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喜鋒
音樂在古人的生活中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古代的貴族經常會舉辦各種級別的宴饗活動。宴會上,美食豐盛、舞姿曼妙、鐘鼓交鳴,大家一邊欣賞“現(xiàn)場音樂會”,一邊按照禮儀互相揖讓,主賓間其樂融融。
不過,這個“現(xiàn)場音樂會”可不僅僅是為了娛樂那么簡單。西周時期,周公“制禮作樂”,對禮樂制度進行了規(guī)范和完善,在祭祀、宴饗、典禮等各種場合,不同級別的人要使用不同的禮儀和音樂,包括演奏的曲目、使用樂器的種類和數量、樂隊的規(guī)模以及演奏的時間等,都有明確的規(guī)定。在各種宮廷演奏場合都能看到銅鐘的身影,并且銅鐘常常被放置在顯要位置。這說明鐘和鼎一樣,在古代社會是非常重要的器物。
成套的銅鐘被稱為“編鐘”。西周時期的晉侯穌鐘有16件,山西博物院收藏了其中的2件,另外14件因晉侯墓地曾遭到盜掘而流失海外,后來被上海博物館購回并收藏。人們分析,這套編鐘可以分為兩組,每組8件,雖非同時鑄造,但音律和諧。由此可見,在掌握鑄造全套編鐘的技術之前,晉國的樂師就能按照音調的高低從現(xiàn)有的銅鐘中挑選合適的,從而組合成一套編鐘。更為難得的是,這套編鐘刻有355個字的09銘文,記錄了西周厲王三十三年,晉侯穌率軍參與由周厲王親自指揮的征伐東夷的戰(zhàn)爭,因戰(zhàn)功卓著,晉侯穌多次得到周厲王的賞賜,所以制作了這套編鐘。有意思的是,史書中并沒有記錄這場戰(zhàn)爭,所以這套編鐘對研究西周和晉國的歷史都極為重要。
晉侯穌鐘
晉國的貴族通常會在宴會上根據一定的禮儀和規(guī)則舉行一種象征性的射箭比賽。但是,如果客人不太會射箭怎么辦呢?而且射箭的競技色彩也太重,與賓主愉快交流的氛圍并不協(xié)調,基于這些原因,晉國禮賓宴飲場合的射箭比賽就逐漸演變成了“投壺”游戲。
山西博物院收藏了一件趙卿墓出土的銅匜(yí)——線刻投壺燕射人物匜。你別看它其貌不揚,里面卻大有乾坤——它內壁上的圖案表現(xiàn)的正是古代舉行投壺燕射之禮的情形。
線刻投壺燕射人物匜
投壺雖然是一種游戲,但也有一套嚴格的流程。早期的投壺是在室內、堂上或庭院中放置一個廣口大腹、壺頸細長的酒壺,壺內放有小豆防止箭進入壺中再彈射出來。游戲開始前,由司射宣布比賽規(guī)則,隨后奏樂,然后賓主依次將手中的箭向壺口投去,箭的形狀一頭尖,一頭齊。司射在一旁監(jiān)督,投中多的人獲勝,失敗者要被罰酒。
后來,隨著投壺游戲的普及,后世的投壺已不再被禮儀所束縛,逐漸演變成了一種更加大眾化的休閑娛樂活動,花樣也越來越多。