生態(tài)制劑等,既可防止仔豬營養(yǎng)缺乏,又可彌補其內源性消化酶不足,保持胃內酸度,提高胃蛋白酶活性,提高飼料蛋白質的消化率,促進營養(yǎng)物質的消化吸收,加快仔豬生長發(fā)育,還可有效地預防和降低仔豬腹瀉。
降低日糧抗原性部份中草藥既有一定營養(yǎng)又有抗菌、消炎、調節(jié)臟腑機能、增進食欲等多種功效,將其作為飼料添加劑添加于哺乳母豬和仔豬日糧中,可有效防止仔豬稀瀉,提高仔豬成活率和斷奶窩重。哺乳仔豬要及早補料,5~7日齡就開始讓其練習吃料,在飼喂上要堅持少量,多餐的喂法。飼料變換要有一周的過度期,按比例逐漸加大到所要調換的飼料上來,使仔豬建立對飼料粗蛋白的免疫耐受性,在保證仔豬生長發(fā)育所需氨基酸的條件下,飼料中粗蛋白質的含量應控制在19 % 以下,這樣既可減少日糧抗原反應,也可減少因腸內蛋白質消化不良而造成的仔豬腹瀉。
對于仔豬腹瀉的治療,應早發(fā)現(xiàn),對癥用藥。
(1)發(fā)生腹瀉病的仔豬都有不同程度的脫水癥狀,因此應及時給發(fā)病仔豬喂服補液鹽,可有效緩解脫水,還有調節(jié)酸中毒和補充能量的作用??诜a液鹽配方為:氯化鉀1.5 g,碳酸氫鈉2.5 g,氯化鈉3.5 g,葡萄糖粉20 g,加冷開水至1 000 ml,如在早春和冬天加熱至38 ℃ 左右。適當補液后再喂食止瀉藥。對斷乳后的仔豬腹瀉在飼料中添加適量腸黏膜修復劑,同時在飲水中加電解多維效果顯著。
(2)對于致病性大腸桿菌所引起的腹瀉在治療時,最好先分離出大腸桿菌作藥敏試驗,選出最敏感的治療藥物。
(3)對于由食用有毒或霉變飼料引起的腹瀉病,應立即停食,使毒素盡快排出體外后再食用止瀉藥。
(4)對于豬球蟲性腹瀉,可內服豬用球蟲藥,按獸藥包裝標注的劑量即可。對于腹瀉嚴重的,可酌情加大劑量。
通過以上對仔豬腹瀉的病因和防治措施的總結分析,可以看出,引起仔豬腹瀉的原因較多,在治療上應需綜合考慮。在臨床實踐上80 % 的豬病應在仔豬階段發(fā)生,而且80 % 的臨床表現(xiàn)為腹瀉。為此,抓好仔豬的綜合管理,做好全面防治工作,提高仔豬成活率,是一個豬場生存的關鍵所在,對豬場經濟效益好壞具有重要意義。
[1] 郭洪芝. 仔豬斷奶腹瀉的發(fā)生原因、臨床癥狀及防治[J]. 現(xiàn)代畜牧科技, 2019(11): 124-143.
[2] 馬紅霞. 仔豬腹瀉的發(fā)生原因及防治措施[J]. 當代畜禽養(yǎng)殖業(yè), 2019(9): 34-35.
[3] 王喜國. 淺談仔豬腹瀉病的原因及防治措施[J]. 中國畜牧獸醫(yī)文摘, 2017(5): 133.
[4] 孟春秀. 豬場頻發(fā)仔豬腹瀉的原因與防控對策[J]. 中國畜牧獸醫(yī)文摘, 2020(2): 22.
[5] 王應玉, 李寧, 王亮. 仔豬腹瀉的防治[J]. 山東畜牧獸醫(yī), 2015(12): 29-30.
[6] 徐可玲. 仔豬腹瀉綜合防治措施[J]. 山東畜牧獸醫(yī), 2015(12): 69-70.
[7] 田野, 高月林, 黃美晶. 新生仔豬腹瀉的防治[J]. 養(yǎng)殖技術顧問, 2014(6): 149.
[8] 羅衛(wèi)星. 仔豬腹瀉綜合癥及其防治[J]. 中國畜牧獸醫(yī)文摘, 2007(6): 67.
[9] 李亞, 王亞偉. 仔豬死亡的原因及防治措施[J]. 山東畜牧獸醫(yī), 2015(7): 78.
[10] 馬永恒. 仔豬腹瀉的治療與防治[J]. 今日養(yǎng)豬業(yè), 2013(1): 13
[11] 何正偉, 李海燕. 斷奶仔豬腹瀉的病因分析及防治措施[J]. 中國畜牧獸醫(yī)文摘, 2016, 32(2): 154.
[12] 秦遠鳳, 張靜. 仔豬腹瀉的診斷與防治[J]. 中國畜牧獸醫(yī)文摘, 2015. 31(1): 170.
(2021–03–03)
S858.28
B
1007-1733(2021)08-002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